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高考地理真命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海南卷).doc

举报
资源描述
,. 2018年高考地理真题(海南卷)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 A.市场 B.原料C.交通 D.劳动力 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 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 5.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木匠之乡”。2008年后,大批在沿海务工的南康木匠返乡开办家具企业,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2016年,南康已有家具企业7 5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产值达1 010亿元。据此完成6~7题。 6.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 A.南康资金雄厚 B.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C.南康木材丰富 D.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 7.目前,南康家具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 A.增加木材进口 B.挖掘本地市场 C.加大宣传力度 D.组建企业集团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8~9题。 8.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生产技术先进 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 D.生产成本低廉 9.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A.满足国内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 D.增强国际影响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图2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10~11题。 10.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11.2013年后该省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图3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3,完成12~13题。 12.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 C.等于2/3 D.多于2/3 13.1月1日,与海口相比,三亚 A.白昼更长 B.正午太阳更低 C.日出方位更偏南 D.正午时刻更早 图4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由地表平坦的X区和地表略有起伏的Y区组成。X区的玄武岩岩层较厚,Y区的玄武岩岩层较薄。据此完成14~15题。 14.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岩层褶皱 C.风沙侵蚀 D.岩层断裂 15.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 A.喷发物质差异 B.冷凝环境差异 C.外力侵蚀差异 D.地壳运动差异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6~18题。 16.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 固定表土 ② 减少径流③ 沉积泥沙 ④ 降低风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 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 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 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 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 图5示意我国近海海面年蒸发量的分布。部分海域蒸发强烈,出现了年蒸发量大于2 000毫米的高值区。据此完成19~20题。 19.形成年蒸发量高值区的原因是该海域 A.海水流动快 B.有暖流经过 C.太阳辐射强 D.靠近陆地 20.年蒸发量高值区海域冬季海面蒸发更强,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海域冬季 A.降水少 B.辐射强 C.海气温差大 D.风力强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图6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8分)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8分) (3) 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4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图7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23.[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候鸟式”养老旅游是老年人随着季节变化而转换居住地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北方老年人冬季赴海南岛养老旅游的数量大增。 分析海南岛冬季吸引我国北方老年人养老旅游的原因。 24.[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装配式”建筑方式类似于“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即将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 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 参考答案 【答案】 1.B 2.A 3.C 【解析】本组试题以我国的煤制油技术产业化为背景,呈现我国的能源结构历史及现状,要求考生能够通过文字材料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判断煤制油企业布局指向以及科学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煤制油产业化对我国能源问题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知识,判断和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第1题考查煤制油企业的布局指向,容易题。我国目前布局的煤制油位于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这些省区普遍是煤炭储量和产量较大的区域,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B选项正确。 第2题考查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解决长期用水来源的合理途径,容易题。地表水匮乏的地区往往意味着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是很大的限制因素,虽然我国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的高耗水问题,但是长期来看其用水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循环用水方式是对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A选项正确。开发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问题,远程调水成本太高,建地下水窖能够收集的水量有限,故排除B、C、D选项。 第3题考查煤制油产业对我国能源问题的影响,容易题。我国当前煤炭产能过剩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说明能源结构不合理,而不存在能源不足问题,排除A选项。