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解析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487709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5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解析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22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解析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解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解析 .pdf(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XX 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解析(全国新课标卷)(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 题。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 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 即灌是也。 ” 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 灌射皆彻甲, 至洞胸出背, 叠贯后骑, 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

2、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 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 领威州刺史、 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 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 “ 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 “ 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 “ 太尉不能耶? ” 曰: “ 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

3、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 何灌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答案: C 解析:敛,退缩,收缩。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3 分) 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或著崖石皆没镞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得善田二万六千顷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 B

4、.CD.答案: D 解析: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是有时;是奏章的内容。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丈量都 惊恐起拜。B、何灌泞谙西北边事,受到微宗赞许。 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D、何灌力守京城, 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

5、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答案: D 解析:何灌没有阻止溃退,而是望风溃败。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析:注意 “ 整弓、中、诵叹、劳之” 的翻译和整句句意。(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答案: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解析:注意 “ 乞入见

6、、控守、西隅” 的翻译,补充出“ 不许 ” 的省略和整句句意。参考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 “ 您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 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何灌朝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 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的退去了。大约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过去的事,历数道何巡检好箭法。何灌说:“ 那就是我啊。 ” 萧太师肃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礼。 何灌随后做河东将,与西夏军队相

7、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侵彻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张康国把何灌向徽宗推荐,徽宗召见了他回话,询问起西北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在御榻画图,指着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皇帝说: “ 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 ” 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因为治理城鄣有功,转任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 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工作量太大。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 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过不多久,何灌又

8、被任命知岷州(熙河路) ,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 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 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 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 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不用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壮弓箭手,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一次,何灌陪辽使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箭靶,再次发射就没有射中。客人说:“ 太尉不行了吧?” 何灌答道: “ 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 ” 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随

9、后升侍卫步军都虞候。 金兵南下, 朝廷让所有的禁兵都出来京城交付给梁方平守卫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 金兵驻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亦望风溃败。黄河南岸没有一个人能抵御敌人,金师于是直接攻打京城。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何灌背靠城池抗拒,总共和敌人作战了三天,受到创伤,死在阵地上,当时六十二岁。(全国大纲卷)三、 (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 题。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 召至京师, 授

10、德清县丞。 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 鼎镇之以静。 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 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 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赦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 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 帝默然久之,乃不遣御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 释知州,如故出何? ” 鼎叹曰: “ 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

11、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节选自明史 熊鼎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元末举

12、于乡,长龙溪书院长:执掌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结:聚合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延:招聘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赞 :辅佐答案: C 解析:延,延请。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复以细故烦御史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知寇伪降,密疏论之A. B.C. D.答案: D 解析:表明熊鼎孝,是朝廷的作为。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

13、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赦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答案: C 解析:迁走的是方氏的伪官悍将;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译文:熊鼎到任,奏请罢免不称

14、职的官员数十人,各个部门安定清平。解析:译出大意给2 分: “ 奏罢 ” 、“ 有司 ” 、“ 列部 ”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 分。(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译文:皇帝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解析:译出大意给3 分: “ 裘帽 ” 、“ 复遣 ” 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 分。参考译文: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时乡试中举,执掌龙溪书院。江西发生寇乱,熊鼎集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多次胁迫他投降,他不理睬。邓愈镇抚江西,多次召请他来相见,惊异于他的才华,向皇上推荐。太祖要授给他官职,他说母亲年老需要赡养,推辞了,于是留在邓愈的将军府中,参与辅佐军事。母亲

15、死后守孝期满,皇帝召他到京城,授官德清县丞。后松江平民钱鹤皋反叛,邻近地区大为惊扰,熊鼎镇抚他们而恢复平静。升任起居注, 奉诏搜求可引以为戒的旧事例, 写在新宫殿的墙壁上。舍人耿忠出使广信回来,将郡县官员违法的情况上奏皇帝,皇帝要派御史去察访。而当时已经颁发大赦令,丞相李善长两次进谏暂时不派御史,皇帝不听,熊鼎偕同给事中尹正进言说:“ 朝廷广布信用于四方,又因小事派出御史,会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去信用,而且亵渎天威。” 皇帝沉默了好久,终于没有派御史去。洪武元年,新设浙江按察司,熊鼎

