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28-2010)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14)
工程设计图纸及上级的有关文件及标准等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河南晋煤天庆5亿方工业燃气优化技改工程-LNG循环水;
建设单位:河南晋煤天庆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设计单位:赛鼎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河南省中大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
1、 本工程为河南晋煤天庆5亿方工业燃气优化技改工程-LNG循环水30.5项目-尿素循环水站,属于工业建筑。
2、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结构。
3、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七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等级:三级;场地类别为二类。
4、 砼的环境类别:一般室内为一类,室外外漏构建砼结构等级为二b类。
5、结构平面的轴网尺寸如下——39.0m*22.5m。
LNG循环水工程一、二层为泵房、操作间和控制室等房间,三层及以上楼层为循环水塔体部位,根据本工程的整体施工方案,房心回填土高度为-1.0m。一、二层的结构特征为A~C轴与1~7轴结构层高+4.97m,板厚120mm;C~E轴与1~7轴结构层高+9.77m,板厚250mm,脚手架搭设高度分别为6.0米,11.0米,按照相关要求,为高大模板工程,为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文明施工,特编制此方案。
三、危险源识别与监控
(一)、脚手架工程事故的类型分析
1、整架倾倒或局部垮架。
2、整架失稳、垂直坍塌。
3、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
4、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5、不当操作事故(闪失、碰撞等)。
(二)、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分析
1、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
(1)构架缺陷:构架缺少必须的结构杆件,未按规定数量和要求搭设剪刀撑等。
(2)在使用过程中任意拆除必不可少的杆件和剪刀撑等。
(3)构架尺寸过大,承载能力不足或设计安全不够与严重超载。
(4)脚手架基础(如所支撑的地面强度未达到要求)承载力不足。
2、人员从脚手架上高处坠落
(1)作业层未按规定设置围挡防护。
(2)作业层未铺满脚手板或架面之间的间隙过大。
(3)脚手板和杆件因搁置不稳、扎结不牢或发生断裂和坠落。
(4)不当操作产生的碰撞和闪失。
3、落物伤人(物体打击)
(1)在搭设和拆除时,高空抛掷构配件,砸伤工人。
(2)架体上物体堆放不牢或意外碰落,砸伤工人。
(3)整架倾倒、垂直坍塌或局部垮架,砸伤工人。
4、不当操作大致有以下情形:
(1)用力过猛,致使身体失稳。
(2)在架面上退着行走。
(3)拥挤碰撞。
(4)集中多人搬运或安装较重构件。
(5)架面上的水或其他易滑物品未清除,造成滑落。
5、其他伤害
(1)在不安全的天气条件(六级以上大风、雷雨)下继续施工。
(2)在长期搁置以后未作检查的情况下重新投入使用等。
(三)、危险源的监控
1、对脚手架的构配件材料的材质,使用的机械、工具、用具进行监控。
2、对脚手架的构架和防护设施承载可靠和使用安全进行监控。
3、对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进行监控,坚决制止乱搭、乱改和乱用情况。
4、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监控。
四、安全技术设计
(一)、脚手架材料要求
1、脚手架杆件采用外径48mm、壁厚3.0mm的焊接钢管,其力学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用于立杆、大横杆、斜杆的钢管长度为4-6米,小横杆、拉结杆2.1-2.3米,使用的钢管不得有弯曲、变形、开焊、裂纹等缺陷,不合格的钢管决不允许使用。
2、扣件使用生产厂家合格的产品,并持有产品合格证,扣件锻铸铁的技术性能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规定的要求,对使用的扣件要全数进行检查,不得有气孔、砂眼、裂纹、滑丝等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要严格整形,保证与钢管扣紧的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转动灵活,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扣件螺栓的拧紧力距达60N﹒M时扣件不得破坏。
3、木脚手板的选用必须严格,脚手板材质坚硬,不腐烂,横向裂纹不得大于四分之一板宽,脚手板宽一般为200~300mm,厚度不小于30mm。脚手板端部(80mm~100mm处)用铁皮或铁丝扎紧2-3圈。竹笆板的选用必须严格,竹笆宜采用毛竹或南竹制作,进场竹笆必须紧密、有良好的韧性及弹性模数。
(二)、满堂脚手架施工措施
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实际施工特点,室内采用满堂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来满足梁、板的施工。
根据建质[2009]87号文件规定搭设高度超过8m及以上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属危险性分部分项工程,此支撑系的立杆部分立在砼顶板上,部分立在原土层,而规定水平构建支撑系统高度大于8m即为危险性较大部位。因此必须保证其整体性和抗倾覆性。地基土应有承载力的数据。并参与计算。
1、基本要求
(1)搭设楼地面应平整且保证回填土地基的承载力达到要求,立杆下应垫枕木并加设扫地杆。
(2)剪刀撑:剪刀撑应由下向上连续设置。
2、脚手架的搭设
(1)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设置剪刀撑。剪刀撑与纵向水平杆呈45~60角。
(2) 垫板、底座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宽度不宜小于220mm,木垫板长度不宜小于2跨,厚度不宜小于30mm。
(3) 立管的排距和间距按计算确定。
(4) 底部立管采用不同长度的钢管,立管的联接必须交错布置,相邻立管的联接不应在同一高度,其错开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500mm并不得在同一步内。
(5) 大横杆应水平设置,钢管长度不应小于3跨,接头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内外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在同步同跨内,上下两个相邻接头应错开一跨,其错开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
当水平管采用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其固定的间距不应少于400mm,相邻扣件中心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
(6) 每根立管的底座向上200mm处,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与立管固定。
(3) 、高支撑脚手架计算书
本计算书是支撑高度在6米的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80;纵距(m):0.8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脚手架搭设高度(m):6.00;
采用的钢管(mm):Φ48Χ3.0 ;
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楼板浇筑厚度(m):0.120;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木方参数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0007.0007.000/6 = 32.67 cm3;
I=4.0007.0007.0007.000/12 = 114.33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25.0000.2500.120 = 0.750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0.3500.250 = 0.088 kN/m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p1 = (1.000+2.000)0.8000.250 = 0.600 kN;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2(0.750 + 0.088) = 1.005 kN/m;
集中荷载 p = 1.40.600=0.840 kN;
