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册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册 .pdf(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实验目录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目录1、如何使用刻度尺2、声音是怎么产生和传播的3、响度和什么因素有关4、光反射时的规律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6、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8、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9、水的沸腾10、同种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1、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1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3、重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14、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15、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6、二力平衡的条件17、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18、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9、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20、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
2、素有关22、杠杆的平衡条件23、比较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24、斜面的机械效率八年级物理演示实验目录1、有趣的物理现象2、空中的闹钟3、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4、观察波形5、观察噪声的波形6、声波传递能量7、光的传播8、光的折射9、色散10、透镜对光的作用11、焦点和焦距12、投影仪原理13、凸透镜成实像14、凸透镜成虚像15、自制温度计16、水沸腾后出现的现象17、液体内部压强特点18、演示托里拆利实验19、功的原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九年级物理分组实验目录1、比较不同物质的吸
3、热能力2、串联电路各点间的电流规律3、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4、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5、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6、 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7、 电阻上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8、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9、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怎样的10、研究电磁铁11、什么情况下可以产生电九年级物理演示实验目录1、气体扩散的实验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3、分子之间有引力4、做功改变气体的内能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6、验电器7、小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不一样8、比较总电阻和分电阻的关系9、演示电功率10、电流的热效应11、磁场的方向12、电流的磁效应13、研究电磁铁14、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15、手摇发电机16
4、、电磁波的产生17、光沿着水流方向传播18、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八年级物理分组实验1、题目:如何使用刻度尺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三角板(2 个) ,铅笔,物理书,硬币,细钢丝。实验原理: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步骤:()测量物理书的长度。() 测量细钢丝的长度。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若干圈,测出这个线圈的长度,数出圈数,算出细铜丝的直径。实验结论:读数前,注意“三看”,读数时,要估计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2、题目:声音是怎么产生和传播的仪器和器材:音叉、音叉
5、槌、支架、不同材料做成的杆、量筒、水、抽气机、抽气盘、闹钟。实验方法:(1) 演示声音的发生。用音叉槌轻击音叉,音叉就会发出轻微的声音。用音叉跟吊在支架上的轻质小球接触,小球就会被音叉弹开,表明叉股在振动。用手指轻轻接触发声的音叉,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振动。如果紧捏音叉的叉股,使它停止振动,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演示声音可以通过各种媒质传播。将音叉从共鸣箱上取下,用木、铁、铜、玻璃或其他物质做成长30-50cm、直径与音叉手柄直径相同的杆,插在共鸣箱上。把敲击后的音叉手柄放在杆上,共鸣箱发出同频率的声响。说明声音可以通过这些固体传播。把装满水的量筒放在共鸣箱上,在音
6、叉柄上套一个直径比量筒小1-2cm 是软木塞, 把敲击后的音叉柄放入量筒的水里(使塞子浸没1-2cm) ,共鸣箱也会发出同频率的声响,说明声音可以通过水传播。注意事项:(1) 敲击音叉必须使用橡皮音叉槌,不能使用其他硬物撞击,以防击伤音叉表面从而改变其固有频率。(2) 音叉十分硬脆,使用中要防止重击、跌落,以免断裂。(3) 用完音叉,表面要涂油或凡士林防锈,放置于干燥处保存。并注意防止受压变形。(4)插入与取下音叉时,应避免摇动,防止共鸣箱插孔变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3、题
