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云冈石窟中表达的北魏建筑.doc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2539263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云冈石窟中表达的北魏建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云冈石窟中表达的北魏建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云冈石窟中表达的北魏建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云冈石窟中表达的北魏建筑.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西 安 建 筑 科 技 大 学中外美术史考试试卷论文题目浅析佛教传入对中国建筑 的影响以云冈石窟为例 班级:建筑学1302班 学号:130101089 姓名:周昊 考试时间:2015年7月10日 任课教师:张译丹 浅析佛教传入对中国建筑的影响以云冈石窟为例周昊13010108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建筑学院,陕西 西安710048)摘要:佛教传入中国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佛教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石窟造像尤随着佛教的为丰富,壮丽。随着佛教的东传,在沿线的西域诸国中留下了许多规模宏大的寺院和佛教石窟,其中以绚丽地区的壁画与精美的造像为主。其中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

2、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关键词:佛教,云冈石窟,建筑,石刻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延绵1公里,为中国早期佛教史记壮观。顺应天然的形势,在绵延峭立的石壁上,凿做龛像,建立寺宇,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就像水经注漯水条中述:“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又如续高僧传中所描写的“面别镌像,穷诸巧丽,龛别异状,骇动人神”从上所述可看出这云冈灵岩石窟是后魏艺术的精华中国美术史上一个极重要时期中难得的大宗实物遗证。 根据着云冈诸

3、窟的雕饰及刻法,佛像的衣褶容貌及姿势(图1),断定中国艺术约莫由这时期起,走入一个新的时期。从汉代遗刻中表现得亘古遒劲的人物车马花纹(图2),和六朝的佛像纹饰,浮雕的草叶,璎珞,飞仙等等比较,这两者截然不同。仅就刻法而论,前者简单顽冥,后者在质朴中,忽而柔和生动,相去悬殊。 图1 云冈造像 图2 武梁祠汉代画像1、 洞的平面与建造年代 云冈诸窟中只是西部第一到第五洞,平面是椭圆形或杏仁形,与其它洞不同。洞窟本身就是一种建筑空间,云冈石窟的洞窟形制依开凿时间早晚而显出有规律的的变化,不拘泥于印度的“毗诃罗”和“支提”样式,成为中国式的建筑形式,各个时期均有所不同;而同一时期的洞窟,在主要盛行某种

4、形制的同时,又有一些其他不同样式。大致说来,云冈的洞窟形制(建筑形式)划分为四大类,即大像窟、 佛殿窟、中心塔柱式窟(塔庙窟)及四壁三龛式窟。就平面及雕刻诸点论,可粗略的说:西部五大洞建筑年代最早,中部偏东诸大洞次之,西部偏西诸洞又次之。中部偏西各洞及崖壁外大龛再次之。东部在雕刻细工上,无疑排在最末(图3)。离云冈全部稍远,有最偏东的两塔洞,塔居洞中心,注重于建筑形式方面,瓦檐,斗拱及支柱,都极其清晰明显,佛像反倒模糊无特长,时代估计和中部诸大洞差不多;尤其是释迦事迹图,仿佛中部第二洞中所有。就塔洞论,洞中央之塔柱雕大尊佛像者早,雕楼阁者次之。图3 云冈石窟平面图2、 石刻中所表现的建筑形式

5、(一)塔云冈石窟所表现的塔分两种:一种是塔柱,另一种是壁面上浮雕的塔。(1) 塔柱是个立体实质的石柱,四面镂着佛像(图4),最初塔柱是模仿印度石窟中的支提塔,只是作为信仰的对象。这种塔柱立在中央,为的是让众僧可以绕行柱的周围礼赞供养。伯希和敦煌图录中认为北凉建造的第一百一十洞,就有塔柱,四面皆琢佛像。云冈东部第四洞及中部第二洞,第七洞,也都是如此雕琢在四面的,它毫无疑问是受敦煌影响的。 稍晚的塔柱,中间佛像缩小,柱全体成小楼阁式的塔,每面镂刻着檐柱,斗拱,当中刻门拱形浮雕佛像,即坐在门拱里面。虽然因为连着洞顶,塔本身没有顶部,但底下各层,实在是可以当做当时木塔很好的模型。第一洞、第二洞(图5)

6、两洞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为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三洞(图6),是云冈最大的石洞,前面断壁高约二十五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冠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十米,两菩萨立像各高六点二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2) 浮雕的塔,遍见各洞内,

7、种类也是最多的。除了上层没有相轮,仅刻忍冬草纹的,疑为浮雕柱的一种外其余举一两例: 一层塔(图7)(一)上圆下方,有相轮五重。见中部第二洞上层,及中部第九洞。(二)方形,见中部第二洞。 三层塔(图6)平面方形,每层间数不同。(一)见中部第七洞,第一层一间,第二层二间,第三层一间,塔下有方座,脊有合角鸱尾,刹上具相轮五重及宝珠。(二)见中部第八第九洞,每层均一间。(三)见西部第六洞,第一层六间,第二、三层各一间,每层脊有合角鸱尾。(四)见西部第二洞,第一、二层各一间,第三层二间。 以上1、2两种塔,虽然表现方法稍有不同,但所表示的建筑样式,除圆顶塔一种外,全是中国“阁楼式塔”建筑的实例。 图4

8、支提塔庙窟 图5 第一、二洞 图6 第三洞 三层塔 图7 一层塔 (二)殿宇 墙壁上浮雕的殿宇共有两种,一种是刻殿宇正面模型,用每两柱之间的空隙,镌刻较深佛龛而居像(图8)。另外一种是浅刻释迦事迹图中所表现的建筑物。这两种殿宇的规模,虽然非常简单,但建筑部分,也非常清晰可观,和浮雕诸塔同样,有许多可供参考的价值,如同檐柱,额枋,斗拱,房基,栏杆,阶级等等。 不过前一种既为佛龛的外饰,有时却不是十分忠实的建筑模型,檐下瓦上,有增加许多不是做结构的花鸟,后者因为在事迹图中,所以只是单间的极其简单的建筑物,所以这两种都不足以代表当时的宫室全部规矩。它们所提供的有价值的实证,都只在几个建筑部分上。 图

