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ppt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2547341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三章 第1讲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ppt(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三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第1讲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案例探究,考点突破,素能专攻,考情导航,考情导航,案例探究,了解地理概念,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分析区域背景,400,大兴安岭,昆仑山,干旱,探寻问题原因,整合对策措施,生态平衡,生物,工程,人口增长,考点一荒漠化及其防治真题剖析(2018浙江选考,1314)图示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读图,回答(1)(2)题:,考点突破,(1)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A.农业生产B.工业生产C.交通建设D.居民生活(2)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

2、民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复垦A.B.C.D.,思路点拨:(1)(2)答案:(1)A(2)C,考点归纳1.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2)人为因素及其相应的治理措施,2.我国不同地区荒漠化的防治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生产状况,形成不同的荒漠化问题,具体的分布特点、防治措施也不相同,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分析如下:,方法技巧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考点演练(2019江苏南通一模)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几十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呈明显缩小趋势。如图为“19872013年影响科尔沁沙地演变的部分因素变化图”。读图,回答(1)(

3、2)题:,(1)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因素依次是()A.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大牲畜数B.大牲畜数、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C.年降水量、总人口、大牲畜数、耕地面积D.耕地面积、大牲畜数、总人口、年降水量(2)科尔沁沙地面积呈缩小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退耕B.引入优良畜种C.人工降雨D.生态移民,解析:(1)C(2)A第(1)题,几十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呈明显缩小趋势,耕地面积应大幅下降,丁为耕地面积;年降水量应波动变化,在2002年耕地面积大幅下降后,年降水量波动上升,甲为年降水量,C项正确。第(2)题,丁为耕地面积的变化,2002年明显的减少,应为生态退耕,A项正确;引入优

4、良畜种和人工降雨材料没有说明,B、C项错误;总人口在增加,D项错误。,【教师备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自然变化和过度的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影响,造成严重的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生态持续恶化。位于其境内北部的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曾经每年向黄河输入大量泥沙。鄂尔多斯人长期与沙漠作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模式“南围北堵中切割”,即在库布其沙漠南北边缘地带营造锁边林,内部季节性河流及公路栽植护岸林、护路林,将库布其沙漠分割包裹,分而治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鄂尔多斯的生态状况实现了从严重恶化到整体遏

5、制、局部大为好转的历史性转变。下图为鄂尔多斯地区示意图。,(1)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前鄂尔多斯荒漠化产生的原因。(2)简述荒漠化的危害。(3)分析“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沙模式中“南围北堵”在荒漠化防治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解析:第(1)题,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自然变化和过度的人类活动等人为因素影响,造成严重的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自然变化主要从降水、蒸发、风、植被等方面分析。人为因素主要是人口激增的压力和人类的活动不当,人口增多,导致许多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方面分析。第(2)题,荒漠化指的是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危害包括土地丧失,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从而引起生产力、自然灾害及生物的变化。第(3)题,

6、“南围北堵中切割”,即在库布其沙漠南北边缘地带营造锁边林,内部季节性河流及公路栽植护岸林、护路林,将库布其沙漠分割包裹,分而治之。鄂尔多斯地区冬季受强大的冬季风驱动,风沙易向南移动,南部边缘营造锁边林,能有效阻拦库布其沙漠南移。鄂尔多斯地区北缘是库布其沙漠与黄河冲积平原的接壤地带,水土流失严重,北部锁边林能有效减轻水土流失。,答案:(1)自然原因:气候异常,导致生态环境失衡;降水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风力强劲;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人为因素:人口激增的压力和人类的活动不当,例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境保护等。(2)土地丧失(可利用土

7、地资源减少);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自然灾害加剧;生物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生物多样性减少。(3)南围:鄂尔多斯地区冬季受强大的冬季风驱动,风沙易向南移动,锁边林能有效阻拦库布其沙漠南移。北堵:鄂尔多斯地区北缘是库布其沙漠与黄河冲积平原的接壤地带,水土流失严重,锁边林能有效阻拦泥沙进入黄河,减轻水土流失。,考点二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真题剖析(2018海南卷,1618)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回答(1)(3)题:(1)在黄土