7、目: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物理学上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很强的声音震耳欲聋, 我们说它响度大; 微弱的声音几乎听不见 , 我们说它响度小。实验器材:鼓、音叉等实验步骤:提出问题:鼓声的响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猜想与假设:“鼓声的强弱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进行实验:(1)鼓面上放些碎纸屑, 根据碎纸屑跳起的高度来显示鼓面振动幅度的大小。(2) 轻敲鼓 , 听发出的声音 , 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 敲击由轻逐渐加重, 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 , 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换个声源, 情况又会怎样 ? ( 3)有音叉和乒乓料, 怎样设计显示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验呢?(物理学上声音的
8、振动幅度称为振幅 ) 。实验结论: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 , 响度越大。4、题目: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仪器和器材:激光笔, 1/4 圆的玻璃片和木板各2 片,铁夹平面镜一小片,记号笔,刻字用的胶面纸,木块铰链(2 个) ,金属棒。制作方法:将贴有黄色胶面纸,画有刻度,标有角度数据的1/4 圆的玻璃片用双面胶固定在 1/4 圆的木板上(因为只有玻璃片的面才够平),在水平木板台面中间(即竖直半圆的圆心处) 嵌入一小块平面镜,将 1/4 圆与平面镜垂直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将金属棒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圆板背后的木底座上(与前面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将夹激光笔的铁夹固定在金属棒的另一端。使
9、用方法:闭合激光笔的开关,可以观察到入射光线。转动右边的1/4 圆,可以发现当两个 1/4 圆在同一平面上时,可以观察到反射光线,当两个 1/4 圆不在同一平面上时,在右边的 1/4 圆就观察不到反射光线,从而说明在反射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转动金属棒改变入射角,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得出:光在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实验技巧:贴上刻字用的胶面纸,才能观察到1/4 圆上留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传播过程路线的痕迹。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放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精选学
10、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5、题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目的和要求 :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正立的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它们的对应点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仪器和器材 :平板玻璃一块,两根相同的蜡烛,木板一条(约60154 厘米)。木板中央有窄槽,可将平板玻璃垂直地卡在木板中央,木板的侧面从中央向两边画有等距离的刻线。实验方法 : (1)按图 25 1 组装好仪器。使平板玻璃正对着全班同学,在玻璃后面放没有点燃的蜡烛甲,前面放点燃的蜡烛乙。移动没有点燃的蜡烛
11、(或点燃的蜡烛)的位置,直到从玻璃前边的各处看到玻璃后边的蜡烛甲好像也点燃为止。(2)将装置仪器的木板转过90,让同学看到蜡烛甲并没有点燃,说明刚才看到蜡烛甲好像点燃的情形,实际是点燃的蜡烛乙在平板玻璃里成的虚像。虚像是正立的, 和物体大小相等,虚像的位置和蜡烛甲完全重合。(3)观察蜡烛乙(物)和蜡烛甲(像)的位置,可以看到物和像的连线跟玻璃(镜面)垂直,借助于木板侧面的刻线,可得到物和像距镜面的距离相等。注意事项 : (1)选用薄一些的平板玻璃做实验,效果较好。因为玻璃厚了,会明显的看到由玻璃前后表面反射所成的两个虚像。(2)平板玻璃要垂直地卡在厚木板的中央,玻璃如果倾斜或晃动都会改变虚像的
12、位置,影响实验效果。(3)实验时,玻璃后面的背景应暗一些。6、题目: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目的和要求: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演示三原色光混合成白光。仪器和器材:三原色光源,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实验方法:(1)将三个灯泡串接滑动变阻器后接到电源上,如图2 122。调节变阻器的阻值,改变照到半透明纸屏上三个单色光的相对亮度,使得屏上三色重叠处的颜色成白色。(2)依次只接通一个灯泡,使得屏上先后出现三个颜色分别是红色,绿色和蓝色的圆形光斑。(3)先后分别同时接通两个灯泡,屏上得到两个圆形光斑,并有一部分相重叠,红光和绿光相交叠得到黄光;红光和蓝光相交叠得到紫光;绿光和蓝光相交叠得到青色光。(4)同时接
13、通三个灯泡,得到如图2124 的图案,在图案的中央,红光、绿光和蓝光相交叠,得到白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7、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目的和要求: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仪器和器材:光具组,蜡烛。光具组是专供初中进行光学实验的一种仪器。仪器如图2 61 所示,它包括3个三角形(或圆形)底座、凸透镜、烛台、毛玻璃屏及刻度尺。实验步骤:(1)组装调整
14、仪器:将各零件组装好。然后以凸透镜中心高度为基准,适当调整毛玻璃屏和烛台火焰的高度,使它们的高度基本相等,并且利用三角底座,把它们调在一条直线上。 这个步骤称为“对光轴”,这一步骤在光学实验中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应特别重视。(2)实验:以凸透镜为基点,向烛台方向量出一倍焦距(即100 毫米)、二倍焦距(即200 毫米)的距离并作出标志。将烛台放在距透镜大于200 毫米的位置上,移动毛玻璃屏,使毛玻璃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实像。观察这个实像, 看它比实物是大了还是小了,是正立还是倒立的。测出像距(即毛玻璃屏距透镜的距离),它与焦距、二倍焦距有什么关系?(大于、小于或等于)改变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15、按表 2 61 顺序进行实验。把每次实验的结果记入下表中。物距 u 像的性质像的位置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与物同侧或异侧像距 v u2f u=2f f u2f U=f uf 注意事项:(1)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光具座(J2507 型或 J25071 型)和学生电源 (J1202型或 J1202l 型)代替光具组来完成这个实验。(2)在不具备遮光的条件下,用白屏代替毛玻璃屏实验,效果会好一些。(3)移动烛台和毛玻璃屏时,要注意保持它们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为此,可以在基座的一侧划一条直线,让基础侧面贴着直线移动。8、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是在液体内部和表
