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机化学知识点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25352668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36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有机化学知识点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22年有机化学知识点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有机化学知识点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有机化学知识点 .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一、有机化合物定义: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但是有局限性,如:NaHCO3、H2CO3、HCN 是无机物;CCl4、:CCl2是有机物。二、共价键的种类和特点键键形成成键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头碰头)成键轨道平行重叠(肩并肩)轨道重叠程度较大较小稳定性键能较大,较稳定键能较小,不稳定对称性轴对称,可沿键轴自由旋转面对称,不能沿键轴自由旋转存在方式可以单独存在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与键共存键的极化键的极化度较小键的极化度较大键的极化: 由于外加电场作用而使共价键极性发生改变的现象。键的极化度: 共价键发生极化的难易程度。三、共价键的键参数1.键长 : 成键的 2 个原子原子核之间的距离。 常用

2、单位为 pm、 nm。(1pm=110-12m, 1nm=110-10m)2.键角 :分子中 1 个原子与另外 2 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之间的夹角。单位为 。3.键能 :AB 键的离解能是指当以共价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AB(气态)断裂成 A 原子和 B原子(气态)时,所吸收的能量。双原子分子 键的离解能就是其键能;多原子分子键能是同类型键的离解能的平均值。4.键的极性 :2 个相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没有极性,为非极性共价键;2 个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由于原子的电负性不同,电子云靠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一端,使其带部分负电荷,而电负性较小的原子一端带部分正电荷,从而使共价键具有极性,为极性共价键。电负

3、性之差键的极性 。共价键的极性大小用偶极距( )表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由正指向负) 。 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 既与共价键的极性有关,也与分子的结构有关。四、同分异构现象分子式相同,但是结构不同,从而性质不同的现象。五、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1 页1.按碳链结合方式分类1)开链化合物(又称为脂肪族化合物)2)碳环化合物(根据碳环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不同,又可分为脂环族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3)杂环化合物(环中的非碳原子称为 杂原子 )2.按官能团分类官能团 分子中比较容易发生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

4、官能团物质官能团物质官能团物质结构名称结构名称结构名称CC碳碳单键烷烃OH羟基醇、酚NH2氨基胺CCCO酮基酮CN氰基腈SH巯基硫醇COOH羧基羧酸SO3H 磺酸基磺酸六、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了解)1.结构式 2.结构简式3.键线式七、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1.按反应历程分类1)游离基反应(又称为自由基反应,共价键发生均裂)2)离子型反应(共价键发生异裂)2.按反应历程分类1) 取代反应(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代替的反应)2)加成反应(有机物与另一种物质作用生成1 种产物的反应) 3)聚合反应(由低分子结合成高分子的反应) 4)消除反应(从1 个有机物分子中消去1 个简单分子而生

5、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5)重排反应(有机物因为自身稳定性差,在一定因素影响下,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发生转移或分子中碳骨架发生改变的反应)第二章饱和烃一、碳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类型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杂化轨道数目空间结构杂化轨道间夹角sp31 个 2s3 个 2p 4 个 sp3正四面体10928sp21 个 2s2 个 2p 3 个 sp2平面三角形120sp 1 个 2s1 个 2p 2 个 sp 直线形180二、有机物中 C 的杂化类型与共价键的构成物质官能团官能团中 C 的杂化类型官能团中共价键的构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2 页,共 31 页烷烃CC 键sp31 个 键烯烃CC 键sp21 个 键1 个 键炔烃CC 键sp 1 个 键2 个 键三、烷烃 (通式为 CnH2n2,n 1;官能团为 CC 键)1.同分异构现象1)碳链异构 2)构象异构(属于立体异构)2.烷烃分子中的碳氢原子的类型碳原子1)伯碳原子(只与1 个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2)仲碳原子(与2 个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 3)叔碳原子(与 3 个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4)季碳原子(与 4 个碳直接相连的碳原子)氢原子1)伯氢原子(伯碳原子上的氢原子)2)仲氢原子(仲碳原子上的氢原子)3)叔氢原子(叔碳原子上的氢原子)3.烷烃的命名1)普通命名法(适

7、用于结构简单的烷烃)碳原子数10C 的用“天干烷”;10C的用“中文数字烷”;为区分异构体使用 “正(直链) 、异() 、新() ” 。2)系统命名法( 烷基是指烷烃分子中去掉1 个 H 后剩余的基团,用 R 表示。 )选主链:最长的碳链,按主链上的碳数称为“某烷”(母体) 。若有等长的两条碳链,取代基数目多的碳链作为主链。编号:取代基位次最小。确定名称:取代基(前)母体(后) ,注意逗号和短线的使用。4.烷烃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较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反应)1)卤代反应:为自由基反应历程。卤素活性顺序:F2Cl2Br2I2(Cl2、Br2为主) 。氢原子活性顺序:叔氢(3oH)仲氢(