8、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减少径流沉积泥沙降低风速A.B.C.D.,(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3)“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思路点拨:答案:(1)A(2)D(3)C,考点归纳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高原特殊的地

9、理位置所具有的“过渡性”特征及特殊的土壤组成,是水土流失问题发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具体分析如图所示。,(2)人为原因在黄土高原地区易引发水土流失的自然前提下,长期的人类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2.水土流失的危害,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知识拓展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的主要成因及防治措施(1)成因:降雨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不利于土层的积累,加剧流水的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

10、,土层浅薄;过度开垦,乱砍滥伐导致的植被破坏。(2)防治措施: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增加植被的覆盖率;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等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考点演练(2019陕西第三次联考)从沟壑源头起至沟尾,每隔一定距离种植一道树网,每道树网至少有1栏树网。该树网的种植方法是:在沟壑底部直立种植2棵以上树种,在沟壑两壁各横向种植1棵以上树种,如图甲;或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如图乙。据此回答(1)(3)题:,(1)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A.人造景观,发展乡村旅游B.植树造林,获取木材效益C.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D.恢复

11、沟壑植被,拦截泥沙(2)下列地形区中,最适宜大规模普及树网的是()A.东南丘陵B.青藏高原C.撒哈拉地区D.东西伯利亚山地,(3)在陡坡、雨量大的大型沟壑建设树网时,应使()A.各道树网间距较小、图甲模式B.各道树网间距较大、图甲模式C.各道树网间距较小、图乙模式D.各道树网间距较大、图乙模式,解析:(1)D(2)A(3)C第(1)题,按照此法种植树木,当洪水顺着沟壑流动时,泥沙被树网层层拦截,进入河流的泥沙大大减少,久而久之,树木成材沟壑填平,会获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该措施实施的主要目的是恢复沟壑植被,拦截泥沙,D项正确。第(2)题,该植树造林的方法能最大限度地防治水土流失,因此最适宜

12、大规模普及树网的地形区应是植被破坏、地形崎岖、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东南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适宜普及树网,A项正确。第(3)题,坡度越陡的地区降水后流速越快,从而需要修建更多的树网,即缩小间距,B、D项错误;图乙模式是在沟壑底部离直立树种一定距离对应种植2棵以上树种,此树种与地面成一定角度,并与直立树种相交,更能减弱水土流失,大型沟壑在沟底需要种植更多的植被,故选择图乙模式,A项错误,C项正确。,【教师备用】(2019四川成都一诊)下图示意喀斯特地区模拟不同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单位为mm/h)下,地表径流量与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过程

13、。读图,回答(1)(2)题:,(1)降雨强度为40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量少B.下渗率大C.地面崎岖D.降雨历时短(2)降雨强度为140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流量变大B.流速变快C.土质变松D.土层变薄,解析:(1)B(2)D第(1)题,图示为喀斯特地区,降雨强度为40mm/h时,地表径流量较小,主要原因是下渗率大,转化为地下径流,B项正确;泥沙量少是侵蚀能力弱的结果,A项错误;地面崎岖,降水汇集快,是径流量大的原因,C项错误;降雨历时短,不是转化成地表径流量小的原因,D项错误。第(2)题,根据图示曲线,降雨强度为14

14、0mm/h时,降雨历时35分钟后,侵蚀产沙量不断减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层变薄,可侵蚀的土壤变少,D项正确;图中曲线表示,地表径流量一直在增大,A项错误;流速变快,产沙量会增加,B项错误;土质变松,产沙量增多,C项错误。,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典题展示(2019重庆一诊)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具有形式多样、地表受侵蚀时间集中的特点,主要侵蚀力包括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各级沟道内修建的以滞洪拦泥、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它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素能专攻,陕北小流域典型治理措施

