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八】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475084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2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八】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八】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八】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八】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专题 8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考情分析】一、考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4.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5.了解溶液pH 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 的方法,能进行pH 的简单计算。6.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7.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二、命题趋向电解质溶液部分内容与旧大纲相比有一定的变化,删除了“ 了解非电解质的概念” ,增加了“

2、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降低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要求层次,对 pH、盐的水解的知识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将原化学计算中的“pH 的简单计算 ” 放在这部分的要求之中。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溶液的酸碱性和pH 的计算、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等知识是高考化学中的热点内容,常见的题型是选择题,也有填空题和简答题。题目的考查点基于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要求,并与其他部分知识(如化学平衡、 物质结构、 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等 )联系。【知识归纳】(一)强弱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3、注意: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O2、NH3等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因为导电的物质不是其本身;难溶的盐(BaSO4等)虽然水溶液不能导电,但是在融化时能导电,也是电解质。2电解质的电离(1)强电解质如NaCl、HCl 、NaOH 等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电离的,在溶液中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根据电解质浓度计算出来。(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少部分发生电离的。如25时 0.1mol/L 的 CH3COOH 溶液中, CH3COOH 的电离度只有1.32,溶液中存在较大量的H2O 和 CH3COOH 分子,少量的H+、CH3COO-和极少量的OH-离子

4、。(3)多元弱酸如H2CO3还要考虑分步电离:H2CO3H+HCO3-;HCO3-H+CO32-。3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特征:动: ( 电离 ) ( 结合 ) 的动态平衡;定:条件一定,分子和离子浓度一定;变:条件改变,平衡破坏,发生移动。(2)影响因素(以CH3COOHCH3COO+ H+为例)浓度:加水稀释促进电离,溶液中(H+)增大, c(H+)减小温度:升温促进电离(因为电离过程是吸热的)相关离子:例如加入无水CH3COONa 能抑制电离,加入盐酸也抑制电离,加入碱能促进电离,仍然符合勒夏特列原理。4电离平衡常数(K)- 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相对大小一种参数精选学习资料 - - - -

5、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计算方法:对于一元弱酸HAH+A-,平衡时,)()()(HAcAcHcK对于一元弱碱MOHM+OH-,平衡时,)()()(MOHcOHcMcK(2)电离平衡常数的化学含义:K 值越大, 电离程度越大, 相应酸 (或碱 )的酸性 (或碱性 )越强。(3)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因素:K 值只随温度变化。(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水的离子积(1)定义H2O = H+OH-; H0,KW=c(H+) c(OH-) (2)性质在稀溶液中,Kw 只受温度影响,而与溶液的酸碱性和浓度大小无关。在其它条

6、件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KW增大,反之则减小。溶液中 H2O 电离产生的c(H+)=c(OH-) 在溶液中, Kw 中的 c(OH-)、c(H+)指溶液中总的离子浓度。酸溶液中c(H+)= c(H+)(酸)+c(H+)(水) c(H+)(酸),c(H+)(水)=c(OH-);碱溶液中c(OH-)=c(OH-)(碱)+ c(OH-)(水) c(OH-)(碱),c(OH-)(水)=c(H+);盐溶液显中性时c(H+)=c(OH-)=c(H+)(水)=c(OH-)(水),水解显酸性时c(H+)=c(H+)(水)=c(OH-)(水)c(OH-),水解显碱性时c(OH-)=c(OH-)(水)=c(H+

7、)(水)c(H+)。2溶液的pH (1)定义pH= lgH+,广泛 pH 的范围为014。注意:当溶液中H+或OH-大于 1mol/L 时,不用pH 表示溶液的酸碱性。(2)pH、c(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pH(250C)c(H+)与 c(OH-)关系 (任意温度 ) 溶液的酸碱性pH7 c(H+)c(OH-) 溶液呈碱性,(3)有关 pH 的计算酸溶液中, Kw=c(H+)c(OH-) c(H+)(酸)c(OH-)(水) =c(H+)(酸)c(H+)(水);碱溶液中, Kw=c(H+)c(OH-) c(OH-)(碱 )c(H+)(水)= c(OH-)(碱)c(OH-)(水)。强酸、强碱溶液