8、2oH) 伯氢 (1oH)。2)氧化反应:点燃 O2CO2 H2O 四、环烷烃 (通式为 CnH2n,n 3)1.同分异构现象1)碳链异构 2)构象异构(属于立体异构) 3)顺反异构(属于立体异构)2.环烷烃的分类1)根据分子中环的数目分为单环烷烃和多环烷烃;2)多环烷烃中根据环间的连接方式不同分为桥环烃(通过共用1 个 C 连接)和螺环烃(通过共用2 个或 2 个以上 C 连接) 。3.单环烷烃的命名原则同烷烃,只是在母体名称前“环” 。4.单环烷烃的化学性质 (与烷烃类似,尤其是5 个或 6 个 C 组成的环,不与强酸、强碱、CH3CH3CHCH3CH3CH3C精选学习资料 - - - -

9、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1 页强氧化剂反应。但是3 个或 4 个 C 组成的环不稳定,容易发生开环反应。 )1)卤代反应(五环或六环发生反应,反应条件同烷烃)2)开环反应(三环或四环发生反应)加氢加卤素五、构象异构现象1.定义 :由于 CC键的旋转,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排布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现象。 注:构象异构体的数目是无数多的。常用锯架式或纽曼投影式表示。 2.乙烷的典型构象的稳定性交叉式 重叠式。3.正丁烷的典型构象的稳定性对位交叉式 邻位交叉式 部分重叠式 全重叠式。4.环己烷的典型构象的稳定性椅式船式。椅式中的 CH

10、 键分为 a 键和 e 键。a 键(垂直于平面的CH 键,又称为竖键或直立键) 。e 键(与平面成一定角度的CH键,又称为横键或平伏键) 。一取代环己烷中, 取代基在 e键的构象为优势构象。 多取代环己烷中: 1)取代基相同时, e 键上取代基多的为优势构象;2)取代基不同时,大的取代基在 e 键为优势构象。第三章不饱和烃一、烯烃 (通式为 CnH2n,n 2;官能团为 CC 键)1.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1)碳链异构 2)位置异构 3)顺反异构(属于立体异构)判断有顺反异构的条件 :1)必须有阻碍自由旋转的因素(如CC 或碳环) ;2)每 1 个不能自由旋转的 C 上必须连有 2 个不同的原子或

11、原子团。 2 个条件同时满足才有顺反异构,否则就没有顺反异构。2.烯烃的命名1)系统命名法选主链: 含 CC 键在内的最长碳链, 按主链上的碳数称为“某烯”(母体) 。编号: CC 键位次最小,然后取代基位次最小。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标明CC 键的位次。 2)顺反异构体的命名(构型系统名称)顺/反命名法(适用于 CC 的 2 个 C 上连接原子或原子团有相同的)当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在同侧时,称为顺式;在异侧时,称为反式。Z/E 命名法(适用于所有的顺反异构体)步骤:)按次序规则确定CC 上每个 C 所连接的 2 个原子或原子团的优先顺序。)当2 个优先基团在同侧时,称为Z 型;在异侧时,

12、称为E 型。+80H2Ni+200 H2Ni+Br2室温+Br2加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1 页注:次序规则步骤为) 与 CC 键的 C 直接相连的 2 个原子按原子序数由大到小排出次序,原子序数大的为优先基团。)若基团中与CC 键的 C 直接相连的原子是相同的,则比较与该原子相连的其它原子的原子序数,直到比出大小。)若基团中含有不饱和键时,将双键或三键拆开,看作是以单键和2 个或 3 个相同的原子相连的。 3.烯烃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属于亲电加成反应机理)催化加氢RCHCHR H2Pt加 X2(主要是加

13、氯或溴)RCHCHR X2加 HX RCHCHRHX)反应活性顺序为: HIHBrHCl。)不饱和烯烃与不对称试剂加成时,要符合马氏规则。即不对称试剂中带正电荷的部分,总是加到含氢较多的双键碳原子上,而带负电荷的部分,总是加到含氢较少的双键碳原子上。如:CH2CHCH3HX )有过氧化物存在,不饱和烯烃与HBr 加成,主要得到反马氏规则产物。CH2CHCH3HBrROOR加 H2SO4烯烃浓硫酸 烷基硫酸氢酯(溶于硫酸中) ,再水解,得到醇。2)氧化反应碱性或中性下,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邻二醇。RCHCHR H2OHKMnO4酸性下,与高锰酸钾反应,CC 中 、 键都断裂。不同的结构得到不同的