最大弯距 M = Pl/4 + ql2/8 = 0.8400.800 /4 + 1.0050.8002/8 = 0.248 kN.m;
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0.840/2 + 1.0050.800/2 = 0.822 kN ;
截面应力 σ= M / w = 0.248Χ106/32.667Χ103 = 7.604 N/mm2;
方木的计算强度为 7.604 小13.0 N/mm2,满足要求!
3.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 = 0.8001.005/2+0.840/2 = 0.822 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 3 822.000/(2 40.000 70.000) = 0.440 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300 N/mm2;
方木的抗剪强度为0.440小于 1.300 ,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q1 + q2 = 0.750+0.088=0.838 kN/m;
集中荷载 p = 0.600 kN;
最大变形 V= 50.838800.0004 /(3849500.0001143333.33) +
600.000800.0003 /( 489500.0001143333.33) = 1.000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 1.000 小于 800.000/250,满足要求!
三)、木方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1.0050.800 + 0.840 = 1.644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442 kN.m ;
最大变形 Vmax = 0.853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5.834 kN ;
截面应力 σ= 0.442Χ106/4490.000=98.474 N/mm2 ;
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800.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5.834 kN;
R < 6.40 kN ,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6.000 = 0.775 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8000.800 = 0.224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1200.8000.800 = 1.920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2.919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2.000 ) 0.8000.800 = 1.920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6.190 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6.190 kN;
σ----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σ--------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000 N/mm2;
Lo----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
lo = k1uh (1)
lo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00 m;
公式(1)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 = 1.1551.7001.500 = 2.945 m;
Lo/i = 2945.250 / 15.900 = 185.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9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σ=6190.320/(0.209424.000) = 69.856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69.856 N/mm2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h+2a = 1.500+0.1002 = 1.700 m;
Lo/i = 1700.000 / 15.900 = 107.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537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σ=6190.320/(0.537424.000) = 27.188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27.188 N/mm2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o = k1k2(h+2a) (3)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243;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1.700 按照表2取值1.007 ;
公式(3)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k2(h+2a) = 1.2431.007(1.500+0.1002) = 2.128 m;
Lo/i = 2127.892 / 15.900 = 134.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376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σ=6190.320/(0.376424.000) = 38.829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38.829 N/mm2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本计算书是支撑高度在11米的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一)、参数信息:
1.脚手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60;纵距(m):0.7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脚手架搭设高度(m):11.00;
采用的钢管(mm):Φ48Χ3.0 ;
扣件连接方式:单扣件,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楼板浇筑厚度(m):0.250;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木方参数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3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2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4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70.00;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方木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0007.0007.000/6 = 32.67 cm3;
I=4.0007.0007.0007.000/12 = 114.33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 25.0000.2000.250 = 1.250 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 0.3500.200 = 0.070 kN/m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
p1 = (1.000+2.000)0.7000.200 = 0.420 kN;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1.2(1.250 + 0.070) = 1.584 kN/m;
集中荷载 p = 1.40.420=0.588 kN;
最大弯距 M = Pl/4 + ql2/8 = 0.5880.700 /4 + 1.5840.7002/8 = 0.200 kN.m;
最大支座力 N = P/2 + ql/2 = 0.588/2 + 1.5840.700/2 = 0.848 kN ;
截面应力 σ= M / w = 0.200Χ106/32.667Χ103 = 6.120 N/mm2;
方木的计算强度为 6.120 小13.0 N/mm2,满足要求!
