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单元第8课自然界的水循环.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5336165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部分第3单元第8课自然界的水循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1部分第3单元第8课自然界的水循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部分第3单元第8课自然界的水循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部分第3单元第8课自然界的水循环.ppt(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第第8 8课自然界的水循环课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34【锦囊一】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分析 1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取决于三者之间的水位高低:52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6【锦囊二】 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分析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1)流量的大小;(2)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3)从曲线高峰期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4)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72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河流

2、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纵横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1)识别图中纵横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单位及方法,特别是纵坐标应更加关注,如代表几个地理事物,各个地理事物是用什么形式表示的等。(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以及流量的年际变化情况等。8阅读图中流量过程曲线,依纵坐标中流量数据(绝对值或相对值)推断河流全年流量(或多年平均流量)的大小。分析图中流量过程曲线弯曲的变化幅度,可以确定河流流量的枯水期、丰水期(或枯水年、丰水年)的时间段,丰

3、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的差值大小;是否有断流,断流出现在哪几个月份等,说明河流流量年内季节变化规律(或流量的年际变化规律)。9(3)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有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10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还可能是水库的调节作用。3我国各地

4、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分析(1)东部季风区降水集中在7、8月,汛期为7、8月或稍晚一些时间;由于冬春降水少,枯水期出现在12、1、2月份。本区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春季易出现春旱。1112(2)东北地区 由于纬度较高,冬季严寒,积雪深厚,春季积雪消融,4、5月份形成一次汛期(春汛);7、8月份东南季风带来降雨,河流又出现第二次汛期(夏汛);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小河流会断流。13(3)西北内陆地区 降水稀少,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冰川消融量随气温的增高而增加,故该地区河流7、8月份水量最大;冬季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河流断流;由于冰川融化量有限,加之蒸发强烈和下

5、渗量大,故该地区河流流量一般不超过250m3/s。14(4)南部沿海地区 每年5月因夏季风带来降雨,出现第一次汛期;该地区8、9月份多台风雨,故出现第二次汛期;本地区纬度低,又濒临海洋,是我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所以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水位差较小。15(5)西南喀斯特地区 溶洞、暗河等发育,促使地表水下渗,导致地表河流径流量变小。16 多数河流是由多种形式补给的,如黄河夏秋时以雨水补给为主,冬季时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春季时又有积雪融水补给,因此要注意综合分析。17【锦囊三】 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18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风3影响降水的因素19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205.

6、影响下渗的因素21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众多,储存有众多的地下水。2223【考点1】水体的相互关系 【11】(邯郸市四校2013届高三联考)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24(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降水 B湖泊水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25(3)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早于观测站上游修建

7、了水坝B早于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C晚于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D晚于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26【解析】A、D、C。本题组考查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相关知识。第(1)题,根据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变化关系判断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第(2)题,该地4月份进入雨季,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若河流在我国,可能位于东南地区。第(3)题,如果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早于,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27【12】(陕西省兴平市2012届高三练考)庐山小天池有“久雨不溢,久旱不涸”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久雨不溢”

8、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B“久雨不溢”时地下水补给地表水C“久旱不涸”时地表水补给地下水D“久雨不溢,久旱不涸”说明庐山小天池不参与水循环28【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水体的相互关系。“久雨不溢”说明小天池里的水有下渗,即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久旱不涸”说明有地下水补给小天池,即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29【考点2】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21】(2013广东卷)下图为1950200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的利津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图。读图推断该水文站河水含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0A流域工业用水的增加 B流域降水量的增加C上中游水库的增加 D中游水土流失的加剧31【解析】C.从图中信息可知,1969年以

9、后,利津水文站的径流量与输沙量均在减少,这是因为上中游水库的拦水拦沙。水量减少,主要是中上游地区农业用水,故A错;若流域降水量增加,径流量不应该减少,故B错;若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剧,则含沙量会显著增加,但2000年以后,明显水质变清,故D错。32【22】(2013安徽卷)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33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 BC D34【解析】C.本题运用区域地理环境图考查提取区域定位、信息提取整合与调用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综合性较

10、强。伏尔加河流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作用弱,错;里海是世界最大的内陆湖泊,伏尔加河注入里海,属内流河,故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对;促进了里海水热平衡,对;因欧洲西部平原宽广,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一定降水形成补给水源,对;流水作用属于外力作用,对地表主要有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错;故选C项。35【23】(山东省东营市2013届高三期中)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36(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有关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下降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

11、,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A BC D37(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海陆间大循环跨流域调水增加水汽输送的数量增加了地表径流的数量A BC D 38【解析】B、D。本题组考查了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第(1)题,建成大型水库后,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库区热力环流冬季增强,冬季降水增加,夏季减弱,降水减少,但由于水面增加,水汽蒸发增加,降水总体增加;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第(2)题,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增加了水汽输送量,其作