8、稀释的计算强酸溶液, pH(稀释 )=pH( 原来 )+lgn(n 为稀释的倍数 ) 强碱溶液, pH(稀释 )=pH( 原来 )lgn(n 为稀释的倍数 ) 酸性溶液无限加水稀释,pH 只能接近于7,且仍小于7;碱性溶液无限加水稀释时,pH只能接近于7,且仍大于7。pH 值相同的强酸(碱)溶液与弱酸(碱)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时,强酸(碱)溶液pH值的变化比弱酸(碱)溶液pH 值的变化幅度大。强酸、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计算酸过量 c(H+) pH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恰好完全反应,p

9、H=7 碱过量 c(OH-)c(H+) pH(三)盐类水解1概念:盐类水解(如F-+H2OHF+OH-)实质上可看成是两个电离平衡移动的综合结果: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H2OH+OH-) ,另一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HFF-+H+) 。也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升高温度会促进水解。2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1)多元弱酸盐分步水解,如 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2)通常弱酸根或弱碱的阳离子的水解程度都很小,如0.1mol/LNaAc 溶液中 Ac-离子的水解百分率不足1%。(3

10、)同一溶液中有多种离子水解时,若水解显同性,则相互抑制,各离子的水解程度都比同等条件下单一离子的水解程度小,如0.1mol/LNa2CO3和 0.1mol/LNaAc 混合溶液中CO32-、Ac-的水解程度都要比0.1mol/L Na2CO3溶液,0.1mol/LNaAc溶液中 CO32-、Ac-的水解程度小;若水解显不同性,则相互促进,各离子的水解程度都比同等条件下单一离子的水解程度大,如 0.1mol/L NH4Cl 和 0.1mol/LNaAc 混合溶液中NH4+、 Ac-的水解程度都要比0.1mol/L NH4Cl 溶液, 0.1mol/LNaAc 溶液中 NH4+、Ac-的水解程度大

11、。3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的共存(1)弱酸的酸式盐溶液,如:NaHSO3、NaH2PO4、NaHS、 NaHCO3、Na2HPO4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2) 弱酸(碱)及弱酸(碱)对应盐的混合溶液,如;HAC 与 NaAc 的混合溶液, NH3H2O与 NH4Cl 的混合溶液,一般等浓度时,弱酸(碱)的电离要比对应盐的水解强。4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如NaHCO3溶液中: n(Na+)n(H+)n(HCO3-)2n(CO32-) n(OH-)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

12、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它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O3溶液中n(Na+):n(C)1:1,推出: c(Na+)c(HCO3-)c(CO32-)c(H2CO3) (3)质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分子或离子得到或失去质子(H+)的物质的量应相等。例如在 NH4HCO3溶液中 H3O+、H2CO3为得到质子后的产物;NH3、OH-、CO32-为失去质子后的产物,故有以下关系:c(H3O+)+c(H2CO3)=c(NH3)+c(OH-)+c(CO32-)。(四)沉淀溶解平衡1溶度积的概念难溶电解质AmBn 在水溶液中有如下平衡:A nBm(s)nAm+(

13、aq)+ mBn-(aq)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它的平衡常数表达为:Ksp=Am+nBn-mKsp 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1)Ksp 的数值在稀溶液中不受离子浓度的影响,只取决与温度。温度升高,多数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增大。但Ksp 受温度影响不大,当温度变化不大时,可采用常温下的数据。(2)溶度积的大小反映了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的大小。对于同种类型基本不水解的难溶强电解质,溶度积越大,溶解度也越大;对于不同类型难溶电解质,就不能简单用Ksp 大小来比较溶解能力的大小,必须把溶度积换算程溶解度。2溶度积规则对于难溶电解质AmBn,可以通过比较任意状态时的浓度商Qc与溶度积Ksp 的大小判断沉淀

14、的生成与溶解 (注意浓度商Qc是任意状态下离子浓度指数的乘积,因此 Qc值不固定)。QcKsp 时,若溶液中有固体存在,则沉淀量减少,直至沉积与溶解达到平衡状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Qc= Ksp 时,沉积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QcKsp 时,此时有沉淀析出,直至沉淀与溶解达到平衡状态。利用该规则既可判断体系中有无沉淀生成,也可通过控制离子浓度,使产生沉淀、沉淀溶解或沉淀发生转化。(1)沉淀的溶解创造条件使溶液中QcKsp。如:酸碱溶解法、氧化还原溶解法等。(2)难溶电解质的转化生成更难

