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物理复习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归类总结高中物理例题解析原来还有这么巧妙的方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物理复习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归类总结高中物理例题解析原来还有这么巧妙的方法 .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考物理复习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归类总结(高中物理例题解析) 方法一:图像法解题一、方法简介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像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将物理量间的代数关系转变为几何关系,运用图像直观、形像、简明的特点,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由此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高中物理学习中涉及大量的图像问题,运用图像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运用图像解题的过程中, 如果能分析有关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抓住图像的斜率、截距、交点、面积、临界点等几个要点,常常就可以方便、简明、快捷地解题二、典型应用1把握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在 v-t 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在s-t 图像中斜率表
2、示物体运动的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度,在 U-I 图像中斜率表示电学元件的电阻,不同的物理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不同2抓住截距的隐含条件图像中图线与纵、 横轴的截距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地方,常常是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例 1、 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根据得出的一组数据作出U-I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得出电池的电动势E=_ V ,内电阻 r=_ . 【解析】电源的 U-I 图像是经常碰到的,由图线与纵轴的截距容易得出电动势E=1.5 V ,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 是路端电压为 080
3、 伏特时的电流, (学生在这里常犯的错误是把图线与横轴的截距06 A 当作短路电流,而得出r=E/I短=2.5 的错误结论 )故电源的内阻为 :r= U/ I=1.2 3挖掘交点的潜在含意一般物理图像的交点都有潜在的物理含意,解题中往往又是一个重要的条件,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要我们多加关注如:两个物体的位移图像的交点表示两个物体“相遇”例 2、A、B 两汽车站相距 60 km ,从 A 站每隔 10 min向 B 站开出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 60 km h(1)如果在 A 站第一辆汽
4、车开出时, B 站也有一辆汽车以同样大小的速度开往A 站,问 B 站汽车在行驶途中能遇到几辆从A 站开出的汽车?(2)如果 B 站汽车与 A 站另一辆汽车同时开出,要使B 站汽车在途中遇到从 A 站开出的车数最多,那么B 站汽车至少应在 A 站第一辆车开出多长时间后出发(即应与 A 站第几辆车同时开出 )?最多在途中能遇到几辆车 ?(3)如果 B 站汽车与 A 站汽车不同时开出,那么B 站汽车在行驶途中又最多能遇到几辆车? 【解析】依题意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分别从A、B 站由不同时刻开出的汽车做匀速运动的 s 一 t 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一目了然地看出:(1)当 B 站汽车与 A 站第一辆汽车
5、同时相向开出时,B 站汽车的 s 一 t 图线 CD 与 A 站汽车的 s-t 图线有 6 个交点 (不包括在 t 轴上的交点), 这表明 B 站汽车在途中 (不包括在站上 )能遇到 6 辆从 A 站开出的汽车(2)要使 B 站汽车在途中遇到的车最多,它至少应在A 站第一辆车开出 50 min后出发,即应与 A 站第 6 辆车同时开出此时对应B 站汽车的 st 图线 MN 与 A站汽车的 s 一 t 图线共有 11 个交点 (不包括 t 轴上的交点 ),所以 B 站汽车在途中(不包括在站上 )最多能遇到 1l 辆从 A 站开出的车(3)如果 B 站汽车与 A 站汽车不同时开出,则B 站汽车的
6、s-t 图线(如图中的直线 PQ)与 A 站汽车的 s-t 图线最多可有 12 个交点,所以 B 站汽车在途中最多能遇到12 辆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4明确面积的物理意义利用图像的面积所代表的物理意义解题,往往带有一定的综合性, 常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结合起来, 其中 v 一 t 图像中图线下的面积代表质点运动的位移是最基本也是运用得最多的例 4、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静止的物体,现以水平恒力甲推这一物体,作用一段时间后,换成相反方向的水平恒力乙推这一物体当恒力乙作用时间与恒力甲作用时间相同
