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写作学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写作学教案 .pdf(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写作学教案(供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试用)说 明一、写作学性质与目的写作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课和综合实践课,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为学好其他专业课打好基础,为将来从事各类语文教学和专业深造、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写作学内容和要求本学科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写作和文体写作两大部分,并以写作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结构组织各项教学活动。本课程在一年级开设,讲授一学年,共105 学时。第一学期基础写作:导论、作者素养(情感、思想、文化)、摄取能力(观察、感受、采集) 、加工能力(想象、思索、立意、构思)、表达能力(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修改)。第二学期文
2、体写作:文体概述、消息、调查报告、散文、杂文、小说(微型小说)、文学评论。三、写作学教学原则与要求1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创造能力为宗旨,培养学生具有健全人格、独立意识和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把讲授、分析范文落实在写作实践上。讲授力求精要、具体、 有指导性, 按写作规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把单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结合起来、 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教师讲评和学生自改互改结合起来。3教学大纲是参考性文件,教师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使用时可以灵活掌握或作适当调整。4通过写作学的学习与实践,使
3、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欣赏能力、写作实践能力和指导各类学生作文能力。上编基础写作导 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概要了解写作学目的、性质、特点,掌握写作学规律,明确学习写作学的意义和学习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双重转化规律。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计划课时: 3课时。一、写作学的性质、目的、特点和内容1写作学是一门具有术科性质的专业基础课。2写作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写作功底,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文体写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3写作的特点(1)综合性:写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脑力劳动。内容上,它包罗万象,自然、社会、人生,工业、农业、军事、政治等均可书写。素养上,它离不开
4、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语言、天赋秉性等。能力上,它涉及观察、感受、想象、理解、表达等众多方面。学科上,它相涉到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美学、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等。所以,学好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6 页作要作综合的学习、积累、训练。(2)实践性: 写作具有术科性质, 像许多技艺门类一样,要训练、 试验,由“ 内” 而“ 外”勤学苦练,方能把综合的东西表现出来,方能成才。(3)技能性:学习写作必须掌握写作规律,决不能像庸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而要掌握写作技巧 :会观察 ,能感受 ,有敏锐的感觉,超常的想
5、象力,善于发现问题,会构思 ,善谋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样样精通,语言有个性。(4)独特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写作活动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作者能动思维的过程。无论体裁的选择、技巧的选用,还是语言的运用,无不受到写作主体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等的制约。所以说写作因人而异,具有鲜明的独特性。4写作课的基本内容(1)基础写作:作者素养、采集能力、运思能力、表达能力。(2)文体写作:文体概述、新闻文体、散文(杂文)、小说(微型小说) 、文学评论。二、写作规律写作的基本规律是“ 物 意言” 的双重转化规律。1第一重转化:由“ 物意” 的“ 意化 ” 转化(意化过程
6、)这是一种由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向认识主体思想情感的转化。它既包括对象性客体对主体的刺激, 触发写作的动机与欲望,另一方面又包括主体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向写作客体的投射。是双方相互运动渗透和交融的结果,是客体主体化,即意化。要求:意能逮物,即要真实、正确、深刻的反映写作对象的特征及本质。2第二重转化:由“ 意物” 的“ 物化 ” 转化(物化过程)这是将作者从生活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向文章形态的转化。它既包括对生活认识得更深刻完整的理解, 又包括主体运用语言技巧向艺术形式的生成与创造,因此,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 “ 意化 ” 的深化和升华。要求:辞能逮意,即能够运用熟练的语言文字把“ 意化 ” 、构思的