3.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ql/2 + P/2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 = 0.7001.584/2+0.588/2 = 0.848 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 = 3 848.400/(2 40.000 70.000) = 0.454 N/mm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 = 1.300 N/mm2;
方木的抗剪强度为0.454小于 1.300 ,满足要求!
4.挠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q1 + q2 = 1.250+0.070=1.320 kN/m;
集中荷载 p = 0.420 kN;
最大变形 V= 51.320700.0004 /(3849500.0001143333.33) +
420.000700.0003 /( 489500.0001143333.33) = 0.656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 0.656 小于 700.000/250,满足要求!
三)、木方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1.5840.700 + 0.588 = 1.697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kN.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 Mmax = 0.272 kN.m ;
最大变形 Vmax = 0.314 mm ;
最大支座力 Qmax = 5.543 kN ;
截面应力 σ= 0.272Χ106/4490.000=60.488 N/mm2 ;
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 205.000 N/mm2,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600.0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6.4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5.543 kN;
R < 6.40 kN ,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 = 0.1296.000 = 0.775 k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扣件式规范》附录A 双排架自重标准值,设计人员可根据情况修改。
(2)模板的自重(kN):
NG2 = 0.3500.6000.700 = 0.147 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 = 25.0000.2500.6000.700 = 2.625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3.547 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000+2.000 ) 0.6000.700 = 1.260 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6.020 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6.020 kN;
σ----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9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24 c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σ--------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000 N/mm2;
Lo----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
lo = k1uh (1)
lo = (h+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
u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0;
a ----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00 m;
公式(1)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uh = 1.1551.7001.500 = 2.945 m;
Lo/i = 2945.250 / 15.900 = 185.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209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σ=6019.920/(0.209424.000) = 67.933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67.933 N/mm2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公式(2)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h+2a = 1.500+0.1002 = 1.700 m;
Lo/i = 1700.000 / 15.900 = 107.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537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σ=6019.920/(0.537424.000) = 26.439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26.439 N/mm2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适宜由公式(3)计算
lo = k1k2(h+2a) (3)
k1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243;
k2 --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 = 1.700 按照表2取值1.007 ;
公式(3)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o = k1k2(h+2a) = 1.2431.007(1.500+0.1002) = 2.128 m;
Lo/i = 2127.892 / 15.900 = 134.000 ;
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0.376 ;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σ=6019.920/(0.376424.000) = 37.760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37.760 N/mm2 小于 [f] = 205.000满足要求!
七)、梁和楼板模板高支撑架的构造和施工要求[工程经验]:
除了要遵守《扣件架规范》的相关要求外,还要考虑以下内容
1.模板支架的构造要求:
a.梁板模板高支撑架可以根据设计荷载采用单立杆或双立杆;
b.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
c.梁和楼板荷载相差较大时,可以采用不同的立杆间距,但只宜在一个方向变距、而另一个方向不变。
2.立杆步距的设计:
a.当架体构造荷载在立杆不同高度轴力变化不大时,可以采用等步距设置;
b.当中部有加强层或支架很高,轴力沿高度分布变化较大,可采用下小上大的变步距设置,
但变化不要过多;
c.高支撑架步距以0.9--1.5m为宜,不宜超过1.5m。
3.整体性构造层的设计:
a.当支撑架高度≥20m或横向高宽比≥6时,需要设置整体性单或双水平加强层;
b.单水平加强层可以每4--6米沿水平结构层设置水平斜杆或剪刀撑,且须与立杆连接,设置斜杆层数要大于水平框格总数的1/3;
c.双水平加强层在支撑架的顶部和中部每隔10--15m设置,四周和中部每10--15m设竖向斜杆,
使其具有较大刚度和变形约束的空间结构层;
d.在任何情况下,高支撑架的顶部和底部(扫地杆的设置层)必须设水平加强层。
4.剪刀撑的设计:
a.沿支架四周外立面应满足立面满设剪刀撑;
b.中部可根据需要并依构架框格的大小,每隔10--15m设置。
5.顶部支撑点的设计:
a.最好在立杆顶部设置支托板,其距离支架顶层横杆的高度不宜大于400mm;
b.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宜大于200mm;
c.支撑横杆与立杆的连接扣件应进行抗滑验算,当设计荷载N≤12kN时,可用双扣件;大于12kN
时应用顶托方式。
6.支撑架搭设的要求:
a.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