14、产物。CH2HKMnO4RCHHKMnO4HK M n O43)聚合反应(小分子化合物加成为大分子化合物)4.诱导效应因某原子或基团的电负性而引起的电子云沿分子链向某一方向偏移,使分子发生极化的现象称为诱导效应 (以符号 I 表示)。诱导效应: 1)产生原因:成键原子的电负性不同。2)本质:极性共价键产生的电场引起邻近价键电荷的偏移。 3)特点:沿碳链传递极性不变强度逐渐减弱。4)比较标准:以H原子为标准。电负性大小顺序为: F Cl Br I OCH3 NHCOCH3 C6H5 CH=CH2 H CH3 C2H5 CH(CH3)2 C(CH3)3。电负性大于氢的基团称为吸电子基团;电负性小于

15、氢的基团称为供(给或斥)电子基团。RRC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1 页二、二烯烃 (通式为 CnH2n-2,n 4;官能团为 CC 键)1.二烯烃的分类根据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不同, 分为 1) 隔离二烯烃(又称为孤立二烯烃) :2 个 CC 键被 2 个或 2 个以上单键隔开的二烯烃。2)聚集二烯烃(又称为累积二烯烃) :2 个 CC 键与同 1 个 C 相连的二烯烃。 3)共轭二烯烃: 2 个 CC 键中间隔 1 个单键的二烯烃。2.二烯烃的系统命名法1)选主链:含2 个 CC 键在内的最长碳链,按主链上的碳

16、数称为“某二烯”(母体) 。2)编号: CC 键位次最小,然后取代基位次最小。3)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标明CC 键的位次。3.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存在共轭 键。1)共轭体系:具有共轭键结构的体系。2)共轭体系的主要类型: - 共轭p- 共轭3)共轭效应:在共轭体系中, 电子的离域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键长趋于平均化,体系能量降低而稳定性增加的效应。用C 表示。4)共轭效应的特点:沿着共轭链传递强度一般不变极性交替变化。4.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1)1,2-加成与 1,4-加成注:低温及非极性溶液中, 1,2-加成为主;高温及极性溶液中,1,4-加成为主。 2)双烯合成反应(又称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其

17、中,共轭二烯烃类化合物称为双烯体;另一个称为亲双烯体。三、炔烃 (通式为 CnH2n-2,n 2;官能团为 CC 键)1.炔烃的异构现象1)碳链异构 2)位置异构2.炔烃的命名1)选主链:含 CC 键在内的最长碳链, 按主链上的碳数称为“某炔” (母体) 。2)编号: C C 键位次最小,然后取代基位次最小。3)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标明 CC 键的位次。3.炔烃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CH2CH2CHCH+Br21,2-加成1,4-加成CHO+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1 页催化加氢RCCR H2PtPt注:用林

18、德拉催化剂,加氢停留在烯烃阶段。 加 X2(主要是加氯或溴)RCCR X2X2加 HX 不对称炔烃,产物符合马氏规则如:CH3CCCH2CH3HX HX 加 H2O 乙炔 H2O烯醇式产物,重排得到乙醛;其它炔烃H2O 烯醇式产物,重排得到酮。2)氧化反应酸性下,与高锰酸钾反应,CC 键的三个键都断裂,得到相应的产物。HCHKMnO4RCHKMnO43)聚合反应(二聚、三聚)4)端基炔的特性(具有“ HC”结构的炔)被碱金属取代被重金属取代端基炔硝酸银的氨溶液 炔化银 (白色)端基炔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炔化亚铜 (棕红色)第四章芳香烃一、芳香性一般情况下,易加成,难加成和难氧化的性质。二、芳香烃的

19、分类1.根据是否含有苯环,分为苯系芳烃和非苯系芳烃。2.苯系芳烃根据分子中苯环的数目,分为单环芳烃(只含有1 个苯环)和多环芳烃(含有2 个或 2 个以上苯环) 。 3.多环芳烃根据苯环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联苯和联多苯、 多苯代脂烃及稠环芳烃。三、苯的结构具有环状共轭大 键,又称芳香 键。四、单环芳烃的命名1.一元取代苯:以苯为母体,烷基为取代基命名,称为“某烷(基)苯” 。2.二元取代苯:以苯为母体,烷基为取代基命名,编号原则是取代基位次最小。当取代基相同时,还可以“邻、间、对”表示取代基位置。3.三元取代苯:以苯为母体,烷基为取代基命名,编号原则是取代基位次最小。当取代基相同时,还可以“

20、连、偏、均”表示取代基位置。 4.苯环上有不同取代基:以苯或最小烃基(某苯)为母体,其它烃基为取代基命名。 5.取代基上有不饱和键:以苯环为取代基进行命名。6.较复杂的烃基或含有一个以上苯环的:以烃为母体,苯环为取代基进行命名。CH2CH3CH3CH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1 页五、常见芳基的名称苯基( C6H5.、甲苯基(邻;间;对) 、苯甲基(苄基)六、苯及其它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1)卤代反应分子中氢原子被卤素取代的反应。当有催化剂(Fe或 FeCl3)存在时,苯环上的氢被取代;当无催化剂时,侧

