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目 录
一、 编制说明 2
(一) 编制依据 2
(二) 编制原则 2
二、 工程概述 2
三、 施工部署 3
(一) 质量目标 3
(二) 工程目标 3
(三)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3
四、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
(一) 靶档施工 3
(二) 固定靶壕施工 4
(三) 射击地线及地勤通道施工 7
(四) 截水沟施工 10
(五) 围墙施工 12
(六) 防护栅栏施工 14
五、 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14
六、 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6
七、 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 16
八、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
打靶场改建施工方案
一、 编制说明
(一) 编制依据
1.业主及军区有关文件要求。
2.靶场设计图纸。
3.现场实际踏勘情况。
4.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如下):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 GB 51004-201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
(二) 编制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军区方要求,本工程技术标重点考虑主要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及管理力量、劳动力安排、施工机械配置,结合本公司的施工经验和施工能力及资源、机具配备情况进行编制。具体体现如下:
1.调集我单位精锐管理人员和雄厚的施工技术力量及作业工班,加强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施工作业管理。
2.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等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完成施工任务。
3.遵守施工规范、标准和操作规程及国家相关部门关于质量、安全生产规定,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
4.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建设地人民政府有关环境实施细则,并切实按有关要求和规定来组织实施。
认真分析本工程各阶段具体情况,结合我公司的技术实力和施工管理水平,合理安排,在施工过程中,合理部署,狠抓重点。切实做好技术、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制定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按时、按量、按质完成。
二、 工程概述
项目位于***,紧邻***,主要包括靶档、靶场射击线、固定靶壕、地勤通道、截水沟、砖砌围墙、防护栅栏等工程。靶档采用堆砌梯形土体,砖砌围墙高3m长246m;射击地线4道宽3m长66m;固定靶壕长85m宽1.4m深2.5m;地勤通道长200m宽1.2m;80截水沟120m;50截水沟100m;防护栅栏约500m。
三、 施工部署
根据本工程特点,做到技术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全面落实,管理上先进。为确保工程质量及工期、安全等主要技术指标的要求,特制定以下管理目标:
(一) 质量目标
本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为:保证工程质量合格,有关职能部门及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都必须高度重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做到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保证工程100%合格。
(二) 工程目标
按要求工期完成工程。根据工程特点,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优化施工网络计划,合理组织,严格控制关键工作,确保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三)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1. 安全
安全目标:“零伤亡”、“零重伤” 、“无重大违章指挥”。
严格执行安全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搞好安全文明施工,增强安全监督,对关键部位及重要环节,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工程无重大安全及人身伤亡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2. 文明施工
按建设部《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中的要求,达到企业文明施工标准,争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四、 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 靶档施工
靶档采用原有山体填土正平修建
1. 施工准备
(1)放样靶档基线相对于邻近基本控制点。