16、任佥事,分管台州、温州。台州、温州自从被方氏窃据以后,伪官悍将两百人,非常凶暴。熊鼎将他们全部迁到长江和淮河之间,百姓才安定下来。平阳知州梅镒犯贪脏罪,不停地分辩,几百个平民都申诉知州无罪。熊鼎正要听从,有一个小吏禀告道:“ 如果释放了知州,问起我们徇私故纵罪来怎磨办?” 熊鼎叹气说: “ 法律是用来诛杀罪人的,我敢因为怕被责罚,而诛杀无辜吗!” 释放了梅镒,将情况上奏皇帝,皇帝回复照此执行。宁海平民陈德仲支解了黎异,黎异的妻子多次投诉不得伸冤。熊鼎就逮捕了陈德仲,审讯得知实情,立刻就治了他的罪。这年秋天,山东刚刚平定,皇帝设置了按察司,又叫熊鼎做佥事。熊鼎到任, 奏请罢免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

17、各个部门安定清平。熊鼎要考查官吏的好坏,于是命令郡县各备两份日历,每天记下所处理的诉讼钱粮诸事,一份留在郡县,一份上报御史台,递相更换, 按日历查考, 下面的官吏没有敢隐瞒的。八年,西部的朵儿只班率领部落来归附,调熊鼎为岐宁卫经历。到了那里, 发觉敌寇是假投降,他悄悄地将情况详加论列,报告皇帝,皇帝派遣使者慰劳,赐给裘皮衣服和帽子,又派中使赵成宣召熊鼎。熊鼎动身后,敌寇果然反叛,胁迫熊鼎折回北方。熊鼎对他们申明大义,斥骂他们, 于是与赵成和知事杜寅都被杀。(北京卷)二、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3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到 9 题。1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

18、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说但不能做的,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有些事情是容易做但难以成功的,有些事情是既难做成又相当容易做坏的。此四策者, 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这四方面的策略,只有圣人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时刻留意。2 誳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小事委曲、大事伸张,圣人是这样的处事原则;小处可以弯曲,大处必须站直,圣人是这样的行事原则。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 周公有杀害亲兄弟管蔡的精神负担,齐桓公有和公子纠争夺国政的恶名,但是周公以匡扶周室的正义行为弥补了杀害兄弟的缺憾, 齐桓公用称霸天下的功绩抵消了他的

19、丑事恶名,所以两位还都算是圣贤者。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假使因为其人有些小的过失而抹杀了他的优点,那么天下就再也难以有圣王和贤相了。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所以,眼睛稍有疵点,但只要不妨碍看东西,就不必用火炙烤;咽喉稍有不适,只要不妨碍呼吸,就不必凿开喉管。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带,尽管小土丘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但这一地带仍不失平坦;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以为平。水流急得会激起波浪,有时浪头高达数尺之高,但河水仍不失平静。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过去曹沫为鲁国带兵打仗,屡战屡败,丢失国土

20、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陈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假使曹沫不作长远打算, 不转身往后撤退,拔剑刎颈自杀,那么他就永远是个败军中的败将。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然而,曹沫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害臊,他所感到的耻辱是不能很好地建立功绩。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于是他在后来的齐鲁柯地会盟中, 拿着三尺宝剑, 逼着齐桓公归还夺走的土地,这样使他在多次战争中丧失的土地于片刻之间便收了回来。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他的大智大勇也传遍天下,并为鲁国立下了功绩。 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管仲辅佐公子纠并不成功,是不能说他聪明的; 遁逃奔走, 不死其难,

21、不可谓勇; 管仲又在公子纠和小白争权斗争失败后自顾逃命,不能为公子纠而敢于牺牲性命,这就不可以称他为勇敢的;束缚桎梏, 不讳其耻, 不可谓贞。管仲在被小白关押期间,并不感到这是耻辱,这就不能称他为贞节的。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有了这上述三种行为,一般的平民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君子更不愿意以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为臣子了。然而管仲免于累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管仲却能使自己从牢狱中解放出来,并受到齐桓公的重用,执掌了齐国大政, 九次会合诸侯, 一举匡正天下。

22、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假使管仲在当初身处绝境,身陷囹圄之时就献出了生命,不从长计议,那就哪会有以后助桓公称霸天下的功绩!3 今人君之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今天如果君王评价他的下属, 不考虑他的功绩,不看到他的主要优点,而只是计较他的小节问题,这便是失去贤才的做法。故人有厚德, 无问其小节; 而有大誉, 无疵其小故。 所以其人只要有大德,就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如果有他的可称赞的地方,就不必对他的不足之处吹毛求疵。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鳝鳢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牛蹄踩出来的水塘是长不出鱼来的,蜂巢里是容不下鹅蛋的,这说明狭小的东