12、用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39【考点3】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分析 【31】(2013全国大纲卷)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1)(2)题。(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40(2)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41【解析】C、D。第(1)题,太行山南段东麓位于我国华北地区,78月夏季锋面雨

13、带到达华北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C选项正确。该地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河流补给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所处的干湿地区为半湿润地区,A、B、D选项是错误的。第(2)题,两水库均在太行山南段东麓,气候类型、雨季和降水类型等自然条件应该相差不大,材料中明确告诉是进入雨季,两地中一个水库有补给水源而另一个水库几乎没有补给,两水库相差甚大,说明一定是人为因素的影响,D选项正确。42【32】(湖南三校2013届高三联考)下面甲图是某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乙图中的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甲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1)(2)题。43(1)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4、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河水补给潜水B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D段潜水补给河水C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潜水补给河水D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2)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 )Aabcd BabcdCabcd Dacbd44【解析】D、B。本题组考查了河流流向、水体补给关系、等值线判读等知识。AE位于湖泊两侧,而年径流量曲线显示E处变化较小,说明湖泊对E处水量起到了调节作用,而湖泊只能调节下游河段的水量,故EF河段由南向北流;河流附近的潜水位能反映地势高低,依上面分析可知地势南高北低,则abcd数值依次升高;再依据河流处潜水位弯曲情况可判断,河流处潜水位高于河流两

15、侧潜水位,则河水补给潜水。 45【考点4】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分析 【41】(浙江宁波2013届高三模拟)下图是我国四个水文站测量的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流量图,读图,完成(1)(2)题。4647(1)依长江武汉站、黄河花园口站、塔里木河阿拉尔站、西江梧州站顺序排列,下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2)甲站的月平均流量明显大于乙站,主要是因为甲站( )A枯水期较明显 B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控制流域面积较大 D年降水量较大48【解析】B、C。本题组主要考查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分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水文站的雨期较长,降水较多,应位于南方;再结

16、合两者的降水量大小和汛期出现的时间,可判断出乙水文站更靠南,为西江梧州站,甲为长江武汉站;丁水文站所在地区降水少,为塔里木河阿拉尔站;丙站降水集中于夏季,为黄河花园口站。第(2)题,甲站(武汉站)位于长江中游,控制流域面积大;乙站(梧州站)位于珠江下游,控制流域面积小。49【42】(福州市2013届高三10月月考)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完成(1)(3)题。50(1)上面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 A B C D(2)、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

17、补给中都有( )大气降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A B C D51【解析】D、B、A。本题组考查我国几大地区的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分析。第(1)题,区的河流7、8月出现汛期,径流的季节变化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为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出现两个汛期,且冬季有断流,为东北地区的河流;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 7、8月份气温高时水量最大;冬季气温低,河流断流;且该地区河流流量不超过250m3/s,为西北地区的河流;河流有两次汛期,流量大,汛期长,无断流现象,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第(2)题,据以上分析可知B项正确。52第(3)题,不是每一条河流附近都有湖泊,但是降水多少肯定有,大气降水

18、是地表水的最主要补给来源;地下水是河流比较稳定而可靠的来源,可知地下水是每条河流都有的。53【考点5】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51】(江苏省2012届高三二次调研)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54(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55【解析】D、C。本题组主要考查了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这两幅图反映出城市建设后,绿地减少,被水泥、柏油路等不透水的硬化地面所取代,降水后雨水多汇集

19、成地表径流快速流走,或从下水道排走,下渗雨水少,可供蒸发的水分少。第(1)题,雨水汇集成地表径流快速流到河里,使河流汛期洪峰流量加大。第(2)题,城市不透水的地表阻隔雨水下渗。56【52】(银川2013届高三月考)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5758A. 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

20、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D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59【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因素。从材料中可看出在影响径流系数的三个因素中,降水量、蒸发量相对稳定,只有下渗量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森林破坏,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径流系数受短期降水量影响大,故不稳定径流增大,A项正确;同理,当径流系数增大,意味着下渗减少,对河流的(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季节变化增大,C项正确;影响径流系数的因素有三个,故无法确定南岭地区径流系数增大的原因是降水量增大,若是蒸发较大,那么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并不一定强,B项符合题意;据整体性原理可知D项正确。60【53】(2013山东卷)下图示意某

21、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61(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分别对应的是( )A、 B、C、 D、62【解析】C、C。第(1)题,主要考查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从图中获取信息、利用相关规律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从a图三个阶段可看出居民点增加,植被减少,从而导致流域内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进而导致降水减少。第(2)题,从b图看,从,流量越来越大,形成洪峰的时间越来越早,洪峰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河流径流变化越来越大,说明植被破坏导致涵养水源的功能越来越弱。结合a图中的三个阶段、分别对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