(2)靶档断面放样、填筑轮廓。
(3)机械、设备及材料准备。
2. 施工工艺
(1) 靶档削坡
在削坡前测量好断面,作好控制桩,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和高程清理多余的土方,并集中归堆,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就近运至需要回填的区段回填。削坡使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分层分段清除大堤多余断面土方,在施工中按照设计的坡比留出坡度。在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之后回填。开挖之后的坡面应及时整压。
(2) 靶档加培
靶档填筑用土从划定取土区取土,根据土方平衡规则,分区分段进行靶档加固施工,土料运至填筑面后,用装载机平整并压实。
(二) 固定靶壕施工
1. 施工准备
(1)施工前应按照图纸标明的现况位置在施工。
(2)施工前,必须验槽,经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测量,定出靶壕中线、高程和宽度,确定变形缝的位置,并对控制桩进行加密和保护。
(4)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检验、试验。
2. 施工工艺
(1) 工艺流程
混凝土垫层→底板钢筋绑扎→底板模板安装→底板混凝土浇筑→侧墙内模安装→侧墙钢筋绑扎→侧墙外模安装→侧墙混凝土浇筑
(2) 施工工艺
2.1混凝土垫层
2.1.1模板:垫层边模可采用10#槽钢或100mm100mm方木模板,模板背后用钢钎或方木固定。
2.1.2垫层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根据标高控制线,进行表面刮杠找平,木抹搓压拍实,待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2底板钢筋绑扎
2.2.1钢筋的接头型式与位置:钢筋接头型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结构中凡直径大于22mm的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其余钢筋接头可采用绑扎搭接,其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及相应施工规范规定。底板上、下层钢筋的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其下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跨中1/3部位,上层钢筋接头位置应在底板端部1/3部位。
2.2.2底板钢筋绑扎:底板上、下层双向受力钢筋应逐点绑扎,不得跳扣绑扎。底板上、下层钢筋间设钢筋马凳支撑,马凳间距应根据底板厚度不同而确定,一般为600mrn~1200mm。钢筋保护层应用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扣固定,使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2.2.3钢筋接头要求
钢筋绑扎接头的位置,其搭接长度的末端至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在最大弯矩处。
钢筋的连接,无论焊接或绑扎,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均应相互错开35倍钢筋直径(绑扎接头不小于30倍钢筋直径),但不得小于500mm。
2.3底板模板安装
2.3.1模板选择:基础底板模板可采用组合钢模板或胶合板模板现场拼装。对于周转次数多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变形缝、后浇带等),也可采用加工专用或组合式钢模板与钢支架,以适应特殊需要。
2.3.2底板吊模安装:墙体下部施工缝宜留于距底板面或梗斜以上不少于200mm~300mm的墙身上,该部位采用吊模处理,吊模底部应采用同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垫块与钢筋三角架支顶牢固。
2.3.3变形缝橡胶止水带加固:当结构底板变形缝部位设计有橡胶止水带时,应特别注意橡胶止水带的加固与就位正确,在结构内的部分通过加设钢筋支架夹紧,结构外的部分可采用方木排架固定。
2.4底板混凝土浇筑
2.4.1一般要求: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不得留设施工缝;采取压茬赶浆的方法浇筑。
2.4.2结构变形缝部位的浇筑:当设有结构变形缝时,应以变形缝为界跳仓施工。变形缝浇筑过程中应先将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振实后再浇筑上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得触动止水带,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浮浆和不冒气泡为标准。
2.4.3吊模部位的浇筑:吊模内混凝土需待其下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初步沉实后方可进行,振捣后的混凝土初凝前应给予二次振捣,以提高混凝土密实度。
2.4.4压光收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及时用平板振捣器和刮杠将混凝土表面刮平,排除表面泌水。待混凝土收水后用木抹子搓压平实,铁抹子收光,初凝后立即覆盖养生。
2.5侧墙内模安装
2.5.1模板支架安装:模板与支架宜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或钢管扣件脚手架,支架方案经设计计算确定。
2.5.2内模安装
l)内模安装时水平和垂直支撑采用可调支撑,控制侧墙、顶板标高。
