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学年天津南开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532285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年度学年天津南开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6-2017年度学年天津南开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年度学年天津南开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年度学年天津南开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3分)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A18nmB18mmC18cmD18dm2(3分)小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5cm、2.36cm,发现有一次记录错误。则这次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B2.357cmC2.43cmD2.4cm3(3分)小华坐在从宜昌到武汉的高速行驶的动车上,他说自己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小华自己B小华旁边的座位C窗外的树木D车内走过的乘务员4(3分)手掌按住

2、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B吸收了声波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5(3分)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6(3分)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7(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B清晨树叶上出现的露水,是液化吸热现象C用38的体温计(不甩)直接测量体温为36的人,体温计仍然显示38D蒸发只发生在

3、液体表面,而沸腾只发生在液体内部8(3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9(3分)光斜射到镜面上时,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A0B40C50D10010(3分)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月亮是自然光源B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C小孔成像中,若将蜡烛远离小孔,像将变小D粗糙的电影幕布发生了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11(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D道路两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12(3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把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不会立即熔化B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蒸发放热的原因C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这是汽化现象D电灯泡用久了,钨丝变细和内壁变黑分别是由于钨丝的升华和凝华而造成的13(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亮的表面发生了反射B小孔成像成正立的实像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D人到镜面的距离是1m,像到人的距离是

5、2m三、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4(4分)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 。15(4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据图可知。(1)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甲的速度是 。16(4分)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1m/s,则此处海底的深度为 m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17(4分)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则此时的温度计示数为 。18(4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光

6、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改变入射角光的方向,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让光线沿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E射出,这表明 。19(4分)大自然是谁的神奇“搬运工”: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有些地区出现干旱,而这些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实施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时,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高空中许多水蒸气遇冷变化成小水滴或小冰粒,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粒又 成小水滴,就形成了雨。四、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

7、38分)20(3分)门口前有一个小孩经过,那么小孩可以看到室内的范围是什么,请在图中用图来表示出来。21(2分)如图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22(4分)小兰同学暑假在农村的爷爷家帮忙晒从稻田里收割回来的稻谷时发现:稻谷晒的面积越大就会干的越快,小兰想知道影响水分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于是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通过甲、乙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气快慢与水的 有关;通过甲、丁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气快慢与水的 有

8、关;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气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本探究实验主要采用了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法。23(6分)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相同的两根蜡烛A和B、刻度尺、白纸、铅笔等器材进行实验。(1)实验中选择完全相同的两个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3)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桌面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4)一开蜡烛B,用白纸做屏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并没

9、有看到蜡烛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相等)。24(6分)学生在“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图线。由图可知:(1)加热 分钟后,水开始沸腾,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 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 (填上升、下降、不变)(3)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5(4分)右表是晋江火车站JJ88CI次列车的时刻表,晋江至厦门所经历时间由表可

10、知,求晋江至漳州、厦门到漳州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停靠站到达时刻开车时刻里程(km)晋江8:000厦门9:309:40100漳州10:3010:4016026(6分)2012年11月23日,我军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舰”,一举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受到世界空前关注。歼15战机着舰,与尾钩完全咬合,在短短2.5s内使战机速度从300km/h减少为零,滑行约100m,稳稳停在甲板上。舰载战斗机在运动的航母上降落,风险之高,难度之大,一向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根据以上情节试解答下列问题:(1)舰载机着舰过程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2)舰载机触舰

11、的瞬间时速为300km/h,合多少米每秒?(保留一位小数)(3)舰载机从触舰到静止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27(7分)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知道撞上金属片挡板。(1)现有刻度尺和停表,请你综合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分别测出小车AC段、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并写出注意实验步骤;(2)设计实验表格;(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或小);(4)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m/s。2016-2017学年天津市南开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

12、分)1【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dm=180mm=1.8108nm左右。故选:C。【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2【分析】(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

13、是说分度值所对应的数据(倒数第二位)是准确的,分度值所对应的下一位数据(最后一位)是估读的;(2)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即为测量结果,根据刻度尺的读数方法确定准确值。【解答】解:(1)观察4个测量值数据发现,数据2.65cm与其余3次记录的数值偏差太大,此测量数据是错误。(2)物体的长度2.36cm故选:A。【点评】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去掉出现错误的测量数值,求剩余正确数值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这样测量值更接近物体长度的真实值。3【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定一个参照物,我们说乘客是静止的,选定的参照物必须和乘客位置没有变化。【解答】解

14、:A、研究小华的运动状态,不能选择小华自己作为参照物。故A不符合题意;B、相对于小华旁边的座位,小华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C、相对于窗外的树,小华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D、相对于车内走过的乘务员,小华的位置不断变化,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运动的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做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4【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解答】解: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因此鼓声消失。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是声学

15、的基础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5【分析】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解答】解:A、用湿手摩擦杯口,水量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生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B、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能改变频率,不能改变音调,符合题意;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D、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区分判断声音的特征是中考的重点

