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寓言故事的成语精选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寓言故事的成语精选5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寓言故事的成语精选5篇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它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烁着人民无穷的才智和高尚的道德光线。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便利大家学习。 寓言故事的成语1 两人一心 越国人甲父史和公石师各有所长。甲父史擅长计谋,但处事很不坚决;公石师处事坚决,却缺少心计,常犯疏忽大意的错误。因为这两个人交情很好,所以他们常常取长补短,合谋共事。他们虽然是两个人,但似乎有一条心。这两个人无论一起去干什么,总是心想事成。 后来,他们在一些小事上发生了冲突,吵完架后就分了手。当他们各行其是的时候,都在自己的政务中屡获败绩。 一个叫密须奋的人对此感到非常痛心。他哭着规劝
2、两人说:“你们听说过海里的水母没有?它没有眼睛,靠虾来带路,而虾则共享着水母的食物。这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行。我们再看一看琐(王吉)吧!它是一种带有螺壳的共栖动物,寄生蟹把它的腹部当作巢穴。琐(王吉)饥饿了,靠螃蟹出去觅食。螃蟹回来以后,琐(王吉)因吃到了食物而饱,螃蟹因有了巢穴而安。这是又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例子。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不知你们听说过蟨(jue)鼠没有。它前足短,善求食而不善行。可是卭(qiong)卭岠(ju)虚则四足高、善走路而不善求食。平常卭卭岠虚靠蟨鼠供应的甘草生活;一旦遭受劫难,卭卭岠虚则背着蟨鼠逃跑。它们也是相互依靠的。唯恐你们还没有见过双方不能分开的另一典型例子,那就
3、是西域的二头鸟。这种鸟有两个头共长在一个身子上,但是彼此嫉妒、互不相容。两个鸟头饥饿起来相互啄咬,其中的一个睡着了,另一个就往它嘴里塞毒草。假如睡梦中的鸟头咽下了毒草,两个鸟头就会一起死去。它们谁也不能从分裂中得到好处。下面我再举一个人类的例子。北方有一种肩并肩长在一起的比肩人。他们轮番着吃喝、交替着看东西,死一个则全死,同样是二者不行分别。现在你们两人与这种比肩人特别相像。你们和比肩人的区分仅仅在于,比肩人是通过形体,而你们是通过事业联系在一起的。既然你们独自处事时连连失败,为什么还不和好呢?” 甲父史和公石师听了密须奋的劝解,对视着会意地说:“要不是密须奋这番道理讲得好,我们还会单枪匹马受
4、更多的挫折!”于是,两人言归于好,重新在一起合作共事。 这则寓言通过密须奋讲的5个故事以及甲父史和公石师的阅历、教训告知大家,生物界中各种个体的实力是特别有限的。在争生存、求发展的斗争中,只有坚持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才能赢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寓言故事的成语2 始终不渝 魏征是一个刚直敢言的谏官,是唐太宗朝中明名的大臣。 有一次,唐太宗派人以重价四出访求名马和珍宝。魏征很不赞成唐太宗这样做,便上书谏劝,他写道:“臣奉侍帷幄十余年,陛下许臣以'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俭约朴实,始终弗渝。” 德音在耳,不敢忘也”唐太宗见魏征说得有理,便立刻下令召回了派出去买马的和珍宝的人。魏征所说的“始终弗渝“
5、,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始终不渝,用来比方能自始至终,坚持不变。 寓言故事的成语3 不死之药 有一个人拿着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的药来到楚国,要将这不死的药敬献给楚王。 宫廷的守门官捧着药进宫去,碰上宫中的卫士。卫士问:“你拿的是什么好东西?” 守门官说:“是不死的药。” 卫土说:“是可以吃的吗?” 守门官说:“当然是可以吃的呀。” 于是卫士从守门官手里夺过药就把它吃下去了。 楚王知道后,特别生气,马上派人去将卫士抓来,要将卫士斩首。可是卫士不慌不忙地对楚王说: “大王先息怒,请听我说。我曾问过守门官这药能不能吃,他说可以吃,我才吃的。我是一个位居守门官之下的卑微小臣,我在征得守门官同意以后才吃那药的
6、,因此我是无罪的。假如说那药是献给大王的,别人吃了就算是犯罪,那么这罪责应当由守门官来担当。再又说回来,假如那人献给大王您的真是不死之药,您就不该杀我,因为假如您把我杀了,那药岂不是死药吗?这么看来,那人把送给您的死药说成是不死之药而大王还打算重赏他,就说明他分明是在欺瞒您。大王您假如杀了我一个无罪的小臣,等于是向世人宣布您被人欺瞒的丑闻,大王您这样贤明的君主怎么也会被人欺瞒呢?您倒不如饶恕我,把我放了,这么一来,世人将会称颂您的英明和大度。” 楚王听了卫士的一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下令把卫士放了。 其实这个卫士得以活下来,并不是什么“不死之药”的魔力,而是全靠着卫士自己的聪慧才智。他用了一
