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归纳.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点归纳 学问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才智,应当说学问就是华蜜,因为有了学问,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下面我给大家共享一些中学必修四政治学问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中学必修四政治学问点1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改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改变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留意】 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改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事物都是运动
2、改变的,但并非任何运动改变都是发展。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缘由: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缘由)。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了其中主动的、合理的因素,并增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定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缘
3、由: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验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人们对新事物的相识也有一个过程。 旧事物在起先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坚韧反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定经验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将来充溢信念,热忱支持和悉心爱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打算,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英勇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区分: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改变。质变是指事物根
4、本性质的改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改变。 (2)联系: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起先,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打算,质变是量变的必定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起先新的量变。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起先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3)方法论要求: 主动做好量的积累,为客观事物质变创建条件。 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坚持适度原则。 中学必修四政治学问点2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1
5、)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四周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留意】并非随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联系是详细、有条件的。 (2)方法论: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 3、联系的客观性: (1)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联系,变更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
6、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 (1)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相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2)方法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留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1)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区分: 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7、,部分听从和服务于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行分的。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改变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改变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确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改变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 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志向效果; 同时必需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留意】整体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当部分以有序、优化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
8、的功能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会小于各部分功能的之和。 2、驾驭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驾驭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内容: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留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的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相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动身相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精确的相识。 【留意】整体和部分的关
9、系,在肯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完全一样。 中学必修四政治学问点3 一、世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留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详细物质形态。物质和物质的详细形态是共性和特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二、相识运动,把握规律 1
10、、运动 (1)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改变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改变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担当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行分割的。 【留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分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 (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改变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肯定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别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短暂的。 物质世界是肯定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
11、论,只承认肯定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建,也不能被歼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改变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 (3)方法论: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需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反规律。违反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处。 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相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12、。 3、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1)原理: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敬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相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相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敬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
13、产生的前提。 (2)意识一起先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困难性和组织的严密性,确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其次性,物质确定意识。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相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安排性、主动创建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不仅能相识事物外部现象,还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相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料将来。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建性,是人能够相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
14、界上只有尚未相识之物,而没有不行相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建出没有人的参加恒久也不行能出现的东西。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限制作用。昂扬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丢失斗志。 五、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
15、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 (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六、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确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途、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 做事情要敬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动身,经过调查探讨,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
16、们行动的依据。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敬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忱同严谨踏实的科学看法结合起来。 七、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干脆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 改造
17、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变革社会的实践。 探究世界规律的科学试验活动。 中学必修四政治学问点4 1、哲学与生活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在肯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索。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亲密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就是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才智,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
18、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确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学问的概括和总结。(详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详细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详细科学供应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留意】 详细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肯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
19、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相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行知论。 (2)为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需回答的问题。 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确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确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派别一览表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 (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阅历和相识成果。 (2)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20、 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志向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妙的将来;动员和驾驭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气。 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6、全面相识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定性。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觉。 干脆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
21、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变更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学必修四政治学问点5 1、冲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冲突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冲突就是对立统一。 【留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冲突,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冲
22、突,冲突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冲突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冲突分析法是我们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冲突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含义: A.同一性是冲突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冲突双方相互依靠,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冲突双方相互贯穿,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肯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冲突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别的倾向和趋势。 关系: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冲突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穿,事物
23、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冲突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冲突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改变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冲突的普遍性 (1)原理:冲突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冲突;冲突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冲突。承认冲突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 要承认冲突,分析冲突,勇于揭露冲突,找寻正确的方法解决冲突。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冲突的特别性 (1)原理:冲突着的事物
24、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冲突。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冲突。 同一事物中的不同冲突(有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之分)、同一冲突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别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 4、详细问题详细分析 (1)含义:是指在冲突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详细分析冲突的特别性,并找出解决冲突的正确方法。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是我们正确相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冲突的关键。 5、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即共性与特性、一般和个别
25、) (1)辩证关系: 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别性之中,并通过特别性表现出来,没有特别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别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别,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2)应用: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冲突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详细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留意】 1.冲突的普遍性和特别性的辩证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特别性包含普遍性,而非普遍性包含特别性。 3.“麻雀
26、虽小,五脏俱全”、抓好典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举一反三、先“试点”后推广,是普遍性与特别性辩证关系的体现。 6、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 (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确定作用的冲突就是主要冲突;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确定作用的冲突是次要冲突。 (2)联系: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相互依靠、相互影响,并在肯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留意】主要冲突的存在和发展,确定或影响着其他冲突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冲突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冲突的解决。 (3)方法论:办事情既要擅长抓住重点,集中力气解决主要冲突;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冲突。 7、冲突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7、(1)含义:冲突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冲突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冲突的次要方面。 (2)联系:冲突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靠,并在肯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留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冲突的主要方面确定的,冲突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肯定的影响。 (3)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把握冲突的主要方面,即抓“主流”,同时不行忽视冲突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8、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 (1)哲学依据:主要冲突和次要冲突、冲突的主要方面和冲突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坚持
28、两点论,就是在相识困难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冲突,又要看到次要冲突;在相识某一冲突时,既要看到冲突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冲突的次要方面。 (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相识困难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冲突;在相识某一冲突时,要着重把握冲突的主要方面。 (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 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中学必修四政治学问点归纳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