16、,也是易错点。6【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频率从波形上显示为排列密集;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振幅从波形上显示为偏离平衡位置远;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甲、乙的波形特点是:相同时间内出现的次数相同,说明振动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波偏离平衡位置幅度也相同,则响度也相同;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因为两列波的形状不同反映了波的音色不同,故图中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选:C。【点

17、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7【分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是液化现象,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水银柱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汽化现象;沸腾是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解答】解:A、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才是100故A错误;B、树叶上的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故B错误;C、由于体温计的构造特殊,液泡上方有一缩口,体温计里面的液体未经下甩不会自动下来,用后再次使用必须用力向

18、下甩。正常人的体温低于38,里面的液体只会上升不会自动下来,所以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8故C正确;D、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同时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发生。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现象、体温计的特点和蒸发与沸腾的区别,包含的知识点较多,掌握基础知识是解答的关键。8【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是熔点。(2)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解答】解:(1)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

19、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故A错误,B正确;(2)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从5min是开始熔化,到15min时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用了15min5min=10min第1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9【分析】(1)在光的反射中,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知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以及法线和镜面的关系,就可以求出入射角;(2)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因为入射角、反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20、与法线的夹角,并且法线垂直于镜面,因此入射角为(9040)=50;又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50。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定义,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10【分析】(1)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与小孔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4)光照在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漫反射;物体照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反射光线向着同一方向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解答】解:A、月亮,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

21、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A错误;B、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就会在物体的后面形成一个黑暗的区域,这就是影子,故B正确;C、当蜡烛距孔的距离改变时,成像的大小也开始改变。距小孔越近时,像越大;据小孔越远,像越小,故C正确;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发射,属于基础知识。二、选择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11【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一般来说,在固体中

22、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3)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之间,大于20000Hz的声波,人们听不见,叫超声波,小于20Hz的,人们也听不见,叫次声波;(4)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液体中传播的传播速度快,故B错误;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故C错误;D、道路两旁植树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故选:ABC。【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多个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

23、传播速度的了解和掌握,还考查减弱噪声的方法等;是一道基础题。12【分析】(1)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2)蒸发吸热;(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4)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解答】解:A、把10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冰的温度升高到0,并且此时还能继续从房间里吸热时,才会熔化,故A正确;B、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降低,人感觉特别冷,故B错误;C、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错误;D、用久的灯泡内壁发黑是由于灯丝中的钨丝先

24、升华,然后又遇冷在灯泡壁上凝华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蒸发、液化、升华、凝华以及液化五种物态变化,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比较密切,注重了学以致用的考查。13【分析】(1)月亮本身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它之所以看起来亮堂,是因为它反射了太阳光。(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实像,至于成像的大小取决于像到小孔的距离。(3)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4)根据平面镜成像像距与物距相等的特点即可作答。【解答】解:A、月亮本身并不能发光,所以月

25、亮不是光源。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亮的表面发生了反射,故A正确;B、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C、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D、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相等,已知人到平面镜镜面的距离是1m,可知人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1m,则像到人的距离是2m,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速度和光的反射,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但总体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三、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4【分析】(1)先了解刻度尺的分度值,再读数,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

26、刻度值,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所以分度值为1mm,物体的长度为3.55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6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6s,即秒表的读数为3min37.6s=217.6s。故答案为:3.55;217.6s。【点评】本题考

27、查了刻度尺、停表的读数问题,要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及读数方法。15【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找出甲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t,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的速度。【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甲乙的st图象均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1)读图可知,经过8s,甲运动了1.6m,乙运动了0.8m,由于时间相同、甲通过的路程大,所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2)由图象可得甲的速度:v甲=0.2m/s。故答案为:(1)大于;(2)0.2m/s。【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

28、间t,是解题的关键;应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与t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当然,具体分析时应细心找准s和t的对应关系。16【分析】超声波从发出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2s=1s,代入s=vt算出海深;声音不仅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已知,t=2s=1s,v=1531m/s,由v=可得,此处海底的深度:s=vt=1531m/s1s=1531m。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水深度,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答案为:1531;信息。【点评】此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同时还考查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比较简单,属于基础计算题。17【分析】(1)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29、;(2)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解答】解:我们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由图可知,温度计上0至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20在10的下面,说明温度低于0,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12。故答案为:热胀冷缩;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原理、正确读数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温度计中的液柱是在零摄氏度的上方还是下方。18【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解答

30、】解:在光的反射时,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所以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变大;如果让光线沿F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OE射出,这表明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为:变大;光路是可逆的。【点评】此题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同时考查了光路的可逆性。19【分析】从水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来确定是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解答】解: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升华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或凝华

31、成大量的小冰晶,在一定的条件下,小水珠和小冰晶会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托不住就会下落,下落过程中,小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故答案为:升华;熔化。【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我们要能够分析出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究竟是哪一种。四、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38分)20【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中沿直线传播,室内反射的光到达眼睛的范围就是能看到室内的范围,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作出小孩看到的范围。【解答】解:光在同种均匀中沿直线传播,室内反射的光到达眼睛的范围就是能看到室内的范围;由小孩的眼睛分别向门口的上下边缘作两条直线,注意光线是进入小孩的眼睛,标出箭头表示