7、个逻辑的二难推理与楚王辩论,戳穿了“不死之药”的谎言。这则寓言告知我们,只要有科学的头脑,一个“小人物”也可以不畏君主的强暴,在坚持真理的斗争中做出贡献。 寓言故事的成语4 愚公移山 传闻很早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山高万丈,方圆有七百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叫愚公的老汉,年纪快九十岁了。他家的大门,正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得围着走,很不便利。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挖掉。 有一天,他召集了全家老小,对他们说:这两座大山,拦住了我们的出路, 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开出一条直通豫州的大道,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都很赞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了疑
8、问。她说:像太行、王屋这么高大的山,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往哪里送呢? 大家说:这好办,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就行了!再多也不愁没地方堆。 其次每天刚亮,愚公就带领全家老小起先挖山。 他的邻居是个寡妇,她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刚刚换完奶牙,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 大家干得很起劲,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这人很精明,人们管他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说愚公: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用完你的力气,也拔不了山上的几根草,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山呢? 愚公深深地叹口气说:我看你这人自以为聪慧,其实是顽固不化,还不如寡
9、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始终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这些话,那个自以为聪慧的智叟,再也无话可说了。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胆怯愚公始终挖下去,就去向上帝报告。老愚公的精神把上帝感动了,他就派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大山背走,一座放到朔方东边,一座放到雍州南边。从今以后,冀州的南面,汉水的北面,就没有高山阻挡了。 寓意:只要有坚韧的毅力,坚决的决心,坚持不懈,奋斗不息,再大的困难也能够克服。 寓言故事的成语5 坚瓠无用 齐国有一个名叫田仲的人,自命清高,不愿
10、与达官贵人为伍而隐居乡间,认为自己这样做是非常明智的。 宋国有个叫屈谷的人到田仲那里去见他,对他说: “我听说过先生的大义,您是不愿仰人鼻息的人。我没有什么别的本领,只会种庄稼蔬菜,特殊是种葫芦很有方法。现在,我有一个大葫芦。它不仅坚硬得像石头一般,而且皮特别厚,以致于葫芦里面没有空窍。这是我特意留下来的一只大葫芦,我想把它送给您。” 田仲听后,对屈谷说: “葫芦嫩的时候可以吃,老了不能吃的时候,它最大的用途就是盛放东西。现在你的这个葫芦虽然很大,然而它不仅皮厚,没有空窍,而且坚硬得不能剖开,像这样的葫芦既不能装物,也不能盛酒,我要它有什么用处呢?” 屈谷说:“先生说的对极了,我立刻把它扔掉。
11、不过先生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您虽然是不仰仗别人而活着,但是您隐居在此,空有满脑子的学问和浑身的本事,却对国家没有一点用处,您同我刚才说的那个大葫芦不是一样的吗?” 这则寓言告知我们,假如一个人不将自己的本事贡献给国家、社会,仅仅只是在那里笑傲山林,就算他有高洁的名声,实质上这种处世之道并不明智。到头来,他的才智与贡献还远不及那位种田的农夫屈谷。 寓言故事的成语精选5篇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