21、链上的 -H 被取代。烷基苯的卤代反应比苯容易,主要得到邻、对位产物。2)硝化反应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物与苯共热,苯环上的氢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硝基苯进一步硝化,主要得到间二硝基苯。烷基苯的硝化反应比苯容易,主要得到邻、对位产物。3)磺化反应苯与浓硫酸或发烟硫酸反应,苯环上的氢被磺酸基取代,生成苯磺酸的反应。磺化反应是可逆反应。苯磺酸进一步磺化,主要得到间二苯磺酸。烷基苯的硝化反应比苯容易,主要得到邻、对位产物。4)傅-克反应傅-克烷基化反应苯与卤代烃在无水AlCl3的催化下,苯环上的氢被烷基取代,生成烷基苯的反应。傅-克酰基化反应苯与酰卤或酸酐在无水AlCl3的催化下,苯环上的氢被

22、酰基取代,生成芳酮的反应。CH3光照Fe or FeCl3+Cl2+RCl无水AlCl3+HNO3(浓)浓H2SO4浓HNO3/浓H2SO4+浓H2SO4ROCl+无水AlCl3C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1 页2.加成反应苯不易发生加成,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也能与H2、X2加成。3.氧化反应苯不易被氧化,含 -H 的烷基苯易被氧化。一般来说,不论碳链长短,最终都只保留 1 个 C,氧化成苯甲酸。七、 苯环上取代基的定位效应1.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结构特点: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是以单键与其连接的,且多

23、数带有孤对电子或负电荷。NR2NHRNH2OHORNHCOROCORRArX 注:在邻、对位定位基中,X 使苯环钝化;其它基团是苯环活化。 2.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结构特点: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一般含有双键、叁键或带正电荷。NR3NO2CNSO3HCHOCORCOOH 注:间位定位基使苯环钝化。 3.苯环上已有两个取代基的定位效应1)定位效应一致时, 进入位置由取代基的定位规则来决定。 2)定位效应不一致时:两个取代基为同一类,第三个取代基的位置要由定位效应强的基团决定。两取代基属不同类型时,第三个取代基的位置一般由邻、对位基决定。3)两个取代基中间的位置一般不易进入新基团(空间位阻作用

24、)。八、稠环芳烃(了解)1.萘2.蒽3.菲第五章卤代烃(药学专业)一、卤代烃烃分子中的 H 被 X 取代得到的化合物。官能团为X。二、卤代烃的分类1.根据 X 所连接烃基种类的不同,分为脂肪族卤代烃和芳香族卤代烃。2.根据卤代烃是否含有不饱和键,分为饱和卤代烃和不饱和卤代烃。3.根据 X 所连接的饱和 C 的种类,可分为伯卤代烃、仲卤代烃和叔卤代烃。4.根据卤代烃中所含X 的数目,可分为一卤代烃、二卤代烃和多卤代烃。5.根据 X 的种类,可分为氟代烃、氯代烃、溴代烃和碘代烃。CH2CH3CH(CH3)2KMnO4/H+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25、- - - -第 9 页,共 31 页三、卤代烃的命名1.普通命名法一元卤代烃: 1)某烃基卤 2)卤代某烃。 2.系统命名法以烃为母体,卤原子为取代基进行命名。四、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卤代烃中的 X 被亲核试剂取代的反应。属于亲核取代反应机理。2.消除反应卤代烷与 NaOH 或 KOH 的醇溶液共热,可脱去一分子HX 而生成烯烃的反应。又称为 -消除反应。1)消除反应遵守扎依采夫规则 (仲、叔卤代烷脱 HX 时,主要脱去含氢少的碳原子上氢原子,生成双键上烃基较多的烯烃) 。2)亲核取代和消除反应的竞争烃基结构亲核试剂的种类亲核试剂的碱性越强,浓度越大越有利于消除反应,反之有利于取代反

26、应。反应的溶剂弱极性试剂有利于消除反应,强极性溶剂有利于取代反应。反应温度温度越高对消除反应越有利。判断此反应的主要产物:RXNaOH/H2ONaORNaCN/ 醇NH3AgNO3/醇CHCH3CH3ClCH3CHNaOH/ 醇CH3XRCH2XR2CHXR3CX消除反 应增强SN2取代反 应增 强BrCH2CH3CH3CHNaOH/H2ONaOH/C2H5OH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1 页3.格氏试剂的生成反应活性顺序: 1)卤素相同时,伯卤烷 仲卤烷 叔卤烷。 2)烃基相同时,碘代烷 溴代烷氯代烷。五、不

