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提升训练:第10讲 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 .doc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58318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提升训练:第10讲 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提升训练:第10讲 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提升训练:第10讲 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历史通史A版大一轮复习提升训练:第10讲 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 .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0讲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的强化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明清专制集权的加强明初废丞相1明监察制度特点2明科举制的僵化3清朝监察制度4军机处5清代加强对地方控制6综合7一、选择题1.明初,朱元璋在废中书省的同时,有意提高六部地位,使六部成为皇帝直接领导下的行政管理部门,六部尚书参与全国性的大政、大狱研究,不再像过去那样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这一举措()A.有效保障了皇帝决策的正确性B.扩大了六部权力范围C.有助于提高中枢机构行政效率D.缓和了君相之间矛盾解析:C材料中废丞相,权分六部,皇权进一步加强,更加缺乏约束,不能保障皇帝决策的正确性,A项错误;材料说明六部可参与大政、大狱的研究,没有体现六

2、部权力范围的扩大,B项错误;“凡事都必须向丞相汇报请示”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项正确;朱元璋废丞相,宰相制度宣告结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项错误。2.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解析:D材料中“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体现的是以小驭大,A项错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秦汉

3、时期已经出现,如汉代的刺史,B项错误;从材料可以看出监察御史职责主要是监察官员,不是制约宰相权限,C项错误;监察官员是皇帝的耳目,监察御史低官阶下的大职权,是皇权制度延伸的表现,是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产物,D项正确。3.(2019四川成都二模)有学者运用现存明朝进士登科史料中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明代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从75%跌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比例从24%提高到53%。这主要反映出()A.平民弃儒从商现象的普遍B.选官考试程序的不公C.科举制度僵化程度的加深D.恩荫入仕机会的增多解析:C由材料“从明代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

4、从75%跌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比例从24%提高到53%”可知,寒门子弟读书通过科举考试向上层社会流动的难度增大,科举制度僵化程度加深,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的是明代进士家庭出身,不能反映平民弃儒从商现象,故A项错误;由平民家庭出身进士人数的降低不能明确推断出考试程序存在不公,故B项错误;恩荫入仕也是封建社会一种重要的进入仕途的途径,然而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新知生成 广义的“恩荫”,是指由于封建制度下,祖辈、父辈的地位而使得子孙后辈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狭义的“恩荫”特指宋代以后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入仕制度,称之为“推恩荫补”。宋代恩荫制度有利于权贵子弟进入仕途的畅通,在一定程

5、度上导致了官吏整体素质的下降。4.(2019安徽合肥二模)清朝钦定台规规定,各地巡视御史自命下之日起,在门上大书“回避”字样,不见客、不收书、不接纳私办人役、不赴饯送宴会,且限领敕后三日出京,沿途不准停留,到境后不受私书私馈等。这一规定有利于()A.杜绝贪腐现象B.提升监察效果C.扩大御史权力D.促进制度转型解析:B由材料可知清朝对各地巡视御史制定诸多限制,减少与被监察地方官吏的接触,这一做法有利于巡视御史秉公行使监察职能,提升监察效果,故B项正确。这一做法可减少贪腐现象,但不可能杜绝,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巡视御史巡视地方的限制,没有扩大御史权力,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通过钦定台规来

6、限制巡视御史行动,并非监察制度的转型,故D项错误。5.(2019百校联盟联考)清代军机大臣“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内阁)大学士出现内外中堂之分,入职军机处的内中堂承担军机处的重要职责,留守内阁的外中堂处理中央常规事务。这一举措()A.导致了中央行政机制紊乱B.提高了中枢机构决策效率C.埋下了内阁擅权严重隐患D.抑制了军机处职能的发挥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前期的政治制度。军机大臣由皇帝“特旨召入”,“内中堂”专门承担“军机处的重要职责”,有利于加快国家机要事务的决策过程,B项正确。军机大臣虽为“特旨召入”,属于兼职,但其职责明确,未发生“机制紊乱”,A项错误;军机处设置后,“内中

7、堂”从内阁中分离出来,内阁权力削弱,C项错误;此举突出了军机处辅政职能,D项错误。6.(2019湖南郴州二模)据图一和图二,清政府这一调整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B.限制省级官员的职权C.缓解基层官员的冗滥D.防止地方势力的膨胀解析:D由图中信息可知清朝把江南省划分为江苏省、安徽省,这一变化削减了地方长官的管辖范围,防止了地方势力的膨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从图一到图二,地方政区仍是省府两级,并未增加地方政区的层级,故A项错误;图中的调整限制了省级官员的职权,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图中的调整需增设省级官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基层官员的冗滥,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

8、题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了宰相制度,丞相即宰相是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内与皇帝参决军国大事,外则总领朝政百官,综理朝政。汉武帝时期,在宫廷内任用尚书、侍中等官员作为自己的助手,组成内朝,发布一切政令。隋朝采用了“三省”制度,三省长官为尚书令(正一品)、左右仆射(从二品)、纳言(正三品)、内史令(正三品),均是宰相职务。唐代大力推行人才选拔上的变革,使宰相的人数突破三省长官的范围,大量增加。北宋前期,“中书令、侍中及丞、郎以上至三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为正宰相。”并将门下、尚书两省置于外朝,尚书令、侍中没有特诏不干预政事。浅析中国宰相制度的历史演变

9、材料二据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在问文学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明史辑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趋势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相权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双向作用。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相权演变的趋势为越来越弱直至被废除,再结合材料从权力被分割、地位变化以及与皇权关系等角度分析回答。相权削弱,意在加强皇权。第(2)问双向作用即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根据材料

10、中“内与皇帝参决军国大事,外则总领朝政百官,综理朝政”,从丞相制度对于牵制皇权、提高行政效率等角度归纳积极作用。再根据材料“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从位高权重、威胁皇权导致政治动荡角度归纳消极影响。答案:(1)趋势:相权不断被分割和削弱直至被废除;相权由实到虚,地位下降;由合法独立权力变为皇权附庸。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2)作用: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和完善,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完善具有重大意义;一定程度上牵制皇权,平衡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有利于国家政局稳定,政治清明;辅佐皇帝决策机要,对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具有重大作用。(任答两点即可)位高权重,威胁皇权,加剧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造成政治动荡,一定程度上削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