2)侧墙模板宜采用胶合板或钢模板,钢带或木带间距经计算确定。
3)模板接缝处用细海绵胶条填实,防止漏浆。
4)直墙侧模,应用两侧带橡胶锥垫且带有套管的定型穿墙螺栓固定,安装螺栓的数量与布局应经过计算确定。拆模后剔除橡胶锥垫,抽出螺栓用微膨胀水泥砂浆塞孔压平,或将螺栓留在混凝土中只将橡胶锥垫内的螺栓切除,用微膨胀水泥砂浆补孔压平。
5)直墙侧模不采用螺栓固定时,其两侧模板间应加设临时支撑杆,浇筑应随混凝土面接近撑杆时,将撑杆拆除。
6)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
7)模板接缝处应紧密吻合,可以用胶条嵌缝,如果缝隙过大应重新加工或修改模板尺寸。
8)固定模板的支撑不得与脚手架发生联系,侧墙模板与顶板模板的支设应自成体系,不得因拆除侧模影响顶板支撑。
2.6侧墙钢筋绑扎
2.6.1墙体钢筋绑扎前,应将预留插筋表面灰浆清理干净,并将插筋校正到位,如有位移时应进行纠偏。钢筋绑扎应严格执行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要求。
2.6.2墙体双排钢筋的固定:墙体双排钢筋净距通过定位架立筋控制,架立筋的间距不宜超过l000mm,并成梅花状摆放,架立筋端头不得直接接触模板面。
2.6.3钢筋保护层的控制:墙体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垫块绑扎时,每1中不得少于一块,并呈梅花形布置;对于结构拐角及腋角等边角部位应适当增加数量。
2.7侧墙、顶板外模安装
参照2.5规定施工。
2.8侧墙混凝土浇筑
2.8.1一般要求
1)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底板接茬处均匀浇筑一层30mm~50mm厚与墙体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2)墙体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采用插人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
3)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过2m,否则应用串筒或溜槽的方法浇筑,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
4)墙体分层浇筑时,上一层混凝土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两侧墙体应同步对称浇筑,高差不应大于300mm。
2.8.2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次层混凝土浇筑压茬的时间不应超过2.5h,当超过时,应设置施工缝。
2.8.3养护:混凝土的养护应避免混凝土早期脱水和养护过程中缺水。常温下,混凝土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每天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时间对于普通混凝土不得少于7d,其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2.8.4模板拆除。
不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时才能拆除侧墙模板。
(三) 射击地线及地勤通道施工
射击地线及地勤通道采用面包砖铺装施工。
1. 施工工艺流程
下承层准备→施工放样→砂垫层铺设→面包砖铺设→检测评定
本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是施工准备、砂浆摊铺、路面砖铺贴、整型、灌缝。
⑴清理基层:将基层的积灰及杂物等清理干净。如局部凹凸不平,应将凸处凿平,凹处补平。
⑵找平、弹线:按照设计好标高控制点内近引标高及平面轴线。每个5m*5m方格开始铺砌前,先根据位置和高程在四角各铺一块基准石材,在此甚础上在两侧各铺一条基准石材。经测量检查,高程与位置无误后,再进行大面积铺砌。
⑶试拼和试排:铺设前对每一块石材,按方位、角度进行试拼。试拼后按两个方向编号排列,然后按编号排放整齐。为检验板块之间的缝隙,核对板块位置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合。在正式铺装前,要进行一次试排。
⑷砂浆:3cm厚1:3水泥砂浆垫层。按水平线定出砂浆虚铺厚度,经试验确定。拉好十字线,即可铺筑砂浆。用1:3水泥砂浆,铺好后刮大杠、拍实、用抹子找平,其厚度适当高出水平线2-3mm。
⑷面包砖铺贴:铺贴前预先将面包砖除尘,浸湿后阴干后备用。在板块试铺时,放在铺贴位置上的板块对好纵横缝后用预制锤轻轻敲击板块中间,使砂浆振密实,锤到铺贴高度。板块试铺合格后,翻开板块,检查砂浆结合层是否平整、密实。增补砂浆,在水泥砂浆层上浇一层水灰比为0.5左右的素水泥浆,然后将板块轻轻地对准原位放下,用橡皮锤轻击放于板块上的木垫板使板平实,根据水平线用水平尺找平,接着向两侧和后退方向顺序铺贴。铺装时随时检查,如发现有空隙,应将板材掀起用砂浆补实后再进行铺设。
⑸灌缝、擦缝:铺砌完后按面包砖的颜色用白水泥和颜料与板材色调相近的1:1稀水泥浆,装入小嘴浆壶徐徐灌入板块之间的缝隙内,流在缝边的浆液用牛角刮刀喂入缝内,至基本饱满为止,缝宽为2mm。1-2h后,再用棉纱团蘸浆擦缝至平实光滑。粘附在石面上的浆液随手用湿纱团擦净。
⑹覆盖养护:灌浆擦缝完24h后,应用土工布或干净的细砂覆盖,喷水养护不少于7d。
2. 施工工艺
(1) 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对所用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面包砖放时应轻拿轻放码放,整齐并按批量、颜色、块形、厚度、抗压强度分别堆放。垫砂层及接缝用砂应分别堆放,并应采取防止雨淋的措施。
(2) 定位标定高程及基层复查
根据设计图纸应进行路面的定位及标定高程。
应对基层表面进行复查,不符合要求,应进行修整。