27、同类型卤代烃中卤原子的活性顺序:卤代烯丙型 卤代烷型 卤代乙烯型。第六章醇、酚、醚一、醇官能团为 OH(羟基) ,连接在饱和碳原子上1.醇的分类1)根据烃基的不同, 分为脂肪醇、 脂环醇和芳香醇。 2)根据分子中含有 OH的数目不同, 分为一元醇、 二元醇和多元醇。 3)根据 OH 连碳原子类型不同, 分为伯醇、仲醇和叔醇。2.醇的命名1)普通命名法(适用于结构简单的醇) :烃基名称醇。 2)系统命名法选主链:含羟基所连碳在内的最长碳链,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醇”(母体) 。编号:从靠近羟基一端开始。 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 标明羟基的位置。 注:不饱和醇)选主链:含羟基所连的碳与不饱和键在

28、内的最长碳链,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烯(或炔)醇” (母体) 。)编号:从靠近羟基一端开始。)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标明不饱和键和羟基的位置。脂环醇)选主链:含羟基所连碳在内的碳环为主链,按主链碳原子数称为“某环醇” (母体) 。)编号:从羟基所连的碳开始。)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芳香醇芳基作为取代基进行命名。多元醇)选主链:含所有羟基所连碳在内的最长碳链,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几醇”(母体) 。)编号:羟基位次最小,取代基位次最小。)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标明羟基的位置(当主链的C 数和羟基的数目刚好一样,可以不标羟基的位置)。 3.醇的物理性质1)色态味: C1C4低级醇为无色透明液体

29、,酒味;C5C11为粘稠液体;C12以上醇为蜡状固体。 2)沸点:低级醇的沸点比相对分子量相近的烷烃要高(低级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3)水溶性:甲醇、乙醇和丙醇可与水混溶(低级醇可与水形成氢键) 。4.醇的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反应2ROHNa2RONaH2注:反应速率比水慢, RONa 的碱性大于 NaOH。醇与 Na 的反应活性顺序为:甲醇伯醇仲醇叔醇。2)与无机酸反应与 HX RX+Mg无水 乙 醚RMgXROH+HXRX+H2O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1 页)HX 活性:HI HBr HCl 。)RO

30、H 活性:烯丙醇、苄醇 叔醇仲醇伯醇。)卢卡斯试剂(组成是无水ZnCl2浓 HCl,用途是鉴别 6 个 C 以下的伯、仲、叔三种醇)伯醇卢卡斯试剂 数小时,无变化。仲醇卢卡斯试剂5min 后,出现浑浊。叔醇卢卡斯试剂 立刻出现浑浊。与无机含氧酸反应醇无机含氧酸 酯,此反应称为酯化反应。其中,醇脱羟基,无机含氧酸脱氢。3)脱水反应醇在浓 H2SO4或 H3PO4催化下加热可发生脱水反应。分子内脱水加热至较高温度,约170,分子内脱水生成烯烃。注:)属于消除反应,应遵守扎依采夫规则。)反应活性顺序为叔醇仲醇伯醇。分子间脱水加热至较低温度,约140,分子间脱水生成醚。4)氧化反应加氧或去氢的反应。伯

31、醇O醛O羧酸仲醇O酮叔醇O不反应(叔醇中没有 -H)5)多元醇的特性 满足条件:分子中 OH 的数目 2 。至少有 2 个OH 相邻,即邻二醇结构 邻二醇 Cu(OH)2深蓝色配合物Cu(OH)2用于鉴别具有邻二醇结构的醇。5.硫醇(了解)官能团为 SH(巯基)1)硫醇的命名:同醇,只在相应的醇名称中加上“硫”字;结构复杂时,把SH 作为取代基。2)硫醇的化学性质:弱酸性比醇的酸性强与重金属氧化物作用生成不溶于水的硫醇盐氧化反应硫醇O二硫化合物二、酚官能团为 OH(羟基) ,直接连接在芳环上CH3OHCH3CHCH2浓H2SO4170浓H2SO4170 2CH3CH2OH精选学习资料 - -

32、-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1 页1.酚的分类1)根据分子中的芳基,分为苯酚、萘酚等。2)根据分子中羟基数目,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2.酚的命名1)(芳环名称酚 )为母体。 2)编号原则:从 OH 所连的 C 开始;然后取代基位次最小(或用邻间对表示) 。3)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注:多元酚根据苯环上OH 的数目,母体称”某几酚” ,并且需标明所有 OH 的位次。结构复杂的酚,可把酚羟基作为取代基进行命名。 3.酚的化学性质1)弱酸性酸性顺序:碳酸苯酚水醇注:苯酚上连接吸电子基团,使酸性增强,连接供电子基团时,酸性减弱。苯酚中吸