发展煤制油产业能够减轻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但无法减轻对其他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开发的压力,排除B选项。煤制油是对煤炭的深加工利用,且煤炭变成油品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小,能够促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升级,C选项正确。当前我国石油进口量每年达数亿吨,但我国煤制油规划2020年前的产能为3000万吨/年,还无法替代石油进口,更没有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排除D选项。 【答案】 4.A 5.D 【解析】本组题以某单中心城市土地价格的空间分布为背景,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文中所给出的信息,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并推测所处区位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考查考生调用和应用所学的地理原理和知识,判断、推理和辨识地理事物空间格局的能力。 第4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优化布局,容易题。甲地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一方面可以缓解材料中所述“该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的现状,而且征地成本也相对较低,故A选项正确。甲地增建工业园区、住宅、物流园区都会加剧市中心附近已存在的问题,排除B、C、D选项。 第5题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判断和推理,容易题。该城市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空间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心(从市中心到郊区方向),故该地附近最可能为住宅区,居住用地类型比例最大,D选项正确,排除A、B、C选项。 【答案】 6.B 7.D 【解析】本题组以赣州南康区自然环境特征及家具产业发展为载体,要求考生运用地理学中产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等原理解答问题,着重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地理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6题考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容易题。和我国沿海地区相比,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南康经济相对落后,所以2008年前大批南康木匠到沿海地区务工,2008年后,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促使南康木匠大批返乡,故B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南康森林覆盖率高,木材丰富,但南康家具产业所需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且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同时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对中低端家具的需求较少,排除C、D选项。 第7题考查南康家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方向,容易题。当前南康家具产业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附加值低,而且南康家具企业高达7500多家,企业多而不强,市场竞争力堪忧,组建企业集团做大做强是其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D选项正确。增加木材进口、挖掘本地市场、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对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作用都非常有限,排除A、B、C选项。 【答案】 8.A 9.B 【解析】本题组以我国蔬菜生产企业“走出去”到荷兰兴建生产基地为切入点,要求考生通过区域对比分析,运用相关地理原理和知识解答问题。考查考生运用基本地理知识与技能,综合分析实际地理问题,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 第8题考查的是山东蔬菜生产企业选择在荷兰投资兴建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容易题。考生需要抓住“荷兰温室栽培技术先进”这一关键词句进行解读,即可得出A为正确选项。和山东相比,荷兰在交通、自然条件和生产成本上并无明显优势,排除B、C、D选项。 第9题考查的是山东蔬菜生产企业选择在荷兰投资兴建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难度中等。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就近拓展欧洲市场,而且这也符合企业发展的目的,B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该企业提高研发水平,可以和荷兰相关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即可,没有必要去当地兴建生产基地,排除C选项。D选项很容易排除。 【答案】 10.B 11.C 【解析】本题以安徽省常住人口的时间变化为线索,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给图文信息,判断不同时期人口变化的特点及原因。主要考查考生从统计图中归纳、概括关键地理信息,并结合人口学知识综合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 第10题考查安徽省2005和2010年常住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中等难度。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出现增减实属正常,B选项合理,排除D选项。出省求学人员主要为大学生,但外省市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而且在安徽的招生量也不可能达到数十万(2005年)甚至上百万(2010年),排除A选项。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排除C选项。 第11题考查安徽省2013年以来的常住人口变化特征,容易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 12.D 13.A 【解析】本题组以海南岛的地理位置为切入点,通过图文呈现的时间和经纬度信息,考查考生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认识地球运动规律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过程分析和空间想象能力。 第12题考查考生的时间计算能力及对日界线的理解程度,难度较大。据图可知,海口的经度约为110E,当地为1月1日正午(12:00)时,此时地球上时间及日期分布如下图所示(北极点视角),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范围为70W向东至180)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约为25/36,多于2/3,D选项正确。 第13题考查考生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理解,中等难度。和同在北半球的海口相比,三亚纬度较低,1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此时北半球纬度越低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出方位越偏北,A选项正确,排除B、C选项。同时,三亚经度位置比海口靠西,正午时刻更晚,排除D选项。 14.D 15.C 【解析】本组题以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为背景,考查考生运用内外力作用影响地表形态演化的相关地理知识、原理,对地质考查中获取的地质数据图进行分析、解读的能力,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第14题要求考生推测X区和Y区产生分异的主要原因,容易题。