面砖基准点和基准线的设定,根据铺筑平面设计图,在路边应设定面包砖基准点。通过面包砖基准点,应设置两条相互垂直的面包砖基准线,其中一条基准线与路缘石基准线的夹角宜为0度或45度。
设置两个及以上面包砖基准点同时铺筑面包砖时,根据工程规模及面包砖块形尺寸,宜设间距为5-10m的纵横平行路面砖基准线。
(3) 砂浆垫层的摊铺
砂浆垫层的虚铺厚度应由设计和试验确定。
根据工程量的大小,摊铺垫层的方法采用刮板法施工。在已摊铺好的垫层上,不得有任何扰动。
(4) 面包砖的铺筑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面包砖的铺筑应从路面砖基准点开始,并应以路面砖基准线为基准,按设计规定的图案铺筑路面砖。
铺筑路面砖时,不得站在垫砂层上作业,可在刚铺筑的路面砖上垫上,一块大于0.3m2的木板站在木板上铺筑。
面包砖的接缝宽度应符合CJJ79-98的要求,铺筑到路边产生不大于20mm的缝隙时可适当调整面包砖之间的接缝宽度来弥补,不宜使用水泥砂浆填补。
需用细石混凝土填补的地方,应在当日用规定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
接缝应确定两条相互垂直的面包砖基准线为基准拉线进行调整。
铺完面包砖后,应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由路边缘向中间路面碾压2-3次,一字型铺筑时,振动碾压机前进方向应与面包砖的长度方向垂直,前进速度应与步行速度相当,并不宜使面包砖受到扰动。
(5) 面包砖灌缝
面包砖之间的接缝中应采用砂灌满填实,接缝灌砂的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表面均匀撒薄薄一层接缝用砂,用苕帚或板刷等工具将面上的砂子扫入接缝中,用振动碾压机按本规程中所示的方法碾压使砂灌入接缝,接缝灌砂与振压要反复进行,直至接缝灌满填实为止。面包砖路面施工完后,路面上砂子应清扫干净。
(6) 特殊部位的施工
平面弯曲的施工可采用调整面包砖接缝宽度进行其接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弯道外周面包砖的接缝宽度不应大于6mm,弯道内周面包砖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2mm,竖向弯曲便道的施工应将便道基层及垫砂层采用竖向曲线过度,其接缝宽度宜为2-6mm。
一字形铺筑,转角处面包砖的铺筑方法可采用一字形或人字形的形式。
人字形铺筑,转角处面包砖可采用端部专用面包砖切断块或细石混凝土铺筑。
在边界或交界处不能使用端部专用面包砖时,可将面包砖切断后使用。面包砖的切断可采用切割机切割。切断块的最小尺寸应大于等于20mm。
(四) 截水沟施工
1. 施工工艺流程
截水沟工程的施工:采用M7.5#浆砌片石,用坐浆法进行施工,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
施工放样
沟槽开挖
片石砌筑
勾缝及养生
回填夯实
验收
2. 施工方法
(1) 施工准备
1.1施工管理人员、工人已进场,人数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1.2用于施工的材料如水泥、片石已进场,并检验合格,数量满足施工要求,配合比试验已报中心实验室批准。
1.3砂浆拌和场地已平整、硬化,称量设备、标示标牌齐全,拌和机运行良好,施工便道已修通。
1.4技术准备工作,首先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经施工放样后,与现场地形符合,且与桥涵、结构物及线外排水系统或自然水系能平顺衔接;施工技术交底已经落实到每个工人,用于指导施工。
(2) 施工放样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截水沟需要分段施工,分段放样,放样一般以两个结构物之间的长度为一个单元,以确保水沟与结构物的进出水口顺畅连接。
2.1沟槽开挖
放好 截水沟内外轮廓线,并用白灰在地上画出,利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械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开挖至距设计尺寸10-15cm时,改以人工挖掘。人工修整至设计尺寸,不能扰动沟底及坡面原土层,不允许欠挖。基坑开挖后,需进行沟底高程复测。基坑开挖土方应堆起集中运出场外,禁止堆放在水沟外侧,避免路基施工以及路基的排水。开挖清理完毕后,请管理处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
2.2片石砌筑
浆砌施工前,应对浆砌片石进行检验,石料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形状应大致方正,上下面大致平整,厚度150-300mm,宽度约为厚度的1.0-1.5倍,长度约为厚度的1.5-3.0倍(如有锋棱锐角,应敲掉)。使用做镶面时,应由外露面四周向内稍加修凿,后部可不修凿,但应约小于修凿部分。砌筑时根据设计坡度,两面立杆接线或样板挂线,在砌筑过程中,随时校正线杆,以保证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砌体施工时,分层砌筑,各砌层的砌块应安放稳固,砌块间应砂浆饱满,粘结牢固,不得脱空。砌筑时底浆应铺满,竖缝砂浆应先在已砌石块侧面铺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块放好后填满捣实。砌筑上层石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中断后恢复砌筑前,已砌筑表面应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
砌筑时采用坐浆法施工,严禁先铺石后灌浆,砌块应平砌,即大面朝下。砌缝宽度控制在20mm以内,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100mm,同时砌体的上、下层不应有通缝。