33、电子基团连接在羟基的邻、对位时,酸性增强得更明显。2)与 FeCl3的显色反应苯酚、间苯二酚、 1,3,5-苯三酚紫色。邻苯二酚、对苯二酚绿色。 1,2,3苯三酚红色。甲酚(邻、间、对)蓝色。3)氧化反应酚类化合物很容易被氧化,羟基越多,氧化反应越容易。4)苯环上的取代反应苯酚的取代反应比苯容易卤代反应立刻出现白色沉淀,溴水用于鉴别苯酚。硝化反应得到邻、对位产物。磺化反应苯酚的磺化反应产物与温度密切相关。注:来苏尔( 50%煤酚的肥皂液),用于器械和环境消毒。三、醚官能团为 O(醚键)1.醚的分类1)根据醚键是否成环,分为直链醚和环醚。2)根据烃基是否相同,分为单醚OH+NaOHOH+Br2O

34、H+Br220%HNO325OH+25100浓H2SO4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1 页(对称醚)和混醚(不对称醚)。3)根据烃基的种类,分为脂肪醚和芳香醚。2.醚的命名1)单醚:烃(基)醚。2)混醚 脂肪混醚:脂烃(小前大后)醚。芳香混醚:芳烃脂烃醚。 3)环醚:环氧某烷或看成杂环的衍生物。4)结构复杂的醚:烃氧基作为取代基,进 行系统命名。3.醚的化学性质1)yang盐的生成醚强酸 yang盐(可溶于强酸)用于鉴别烷烃和醚。2)醚键的断裂反应活性: HIHBrHCl ,所以醚键断裂的有效试剂是HI。醚键两端

35、都是芳基,醚键不易断裂。脂肪混醚,通常是较小的烃基形成卤代物,较大的烃基生成醇。烷基苯基醚,烷氧键断裂,生成卤代烷和酚。3)过氧化物的生成醚在空气中久置, -H 被氧化,生成醚的过氧化物(不稳定,易分解而发生爆炸)。过氧乙醚的检查: KI淀粉试纸,若有过氧乙醚,呈蓝色。硫酸亚铁和硫氰酸钾 (FeSO4KSCN)若有过氧乙醚,呈血红色。除去过氧乙醚的方法:加入还原剂,如FeSO4。第七章醛、酮、醌一、醛和酮都有 CO(羰基) ,统称为羰基化合物。其中,醛的结构为(Ar)R CHO,官能团是醛基, 简写是 CHO;酮的结构为 (Ar)RCOR (Ar ),官能团是酮基, 简写是CO。1.醛、酮的分

36、类醛 1)根据醛基所连接的烃基种类不同,分为脂肪醛、芳香醛和脂环醛。2)根据烃基是否含有不饱和键,分为饱和醛、不饱和醛。3)根据分子中所含羰基的数目不同,分为一元醛、二元醛和多元醛。酮 1)根据酮基所连接的烃基种类不同,分为脂肪酮、芳香酮和脂环酮。2)根据烃基是相同不同烷烃不能与强碱、稀酸、氧化剂、还原剂或活泼金属反应不与强酸反应醚与强酸反应CH3OCH2CH3+HIHI+OCH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1 页否含有不饱和键,分为饱和酮、不饱和酮。3)根据分子中所含羰基的数目不同,分为一元酮、二元酮和多元酮。

37、4)一元酮中根据羰基连接的两个烃基是否相同,分为单酮(相同)和混酮(不相同) 。2.醛、酮的命名1)普通命名法(适用于结构简单的醛、酮)脂肪醛:某(碳的总数)醛。脂肪酮)单脂肪酮: 二烃基名称酮。)混脂肪酮:某某(小前大后)酮。2)系统命名法醛 步骤:)选主链:含羰基的最长碳链, 按主链 C 数称为“某醛” (母体) 。)编号:从醛基的一端开始(还可以用希腊字母编号)。)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注:)芳香醛:芳基作为取代基进行命名。)不饱和醛:选主链:含羰基和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按主链C 数称为“某烯(或炔)醛” (母体)。编号:从醛基的一端开始。 确定名称: 取代基母体。 酮 步骤:)选主

38、链:含羰基的最长碳链,按主链 C 数称为“某酮”(母体) 。)编号:从靠近酮基的一端开始。)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需注明酮基的位次。注:)芳香酮:芳基作为取代基进行命名。)不饱和酮:选主链:含羰基和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按主链C 数称为“某烯(或炔)酮”(母体)。编号:从靠近酮基的一端开始。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需注明酮基的位次。)脂环酮:命名与脂肪酮相似,称为“环某酮”,编号从羰基 C 开始。 3.醛、酮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与氢氰酸( HCN)反应反应通式为反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HCN 有剧毒,常用( NaCN 或 KCN无机强酸)代替。注:)能够发生反应的是:所有的醛、脂肪族甲基酮和8