9、8 浮雕佛像3、 石刻中所见的建筑部分(1) 柱柱的横截面虽然说有八角形,方形两种,但方形的也都微微去掉四角,而八角形的,也不是正八角形,只是所去四角稍多,斜边约等于正边而已。柱础用中部第八洞来说,也是八角形,非常像宋式说的櫍。柱身下大上小,但没有微凸线和卷杀。柱面常有浅刻的花纹,或者琢满小佛龛。柱上都有坐斗。斗下有皿板。柱部分显然是受外国影响的,散见在各处:如(一)中部第八洞入口的两侧有两个大柱子(图9),柱下撑着的台座,有些像希腊古典的pedestal像是受健陀罗的影响。(二)中部第八洞柱廊内墙东南转角处,有一个八角短柱立在勾栏上面;柱头略像方形小须弥座,柱中段绕以莲瓣雕饰,柱脚下又有忍冬

10、草叶,由四角承托上来。这个柱的外形,非常像印度的样式。 图9 中部第八洞入口(2) 斗栱 柱头辅作一斗三升放在柱头上的阑额上,栱身非常高,没有栱瓣。升有皿板。 补间,辅作有人字形栱,有皿板,人字的斜边作直线。 中部第八洞壁面佛龛上的殿宇正面,其柱头辅作的斗拱,外形稍像一斗三升。而实际是刻两兽背面屈膝状,像波斯柱头。(3) 屋顶 一切屋顶都有表现四注式,无歇山,硬山,挑山等。屋角有的上翘,有的不翘,没有子角梁老角梁的表现(图10)。椽子都是一层,间隔与瓦轮相比较密,瓦都是筒瓦。屋脊的装饰,正脊两端用鸱尾,中央及角脊用凤凰形装饰,还保留着汉石刻中所示的样式,正脊偶尔用三角形的火焰和凤凰,间杂着用,

11、仅在正脊中央放置宝瓶。见中部第五第六第八洞。图10(4) 门与栱门都是方首。中部第五洞门上有斗拱檐椽,像是模仿木造门罩的结构(图11)。拱门常见于壁龛。统计可分为两种:圆拱和五边形栱。圆拱的内周常刻作龙形,两龙头在栱开始的地方。外周是宝珠形。栱面常雕趺坐的佛像。这种栱在敦煌石窟和印度古石刻也有,它明显来源于印度。所谓五边栱者,是方拱门去掉上两角(图10);这种栱或许属中国固有。图11 中部第五洞(5) 栏杆及踏步 踏步只在中部第二洞佛迹图内殿宇之前看到过。大都一组放置于阶基正中,没见到过两组三组的。阶基上的栏杆,刻作直棂,到踏步处并沿踏步两侧斜下。踏步栏杆下端,没有抱鼓石。中部第五洞有万字栏杆

12、,和日本法隆寺勾栏一致。这种栏杆是六朝唐宋间最普遍的做法,图画在敦煌壁画中可见;在蓟县独乐寺,应县佛宫寺塔上则有实物留存至今。(6) 藻井石窟顶部,常刻作藻井,这无疑的也是按照当时木构在石上模仿的。藻井常用“支条”分格,但也有不分格的。藻井装饰的母题,以飞仙和莲花为主,或者单用一种,或者两种参杂着用。龙也有用在藻井上的,不过不多见(图13)。藻井的分划,依照室的形状,颇不一律,与之后的齐整方格相比,趣味丰富得多。图12 藻井 图13 龙形藻井四、窟前的附属建筑说到石窟寺附属殿宇部分,想从现如今的石窟寺木构部分(图14)推断千四百余年前初建时的规制,及历后逐渐增辟建造的程序,是个不可能的事。不过

13、距开窟仅四五十年的文献,如水经注里面的记载,可以说是可靠的考据材料。水经注漯水条中写道:“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关于云冈巨构,仅这四句简单的描述而已。至今除却河流干涸,床沙已见外。这描写仍与事实相符。因云冈悬崖的形势,崖上高原与崖下河流的关系,原上的雨水沿崖而下,佛龛壁面不免频频被水冲毁。崖石崩坏堆积崖下,日久填高,底下原积的残碑断片,反倒受上面沙积的保护。 图145、 结论云冈石窟所表现的建筑样式,大部为中国固有的方式,并未受外来多少影响,不仅如此,且使外来物同化于中国,塔就是一个例子。印度窣堵波方式,本与中国本有建筑有很大不同,等

14、到来到中国,当时仅在楼阁顶上,占一象征及装饰的部分,成为塔刹。 在结构原则上,云冈石刻中的中国建筑,构架上的主要部分,如支柱,阑额,斗栱,椽,瓦,檐,脊等,一一均应用如后代,它的形式无疑都是为后代同样部分的雏形。所以可以证明,在结构根本原则及形式上,中国建筑二千年来保持其独立性,不曾被外来影响所动摇。所谓受印度影响者,实际仅仅咸鱼装饰雕刻两方面。云冈石窟乃西域印度佛教艺术大规模侵入中国的实证。但观其结果,在建筑上并未动摇中国基本结构。参考文献:(1) 中国古建筑调查报告 三联书店 梁思成(2) 云冈石窟洞窟形制的特征与布局 山西云冈石窟文物研究所 张华(3) 佛教东传与丝路石窟艺术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黄建华(4) 从茶到室生普洱敬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