15、溶的电解质。如:沉淀溶解和转化的实质: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移动。3综合应用决沉淀溶解平衡的一般思路:“ 看到 ” 粒子 “ 找到 ” 平衡 “ 想到 ” 移动【考点例析】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B难溶于水的物质肯定不是强电解质。C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D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解析: 解答本题需弄清两点:一是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概念;二是弄清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的大小,以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答案: C例 2(2012 安徽理综 13)已知室温下, Al(OH)3的

16、 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 0.1 molL 1的 Fe(NO3)3和 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A B C D 解析:因KspAl(OH)3 KspFe(OH)3,因此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时,首先应生成 Fe(OH)3沉淀,当 Fe3沉淀完全后, 再生成 Al(OH)3沉淀,继续滴加 NaOH 溶液, 则 Al(OH)3OH = AlO22H2O,故 B 项图像符合实际情况。答案: B 例 3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7、A在 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32-和 OH-BNaHCO3溶液中: c(H+)+c(H2CO3)=c(OH-) C10 mL0.10molL-1CH3COOH 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 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CH3COO-)c(OH-)c(H+) D中和体积与pH 都相同的HCl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所消耗的NaOH 物质的量相同nAl(OH)3nAl(OH)3nAl(OH)3nAl(OH)30 V(NaOH) 0 V(NaOH) 0 V(NaOH) 0 V(NaOH)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18、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析: A 中,生成Na2CO3溶液, CO32-会发生水解,生成HCO3-,所以 A 错;电荷守恒: c(H+)+c(Na+)=c(HCO3-)+2c(CO32-)+c(OH-) 物料守恒: c(Na+)=c(HCO3-)+c(CO32-)+c(H2CO3) 两式相减得: c(H+)+c(H2CO3)=c(CO32-)+c(OH-) 所以 B 错误。C 中,生成NaAc ,Ac-水解呈碱性,故C 正确;相同pH,相同体积的HCl 和 HAc ,因为 HAc 为弱酸,所以HAc 的物质的量浓度大,

19、HAc 所消耗的NaOH 的物质的量多,D 错。答案: C 例 4某温度时, 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提示: BaSO4(s)Ba2+(aq)SO42-(aq)的平衡常数Ksp=c(Ba2+) c(SO42-),称为溶度积常数。A加入 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 点变到 b 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 点变到 c 点Cd 点无 BaSO4沉淀生成Da 点对应的Ksp 大于 c点对应的Ksp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Ksp 及图像中点、线的含义,然后再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做出正确的解答。a点、c 点达平衡状态, 对应 c(Ba2+)和 c(SO42-)的乘积等

20、于Ksp, 它只受温度影响, 与 c(Ba2+)或 c(SO42-)的变化无关,因此,A 选项中随着Na2SO4的加入 a 点应沿曲线下移, D 选项中 a 点、c 点对应的Ksp 相等。b 点、 d 点均未达平衡状态,由于d 点对应 c(Ba2+)和 c(SO42-)的乘积小于的Ksp,故无 BaSO4沉淀生成,但蒸发溶液时,c(Ba2+)和 c(SO42-)同时增大, d 点不可能垂直到达c 点。综合以上分析,答案为C。答案: C 例 5反应 A(g)+B(g)C(g) +D(g)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是 _反应 (填“ 吸热 ”“放热 ”);(2)当反应达

21、到平衡时, 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 _(填“ 增大 ”“减小 ”“不变 ”),原因是 _ ;(3) 反 应 体 系 中 加 入 催 化 剂 对 反 应 热 是 否 有 影响?_,原因是 _ _;(4)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 E2_( 填 “ 增大 ”“减小、 ”“不变 ”)。解析: 由图可以知道,由于该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进行,所以A 的转化率减小;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能同倍数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因此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即对反应热也无影响。因为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所以E1和

22、E2同时降低。答案: (1)放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减小;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不影响;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的移动。(4)减小、减小。例 6 黄铁矿 (主要成分为FeS2) 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煅烧产物为SO2和 Fe3O4。(1)将 0.050 mol SO2(g)和 0.030 mol O2(g)放入容积为1 L 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 c(SO3)0.040 mol/L