16、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实验器材:烧杯(或烧瓶) ,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试管2 个(内径各约3 5 厘米和 15 厘米, 如果大试管过长可截短一点),与大小试管相配的软木塞(或橡皮塞) 2 个,烧杯( 500 毫升) ,液体温度计 (0100) ,纯萘粉 ( 5克左右),角匙, 接近沸腾的热水 (约350 毫升),一小团疏松的细铜丝,其余除搅拌器、冷水、滴管不用外同方案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实验步骤:(1)将小塞子中心钻一孔插入温度计,再把温度计伸入小试管下部预先放入的
17、一小团细铜丝之中。 用角匙向小试管内均匀地加入纯萘粉,直至萘粉将细钢丝盖没。调整温度计的位置,使它位于萘粉柱的中心偏下处,但不接触管底。(2)如图 318 所示,将大塞子中心钻洞插入小试管,并通过大塞子把小试管固定在大试管中, 使两个试管各处的间隔尽可能均等。再把大试管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使它不接触烧杯的壁和底,而水面略高于小试管中萘粉柱的顶面。(3)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让水保持沸腾状态,同时使小试管中的萘粉不断得到加热。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约70时,每隔一分钟或半分钟观察并记录一次萘的温度,直至萘温升至 85左右为止。(4)停止加热,取出小试管并将它固定在支架上,让液态萘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继
18、续观察和记录萘的温度,直至温度降至70左右为止。(5)根据记录的温度、时间数据,画出萘的熔化、凝固图象。由此分析表明:晶体萘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虽与外界发生热交换,但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9、水的沸腾目的和要求:使学生了解:(1)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2)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个温度叫沸点。(3)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实验器材:烧杯(或烧瓶) ,温度计,方座支架,酒精灯。实验步骤:(1)将水放在烧杯里(半杯即可)加热,温度计插入水中测水温。指出观察重点是水和温度计。(2)首先看到较小气泡出现在烧杯底部,然后上升,指出这是由于玻璃上吸附空气和
19、在水中溶有微量气体受热分离所形成的。少时, 从杯底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这些泡里含有水蒸气,但没有上升到水面就变小并消失了,这是因为水温不匀,杯底温度较高,蒸汽泡可以形成,但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蒸汽又凝结成水了。最后, 加热到杯里水的各部都有气泡,而且在上升过程中气泡继续增大,这才是真正的沸腾现象。强调这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都在进行剧烈的汽化。由学生报出的温度是100后(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再加一会儿热,温度也不再上升,指出这个温度就叫沸点。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沸腾现象随即消失。说明维持沸腾是需要热量的,这些热量不是升高水温,而是进行汽化,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注意事项:为了节省时间,可以
20、一开始就使用热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0、题目: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器材:大小不同的铝块拖盘天平砝码刻度尺实验步骤:(1)调节天平,使天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不同的铝块的质量,记录实验数据(3)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将不同的铝块用细线栓好后放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记录实验数据(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处理数据。(5) 根据测量值做出m V图像(6) 由数据或图像,得出结论实验记录:体积 V (cm3) 质量 m (g)实验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11、题
21、目: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A、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烧杯、盐水(2) 实验步骤: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 ;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质量m2 ;计算盐水的密度。记录表格: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 ( g)剩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g) 盐水的质量m(g) 盐水的体积V(mL) 盐水的密度g/cm3 B、测量形状不规则塑料块(不吸水)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针、塑料块实验步骤: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塑料块的质量m ;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将塑料块放入量筒