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当的稠度,一般宜在2~3小时用完,气温超过30℃时宜在1~2小时内用完,对已初凝的砂浆严禁使用。砂浆拌和必须采用拌和机拌和。施工时准确计量,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工程质量。
2.3勾缝及养生
砌体的勾缝砌浆采用10#砂浆,勾缝前用钢丝刷清除缝内泥砂,洒水湿润后再进行,以防砂浆凝固后空鼓脱落,。勾缝一律采用凹缝,砌体勾缝嵌入砌缝10-16mm深,缝槽深度不足时应凿够深度后再勾缝。每砌好一段,待浆砌砂浆初凝后,用湿草帘覆盖定时洒水养护,覆盖养生7-14d。养护期间避免外力碰撞、振动或承重。
2.4回填夯实
完成砌筑后,要按要求分层回填土,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20cm,用打夯机夯实,并通知管理处工程师验收。
(五) 围墙施工
1. 施工工艺流程
围墙工程的施工:采用标准砖,用坐浆法进行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挖基础土方→砖基础→砌筑围墙→墙面抹灰→砖墙面涂料
2. 施工方法
(1) 基础工程施工
1.1技术员放围墙定位灰线→平整场地→修施工道路
1.1.1技术员放围墙定位灰线:确定围墙开挖位置,方便围墙场地平整。
1.1.2平整场地:平整场地至总图设计标高。
1.1.3修施工道路:修施工道路便于施工过程中材料进场。
1.2基础开挖
技术员放开挖线→人工开挖→清理浮土→放围墙定位线→垫层浇捣→砌筑墙体→土方回填→土方转运
1.2.1放开挖线:定位基础开挖位置;
1.2.2人工开挖: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
1.2.3清理浮土:清理开挖过程中产生的浮土;
1.2.4放围墙定位线:定位围墙精确位置;
1.2.5垫层浇捣:浇捣围墙设计基础垫层;
1.2.6砌筑墙体:砌筑墙体至正负零处;
1.2.7土方回填:土方人工回填至正负零处。
1.2.8土方转运:土方回填后剩余土方用拖拉机转运至运动场。
(2) 砌体工程施工
2.1材料
2.1.1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合格证明及试验单。
2.1.2水泥:品种与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选择,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和试验报告方可使用。
2.1.3砂:宜采用中砂,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2.1.4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2.1.5其他材料:拉结钢筋、预埋件等均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2操作工艺
2.2.1拌制砂浆:
砂浆采用机械拌合,手推车上料,磅称计量。材料运输主要采用井字架作垂直运输,人工手推车作水平运输。
根据试验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量,水泥配料精确度控制在2%以内;砂、石灰膏等配料精确度控制在5%以内。
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合,投料顺序应先投砂、水泥、掺合料后加水。拌和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得少于1.5min。
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小时和4 小时内使用完毕。
2.2.2组砌方法
砖墙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2.2.3圈梁、构造柱施工
实体围墙≤4000设构造柱240*240 414;6@200;正负零处设圈梁雨围墙顶部设圈梁配筋为240*240 412;6@200
(3) 墙面抹水泥砂浆施工
3.1基层处理:吊直、套方、灰饼、墙面冲筋。抹底层灰和中层灰等工序的做法与墙面抹纸筋灰浆时基本相同,但底灰和中层灰用1:2.5水泥砂浆涂抹,施工前湿润墙面,并用木抹子搓平带毛面,在砂浆凝固之前,表面用扫帚扫毛。
3.2抹水泥砂浆面层:中层砂浆抹好后第二天,用1:2.5水泥砂浆或按计要求的水泥混合砂浆抹面层,厚度5-8mm。操作时先将墙面湿润,然后用砂浆薄刮一道使其与中层灰粘牢,紧跟着抹第二遍,达到要求的厚度,用压尺刮平找直后,用铁抹子压实压光。
(4) 脚手架工程
4.1围墙施工过程中,搭设脚手架工程。从基础施工开始搭设脚手架,本工程脚手架主要为围墙结构施工和围墙装修施工及围墙灯安装使用。
按如下工艺操作:材料准备——基础整理、固化——脚手架搭设——脚手架拆除
4.2脚手架使用材料为钢管、扣件及竹跳板,各种材料必须满足规范中要求的各项指标要求。脚手架为两侧双排脚手架,立杆纵向间距1500,横杆步距1500,底部设置扫地杆,排距900,竹跳板在第二步标高处满铺。在有工人操作处设置密目网进行安全防护。
(六) 防护栅栏施工
1. 施工准备
(1)防护栅栏安装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图纸,分类算出每段工程数量,为施工提供可控依据。
(2)施工放样:每隔20米设一桩,做好标记,并用白灰撒出立柱基础线,要求准确,简明。
2. 施工工艺
测量放样→运输→开挖基础→埋设立柱→金属网片安装。
2.1测量放样:每20m放出安装线,做好标记,并撒白灰线。
2.2开挖基础:基础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后,坑内要求无明显碎土、杂物等。
2.3埋设立柱:埋设立柱采用人工埋设,埋设立柱时应将立柱放在基坑中间位置,且竖直不得倾斜,然后采用支架固定。
2.4金属网片安装:金属网片采用矩管边框,规格30mm50mm,内部网丝采用钢丝冷拔加工。立柱连接板、网片连接板采用90折角钢板。螺栓采用防盗设计,由螺杆、螺帽、防盗垫圈组成,安装及拆卸使用专门工具,根据不同连接点的厚度,选用不同尺寸的防盗螺栓。
五、 安全质量管理措施
1.技术交底制度