39、C 以下的环酮。)反应活性: V碱性V中性V酸性)不同结构的醛、酮的反应活性:与氨的衍生物反应反应通式为注:常见氨的衍生物及其醛、酮的反应的产物,见课本P129,表 7-2。与格氏试剂反应反应通式为注:)甲醛格氏试剂,再水解多1 个 C 的伯醇。)其它醛格氏试剂,再水解仲醇。)酮格氏试剂,再水解叔醇。2) -H 的反应OR(CH3)H(CH3)HROHCN+HCNCCOHHORHORCH3ORRCCCCOR(R)HNH2GNR(R)HG+CC+H2OORMgXOMgXROHRMgOHX+CC+H3O+C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0、 15 页,共 31 页醇醛缩合(羟醛缩合)醛醛(含 -H) ,在稀 H+或稀 OH-下,发生羰基的加成,生成羟基醛。如:注:羟基醛(若仍含有 -H) ,受热易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 不饱和醛。卤代和卤仿反应卤代反应:在酸或碱的催化下, 醛、酮中的 -H 可被 X 取代,生成 卤代醛、酮的反应。卤仿反应:具有CH3CO结构的醛或酮,在碱性条件下与X2反应,生成 CHX3和羧酸盐的反应。其中的碘仿反应,产物CHI3为黄色沉淀,应用最广泛。所以,常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鉴别乙醛( CH3CHO) 、甲基酮( CH3CO )和甲基醇( CH3CH(OH) )这三类化合物。3)还原反应当用 Ni 等作催化

41、剂时,醛2H伯醇;酮2H仲醇。当用 NaBH4或 LiAlH4作催化剂时,加 H2只还原 CO,不还原 CC 或 CC。4)缩醛反应醛醇,在干燥 HCl 催化下,发生羰基的加成反应,生成半缩醛;半缩醛醇可继续反应生成缩醛。如:5)醛的特性反应氧化反应)银镜反应(托伦试剂)醛托伦试剂, Ag(生成银镜);酮托伦试剂,。)斐林反应(斐林试剂的组成:硫酸铜、氢氧化钠、酒石酸钾钠)甲醛斐林试剂, Cu(生成铜镜);其他脂肪醛斐林试剂,Cu2O(生成砖红色沉淀);芳香醛斐林试剂,;酮斐林试剂,。)班氏反应(班氏试剂的组成:硫酸铜、碳酸钠、柠檬酸钠)脂肪醛班氏试剂,Cu2O(生成砖红色沉淀);芳香醛班氏试

42、剂,;酮班氏试剂,。希夫试剂(又称为品红亚硫酸溶液)使用时不能加热。OHHCH2CHOCCH3+OH-OHCCH3+ROH干燥 HCl干燥 HClROH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1 页甲醛希夫试剂紫红色,再滴加硫酸,紫红色不褪色;其它醛希夫试剂紫红色,再滴加硫酸,紫红色褪色;酮希夫试剂不显色。二、醌(了解)1.常见的醌苯醌、萘醌等2.醌的命名把醌看做相应的芳烃衍生物来命名。编号按苯、萘的编号原则,并且使羰基的位次较小。3.醌的化学性质1)烯键的加成反应2)羰基与氨的衍生物加成3)1,4-、1,6-加成第八章羧酸

43、和取代羧酸一、羧酸官能团为 COOH(羧基)1.羧酸的分类1)按照烃基种类,分为脂肪羧酸和芳香羧酸。2)脂肪羧酸按照烃基是否饱和,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3)按照分子中羧基的数目,分为一元羧酸和多元羧酸。2.羧酸的系统命名法1)饱和脂肪酸主链:含羧基的最长碳链,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酸” (母体) 。编号:从羧基 C 开始(还可用希腊字母进行编号,与羧基直接相连的主链碳原子为 位,其后依次为 、 、 最末端 C 的位次 ) 。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2)不饱和脂肪酸主链:含羧基和不饱和键在内的最长碳链,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烯酸或某炔酸”(母体) 。编号:从羧基 C 开始。确定名称:

44、取代基母体,需要表明不饱和键的位次。注:主链 10C 的,在中文数字后“碳”字;双键还可以用表示。 3)二元脂肪羧酸主链:含两个羧基在内的最长碳链,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某二酸”(母体) 。编号:取代基位次最小。确定名称:取代基母体。4)含碳环的羧酸以羧酸为母体,碳环为取代基进行命名。3.羧酸的化学性质 (COOH 是 1 个整体,具有自己的化学性质)1)酸性 硫酸、盐酸羧酸碳酸苯酚水醇。二元酸甲酸苯甲酸其它饱和一元酸。2)羧酸中羟基的取代反应酰卤的生成羧酸与 PCl3、PCl5或 SOCl2反应,生成酰卤其它产物。酸酐的生成羧酸(除 HCOOH 外)在乙酸酐、 P2O5等脱水剂存在下加热,