7、结果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写作的双重转化规律,是写作活动中最基本的规律,任何作者,写任何文章,都必须遵守这一规律。3从双重转化规律看作者的能力结构由观察、调查、采访、阅读所形成的集录能力 积累生活;由想象、构思、立意、思索所形成的运思能力 认识生活;由谋篇、结构、表达、语言所形成的表达能力 表现生活。三、学习写作的方法1多看。开放感官,积累生活。平时注意多观察,留心积累,坚持搜集写作材料的习惯。苏轼在稼说中说:“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2多读。精读博览,开卷有益。写作根于生活而得力于阅读,多读书对写作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生活有时空的限制,读书则可以弥补我们的不足,开阔眼界
8、,增长知识,提供榜样。正如杜甫所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3多思。质疑索解,独立思考。古人云: “ 学而不思则惘。” 通过自觉主动的思考,才能把外在知识化为自己的思想。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才能在写作上有自己的创新之见。4多写。勤写苦练,熟能生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6 页所谓多写, 就是要通过多次的写作实践来积累词汇,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 只有多写多练, 才能运用自如, 使语言成为自己表情达意的得心应手的工具。5多改。反复推敲,深化认识。鲁迅先生说过: “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
9、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 毫不可惜。 ”修改是写作的最后一项工作,只有认真修改、精心修改,才能使文章完成并获得成功。阅读书目刘锡庆:基础写作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 年版。孙梨: 文艺学习 。思考与练习1谈谈生活、阅读和写作三者之间的关系。2结合自己的作文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双重转化规律的认识。3、作文:入学感受。第一章作者素养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作者素养与写作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并重视作文先做人的道理,为写作打下良好的思想认识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作者素养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写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文化素养。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计划课时: 6课时。第一节情感素
10、养一、情感的特点情感是 “ 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 。1突发性。情感的发生往往是没有计划、难以人为控制的。人的情感常常会因一些与自己有关联的大事或小事而在瞬间产生和变化。2个体性。个体性指人的情感和产生、发展以及它的强度因人而异。情感的个体性根源于人们在气质、性格、经历、环境等方面因素的不同。3两极性。情感具有两极性的特点。爱与恨、喜与悲,狂喜与绝望,说明情感易走向极端,也易从高峰跌至低谷。二、情感在写作中的作用1情感是写作的内驱力。白居易云: “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有了感情特别是强烈的感情,才有表达的欲望, 才可以写作
11、。 否则, 没有任何感情波澜的一潭死水,是无法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的。A、情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途径;B、抒情的需要 积情在胸,不吐不快;C、情感使人工作充满热情,面对苦难百折不挠。2情感制约语言(字、词、句、段)的选择、故事情节的安排和表达手法的运用。3情感的流向制约作品的思想倾向。比如小说飘的思想倾向反映了作者对美国南北战争认识的局限性,这是作者情感流向的原因所致。三、情感的培养1注重感受的捕捉与情感的积累。一个写作者,无需多愁,但要善感。感受敏锐的人才能内心丰富,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只有留心去积累情感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12、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6 页2个体体验、民族意识和人类情感相统一。使文章所表现的情感丰富、强烈而有深度,而不是单一、苍白和肤浅。3多写多练,融情于思而达于辞。第二节思想素养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一个飞跃, 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具体地看有世界观、价值观、 人生观、 政治观、道德观、艺术观、美学观等。思想有正确与错误、真实与虚假、先进与落后、美好与丑恶之分。所以,写作者的思想对他所写的文章的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鲁迅说过:“ 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就是强调写作者的思想素养。