22、中,用针尖将其完全压入水中,记录总体积V2;计算塑料块的密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2、题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1)使用前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前将弹簧测力计调零(3)使用前上下拉动弹簧测力计,使其不与外壁有摩擦(4)弹簧测力计应沿轴线方向测力(5)使用时不应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用弹簧秤测力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步骤:(1)检查弹簧秤指针是否在“0”点,若不在零点,需调节使其指在零点;(2)把物体挂在弹簧下端的钩上或用力拉弹簧秤下端的钩,使弹簧秤
23、的轴线与力的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弹簧与外壳摩擦;(3)读数时应在弹簧稳定后进行,读取数据时,视线应通过指针并跟刻度面垂直;(4)读取数据,并注意在记录的数据后面标明单位;(5)读完数后,应取下物体,看指针是否回到零点,不回零点时应检查原因或换弹簧秤重新测量13、题目:重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钩码。实验步骤:把质量分别为g、 g、 g、的钩码依次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他们的重力并记录:实验次数质量( g)重力( N)约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N/kg )平均比值 (N/kg) 1 50 0.5 2 100 1.0 3 150 1.5 实验结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他的质量成正比。
24、()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4、题目:摩擦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木板,毛巾,小车,钩码,弹簧测力计。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1)测出小车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2)测出小车(小车上加一个钩码)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3)测出小车与铺了毛巾的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压力接触面小车与木板小车与毛巾小车小车和一个钩码实验结论: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15、题目: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器材:木板,毛巾,棉布,小车,
25、钩码,弹簧测力计。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让小车从同一斜面顶端滑下,滑到铺有毛巾的平面上,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让小车从同一斜面顶端滑下,滑到铺有棉布的平面上,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 让小车从同一斜面顶端滑下,滑到木板平面上,观察小车运动的距离有何变化。实验表格:表面情况阻力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s/m 毛巾棉布木板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6、题目:二力平衡条件实验器材:木块,
26、 2 个小盘,钩码,细绳,光滑的水平桌面。实验步骤:(1) 把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向挂在木块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先使两盘里的砝码不相等,在使砝码相等,观察木块。(2) 保持两盘里的砝码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是拉力F和拉力 F不在一条直线上,观察。实验结论: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17、题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小桌,海棉,重物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1)把小桌放在海棉上(2)把小桌倒过来放在海面上(3)把小桌加一个重物放在海面上。实验结论:由乙,丙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
27、果越明显由甲,乙可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 (1)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2)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3)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 (1)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2)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3)在减小压力同时增大受力面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8、题目: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实验器材:两张长纸实验步骤:(1)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片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发现纸片向中间靠拢。分析: 纸片向中
28、间靠拢,说明纸片内侧的压强小于外侧受到的压强。而中间的压强为什么会变小呢?沿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时,纸片中间气体的流速增大了。总结:气体压强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小,随流速的减小而增大(2)或者用双手将一张纸靠在嘴唇下,另一端自然下垂,沿纸的上方吹气,纸会往上飘分析:吹气时,纸片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下方较大的压强将纸片托起。这两个实验都很简单实用性强,效果明显学生也容易理解19、题目: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图 1 图 2 图 3 实验器材:石块,溢水杯,弹簧测力计,小桶,水。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步骤:()如图1 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石块重G石和小桶重G桶;()如图2 把石块浸在装满水的溢