23、 。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 和 SO2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2)已知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SO2平衡转化率的有(填字母 ) (A) 升高温度(B) 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减小压强(E)加入催化剂(G)移出氧气(3)SO2尾气用饱和Na2SO3溶液吸收可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将黄铁矿的煅烧产物Fe3O4溶于 H2SO4后,加入铁粉,可制备FeSO4。酸溶过程中需保持溶液足够酸性,其原因是_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反应可逆性、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和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条件的了解;

24、考查学生对盐类的水解、常见非金属元素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对环境质量影响的了解;考查学生计算平衡常数和平衡转化率的能力以及学生对化学平衡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及知识迁移能力。答案: (1)解:2SO2(g) O2(g) 2SO3(g) 起始浓度 / mol L10.050 0.030 0 平衡浓度 / mol L1(0.0500.040) (0.030 0.040/2) 0.040 = 0.010 = 0.010 所以, K =)(O)(SO)SO(22223ccc= 12121Lmol0.010)Lmol(0.010)Lmol040.0(= 1.6 103 mol L1。SO2的

25、平衡转化率=11Lmol050.0Lmol)010.0050.0( 100% = 80% 。(2)B、C。(3)SO2H2ONa2SO32NaHSO3。(4)抑制 Fe2、 Fe3的水解,防止Fe2被氧化成Fe3。例 7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重晶石矿高温焙烧炭溶解盐酸气体吸收过滤结晶滤液产物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BaSO4(s) + 4C(s)4CO(g) + BaS(s) H1 = 571.2 kJmol-1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

26、学习必备欢迎下载BaSO4(s) + 2C(s)2CO2(g) + BaS(s) H2= 226.2 kJmol-1(1)气体用过量NaOH 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向 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 KBr ,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Br-)c(Cl-)= 。Ksp(AgBr)=5.4 10-13,Ksp(AgCl)=2.0 10-10 (3)反应 C(s) + CO2(g)2CO(g) 的H2= kJmol-1。(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解析: (1)S2- + H2OHS- +OH-;HS- + H2OH2S +OH-

27、(可不写);(2)2.7 10-3;(3)172.5; (4)使 BaSO4得到充分的还原(或提高BaS 的产量)。 为吸热反应,炭和氧气反应放热维持反应所需高温。【专题训练】1用食用白醋 (醋酸浓度约为1 mol/L) 进行下列实验, 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DpH 试纸显示醋酸的pH 为 23 225 时, 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 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

28、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W增大, pH 不变3有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mol L1的 HCl 溶液,将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中加入少量CH3COONa 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 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 溶液的体积是()ABCD4 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 只改变某一条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C加入少量固体NaOH ,一定有 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5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

29、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l L1,该溶液可能是()二氧化硫氯化铵水溶液硝酸钠水溶液氢氧化钠水溶液ABCD6有 Na2CO3溶液、 CH3COONa 溶液、 NaOH 溶液各 25 mL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溶液pH 的大小顺序是B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 变化最大的是C若分别加入25 mL 0.1mol/L 盐酸后, pH 最大的是D若三种溶液的pH 均为 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7在 25时,将pH=11 的 NaOH 溶液与 pH=3 的 CH3CO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30、-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Ac(Na) = c(CH3COO)c(CH3COOH) Bc(H) = c(CH3COO) c(OH) Cc(Na) c(CH3COO)c(OH)c(H) Dc(CH3COO)c(Na)c(H)c(OH) 8某酸性溶液中只有Na、CH3COO、H、OH四种离子。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由pH3 的 CH3COOH 与 pH 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而成B该溶液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混合而成C加入适量的NaOH ,溶液中离子浓度

31、为c(CH3COO)c(Na)c(OH)c(H) D加入适量氨水,c(CH3COO)一定大于 c(Na)、c(NH4)之和9已知乙酸( HA )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 的 NaA 和NaB 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c(OH) c(HA) c(HB) c(H+) B c(OH-)c(A-)c(B-)c(H+) C c(OH-)c(B-)c(A-)c(H+) D c(OH-)c(HB) c(HA) c(H+) 10“ 碘钟 ” 实验中, 3I282OS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 来度量, t 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