32、光的传播方向,则小孩看到室内的范围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应知道室内反射光线能到达小孩眼睛,知道小孩看到的范围,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图是解题的关键。21【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作出射线SP,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解答】解: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点评】本题还可以作出P点的像P,连接SP与镜面交于O点,从而确定入射光线和入射点,连接OP画出反射光线。22【分析】(1)影响蒸发快

33、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2)在探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解答】解:(1)比较甲、乙两图看出,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水蒸发的快慢不同,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2)通过甲、丁两图看出,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水蒸发的快慢不同,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3)要想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一定,所以要选择甲、丙两图中实验;(4)通过探究过程可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故答案为:

34、(1)表面积;(2)表面空气流动速度;(3)甲、丙;(4)控制变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3【分析】(1)蜡烛A与B大小相同,B又与A的像大小相同,所以像与物大小相同,这是利用等效替代法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的。(2)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哪一侧观察;(3)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否则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会与前面蜡烛成的像完全重合;(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1)实验中选择两

35、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2)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3)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4)此实验中的白纸相当于光屏,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此通过白纸无像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平面镜成像是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当物体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它的像不变。故答案为:(1)物与像的大小的关系

36、;(2)A;(3)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4)虚;相等;不变。【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24【分析】(1)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2)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解答】解:(1)水在BC段,加热4min后开始沸腾,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此实验中水的

37、沸点是99;(2)BC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水在沸腾过程中需不断吸收热量,水的温度不变。(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所以b图是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现象。故答案为:(1)4;99;(2)BC;不变;(3)b;a。【点评】掌握液体沸腾的条件、沸腾特点、沸点等。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气泡的变化是直观判断水是否沸腾的依据,而气泡的多少与大小又是我们判断的重要标准。25【分析】(1)从表格中找出晋江到漳州的路程以及时间,根据v=

38、求出平均速度;(2)从表格中找出福清到厦门的路程以及时间,根据v=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1)从表格中可知,列车从晋江到漳州行驶的路程:s=160km0km=160km=160000m;列车从晋江到漳州的时间:t=10:308:00=2h30min=150min=15060s=9000s;列车从晋江到漳州的平均速度:v=17.78m/s=64km/h;(2)从表格中可知,列车从厦门到漳州行驶的路程s=160km100km=60km=60000m;列车从厦门到漳州的时间t=10:309:40=50min=5060s=3000s;列车从厦门到漳州的平均速度v=20m/s=72km/h。答:列车

39、从晋江至漳州、厦门到漳州的平均速度分别是64km/h,72km/h。【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速度的计算,是一道基础题。关键要学会从表格中确定相应的路程和时间。26【分析】(1)判断一个物体的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键看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否保持不变;(2)根据进率进行单位换算即可;(3)已知路程和时间,直接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1)舰载机着舰过程中不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舰载机降落时速度由300km/h减小到0,速度变小,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300km/h=30083.3m/s;(3)舰载机着舰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v=40m/s。答:(1)舰载机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因为舰载

40、机降落时速度由300km/h减小到0,速度变小,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300km/h合83.3m/s;(3)舰载机从触舰到静止过程的平均速度约是40m/s。【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单位换算以及平均速度的计算,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27【分析】(1)要测出平均速度,必须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s1、s2、t1、t2,代入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2)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表格;(3)斜面坡度越小,小车滑下来的时间越长,由此分析;(4)由图可知BC段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求速度。【解答】解:(1)用刻度尺测出s1和s2,让物体从斜面上滑下,用秒表测出

41、物体从A点到达C点的时间t1和从B点到C点的时间t2,则在s1和s2两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v1=、v2=,设计的表格要记录路程、时间、速度;实验步骤:让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开始下滑,直到撞上挡板C,测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t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开始下滑,在B点开始计时,撞上挡板C计时结束,测出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t2;分别测出AC段路程S1和BC段路程S2AB的路程S3,由v=计算出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v3=0.03m/s;(2)表格: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 1=t 1=v 1=s 2=t 2=v 2=s 3=t 3=V3=(3)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使小车的速度小

42、一些,时间长一些,这样是为了方便计时;(4)由图可知,sBC=5.00cm,tBC=23s22s=1s,由v=,vBC=0.05m/s。故答案为:(1)实验步骤:让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开始下滑,直到撞上挡板C,测出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t1;让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开始下滑,在B点开始计时,撞上挡板C计时结束,测出小车从B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t2;分别测出AC段路程S1和BC段路程S2。由v=计算出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2)表格如上图;(3)小;(4)0.05。【点评】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用公式v=去计算,所以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一定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分别测出路程s和时间t,在表格上要设计上记录路程、时间、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