23、西是容不下大东西的。(取材于淮南子 汜论训)注释:誳 :弯曲。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涔:积水。【参考译文】D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B. 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之为易也易:平坦C. 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反:返回,这里指收回D. 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略:简略大体的、主要的略行: 1)犹大节。文子 上义:“ 今人君论其臣也总其略行,而求贤之数也2)略举其要而予以施行。孔子家语 入官:“ 故君子南向临官,大域之中而公治之,精智而略行之。 ” 王肃注: “ 以精知之,略举其要而行之。”【备考提示】要将选项答案带入到语境中加以分析。C7.下列各

24、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却,表转折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并,表顺承或递进B. 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为、替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是、做、当(败军中的败将)C. 使曹子计不顾后均为 “ 假使 ”使管仲出死捐躯D. 布衣弗友,人君弗臣以为臣,把 当作臣子今人君之论其臣也臣子【备考提示】 要把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能翻译成同一个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备考需要夯实课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点实虚词的含义。D8.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25、 目中有疵,不害于视, (则)不可灼也B. 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C. 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之为平D. 遁逃奔走,(然)不死其难,不可谓勇应补一 “ 而” ,并且。B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并十分关注。B. 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试题分析】在“ 曹子得到印证 ” 错。周公、齐桓两例说明的是评价人物要从大美处着手,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略他的小过。

26、“ 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 曹子、管仲两例说明的是评价人物要从远处着眼。另“ 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 脱离语段主题,语段是谈“ 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 。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第二部分三、本大题共4 小题,共30 分。10.用斜线( /)给下面短文断句。 (5 分)【参考答案】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 莫非使之讲明义理/ 以修其身/ 然后推以及人/ 非徒欲其务记览/ 为词章/ 以钓声名 / 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

27、既反是矣/ 然圣贤所以敬人之法/ / 具存于经/ 有志之士/ 固当熟读/ 深思而问辨之(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试题分析】单斜线为必断句处,双斜线处为可断可不断处。【备考提示】充分掌握文言文行文的基本特点以及具有标志性的虚词的用法。参考译文: 熹私下里体察古代圣哲用来教导人读书学习的用意,无非是为了使人明白礼义道理,来修养身心,然后推己及人,并不是只为了记览、词章,来沽名钓誉,追求利禄。今天的一些学子,已经违背了圣者的教导。然而圣哲用来教育人的法则,都记载在经典中,有志向的人,本来应当熟读,深入地思考,并且审问明辨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 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

28、,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 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别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业,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唐杜牧答庄充书曰:“ 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

29、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巳之文,固不可也。” 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县坚重刻 序曰: “ 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坐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谥,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 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这者,非追论者贤,则为优劣之辩,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者,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 选自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注】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9.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

30、不正确的一项是A.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齿尊 : 年长受尊崇B.请者必当其人当:充当C. 有累三四序而不者矣累:累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D、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漫漶:模糊不清【参考答案】 B 【分析】当应为相等,相当之意。10.下面加点的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且如国初时,府业县志书成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官于是者,其文优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其于是书也有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D.今则有两序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参考答案】 A【试题分析】 A 副词, /连词,尚且;1

31、1.下列各句话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两序,非体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自是缀支之,多有纸,你以传者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A.B. C. D. 【参考答案】 C【试题分析】是告诉一个事实,非作者观点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A.作者认为可以有序文,但也可以有序文。B.作者提出了对作者的看法,并运用引证法使自己生物观点更具有说服力C.给古人文集作序时,介绍了刊物情况是可以的,但不应该加褒贬D.杜牧认为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参考答案】 D【试题分析】误解了“ 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 的含义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

32、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3 分)(2)今与足下并生今世。 (2 分)(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知吾也。(3 分)【参考答案】 (1)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2)现在我和你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试题分析】 (1)审、让;(2)足下、; (3)汲汲、不知我(重庆卷)三、 (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9 分)阅读下文,完成8-10 题。江公皋传清蓝千秋江公讳皋,字在湄,号磊斋,世居桐城之龙眠山下。性敏慧,弱冠举于乡。未几,成进士,除瑞昌令。瑞昌隶九江,负

33、山带湖,民疲苶多盗,逋赋日积。公至日,前令坐系凡三辈,其一竟以累死,妻子不能归, 公慨然白府, 身任所逋, 悉罢遣前令, 归其妻孥。 县郭并河, 岸崩壅故道,公捐俸倡首集赀筑堤,为完久计,民号之曰“ 江公堤 ” 。是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邻,奸民乘间行剽劫,吏议发兵剿,公曰:“ 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 因勒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丁壮材勇者巡察,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未几,迁巩昌守。时大军入蜀,道巩昌,军队征敛繁多,百姓疲困,士卒越发骄悍,有的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