认真组织或参加技术(设计)交底会议,明确工程设计目的,了解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为保证工程质量打下基础。总工程师出具技术交底书,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2.技术质量培训制度
认真进行对施工现场主要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并进行考核发证,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加强过程培训,结合现场实际,把技术质量培训工作作为常态机制,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建设学习型组织,确保全体参建员工人人参加培训,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3.安全管理措施
(1)工区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特殊工种作业人员,以及转岗、换岗的职工从新上岗前均必须按《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经常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彻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技能。
(2)每天由专职安检工程师和现场领工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3)工程开工前,工程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掌握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架子队在接受生产任务时,应同时组织全体人员听取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讲解,凡没有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或未向全体作业人员讲解,架子队有权拒绝接受任务,并提出意见。安全技术交底活动由双方签字确认。
(4)作业队队长每日上班前召集所辖全体人员,针对当天任务,结合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和作业环境、设施、设备安全状况及本班组人员技术素质、安全知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班前讲话活动,提出具体注意事项,跟踪落实,并做好活动记录。
(5)作业队进行安全交接班,对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人员及设备安全、安全警示等进行交接,保证下一个作业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进行施工。
(6)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含急性职业中毒),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发生事故按系统逐级及时上报,不隐瞒。安全事故处理坚持“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查明原因,对事故责任者或责任单位追究其经济、行政和法律责任。
(7)执行安全生产奖励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总结评比,重奖为安全生产立功的单位和个人,激发职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按规定对安全事故责任单位及个人责任大小进行追究,并实行经济处罚,以利于汲取教训,促进安全生产。
六、 雨季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雨季来临前,项目经理部由专职安全工程师组织人员对施工场地、材料堆放、生活驻地、运输道路及设备的防洪、防雨、排洪等设施进行全面详细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进行处理。
2.暴风雨来临前,有针对的采取措施防大风、暴雨,切断施工电器电源。暴风雨后,立即对脚手架、边坡、地基、临时设施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等,及时修复。
3.基坑四周设排水沟。机具材料堆放在基坑坡顶的安全距离以外。
4.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按规范要求安装和架设,做好接地和接零,安装好避雷装置,不使用破损或绝缘性能不良的电线,所有电线采用架杆挂线,做到电线不随意布设,所有电闸箱有门有锁并加设防雨罩、设危险标志,雨季时加强对供电线路和装置的检查。
5.将工作面的泥浆清除干净,以防滑倒。
6.遇雷电暴雨时,立即切断施工用电。
⒎施工中保持排水系统的畅通,对可能影响设施设备稳定的任何作业,有足够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患于未然。
⒏现场中、小型设备必须按规定加防雨罩或搭防雨棚,机电设备安装好接地安全装置,机电电闸的漏电保护装置安全可靠;施工电缆、电线埋入地下,外漏的电杆、电线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雨季前对现场设备做绝缘检测。
七、 施工环保、水土保护目标及措施
1.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2.施工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确保工程所处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要本着“三同时”的原则同步实施。