29、水杯中,测拉力F拉;()如图3 测出小桶和水的重力G桶+G水()求出石块受到的浮力F 浮。()求出被石块从溢水杯中排到小桶中的水重G水。实验表格:G桶G石F 拉G桶 +G水F浮G水实验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20、题目: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光滑斜槽、木块、不相等的钢球两个、刻度尺。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取一质量较大的钢球放在斜槽的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 测出钢球推动木块前进的距离S1。(2)再
30、用以上钢球放在斜槽的另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钢球推动木块前进的距离 S2。(3)再取一质量较小的钢球放在斜槽的与同一高度处, 自由静止释放, 测出钢球推动木块前进的距离S3。实验结论: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21、题目: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实验器材:体积相同的铁球和铜球,橡皮泥。实验原理:实验步骤:()让铁球从高1 米的地方下落打击橡皮泥。()让铁球从高2 米的地方下落打击橡皮泥。()让铜球从高2 米的地方下落打击橡皮泥。()分别观察(1)与( 2)橡皮泥的形变情况;和(
31、2)与( 3)橡皮泥的变形情况。实验结论 :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高度和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高度越高,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重力势能就越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22、题目: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器材:铁架台,代有刻度的杠杆,钩码。实验原理:F1L1=F2L2实验步骤:(1) 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水平平衡。(2) 给杠杆两端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 这时杠杆两端受到的作用力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
32、3) 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量当作动力F1,支点左边的钩码重量当作阻力F2;读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 和阻力臂 L2。(4) 重复做以上实验多次。实验表格:实验次数动力 F1 动力臂 L1 动力动力臂阻力 F2 阻力臂 L2 阻力阻力臂1 2 3 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 F2L2。23、题目: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实验器材:动滑轮、动滑轮、细绳、弹簧测力计、钩码、刻度尺。实验步骤:(1)照图乙连好定滑轮并认真观察定滑轮。(2)如图乙,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出测出拉力F,自由端移动距离S,物体移动距离h,填入表格。(3)重复上述实验多次。(4)照图丙连好动滑轮并
33、认真观察动滑轮。(5)如图丙,拉动弹簧测力计测出测出拉力F,自由端移动距离S,物体移动距离h,填入表格。(6)重复上述实验多次。填入表格。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实验表格:F(N) G(N) S(m) h(m) 定滑轮1 2 3 动滑轮1 2 3 注意:匀速竖直上拉(动滑轮)实验结论:(1) 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2) 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费一倍的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24、题目: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一条长木板,一个小木块,弹簧测力计,小车,
34、刻度尺。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 一条长木板,一端垫高,成为一个斜面。(2)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车重。(3) 拉力的大小,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距离和小车提升的高。(4) 增大木板的倾斜度两次,再测两次。实验表格:斜 面 的倾 斜 程度小车重G(N)斜面高h(m )有用功W有(J)拉 力F(N)斜面长s(m )总功W总(J)机 械效率较缓较陡很陡实验结论:(1) 光滑程度一样的斜面,倾斜程度越小越省力。(2) 光滑程度一样的斜面,倾斜程度越大,他的机械效率越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
35、而不学则殆八年级物理演示实验目录1、有趣的物理现象有趣的物理现象(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描述)(1)筷子提沙子实验现象:沙子被提起(2)纸托水现象:水不流(3)瓶吞鸡蛋实验现象:鸡蛋会掉入瓶中(4)试管上升实验现象:水流出小试管上升2、真空中的闹钟把一个闹钟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密闭玻璃罩中,能看见闹钟的振锤在打铃,却听不到声音,这个现象说明了?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3、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如图 1,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你会听到刻度尺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后,拨动刻度尺,观察刻度尺振动的快慢,同时听声音有什么变化。实验的结果是,刻度尺伸出桌面部
