《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二章总结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二章总结 .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学问点一元素周期表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1. 元素周期表的产生: 1869 年, 门捷列夫 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短周期: 1、2、3 三周期,长周期: 4、5、6、7 周期。( 2)族: 现在的长式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它们又被划分为十六个族。族分为:主族 A7 个,副族( B)7 个,族第 8、9、10 三个纵行, 0 族稀有气体。族排列数序为:A、 A、 B、 B、 B、 B、 B、 B、 B、 A、 A、 A
2、、 A、 A、0。4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规律( 1)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例: Na 第三周期第 A 族, Cl第三周期第 A族。2 除第一周期外 ,各个周期都是从活泼金属(碱金属)开头,逐步过渡到活泼非金属(卤素),最终以稀有气体元素终止。学问点二1. 碱金属元素 Li锂,Na 钠,K 钾,Rb 铷,Cs 铯,Fr钫(1) 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相像性:最外层电子数均为1.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步增加,原子半径逐步增大。(2) 碱金属元素单质的性质相像性:物理性质方面,除Cs 外,均为 银白色 。都比较松软。密度小、熔点 低。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化学性
3、质方面,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 价的阳离子,因此,碱金属均为活泼金属, 与 O2 等非金属单质以及水反应。递变性:由上而下, 碱金属单质与 O2 以及水反应越来越猛烈,说明从Li Cs, 失电子才能逐步递增 ,金属性逐步增强。PS: 钾燃烧的试验现象: 钾快速燃烧并产生紫色的火焰。在加热的条件下, 钠也能在空气中燃烧并产生黄色的火焰, 但钾比钠更简洁燃烧。钾与水反应的试验现象:钾浮于水面上,熔成闪亮的球,钾球四处游动,不时的产生稍微的爆炸声,很快就消逝了。在常温下钠也能与水快速反应,但钾比钠更简洁与水反应。锂跟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只生成氧化锂Li 2 O,钠跟
4、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钾、铷跟氧气反应生成更复杂的氧化物。2. 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的结构( F 氟、 Cl 氯、Br 溴、I 碘) 相像性: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递变性: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步增加,原子半径逐步增大。( 2)卤族元素单质的性质相像性:原子易得 1 电子,单质都有强氧化性。递变性:1 由上而下,卤族单质与H2 化合由易到难,生成的气态氢化物由稳固到不稳固。2 卤素单质间可发生置换反应: Cl 2 分别与 NaBr 溶液、 KI 溶液反应可置换出 Br2、I 2,Br 2 与 KI 溶液反应可置换出 I 2。以上可说明从F2 I 2
5、,得电子才能逐步减弱,非金属性逐步减弱。氧化性: F2 Cl2Br 2I 2仍原性: F- Cl - Br- 氢键分子间作用( H2O,HF,NH3 分子间存在氢键,故熔沸点较高)其次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学问点一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1. 感知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我们在生活中利用煤、液化石油气、煤气、自然气等燃料燃烧放出的热能烧水、做饭或取暖,试验室中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这些实例足以说明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仍相伴着能量的变化。2.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的
6、过程,化学键是使原子或原子相互结合的作用力。归纳总结:( 1)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2)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破坏旧化学键,需要吸取肯定的能量来克服原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新化学键时,又要释放肯定的能量。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新物质的生出,而且仍相伴着能量的变化。( 3)任何化学反应都要经受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因此,任何化学反应都相伴着能量的变化。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缘由。( 4) 在一个完整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到底是放出能量仍是吸取能量,要看破坏旧化学键吸取能量总和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总和的大小。如破坏旧化学键吸取能量总和大于形成
7、新化学键放出能来那个综合,整个化学反应过程就吸取能量。如破坏旧化学键吸取能量总和小于形成新化学键放出能量总和,整个化学反应过程就放出能量。学问点二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1. 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发生转化,但是总质量保持不便。( 2)能量守恒定律:一种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能量,但是总能量保持不变。2.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出热能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吸取热能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归纳总结:每一个化学反应都相伴着能量的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取能量。从能量类型方面来看,有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有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
8、。活泼金属跟水或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以下反应都是吸热反应:3. 熟悉物质的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的关系的意义( 1)化学反应相伴着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客观存在的一大特点,熟悉了物质的化学变化与能量变化关系, 就是更加全面的熟悉了物质的化学变化,就能更好的利用物质的化学变化。( 2)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原理来猎取人类所需要的热量进行生活、生产和科学讨论,如燃料的燃烧、炸药开山、发射火箭等等( 3)利用热能使许多化学反应得以发生,从而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或制备所需要的物质,如高温冶炼金属、分解化合物等等。总之,化学物质中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热能,是物质生存和进展的动力之源,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又
9、是人们进行化学科学讨论、制造新物质不行或缺的条件和途径。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其次节化学能与电能一次能源 :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例:水能,风能,煤,石油,自然气,铀,太阳能等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例:电力,蒸汽等。学问点一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火力发电)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热能转化成机械能,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燃烧(氧化仍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关键 。二原电池1.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实质是氧化仍原反应 。2. 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做电极( 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两