13、一、思想是作品的灵魂1思想代表着作品的质感和境界。2思想反映着文品与人品。3思想制约着表达与技巧。4思想激发着变革与创新。二、思想素养的培养1加强理论学习, 培养哲人心态。 伦理学家斯宾诺莎提倡这样的生活态度:“ 不要哭,不要笑,而要理解。” 我国古人也强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处世哲学。我们都应该冷静客观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以平常心去努力学习和生活。2深入社会生活,洞察人情世故。“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写作根于生活, 生活是作家的老师。对写作者来讲,没有材料就无从写作,而写作材料最主要的来源是社会生活。3更新思想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思想是否有创新之处,也是写作的决定性因
14、素之一。写作者要突破陈旧性思路的局限,进行创造性思维。第三节文化素养写作者需要良好的文化素养,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外古今,无所不包。基础扎实的文化素养要求写作者广闻博见,阅历丰富,重视各方面学识的积累和储备。一、文化素养与写作的关系1作品是作者文化素养的综合显现。写作者的文化素养深厚,作品的文化底蕴也就深厚。这就像一个人在什么环境中长大,就一定带着这种环境的影子。2文化含量决定着作品的品位。良好的文化素养可以强化写作主体的思想、意识和情感,增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提升作品的文化品味。3文化交融能开拓写作视野。不同民族、地域有不同的文化氛围和特点,它们彼此的交融会开拓
15、写作者的文化视野。二、文化素养的培养。1兼收并蓄各种文化营养,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2培养兴趣爱好,提高文化品格。3在鉴赏和生活中培养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性的伟大工程。但只要有决心去做,多读多看, 出去多走走, 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学识水平,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生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生和社会,持之以恒地努力,文化素养定会有所提高,写作能力也会大有长进。阅读书目瓦西列夫:情感论。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丹纳: 艺术哲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版。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6 页李泽厚
16、:美的历程 。王磊主编:人文素质教育视点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思考与练习1试谈你对 “ 文品即人品 ” 的理解。2白居易曾提出:“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请结合浆声灯影里的秦准河,谈谈个人的姿禀、气质和教养对写作的影响。4以家庭、学校、社会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为范围,自拟题目,写一篇1500 字左右的文章。第二章采 集 篇教学目的和要求:写作根于生活。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感受、采访、集录的能力,为写作打下“ 言之有物 ” 的基础。教学重点与难点:观察能力、感受能力、采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教学方法:讲授;讨论;练习。计划课时: 10 课时。积
17、累是写作的重要阶段,是“ 发” 的前提与基础。厚“ 积” ,才可能 “ 得其机遇做文章,兴来落笔如风雨” ,“ 积 ” 就是为 “ 发” 蓄势。茹志鹃在漫谈我的创作经历中说:“ 我在写每一篇东西的时候,哪怕是一篇短小的散文,都要调动我的一切储备,好像这篇东西写完了之后,别的东西不准备写了似的。”“一切储备 ” 当然要靠平日积累,其范围很广,前面一章所讲的思想、生活、知识、语感等实际上也是积累。本章侧重讲材料方面的积累。秦牧认为写作者应该有三个仓库:直接材料的仓库、间接材料的仓库、人民语言的仓库。直接材料主要靠观察感受、调查研究,无论获取信息的手段如何变化,这两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间接材料主要靠阅
18、读理解、“ 横移碰撞 ” ;语言的积累则应与生活、知识的积累相伴随,并注意“ 连锁排阵 ” 。材料摄取之后还要注意储存,并下一番“ 发酵 ” 的功夫。第一节观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被称为灵魂之窗的眼睛,乃是心灵的要道,心灵依靠它才得以最广泛最宏伟地考察大自然的无穷作品。” ( 达 芬奇论绘画)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们对事物的印象90%来自于视觉观察。一、观察作用观察,就是仔细察看,是作者通过视觉捕捉生活形象的一种心理过程。注视+ 注意+ 默述= 观察1观察是作家的第二天性,是创作的第一步,只有观察才能获得生活。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作家进行创作的第一步。2观察旨在抓住事物的特点,建立蕴藏丰
19、富的“ 记忆世界 ” 。3观察为意象活动提供可感的物象基础。二、观察的类型及方法1观察类型(1)定向观察:即心理学上的有意注意的视觉活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象和任务完全确定了的观察。(2)机遇观察:即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的视觉活动。它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的、因意外现象偶然引发的一种观察活动。比如,周末几个同学去逛街,看到了一次吵架场景,注意观察吵架者的身份、职业、性别、年龄、语言、动作神态。在出发之前,可能谁也没有想到要有今天的观察活动。2观察方法(1)概貌观察:即对事物总体轮廓的观察,如场面观察等。它是一种从“ 总体 局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