7、时,物体恰好回到原处,此时物体的动能为32 J则在整个过程中,恒力甲做功等于多少?恒力乙做功等于多少 ? 【解析】这是一道较好的力学综合题,涉及运动、力、功能关系的问题粗看物理情景并不复杂, 但题意直接给的条件不多, 只能深挖题中隐含的条件 下图表达出了整个物理过程,可以从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图像等多个角度解出,应用图像方法,简单、直观作出速度一时间图像 (如图 a 所示),位移为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依题意,总位移为零,即 0AE 的面积与EBC面积相等,由几何知识可知 ADC 的面积与ADB 面积相等,故0AB 的面积与DCB 面积相等 (如图 b 所示)即: (v1 2t0 )=
8、 v2t0 解得: v2=2v1 由题意知 , mv22=32J, 故 mv12=8J, 根据动能定理有 W1= mv12=8J, W2= m(v22-v12)=24J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寻找图中的临界条件物理问题常涉及到许多临界状态,其临界条件常反映在图中, 寻找图中的临界条件,可以使物理情景变得清晰例 5、从地面上以初速度2v0 竖直上抛一物体A,相隔t 时间后又以初速度v0从地面上竖直上抛另一物体B,要使 A、 B 能在空中相遇, 则 t 应满足什么条件 ? 【解析】在同一坐
9、标系中作两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的s-t 图像,如图要 A、B在空中相遇,必须使两者相对于抛出点的位移相等,即要求 A、B 图线必须相交,据此可从图中很快看出: 物体 B 最早抛出时的临界情形是物体B 落地时恰好与 A相遇;物体 B 最迟抛出时的临界情形是物体B 抛出时恰好与 A 相遇故要使 A、B 能在空中相遇,t 应满足的条件为: 2v0/g t4v0/g 通过以上讨论可以看到,图像的内涵丰富,综合性比较强,而表达却非常简明,是物理学习中数、形、意的完美统一,体现着对物理问题的深刻理解运用图像解题不仅仅是一种解题方法,也是一个感悟物理的简洁美的过程6 把握图像的物理意义例 6、如图所示,一宽4
10、0 cm 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边长为 20 cm 的正方形导线框位于纸面内,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速度v=20 cms 通过磁场区域,在运动过程中,线框有一边始终与磁场区域的边界平行 取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它刚进入磁场的时刻t=0 ,在下列图线中, 正确反映感应电流随时问变化规律的是( ) 【解析】可将切割磁感应线的导体等效为电源按闭合电路来考虑,也可以直接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按闭合电路来考虑当导线框部分进入磁场时, 有恒定的感应电流, 当整体全部进入磁场时, 无感应
11、电流, 当导线框部分离开磁场时, 又能产生相反方向的感应电流所以应选C方法二:等效法一方法介绍等效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它是从事物的等同效果这一基本点出发的,它可以把复杂的物理现象、 物理过程转化为较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进行研究和处理, 其目的是通过转换思维活动的作用对象来降低思维活动的难度,它也是物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用等效法研究问题时, 并非指事物的各个方面效果都相同,而是强调某一方面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明确不同事物在什么条件、什么范围、什么方面等效在中学物理中,我们通常可以把所遇到的等效分为:物理量等效、物理过程等效、物理模型等效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12、-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典例分析1物理量等效在高中物理中,小到等效劲度系数、合力与分力、合速度与分速度、总电阻与分电阻等; 大到等效势能、等效场、矢量的合成与分解等, 都涉及到物理量的等效 如果能将物理量等效观点应用到具体问题中去,可以使我们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变得更为简捷例 l如图所示, ABCD 为表示竖立放在场强为E=104V/m的水平匀强电场中的绝缘光滑轨道,其中轨道的BCD 部分是半径为 R 的半圆环,轨道的水平部分与半圆环相切 A 为水平轨道的一点, 而且 把一质量 m=100g 、带电 q=10 4C的小球,
13、放在水平轨道的A 点上面由静止开始被释放后,在轨道的内侧运动。(g=10m/s2)求:(1)它到达 C 点时的速度是多大?(2)它到达 C 点时对轨道压力是多大?(3)小球所能获得的最大动能是多少?2物理过程等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对于有些复杂的物理过程, 我们可以用一种或几种简单的物理过程来替代,这样能够简化、转换、分解复杂问题,能够更加明确研究对象的物理本质,以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高中物理中我们经常遇到此类问题,如运动学中的逆向思维、 电荷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平均值和有效值