32、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 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c(I)/ molL1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282OS)/mol L1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_ 。(2)显色时间t1_。(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 下进行编号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 _(填字母 )。A 22.0 s B22.0 s44.0 s C 44.0 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_ 。11

33、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SiO2 C N2高温Si3N4 CO (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其还原产物是_。(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_ ;(4)将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_零 (填“ 大于 ” 、“ 小于 ” 或“ 等于 ”);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_(填“ 增大 ” 、“ 减小 ” 或“ 不变 ”);(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 (填“ 正 ” 或“ 逆”);(6)若已知 CO 生成速率为v(CO)=18mol/(Lmin), 则 N2消耗

34、速率为v(N2)=_mol/(Lmin)。12羟基磷灰石Ca5(PO4)3OH 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方法 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 约为 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 (NO3)2溶液中。方法 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0468101214- 1- 2- 4- 5- 6- 7- 3lgc(Ca2+)CaHPO4Ca3(PO4)

35、2Ca5(PO4)3OHpH3 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 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方法A 和方法 B 中制备 Ca5(PO4)3OH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Ca(NO3)2 3(NH4)2HPO44NH3 H2OCa5(PO4)3OH _ 5Ca(OH)23H3PO4_ (2)与方法 A 相比,方法B 的优点是 _ 。(3)方法 B 中, 如果 H3PO4溶液滴加过快, 制得的产物不纯, 其原因是 _。(4)图中所示3 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_(填化学式 )。(5)糖黏附在牙齿上, 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 结合化学平衡移

36、动原理,分析其原因 _ 。13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NH4)2SO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4NH46HCHO =3H6H2O(CH2)6N4H滴定时, 1 mol (CH2)6N4H与 l mol H相当 ,然后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I 称取样品1.500 g。步骤 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250 mL 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步骤 III 移取 25.00 mL 样品溶液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入 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5 min 后,加入12 滴酚酞试液,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按

37、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2 次。(1)根据步骤III 填空: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_(填“ 偏高 ” 、“ 偏低 ” 或“ 无影响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 则滴定时用去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_(填“ 偏大 ” 、“ 偏小 ” 或“ 无影响 ”)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 (A) 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色变成 _色。(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滴定次数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标准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1 25.00 1.02 21.03 2 2

38、5.00 2.00 21.99 3 25.00 0.20 20.20 若 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0.1010 mol 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14.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属于 “ 呆矿 ” ,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K2SO4 MgSO42CaSO42H2O 垐 ?噲 ?2Ca2 2KMg24SO42 2H2O 为能充分利用钾资源,用饱和Ca(OH)2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工艺流程如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滤渣主要成分有和以及未溶杂

39、卤石。(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a(OH)2溶液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的原因:。(3)“ 除杂 ” 环节中,先加入溶液,经搅拌等操作后,过滤,再加入溶液调滤液 pH 至中性。(4)不同温度下,K的浸出浓度与溶浸时间的关系是图14,由图可得,随着温度升高。(5)有人以可溶性碳酸盐为溶浸剂,则溶浸过程中会发生:CaSO4(s)CO32垐 ?噲 ?CaCO3 (s)SO42已知 298K 时, K Sp(CaCO3)=2.80 109,Ksp(CaSO4)=4.90 105 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1答案: D。2答案: B。3解析:这是一道有关化学实验

40、、酸碱中和滴定、 电离平衡移动、 盐类水解等的综合题。“ 陷阱 ” 设在 中,蒸发时溶液中的水分子和HCl 分子将同时挥发出来,溶液中盐酸浓度要降低;对于 中加入 CH3COONa 固体,CH3COO+H+CH3COOH ,但用 NaOH 溶液中和时,CH3COOH 也同时被中和,所以消耗NaOH 的体积不会变化。答案: C4 解析:原平衡为:Cl2H2OHClHClO , 再通入少量氯气后, c(H)与 c(HClO)同等程度增大,若HClO 的电离度不变,c(H)/c(ClO)应该相等,但实际上HClO 的电离度减小,使c(ClO)增大倍数不够,所以c(H)/c(ClO)增大, A 错。