20、结 - - - - - - -第 5 页,共 46 页总体 ” 的观察思路。要求观察者以事物总的轮廓为着眼点,然后对构成事物总体的各个局部依次进行分类,系统地观察,最后补充或者修正最初的印象,达到对事物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如陈景润的房间,见名人笔下的景(P163)(2)层次观察:即对人、事、物表与里的观察,包括人的肖像与性格、物的形式与内容、事的前因与后果等的观察。它是一种从“ 外在 内在 外在 ” 的观察方法。如:通过观察人物的外在表现(肖像、言行等)逐步认识其内心。人物的肖像与言行与性格之间不能简单划等号,但并非毫无联系。如安娜的眼神,见名人笔下的人(P20) 。(3)进程观察:即在动态
21、中对人事物的一种观察方法。包括性格的成长、事物的演变等。它是一种从人的“ 现在 过去 现在 ” ,事的 “ 过去 现在 将来 ” 的观察思路。事物都有从发生到发展的过程。现在既是以前 (过去) 的自然延伸, 也是将来的起点。 比如 祝福当中的祥林嫂和故乡中的润土,作者都用到了进程观察。(4)差异观察:即人、事、物之间的比较观察。包括纵向的自比和横向的他比,它是一种从 “ 此彼此” 的观察思路。 包括纵向的自比和横向的他比。自比观察是对一件事物的发展或一种思想的形成的不同阶段进行比较,以便发现这种变化所蕴含的内在意义。他比观察是将两个以上的对象加以比较,从而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或者将它们的不同特
22、征区分开来。(5)细节观察:有目的、有意识的对事物的局部细节进行观察。细节观察是所有观察中的基点,它贯穿所有观察的全过程。抓住细节就可以以点带面,以偏概全,形成写作的着墨点。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观察。课堂详细举例:祥林嫂:从新寡到乞丐(祥林嫂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有一年的冬初, 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
23、不开一句口,很象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地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祥林嫂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后:)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24、(鲁迅:祝福)评:作者运用多种观察方法特别是进程观察为我们展示了祥林嫂三次不同的面貌,引发读者思考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祥林嫂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受着反动政权、族权、 夫权、神权的重重压迫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境况越来越坏,她的外貌和精神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她第一次死了丈夫来到鲁镇帮工时,虽“ 脸色青黄 ” ,“ 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第二次死了丈夫再到鲁镇时,“ 两颊已消失了血色。” 而当她被赶出鲁家,沦为乞丐后,脸色是 “ 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气,仿佛是木刻似的” ,眼睛也呆滞无光,已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25、- - -第 6 页,共 46 页接近死亡了。小结:人们对事物的观察,一般都从个别起步,从局部开始,从细节出发,而且真正有用的能够用来写作的只是极少数,即:能够代表整体的局部,能够反映一般的个别,能够概括全貌的细节。其余那些没有特征,没有代表性的都将在观察中被舍弃。三、观察要求1确定好观察视点。包括身体视点和心理视点。2全方位开放感官。五官开放,心灵激荡,提高感知生活的专注力。3抓住事物特征。热情细致,体物入微,悉心比较。4勤看勤记勤思。及时捕捉,多方联想,及时记录。讨论:如何观察人1让观察对象自然放松。2由外到内深入观察人物的内心世界。3注意联系周围的环境来观察。4注意观察和思考人物性格的多
26、层次性。第二节感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席勒曾说过:“ 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生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 ( 美育书简 )感受能力是写作者获取信息、 材料,积淀情感的一种本领。培养写作者的感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写作者选择感受对象,获得感受效果所必备的主观条件的总和。一、感受的作用1感受的含义感受是感官受外界刺激后,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是以情为核心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认知活动。是生活信号在人心灵上引起的颤动(简称心灵的颤音),带有浓厚的主观感情色彩。感受与感觉的联系与区别。感觉是感受的基础,感觉属于人的生理反应;感受是感觉的升
27、华,属于心理反应。感受与观察的联系与区别。观察是感受的基础,观察侧重于客观,感受是对观察的深化,感受侧重于主观。2感受的作用尽管感受是人对外界的一种心灵体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但它可以加深我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 审美感受可以给我们的写作活动提供新鲜的素材和情绪准备。大凡在写作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有对社会、 对人生独特的、 曲折的、 艰难的, 甚至是辛酸的感受和体验。从写作方面讲,感受的作用主要有:(1)感受使客观事物染上情感色彩和个性色彩。(2)作者对感受的融炼,可以升华为一种对生活的审美认识。(3)感受的积累,可以形成作者作品的感情流向。比如:战争是残酷的,但在孙犁笔下却可以展示出战争中的