34、下载下出去抢夺民财,没有敢呵止的。江公巡行郊外,见到几个骑兵骑马越过车队,江公呵斥他们停下来, 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越四岁,移刺柳州。柳僻南服,俗犷悍。时新收粤西,兵留镇柳州,军中多掠夺妇女,哭泣思归。公白大府,缴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思归者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明年,柳帅卒,饷不继,士擐甲哗军门,公遽出,与期匝月给,士卒信公,稍解去。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饷应期至,军乃戢。粤西山峻削,柳尤邃险,万石离立,斤斧所不及,颇多巨木。时上方修太和殿,使者采木且及柳,柳人大恐。亡何,使者至,公即呼柳民问所产巨木地,令前导,公骑偕使者往视

35、木。行数里, 至绝巘下, 山石嶙峋, 木森森挺出, 下临崖谷, 马不能前。公解鞍,踞地稍憩,徒步邀使者登,使者有难色。公日:“ 上命也,木苟可出,守臣当先以身殉。 ” 遂短衣持筇,扶两小吏先登,使者强随之,半崖路绝,无置足所。公仰视木顾使者曰: “ 何如?” 使者咋舌,大呼亟返,曰:“ 是不可取。 ” 公曰: “ 木具在是,赖使者为上言不可取状。 ” 使者遂还,奏免,柳民欢呼戴上恩德。公享年八十有一,卒康熙乙未。公性廉明,故所在有声绩。为人孝友恬淡,通达时务,习吏事。始终洁白一节,贤达皆叹仰之。(有删节 ) 注逋赋:拖欠的赋税。渠魁:首领。军兴旁午:军队征敛繁多。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36、不正确的一项是A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籍:登记B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趣:通 “ 趋 ” ,前往C使者采木且及柳且:将要D公仰视木顾使者曰顾:回头看答案: B 解析:趣,催促。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江皋“ 所在有声绩 ” 的一组是性敏慧,弱冠举于乡为完久计,民号之曰“ 江公堤 ”时刺取其渠魁击杀之,盗遂息饷应期至,军乃戢守臣当先以身殉柳民欢呼戴上恩德A. B. C. D. 答案: B 解析:是说江皋生性聪明;是江皋故意对使者说的话。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皋到瑞昌任县令时,当地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前任县令也因此受到牵累。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前县令

37、和妻儿离去;又率先捐出俸禄集资修筑河堤,造福当地百姓。B江皋能体谅民情。他反对发兵剿灭“ 迫饥寒为盗 ” 的平民,只杀掉了贼寇首领,消除了盗患;对军中被掠夺而思归的妇女,量远近给资遣还,凡数百人。C江皋处理政事冷静果决。有军人骄横凶悍,渔夺百姓,他严厉惩治,使军队不再扰民;驻柳州军队因欠饷喧哗军门,他迅速应对,设法应期发给军饷,平息了事端。D江皋通晓吏事,做事灵活有谋略。朝廷修太和殿,派使者来粤西山中采集巨木。江皋邀使者亲临巨木产地,其地势险要令人咋舌,使者返回后据实奏免,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答案: A 解析:是前任县令中有三个因此受到牵连,其中一个还因为受牵累死去,江皋慨然承担所拖欠的赋税,让

38、前县令离去,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回了家。参考译文:江公名皋,字在湄,号磊斋,世代居住在桐城的龙眠山下。生性敏捷聪慧,不到二十就在乡试中中举。不长时间,成为进士,授官瑞昌令。瑞昌隶属九江,背靠山以湖为衣带,民贫困多盗,百姓长期拖欠赋税。江公到的时候,以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的县令因为收不上赋税被囚系的有三任,其中一个竟然因为受牵累死去,妻子儿女不能回家,江公慨然禀告府县,自身承担拖欠的赋税,让前任的县令回家,让牵累死去的县令的妻儿回了家。县里的城郭连着河,河岸崩溃堵塞了原先的河道,江公

39、捐出俸禄首先倡议集资筑堤,作为完完长久的计策,百姓号称它叫“ 江公堤 ” 。这时闽、楚告警。瑞昌与楚地相邻,奸民乘机行剽劫之事,惯例吏提议发兵围剿,江公说:“ 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 于是勒令乡堡长宣谕利害,督促有才能勇敢的丁壮巡察,刺探取的他们的首领击杀,盗贼于是平息。不久,升迁巩昌守。当时大军进入蜀地,取道巩昌,军兴旁午,民疲困,卒益骄悍,或窃出渔夺,无敢呵者。公行部出郊,见数骑驰突过车,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过了四年,调任柳州刺史。柳州地方偏僻穿着蛮服,民俗犷悍。当时刚刚收收粤西,军队留镇柳