41、SO2与 Cl2反应,二者的漂白性都减弱,B 错。据电荷守恒有:c(Na)c(H) = c(Cl) c(ClO) c(OH),当溶液呈中性时, c(H) = c(OH),才有 c(Na)c(Cl) c(ClO), C 错。加入少量水,c(H)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D。5解析: 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 10-13mol L1,说明溶质是酸或碱,电离出的 H或 OH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答案: A 6答案: C。7答案: D。8解析: 此题的关键应注意题中的“ 酸性 ” 两个字,选项B 溶液 NaOH 与 CH3COOH 恰好完全反应,所以溶液呈碱性;选项C 中当

42、加入 NaOH 后溶液仍然呈酸性,则c(H)c(OH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不成立,当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则c(Na)c(CH3COO),当碱过量时,必定c(Na) c(CH3COO),所以在任何情况下溶液的离子关系都不能成立;选项 D 中加入氨水,由电荷守恒得:c(CH3COO)c(OH)=c(Na)c(NH4)c(H),当溶液仍呈酸性即c(OH)c(H),则c(CH3COO) c(NH4)c(Na);当溶液呈中性时,c(H) c(OH),则c(CH3COO) c(NH4)c

43、(Na); 当溶液呈碱性时, c(H) c(OH), 则 c(CH3COO)c(NH4)c(Na),所以 c(CH3COO)一不定大于c(Na)、c(NH4)之和。答案: A 9 解析:根据 “ 越弱越水解 ” 的原则,NaA 的水解比 HB 水解程度大, 所以溶液中的c(HA)c(HB) ,c(A)c(B);再根据 “ 谁强显谁性 ” 可知溶液中的c(OH)c(H);由于溶液中离子的水解毕竟是微弱的,所以c(OH)c(A)和 c(B)。答案: A。10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如浓度、温度)及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出合理结

44、论的能力。其中(2)实验 的反应速率应是的 3 倍,所以 t1 = 88.0/3 = 29.3 。(3)每升高 10 ,速率增大到原来的 24 倍,现升高20 ,所以升高到原来的2242倍,即 416 倍,实验 为 22 s,显色时间应为22/422/16,即 5.5 s1.4s,选 A。答案: (1)研究反应物I与282OS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29.3s (3)A (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11答案: (1)3,6,2,1,6 。(2)N2; Si3N4。(3)K =226)N()CO(cc。(4)小于;减小。(5)逆。(6)6

45、。12 解析 :考查学生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和酸碱反应的了解;考查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能力、读图解析和方案评价能力,以及化学平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答案: (1)10NH4NO3; 3H2O。Ca5(PO4)3OH 9H2O。(2)唯一副产物为水,工艺简单。(3)反应液局部酸性过大,会有CaHPO4产生。(4)Ca5(PO4)3OH。(5)酸性物质使沉淀溶解平衡Ca5(PO4)3OH(s)5Ca2(aq)3PO43(aq)OH(aq)向右移动,导致Ca5(PO4)3OH 溶解,造成龋齿。13答案: (1)偏高。 无影响。 B。 无;粉红 (或浅红 )。 (2)18.85%。14.(1)M

46、g(OH)2 CaSO4(2) Ca(OH)2提供 OH与 Mg2反应生成Mg(OH)2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同时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而产生CaSO4沉淀又使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3)K2CO3 H2SO4(4) K的浸出浓度越大;K的浸出速率越大。(5)1.75x104解析: (1) 根据物质溶解性可知,产生的沉淀为Mg(OH)2 CaSO4;(2)Ca(OH)2提供 OH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Mg2反应生成 Mg(OH)2, 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 同时钙离子

47、和硫酸根离子浓度增大而产生CaSO4沉淀又使平衡向正向移动,所以能溶解杂卤石浸出K;(3) 滤液中含杂质主要为溶解杂卤石所用的Ca(OH)2,选择的除杂试剂为最好不要带入新的难除的杂质离子,即使引入也要在后续 容 易 除 去 , 所 以 选 择K2CO3; 过 量 的K2CO3能 被 硫 酸 除 去 ; (4) 略 (5) 平 衡 常 数K=222sp444422233sp3K(CaSO )c(SO)c(Ca)c(SO)1.75 10c(CO)c(Ca)c(CO)K(CaCO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