10、极相连形成闭合回路( 4)能自发形成氧化仍原反应3. 原电池的正、负极判定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当两种金属做电极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做负极,活动性相对弱的做正极。当两极一种是金属,另一种是非金属时,金属极为负极,非金属极为正极。金属活动性次序: K、Ca、Na、Mg、Al 、Zn 、Fe、Sn、 Pb HCu 、 Hg、Ag、 Pt、Au( 2)依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电流(外电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就由负极经内电路流向正极。( 3)依据原电池中的反应方向正极:得电子,发生仍原反应,现象是相伴金属的析出或氢气的放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是电极本身的消耗,质量的削减。4. 原电池电极
11、反应书写方法( 1)写出原电池反应(氧化仍原反应)方程式( 2)将原电池反应方程式分成氧化反应和仍原反应。一般仍原剂本身做负极,负极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为仍原反应,因此原电池反应中的氧化剂在正极得电子,发生仍原反应。5.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仍原反应的速度,由于形成原电池后,氧化反应和仍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使溶液中的离子运动时相互的干扰减小,使反应速率增大( 2)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例如,有两金属A、B,用导线相连后移入稀硫酸中,能溶解的金属活泼性较强, 表面显现较多气泡的金属活动性较弱。6. 原电池设计第一要确定一个自发的氧化仍原反应,只有自发的氧化仍原反应才能设计
12、成原电池。其次,将自发的氧化仍原反应拆分成氧化反应和仍原反应两个半反应,分别为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式。第三,据氧化仍原反应中的仍原剂和氧化剂确定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质溶液。正极选较负极稳固的金属或非金属第四,连接电路,画出原电池示意图。例: 铜锌原电池 H 2SO4 做电解液 -2+-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负极( Zn):Zn-2e=Zn 氧化反应正极( Cu) :2H +2e =H2 仍原反应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总反应式: Zn+2H=H2 +Zn学问点二1.常见电池和新型电池总结( 1)一次性电池:是指不能进行充电循环使用的电池。常
13、见的锌锰干电池、Ag-Zn 纽扣电池。一次性电池的电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2+极反应式可依据其电池反应来书写。例如,锌锰电池发生反应如下: 负极(锌筒):Zn-2e-=Zn(氧化反应)+-正极(石墨) :2NH4 +2e =2NH3 +H2 (仍原反应)( 2)二次电池 : 二次电池为可充电电池 ,它有放电和充电两个过程。二次充电的放电过程是发生原电池反应的过程,作电源供电的过程。充电过程是在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发生放电时逆向反应过程。放电反应是自发的氧化仍原反应,而充电过程是非自发的氧化仍原反应。例: 镍镉电池以 Cd 为负极 ,NiOOH为正极,以 KOH为电解质
14、。由于镉是致癌物质,废弃的镍镉电池如不回收,会严峻污染环境,这制约了镍镉电池的进展。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 3)燃料电池:据燃料燃烧这一猛烈的氧化仍原反应设计而成。常见的燃料电池有氢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池、甲醇燃料电池等。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发生反应如下:负极:2H2-4e总反应: 2H2 +O2=2H2O=4H正极: O2+4H+4e =2H2O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燃料电池与干电池或蓄电池的主要差别在于反应物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而是外设装备供应燃料和氧化剂等
15、。其次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学问点一1. 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是用单位时间内任何一种指定的反应物浓度的削减 或任何一种指定的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的。即单位时间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量,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v= c/ t. 单位为:mol/L min( 2)对于反应 m A+m B=p C+q D, 反应速率与系数之间存在如下关系:vA:vB:vC:vD=m:n:p:q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气体或溶液)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假如反应物中有气体,增大体系压强可以增
16、大反应速率。相反,减小体系压强可以减小反应速率。压强只对气体有影响,对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当其他条件不便时,上升温度可以增大反应速率。A. 在试验室进行化学反应时,经常通过给反应物加热来增大反应的速率。B. 为防止食品变质,我们将食物放入冰箱中储存,以降低食品变质的速率。( 4)催化剂的影响 A催化剂转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缘由仅仅是转变始态到终态的途径,不转变反应的结果。B催化剂在现代化学和化工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学问点二1. 可逆反应与化学反应限度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反应和逆反应两个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事实上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对
17、可逆反应来说,在肯定条件下,反应物不行能全部转化成产物,反应只能进行到肯定程度。2. 化学平稳状态在肯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都储存不便的状态,称为化学平稳状态,简称化学平稳。化学平稳具有五大基本特点,即逆、等、动、定、变。动动态平稳。等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同一物质)。定各反应物、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保持肯定而不变。变化学平稳状态(化学反应限度)可以通过转变条件而转变。3. 化学平稳状态的判定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对于可逆反应mAgNbg nBg+pCg 在肯定条件下达到平稳状态有以下10 个标志:(
18、1)A 的分解速率与 A 的生成速率相等( 2)单位时间内生成 nmolB 和 pmolC 的同时,生成 m molA。( 3)A、B、C的物质的量不再转变( 4) A、B、C 的浓度不再转变( 5)A、B、C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分数)不再转变( 6)A 的转化率保持不变( 7)恒温、恒压、绝热的情形下,体系内温度不再转变( 8)如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有颜色,颜色不变( 9)当 mn+p 时,恒容下总压强不再转变m=n+p 时,总压强不能作为判定平稳的依据( 10)当 mn+p 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转变。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1. 尽可能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燃烧效率。2. 尽可能充分的利用燃料燃烧所释放的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