3.采取合理措施,避免因施工方法不当而引起的污染、噪声和其他原因造成对公民财产和生活环境的伤害、妨碍。减少施工扬尘。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按规定运至指定地点处理。
4.施工垃圾运至指定地点;取、弃土场及时平整,并做必要的防护,避免水土流失;施工临时场地、便道使用完毕恢复原状。
八、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开工前完成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设计,施工中按平面布置图实施。同时根据工程进展,适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或进行必要的调整。
工程施工在设计指定并批准的场地内进行。需临时租用施工场地和临时占用道路的,依法办理报批手续,先批后用。
施工现场设安全文明施工图牌和施工铭牌,以及施工现场卫生包干图,安全生产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日记数牌,工地主要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号码牌。标牌位置合理,字迹端正,线条清晰。
设置连续、通畅的排水设施和沉淀设施,防止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河道;施工区域内的沟、井、坎、穴等危险地形旁,立醒目的警示标志,采取安全防护支挡措施;建筑材料、机具设备按工地总平面图的布置在固定场地整齐堆放,水电管线架设规范,料加工场地、预制场地、材料堆放场地硬化,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堆放整齐,不得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临街、跨越道路或人口密集区的建筑物,设置防止物体坠落的防护设施。
所有施工人员均应佩上岗证上岗,上岗证应由项目经理部规定统一样式,或统一制作;提倡有条件的施工单位实行施工人员统一着装,工作服应美观舒适,并符合安全要求;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一律要求戴安全帽和岗位胸卡,管理人员、工人、特种工应带不同颜色安全帽;高空作业等施工人员应按规定配备相应防护装备;施工人员文明驾驶、文明作业;特种作业工人应持证上岗,做到言行举止文明,杜绝“三违”现象。
争创标准化施工工地,在施工场地醒目位置制作五牌一图,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有文明施工的规定。建立个人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奖惩制度、竞赛制度和各项专业制度等。
加强落实现场文明检查、考核及奖惩管理,以促进施工文明管理工作的提高。检查范围和内容应全面周到,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场容场貌、环境文明及制度落实等内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整改措施。
加强落实现场文明检查、考核及奖惩管理,以促进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检查范围和内容应全面周到,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场容场貌、环境文明及制度落实等内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采取整改措施。
施工现场及时完成“三通一平”并设置“五牌一图”,标明工程概况、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等。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创造良好施工环境,建设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的布置,应便于组织生产和方便生活,尽量少占地。临时设施需符合消防安全和工地卫生的规定,一般不得占据在建工程位置。生活区与施工区要有明确划分。
1.临时便道:主要施工场区和临时施工运输便道采用混凝土或泥结碎石路面。施工中做好养护,路面不得有坑洼积水,保持平顺畅通。气候干燥时经常洒水,防止扬尘。
2.临时房屋:临时房屋的布置要符合消防安全和工地卫生的规定,面积满足办公和作业人员居住需要,通风采光良好。
3.临时排水:施工现场设置连续、顺畅的排水系统。排水沟截面满足流量需要。泥浆、污水、废水经处理后排至污水管道,禁止外流。
4.临时供电: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电源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定向,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导线截面、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所有用电事宜均由专业电工作业,照明线、动力线分开布设。
5.现场建筑材料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区域分类堆放,堆码整齐,设置标识牌,不超出围蔽范围,不侵占场内道路和安全防护措施。
6.驻地大门旁设置醒目、整洁的工程概况牌,写明工程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各单位负责人姓名。
7.现场施工人员一律佩戴工作胸卡和安全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非施工人员一律不准擅自进入施工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