40、州,军中经常掠夺妇女,妇女们哭泣着想回家。江公禀告大府,命令营帅登记掠夺的妇女到郡中讯问, 想回家的妇女衡量路的远近给钱遣还,总共数百人。第二年,柳州的统帅去世,粮饷不能接继,士穿着盔甲在军门喧哗,江公立刻出来,与他们约定一个月供给粮饷,士卒相信江公, 慢慢散去。江公立即派人骑马送信禀告台省催促发饷。粮饷应期至,军乃安定。粤西的山险峻陡峭,柳州尤其深邃险峻,数万石头分散挺立,斧子砍伐不到的地方,有很多巨木。 当时皇上正修建太和殿,使者采购木头将要到柳州,柳州的百姓非常恐慌。不长时间, 使者来到,江公就招呼柳州的百姓问产巨木的地方,让他们做向导,江公骑马偕同使者前往看木头。走了数里,到了陡峭的山

41、下,山石嶙峋,树木繁密挺出,下面临近崖谷,马不能向前走。江公解下马鞍,坐在地上稍微休息,徒步邀请使者登山,使者面有难色。江公说: “ 这是皇上的命令,木头如果能运出,我应当亲自做示范。” 于是穿着短衣拿着手杖,扶着两个小吏先登,使者勉强跟随,到了半崖道路断绝,没有放脚的地方。公抬头看着树木回头对使者说: “ 怎么样 ?” 使者咋舌,大呼立刻回去,说:“ 这是不能运出的。” 江公曰: “ 木头都在这里,依靠使者对皇上说不能取的的情形。” 使者于是返回,上奏免除采购木头,柳州的百姓欢呼感激皇上的恩德。江公享年八十一岁,在康熙乙未年去世。江公生性廉明, 故任官的地方都有声绩。为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生性

42、恬淡,通达时务, 熟悉吏事。自始至终品格高洁坚守一种节操,贤达的人赞叹仰视他。1l. (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7 分) 此辈迫饥寒为盗,抚之甚易,迫即走楚壤藉寇而。(3 分) 答案: 这些人是为饥寒所迫沦为盗贼的,安抚他们很容易,如果威逼,就会使他们跑到楚地去依靠强盗了。解析:注意“ 迫” 、“ 抚” 、“ 走” 、“ 藉 ” 的翻译。斥止验问得实,立缚送大帅斩以徇,由是兵卫肃然莫敢犯。(4 分) 答案: (江皋 )呵斥他们停下来,审问得到实情,立刻捆绑起来送到大帅那里斩首示众,从此驻军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危害百姓了。解析:注意“ 斥止 ” 、“ 斩以徇

43、”“由是 ”“肃然 ” 的翻译。(2)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曲线的部分断句(3 分)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明)王守仁观德亭记答案: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目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解析:标点:君子之于射也,内志正,外体直,持弓矢审固,而后可以言中,故古者射以观德。德也者,得之于其心也。翻译:君子射箭的时候,内心态度端正,外表身体站直,拿着弓箭瞄准, 这样以后才可以射中靶子。所以古人通过射箭来观察一个人的品德。品德,是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4、 9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内心中体现出来的。(山东卷)三、 (12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 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 “ 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 “ 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 “ 请闻其说。 ” 管仲对曰: “ 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桓公曰: “ 善哉!桓公又问曰: “ 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

45、天下,其可平? ” 管子对曰: “ 可。” 公曰:“ 安始而可? ”管子对曰: “ 始于爱民。 ” 公曰: “ 爱民之道奈何?” 管子对曰: “ 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 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管仲、隰朋不对。 (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 )桓公曰:

46、“ 二子何故不对?” 管子对曰: “ 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 ” 桓公曰: “ 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 管子对曰: “ 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 敢问何谓其本? ” 管子对曰: “ 齐国百姓, 公之本也。 人甚忧饥, 而税敛重; 人甚惧死, 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 ” 桓公曰: “ 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47、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 , 四部丛刊本,有删改)【注】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B泽命不渝,信也渝:坚持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解析: B、渝,改变、违背。可以用成语联想法: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B

48、拱手而问曰朝济而夕设版焉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此亡秦之续耳解析:答案C. 表条件,那么。A、介词,在;介词,跟。B、表修饰,连接状语;表转折。D、取独;的。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29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省刑罚,薄赋敛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齐国百姓,公之本也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A B.C D.解析: A. 体现了。不是。是。为官吏立法令,不是。很

49、直接,是。是。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信”“仁”“严”“礼 ” 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答案 C. 以退为进,错误。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译文: (治理百姓的人) ,不要

50、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译文: (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译文: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 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 桓公说: “ 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 管仲回答说: “ 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 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