36、分越短,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由图 1 实验可知,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大量实验表明。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的振动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4、观察波形一般都用示波器来演示交流电的波形。由于交流电的频率较高,荧光屏上亮斑移动得很快,在水平偏转电极上不加扫描电压时,观察到的是一条竖直亮线,而不是亮斑在上下移动,当在水平偏转电极加上扫描电压时,观察到的是稳定的正弦波。为了使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交流电的波形及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下面介绍一个实验:“用直流电演示交流电的波形”,并用示波器观
37、察其变化规律。首先用直流电压表观察直流电形成的交流电。按如图 1 所示接好电路, 电源是四节干电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6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池, R选用 050 的滑动变阻器,S是双刀单掷开关,电压表是量程为5V的直流电压表,也可用指针指中的灵敏电流表串联高电阻,改装成量程为3V 的电压表。实验时先将变阻器的滑片 P放到 ab 的中点,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指针不动,表示OP间的电压为零。 (由于四节干电池不可能完全相同,闭合开关S 后可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然后将滑片 P向 a 滑动,
38、观察到电压表的指针向右偏转,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增加,最大可达3V 左右;接着再将滑动片P向 b 滑动,指针逐步回到零刻度,继而向左偏转,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最大也可达3V 左右。 滑片往复滑动, 电压表的指针左右摆动,说明此时OP间输出强弱和方向周期性变化的交流电,并且它的频率随滑片P滑动的快慢变化而变化。完成上述实验后再用示波器观察上述交流电的波形。将图 1 中的电压表换成示波器,如图 2 所示。实验前将“衰减调节旋钮”调到“1”挡,“扫描范围旋钮”调到最小,“扫描微调旋钮”调到最小;“X, Y增益旋钮”均调到最小。将示波器电源开关打开后,当荧光屏上出现正常的亮斑时,将亮斑调到荧光屏的中央,然
39、后再把变阻器的滑片P滑到 ab 的中点,此时闭合开关S,观察荧光屏上亮斑的位置未变,说明 OP间输出的电压为零。然后左右往复移动滑片P,观察到荧光屏上亮斑上下移动。说明 OP间输出的是交流电。若快速滑动滑片P,则荧光屏上呈现一条竖直亮线。断开开关S,将 X增益调到三分之一左右,看到了扫描点在移动。再闭合开关S,左右往复移动滑片P,可看到亮斑在荧光屏左右上下移动,若快速地滑动滑片P,则荧光屏上显示出类似正弦交流电的波形。5、观察噪声的波形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让学生仔细观察两种波形分析波形规则。实验结果: 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音叉
40、声音的波形有规则。观察噪声的波形可以看出,噪声是由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声音。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6、声波传递能量易拉罐,去掉两端的盖子,给一端蒙上橡皮膜,并用橡皮筋扎紧,对着火焰敲橡皮膜,火焰会摇动吗?虽然这个实验能证明声波能传递能量,7、光的传播A、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仪器和器材:透明柱型容器,激光笔,蚊香,水,粉笔灰。实验方法:(1)点燃蚊香片刻后吹灭,将适量烟收集入透明容器中,把激光射向容器中,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7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学
41、生便可清晰地观察到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2)向透明容器中装适量的水,并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粉笔灰(或其他可使水浑浊的材料) ,把激光射向水中,学生便可清晰地观察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B、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会沿直线传播仪器和器材:透明玻璃片,玻璃胶,激光笔。实验方法:将 3mm 厚的透明玻璃割成2cm宽的细条,再取一块长25cm、宽 15cm的透明平板玻璃,平放在桌面上, 将 2cm宽的透明玻璃细条,按需要割成长度不等的小段,在每一小段透明玻璃细条的侧面涂上少许玻璃胶,再将透明玻璃细条与平板玻璃成垂直关系固定在一起。为安全起见,可在四个侧面各固定一片玻璃,等玻璃胶干后,固体不均匀介质就做好了。闭合
42、激光灯的开关,学生便可清晰地观察到光在固体不均匀介质中不会沿直线传播。8、光的折射仪器和器材:激光笔, 磨砂玻璃片, 铁夹,记号笔, 刻字用的胶面纸,金属棒,玻璃胶。制作方法:在磨砂玻璃片上画个圆,在圆的正中贴一个小的圆形黄色胶面纸,并在上面画上刻度、角度数据、界面、法线,按如图形状割下,作为容器的后侧面。前侧面为与后侧面的下半部对应的长方形,左、右、下3 个侧面均为5mm 厚、 1cm宽的玻璃条(左、右、下3 个侧面宽为 5mm ) ,用玻璃胶粘成一个装水容器。将装水容器部分固定在铁架或木架上,将金属棒的一端通过转轴固定在装置背后的支架上,转轴与前面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将夹激光笔的铁夹固定在
43、金属棒的另一端。使用方法:闭合激光笔的开关,可以观察到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转动金属棒改变入射角,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得出: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中小于入射角。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实验中在改变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是过程中,有时可以观察到反射光线,有时则不能,这时老师可以简介全反射。实验技巧:贴上刻字用的胶面纸, 才能观察到折射光线、 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传播过程路线的痕迹。9、色散介绍三棱镜,引出光的折射,将三棱镜放在太阳光下,调节位置,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现象出现彩色条纹。实验结论:(1)白光不是最单纯的光(2)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精选学习资料 -