45、2 个羧基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酸酐。 (二元羧酸受热可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五元或六元的环状酸酐,如丁二酸、戊二酸)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1 页酯的生成羧酸和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加热,生成酯和水。(羧酸脱羟基,醇脱氢)酰胺的生成羧酸中通入氨生成羧酸铵盐,加热分子内脱水,生成酰胺。注:酰卤、酸酐、酯、酰胺统称为羧酸衍生物。 3)还原反应氢化锂铝( LiAlH4.)做催化剂,将 COOH 还原为 CH2OH。4) -H 的卤代反应羧酸 -H 活性比醛、酮低得多。羧酸在红磷或PCl3存在下,生成卤代酸。5)脱羧反应(羧

46、酸分子失去羧基中CO2的反应)饱和一元酸难脱羧。二元羧酸受热易发生脱羧反应。不同的二元羧酸受热,发生的反应和产物不同。乙二酸、丙二酸CO2少 1个 C 的一元酸HOOCCOOHHOOCCH2COOH丁二酸、戊二酸H2O环酐HOOCCH2CH2COOHHOOCCH2CH2CH2COOH己二酸、庚二酸CO2H2O少 1 个 C 的环酮HOOCCH2CH2CH2CH2COOHHOOCCH2CH2CH2CH2CH2COOH二、羟基酸官能团为 COOH 和OH1.羟基酸的分类1)按照 O H 所连烃基种类,分为醇酸和酚酸。2)醇酸根据 COOH和OH 的相对位置,分为 -醇酸、 -醇酸、 -醇酸 -醇酸

47、。2.羟基酸的系统命名法以羧酸为母体,羟基为取代基进行命名。根据来源,很多羟基酸都有俗称。3.醇酸的化学性质(既有 C OOH 的化学性质,也有OH 的化学性质。COOH 和OH的相互影响,还有自己的特性)1)酸性醇酸相应的羧酸( OH 是吸电子基) -醇酸 -醇酸 -醇酸 -醇酸。CHCH2COOHCH2LiAlH4Et2OH3O+OHCOOHOHCOOHOHCOOHCOOH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1 页2)氧化反应(醇酸的活性大于相应的醇) -醇酸托伦试剂 -酮酸 Ag (银镜) -醇酸稀硝酸 -酮酸3)

48、分解反应 -醇酸(含有 -H)稀硫酸共热,分解为甲酸醛。 -醇酸(含有 -H)酸性高锰酸钾共热,分解为CO2H2O羧酸,使高锰酸钾褪色。 -醇酸(不含有 -H)稀硫酸共热,分解为甲酸酮。4)脱水反应 -醇酸交酯 -醇酸, -不饱和羧酸 -、 -醇酸常温或内酯三、氨基酸官能团为 COOH 和NH21.氨基酸的分类1)烃基种类,分为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和杂环氨基酸。2)根据COOH 和NH2的相对位置,分为 -氨基酸、 -氨基酸、 -氨基酸 -氨基酸。 3)根据分子中 COOH 和NH2的数目,分为中性氨基酸(氨基羧基) 、酸性氨基酸(氨基羧基)和碱性氨基酸(氨基羧基) 。2.氨基酸的系统命

49、名法以羧酸为母体,氨基为取代基进行命名。根据来源和某些特性,很多氨基酸都有俗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多数是 -氨基酸。3.氨基酸的化学性质(既有 COOH 的化学性质,也有NH2的化学性质。 COOH和NH2的相互影响,还有自己的特性)1)羧基的反应成盐反应氨基酸 NaOH 氨基酸的钠盐脱羧反应氨基酸在 Ba(OH)2存在下加热,可脱羧生成胺。2)氨基的反应成盐反应氨基酸酸 铵盐与亚硝酸反应 -氨基酸 HNO2 -羟基酸 N2氧化脱氨反应 -氨基酸通过氧化可先生成 -亚氨基酸,再水解得到 -酮酸 NH3。3)氨基酸的特性两性电离和等电点内盐: 由分子内部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盐。又

50、称为两性离子或偶极离子。OHCOOHCHCH2CH3OHCOOHCHCH32COOHOHCH2CH2CH2常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31 页特点是具有低挥发性、高熔点和难溶于有机溶剂。等电点 (pI) :氨基酸为电中性时的pH 值(注:等电点 7。在等电点时,氨基酸的溶解度最小。 )成肽反应1 分子 -氨基酸的氨基与另1 分子 -氨基酸的羧基脱水得到肽的反应,官能团是肽键,又称酰胺键。氨基酸的显色反应)与茚三酮反应 -氨基酸水合茚三酮,共热蓝紫色(其中脯氨酸、羟脯氨酸显黄色)与丹酰氯反应 -氨基酸丹酰氯 丹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