15、剖面示意图,淤地坝不同时期的变化图,(1)从气候因素角度,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什么具有侵蚀时间相对集中的特点。(2)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资源损失。(3)简述沟道中修建多座淤地坝所起的作用。(4)分析黄土高原开展的防护林、经济林、人工草地建设产生的生态效益。,方法指导(1)从材料“主要侵蚀力包括流水侵蚀、风力侵蚀等”信息入手,考虑风力和流水的侵蚀作用的特点。黄土高原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此时流水侵蚀严重;冬季受西北风影响以风蚀作用为主。(2)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水土流失造成的资源损失主要是从水资源、土地资源的损失及由水土资源损失造成的进一步损失等方面分析。(3)

16、通过淤地坝拦水拦泥沙,拦水有利于蓄积更多水分,增加水资源;拦泥沙有利于减少下游河道含沙量,从而减轻洪涝灾害,也可以增强当地防洪抗旱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淤地坝后期淤泥处变成了耕地,说明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坝顶平坦,利于车辆通行。(4)植被(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应从这些角度思考并组织答案。,答案:(1)原因: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一年中的土壤侵蚀常由几次大暴雨造成;冬春季北方冷空气南下,风力强劲,土壤易遭风力侵蚀。(2)损失:大量泥沙淤积于干流的水电站,导致其库容减小,削弱水电站的发电能力;为减轻河床和库区泥沙淤积,需要大量水用于冲沙入海(或水土

17、流失导致下渗量减少,水资源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海洋),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耕地面积缩减,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环境脆弱,生物资源减少。(3)作用:拦泥保土,蓄积地表径流;淤地造田,增加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以坝代桥,改善交通(坝顶成为连接沟壑两岸的桥梁,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利于沟谷防灾减灾,保护下游生产生活安全。(4)生态效益:拦截降水,涵养水源,调节地表径流;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固结土壤;改善小气候,促进农林牧多种经营。,建立模板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首先,需要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其次,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自然资源以及工农业经济活动背景等方面,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了解该区域

18、的地理背景;再次,根据区域的地理背景分析区域存在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从而找出该区域的生态问题;最后,运用执因索果法,针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具体如下分析:,提升训练【教师备用】(2019河南模拟)到现在我还很清楚地记得1993年的那场黑风暴,只看见天边远远地升起了一大片灰黄色的云雾,那片云雾就如故事中描写妖怪出山那般,以非常迅疾的速度遮天蔽日地向我们村庄覆压过来。据此回答(1)(2)题:(1)“黑风暴”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大风过度垦荒破坏植被气候干旱A.B.C.D.(2)我国最容易出现文中描述现象的区域是()A.塔里木盆地B.河西走廊C.河套平原D.青藏高原,解题思路:第

19、(1)题,“黑风暴”为强沙尘暴,是风吹起大量沙石、泥土的现象,是沙漠化加剧的象征,因此“黑风暴”的形成主要是人为过度开垦、破坏植被、不合理用水等原因造成的,大风和干旱的气候是荒漠化形成的自然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A项正确。第(2)题,塔里木盆地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多大风天气,再加上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土地沙漠化现象在四地中最严重,最容易出现“黑风暴”现象;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地区水源条件较好,荒漠化现象相对较少;青藏高原地区气候高寒,且海拔高,来自西北的大风难以吹到青藏高原地区,没有“黑风暴”,A项正确。答案:(1)A(2)A,(2019浙江仿真模拟)读“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20、回答(1)(2)题:,(1)关于燕沟流域治理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耕地面积增加B.天然林地面积增加C.人工草地面积减少D.荒坡面积减少(2)燕沟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A.提高人工植被的经济效益B.将天然林改造成果园C.大力开发、改造荒坡D.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解题思路:第(1)题,结合图例及数值可知,燕沟流域治理后,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A项错误;天然林地面积变化基本不变,B项错误;人工草地面积增大,C项错误;荒坡面积减少,D项正确。第(2)题,燕沟流域坡耕地面积减少,人工乔灌木、人工草地、经济林等面积增加,该流域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D项正确;提高人工植被的经济效益,容易导致植被破坏,A项错误;将天然林改造成果园,会破坏原生态系统,B项错误;为治理水土流失,应减少开发、改造荒坡,C项错误。答案:(1)D(2)D,点击进入课时冲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