44、-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8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10、透镜对光的作用介绍实验器材(凸透镜、凹透镜),并简单捋顺实验步骤,强调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利用演示实验,带领学生学习“焦点”、“焦距”。实验结论:(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2)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11、焦点和焦距(1)实验确定焦点:用透镜对准太阳光,另一面放一个纸板(光屏)。沿透镜光轴的方向慢慢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为止,就是透镜的焦点。(2)用刻度尺测量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就是透镜的焦距。12、投影仪原理凸透镜成像:物距
45、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13、凸透镜成实像仪器和器材:光具座( J2507 型) ,学生电源( J1202 型) 。实验方法:(1)把物屏放在透镜2 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如u1=4f ,u2=3f 时,调整光屏的位置, 可以在 1 倍焦距到2 倍焦距之间得到缩小的倒立实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长也越大。(2)把物屏放在透镜2 倍焦距处, u3=2f 。调整光屏的位置,在透镜2 倍焦距处得到与物大小相等的倒立实像。(3)把物屏放在透镜1 倍焦距到 2 倍焦距之间的位置,如u4=17f ,u5=14f 。调整光屏的位置, 可以在 2倍焦距以外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小, 像距越大,
46、像长也越大。观察重点: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等大实像和放大实像三种情况下的物距和像距。注意事项: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能同时看清物距、像距、和光屏上所成实像的情况,光具座平行于黑板放置,在光屏附近与光具座约成45角竖直放置一个大平面镜。这样,教室旁边的同学可以直接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中间的同学可以通过平面镜看清光屏上的成像情况。14、凸透镜成虚像实验器材:(结合实验桌上的器材进行介绍并说明其用途,用法)光具座、蜡烛、光屏、凸透镜、火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9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实验步骤:让一位学生对照课
47、本叙述实验步骤,然后教师点评,规范实验步骤。(1)实验前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将蜡烛移到物距等于焦距,移动光屏,看能否找到像(3)将蜡烛向凸透镜再移动,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能得到像,然后在光屏的一侧,通过凸透镜观察,能观察到什么现象?估测像距,取下光屏放到蜡烛的同测,在看到的像的位置移动,观察光屏上能否得到像。实验注意事项:a. 实验前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b. 实验时,一定要调节好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实验结论 :焦点是
48、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焦点的内成虚像。15、自制温度计自制温度计。 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 橡皮塞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把细玻璃管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里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堵住瓶口。将小瓶放入热水里,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然后再把小瓶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的位置。16、水沸腾后出现的现象从 90开始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完全沸腾,让学生观察气泡大小变化情况,和温度计示数变化过程。记录现象是:(1)水温在30一 50之间时,烧杯底壁出现一些小气泡;(2) 当水温在 50一 80之间时烧杯内壁也出现许多小气泡。这些气泡都是由小变大,然后脱离底壁或侧壁上升,在上升过
49、程中气泡又逐渐变小一直到消失或到液面破裂开。(3)当水温在80一 90烧杯侧壁上的气泡都上升到液面破裂开了。(4) 当水温在80一 100之间, 烧杯底仍不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上升时由大变小到水面破裂开。(5)当水温到达沸点时,烧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在烧杯里放两只温度计,一上一下, 在水温上升过程中会发现上方温度计示数始终比下方温度计示数低4左右,直到水剧烈沸腾时,两只温度计示数才一样。针对上述问题我做如下分析:大家都知道空气在水中含量大约在02左右,随水温升高,空气在水中含量逐渐减少,因此当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时,热量由火焰传递给烧杯,烧杯再传递给里面的水
50、,由于水上下存在温度差,将导致水对流来传递热量。当水温到达一定温度时,水里空气由于受热膨胀而使体积增大,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而形成气泡。 同时由于热传递要有一个过程,烧杯底壁的温度比侧壁的温度略高一些,因此烧杯底部要比侧壁先有气泡。当然水中还会有一些较活跃的水分子吸热而汽化为水蒸气形成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33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泡,但是应是很少一部分。气泡成分主要以空气为主。这些气泡由于受水压影响将依附在底壁或侧壁上。 当气泡吸收热量而膨胀时,体积将逐渐增大,这时气泡所受浮力大于水对它的摩擦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