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节相关的历史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春节相关的历史知识.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春节相关的历史知识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意的重要载体,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春节相关的历史学问,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确定对大有所帮助。 春节相关的历史学问 春节不仅是中国一宗巨大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爱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在为世界传承文化。春节,如同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以其独特的光线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线,对于我们来说光明而暖和。 春节在古代称为岁首、正旦、元日等,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是民国成立以后才起先的。作为岁首新年,春节在中国已经走过了至少叁千年
2、的历程,其产生与古代历年概念的形成有着干脆的关系,当然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根源于上古先民的时间感受与时间意识。 古人以天文、物候及人事活动等作为时间改变的重要参照,年的时间周期概念应当在夏商周叁代以前就已经为人们所驾驭。尔雅?释天有“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唐虞时代也许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以“载”称年,是表示时间的运行与改变。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正式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此后历法虽不断修正,但正月岁首时间没有变更,年节也就固定了下来。年是农业社会的时间标记,体现着农人的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中国持续了叁千年。 秦汉时期,中国社会渐渐脱离早期塬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的岁时观念
3、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依从自然月令的时间习惯渐渐变更,岁季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受到关注。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 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汉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等。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实行大规模朝会。在朝廷的影响下,汉代民间将年节民俗活动由传统的腊日、腊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民间正日的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首先,祭祀祖先、礼敬尊长是汉代正日礼仪的主要内容。全家无论大小,按尊卑等次列坐于先祖牌位之前,家人怀着喜悦的心情依
4、次向家长敬酒致贺。其次,拜贺宗亲乡党。正日家庭祭祀庆祝仪式之后,人们走出家门,拜谒恭贺亲族与邻里,利用年节时机,沟通自己与亲族、邻里的关系。后世正月拜年的传统即由汉代正日新年拜贺的习俗发展而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朝贺仍是朝廷大典,而在民间,元日人们鸡鸣而起,先到门庭前燃放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然后一家大小穿戴整齐,依次拜贺尊长。从唐代起先,春节享有政府法定假日,给假七日,是年前叁天年后叁天。朝廷按例实行早朝大典,民间则合家团聚,设宴庆祝。 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旧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帝王的正旦朝会作为国家典礼,场面宏大壮丽,它是国家时间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盛
5、大的朝贺庆典对内显示国家太平,对外彰显中华帝国国威。同时,官方也借观看节日灯火与观赏杂艺表演之机,表露出与民同乐的姿态,以和谐社会。 比如北宋,“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叁日”,就是开赌禁叁天,任百姓消遣。明朝时北京民间春节更为生动好玩,当家人元旦晨起,率妻子等拜天地、拜祖先、煮饺子、给长辈上寿。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引进西洋历法,以公历为标准纪年,这时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分别,中国就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阳历体系,作为公共行政、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的阴阳合历体系,人们习惯沿用,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
6、务部在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并被批准。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的1月1日头上。 民国政府曾一度不满意于二元历法结构的存在,试图全部统一运用公历,将传统节日习俗全部搬到新的历法系统中,过公历元旦,不过农历新年。但这幺做的效果并不志向。1934年初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不得不承认以“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民间又可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继承辛亥传统在历法上采纳公元纪年法,但对传统年节赐予特殊关注,规定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及其放假日期。从今“春节”成为
7、社会上下对旧历大年的称唿。 春节处在年度周期与四季循环的新旧交替关口,伴随着过年的脚步,犹如绽开一幅年俗长卷。 春节是迄今为止流传历史最久、流传地域最广、过节人数最多的中国节日。它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第一大节,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节日。春节处在年度周期与四季循环的新旧交替时间关口,其节俗丰富、生动,充溢了人性伦理之美、情感之美、艺术与才智之美。为了全面呈现传统春节的面貌,我们伴随着中国人过年的脚步,依照年节依次,渐次绽开年俗长卷。 春节是由来是什么 春节最早是尧舜时期就有记载,也就是距今4500年前左右。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探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中国殷商时期的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
8、);传闻最早在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起先,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状况正好是春季的起先(少部分状况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节日的时间信任和农业劳作影响有关;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有谷穗成熟的形象。农历一年的最终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除夕”,除夕晚上全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农历一年中最终一顿饭),年夜饭以后有发压岁钱和熬年夜(守岁)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一年的最终一天守到下一年的第一天。 春节的传闻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闻,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猛烈异样。“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损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
9、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损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肯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旧接着劝告,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觉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其次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稳无恙非常惊异。这时,老婆婆才茅塞顿开,连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四周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逐“年”兽的方法。(客家人的传闻)从今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相关的历史学问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