据图可知,断层是X区和Y区的界线,两区存在的主要差异是X区各个岩层的海拔整体低于Y区,但X区和Y区地下岩层沉积序列(泥岩、砂岩和砾岩)和厚度却高度一致,可推知两区在地质历史上的沉积环境也高度一致。后来由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表层的玄武岩层,再后来在内力作用下岩层整体出现断裂,同时X区岩层整体相对下沉而Y区岩层整体相对上升,从而导致图示区域出现分异,故D选项正确。 第15题要求考生推测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的原因,难度中等。依据上题推理过程,X区和Y区地表的玄武岩层在形成初期理应厚度基本一致,当前厚度存在差异的最可能原因是Y区海拔高于X区,再加上Y区地表起伏大于X区,外力侵蚀作用更为强烈,故C选项正确。 16.A 17.D 18.C 【解析】本题组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效果为背景,要求考生从文字资料中归纳、概况地理信息,考查考生结合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考生对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理念的理解。 第16题考查黄土高原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容易题。考生需要抓住黄土高原的核心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第17题考查水库冲沙的最佳放水方式,中等难度。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那么河流的流量和流速需要达到某一阈值才能完成。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一方面会影响水库水源为生产和生活提供用水的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势必会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选项正确,排除B选项。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排除A、C选项。 第18题考查考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容易题。“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C选项正确。 【答案】 19.B 20.C 【解析】本题组围绕我国近海海面蒸发量的时空差异展开,在考查考生对纬度位置、气候、洋流等对蒸发量影响的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开阔考生思维,了解海气相互作用的部分意义。 第19题考查影响蒸发的因素,中等难度。影响蒸发的因素主要包括温度、风速、表面积等因素。据图并结合我国近海洋流流向和性质可知,高值区所处海区有日本暖流(黑潮)流经,水温较高,故B选项正确。海水流动速度对蒸发量的影响难以判断,排除A选项。图中年蒸发量等值线不存在自南向北递减的规律,排除C选项。高值区并不靠近大陆,排除D选项。 第20题考查海气相互作用对蒸发的影响,开阔考生思维,难度较大。此题宜用排除法。年蒸发量高值区在冬季降水并不比渤海、黄海海域少,风力也不比渤海、黄海海域强,太阳辐射强度大不过南海海域,故排除A、B、D选项。 21.【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3分)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3分)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2分)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2分)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3分)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分)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2分)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2分) 【解析】本题以黄土高原部分区域的基本地理信息为背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相关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生完成本题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区域地理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从图文资料中获取地理信息,进行推理、分析的能力。 第(1)小题,容易题。考生需关注文字信息中已表明,“小老头树”分布于降水量低于400毫米的地区,且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再结合区域风大(主要是冬春季节)的特征即可。 第(2)小题,中等难度。考生需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思维,从植被生长不良作为突破口切入。 第(3)小题,容易题。考生可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22.【答案】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3分)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4分)(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3分)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要求考生从地图中获取关键信息,结合地形对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影响等地理知识概括、分析地理问题,考查考生的地理问题诊断能力。 设问点落脚放在“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考生需重点关注地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城镇等能够说明地形特征的信息。 23.【答案】 海南岛纬度低,冬季温暖湿润,而我国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干燥。(4分)海南岛常年空气清新,北方冬季空气污染相对较重。(3分)海南岛阳光、沙滩、海水、椰树林等热带滨海风光优美、景色怡人,而北方冬季景色相对单调。(3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 【解析】本题以海南岛冬季气候特征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结合相关地理知识通过比较不同区域的气候和自然景观差异,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考查考生解释实际生活现象的能力。 考生需注意到养老旅游的目的地是位于热带地区的─海南岛,客源地是我国北方,时间是冬季。联系冬季海南岛与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异及老年人旅游的目的即可答题。 24.【答案】 在工厂里进行集中生产建筑的部件(部品),可减少扬(灰)尘和废水排放,降低噪声污染,降低能耗。(5分)可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以及减少废弃物对周边土地的占用。(3分)运输装卸过程中,散落少,污染小。(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0分。) 【解析】本题以“装配式”建筑方式为背景,要求考生通过文字材料提供的背景知识与信息,综合运用相关地理知识,从环境保护视角了解现代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考查考生解释生产、生活中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考生需比较文字材料中给出的传统建筑施工与“装配式”建筑方式的制作、施工差异,联系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差异即可答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温馨提示:
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