14、等例 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放置一个半径R 很大的圆形光滑轨道, 0 为其最低点在 0 点附近 P 处放一质量为 m 的滑块,求由静止开始滑至0 点时所需的最短时间例 3矩形裸导线框长边的长度为2l,短边的长度为 l,在两个短边上均接有阻值为 R 的电阻,其余部分电阻均不计导线框的位置如图所示,线框内的磁场方向及分布情况如图, 大小为一电阻为 R 的光滑导体棒 AB 与短边平行且与长边始终接触良好起初导体棒处于x=0 处,从 t=0 时刻起,导体棒 AB 在沿 x方向的外力 F 的作用下做速度为v 的匀速运动 .试求:(1)导体棒 AB 从 x=0 运动到 x=2l 的过程中外力 F 随时
15、间 t 变化的规律;(2)导体棒 AB 从 x=0 运动到 x=2l 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热量3物理模型等效物理模型等效在物理学习中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力学中的很多模型可以直接应用到电磁学中去,如卫星模型、人船模型、子弹射木块模型、碰撞模型、弹簧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子模型等 实际上,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时, 经常将新的问题与熟知的物理模型进行等效处理例 4如图所示, R1、R2、R3 为定值电阻,但阻值未知,Rx 为电阻箱当 Rx为 Rx1=10 时,通过它的电流 Ix1=l A ;当
16、 Rx 为 Rx2=18 时,通过它的电流 Ix2=0.6A 则当 Ix3=0.l A时,求电阻 Rx3【解析】电源电动势E、内电阻 r、电阻 Rl、R2、R3 均未知,按题目给的电路模型列式求解,显然方程数少于未知量数,于是可采取变换电路结构的方法将图所示的虚线框内电路看成新的电源,则等效电路如右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为 E,内电阻为 r根据电学知识,新电路不改变Rx 和 Ix 的对应关系,例 5如图所示,倾角为 =300 ,宽度 L=1 m 的足够长的 U 形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磁感应强度B=1 T 、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 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用平行于导轨且功率恒为6 w 的牵
17、引力牵引一根质量m=0.2 kg ,电阻R=1 放在导轨上的金属棒ab 由静止沿导轨向上移动, 当金属棒 ab 移动 2.8 m时获得稳定速度,在此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热量为5.8 J(不计导轨电阻及一切摩擦,g 取 10 m s2),求:(1)金属棒达到的稳定速度是多大? (2)金属棒从静止达到稳定速度所需时间是多少?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解析】此题只要将汽车以恒定功率运动的模型,用于电磁感应现象中, 将思维转换过来,问题就不难求解(1)金属棒在功率恒定的牵引力作用下沿导轨向上运动,
18、金属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回路中有感应电流,ab 棒受安培力方向沿导轨向下,由P=Fv 可知,随着棒速度增加, 牵引力将减小, 安培力增大, 棒的加速度减小, 稳定时有:牵引力等于安培力和棒重力沿导轨向下的分力之和,在导轨平面内,有方法三:极端法专题一、方法简介通常情况下, 由于物理问题涉及的因素众多、过程复杂, 很难直接把握其变化规律进而对其做出准确的判断 但我们若将问题推到极端状态、 极端条件或特殊状态下进行分析, 却可以很快得出结论 像这样将问题从一般状态推到特殊状态进行分析处理的解题方法就是极端法极端法在进行某些物理过程的分析时,具有独特作用,恰当应用极端法能提高解题效率,使问题
19、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思路灵活,判断准确用极端法分析问题, 关键在于是将问题推向什么极端,采用什么方法处理 具体来说,首先要求待分析的问题有“极端”的存在,然后从极端状态出发,回过头来再去分析待分析问题的变化规律其实质是将物理过程的变化推到极端,使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变化关系变得明显,以实现对问题的快速判断通常可采用极端值、极端过程、特殊值、函数求极值等方法二、典例分析1极端值法对于所考虑的物理问题, 从它所能取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方面进行分析,将最大值或最小值代入相应的表达式,从而得到
20、所需的结论【例 1】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能忽略,R110,R28,当开关扳到位置1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开关扳到位置2 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A0.27AB 0.24AC 0.21AD 0.18A 【解析】开关 S 分别扳到位置 1 和 2 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所以有虽然电源内阻 R 的数值未知,但其取值范围尽然是,所以,当 R0 时,I20.25A ;当 R时,I20.2A故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 0.2A I20.25A 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C2极端过程法有些问题, 对一般的过程分析求解难度很大,甚至中学阶段暂时无法求出,可以把研究过程推向极端情况来加以考察分析,往往能很快得出结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1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