28、人情美。(参见孙犁小说荷花淀)二、感受的心理结构1感觉知觉。感受作为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个阶段。感知觉是形成感受的基础和前提,它们最终形成记忆表象,供作者思维和写作。2生活经验。生活经验是感受产生的沃土。生活经验越丰富,感受越具体、深刻、细腻。古语云:“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3情趣和文化素养。情趣和文化素养影响着感受的品位。人格健全,情趣愈高尚,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6 页感受越具有审美品位。4意志与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执着的意志,制约着感受的内容和方向。三、
29、感受的方法和要求从主客体方面入手。做到“ 感同身受,物我合一” 。1“ 身入 ” 生活抓物象,培养五觉形象。(1)细察形色,丰富视觉形象。不同的形色有其各自不同的性格,而且表现特定的内容。任何一种形色在特定的环境下具有临场多变性。思考:文学作品如何表现“ 月亮 ” 意象。(2)倾听音响,丰富听觉形象。注意捕捉和体味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体味声音和情感表现的关系。比如:巴金家通过箫声与笛声表现不同的人物情感。阅读:白居易琵琶行和阿 托尔斯泰俄罗斯的性格。(3)善辨气味,丰富嗅觉形象。了解气味影响人的规律,把气味与人所处的环境和心情联系起来去表现。举例:分析成语“ 流芳百世 ” 和 “ 遗臭万年 ”
30、 。(4)品尝甘苦, 丰富味觉形象。 味觉是人的舌头对食品品识滋味的反映。俗语云: “ 酸甜苦辣都有营养。” 注意人的味觉心理特征。举例:欣赏电影饮食男女。(5)辨析冷暖,丰富肤觉形象。触觉是人的肌肤对外物刺激的反映。皮肤是大脑的外层或延伸部分,皮肤的接触与抚摸是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举例:欣赏电影城市之光 。2“ 心入 ” 生活抓情感,丰富内在记忆。(1)要多情善感,由形生情。(2)感受要独特,基于物象,情有独钟,不落俗套。(3)大处着眼,小处体味,捕捉动情点。(4)感情真切独特,深刻具体。切忌虚假、一般、肤浅和模糊。第三节采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一、采集的作用采集是通过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获
31、取写作材料的方法。调查、 采访是获取写作材料的重要方法。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采集是对观察与感受的补充。采集可以使写作者用理论武装自己,使自己站在理性的高度。集录是间接获得写作材料的重要方法。二、调查采访的方法1选好对象。有价值;有代表性。2做好访前准备。背景材料;理论政策;调查提纲。3掌握谈话艺术。寻找环境,创造气氛;谦虚恭敬,甘当小学生;因势利导,掌握主动权。4写好采访记录。记清基本观点;梳理脉络梗概;抓住通篇关键点;突出典型事例;记好生动细节,记准重要原话。三、集录的方法广泛涉猎,开卷有益。1围绕某一专题横向或纵向集录。比如:同一时期中西方文学中的人物阅读与比较(横向集录) ;中国古典
32、四大名著中男性与女性的阅读与比较(纵向集录)。2学会写读书卡片。 (1)摘录式:把书中最精彩、最精辟的语句或最有价值的观点、材料摘录下来。 (2)心得式:经过分析和综合,把全书或全文的内容要点提纲挈领地分条列出来。 (3)提要式: 读书之后, 有感而发的思考和联想,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 (4)索引式:记清文章的题目、作者,发表刊物及日期,以便用时查阅。3学会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作用有帮助理解、加强记忆、锻炼思维、积累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6 页促发研究。常见的读书笔记方式有:红笔勾勒、旁批、眉批、读后
33、感、质疑索解。四、材料工作四环节。多占、严鉴、精选、活用。1占有:多。多多益善,以多为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占有材料要在“ 多 ” 字上下功夫。材料多了,写作时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材料少了,捉襟见肘,左右为难。茅盾在有意为之 谈如何收集题材中说:“ 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得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 货 的,便囤积,不厌其多。”2鉴别:严。准确(把握实质),正确(判断科学) 。鉴别,就是解决对材料的“ 认识 ” 问题。鉴别的主要方法是核实。具体来讲,要溯本求源,引文要查原文, 原件等原始材料; 要尽量找到具有第一手材料的人
34、核实几经传递的信息;有现场时,赶往现场,核实材料。要多方证实各种物的材料、人的材料、时间的材料,在某一事实上说法是否一致。要将材料交当事人审阅修订,或请求原单位审核。3选择:精,百般挑剔。占有材料, 应当提倡 “ 以十当一 ” ,以多为佳, 选择材料, 则应主张 “ 以一当十 ” ,以“ 精”为上。 选择材料应注意的问题有: (1)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和主题有关并有力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材料,把它留下; 和主题无关, 不能说明、 烘托、突出主题者, 要坚决地把它 “ 扣下来 ” 。 (2)要选择典型的材料,通过“ 个别 ” 反映 “ 一般 ” ,通过 “ 典型 ” 反映 “ 共性 ” ,是文
35、学创作的一条基本规律。 (3)要选择真实、准确、新鲜、生动的材料。何谓“ 典型 ” 材料?凡是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说服力的材料,都可称为“ 典型 ” 材料。4使用:活,不拘一格。使用材料,重在一个“ 活” 字。材料吃得透,运用就灵活;笔下功夫深,材料就活脱。一般来说, 使用材料要注意三个问题:(1)决定叙述的先后顺序。以主题为使用材料的出发点,对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根据文章内容安排结构,合理决定材料使用的先后顺序。“ 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 ,好的材料要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2)确定叙述的详略程度。材料的使用不能平均主义,要分清主次,有详有略,突出重点。(3)显示材料的不
36、同的情调和色彩。注意文章的整体风格、表达的笔调和语气,注意文章的感情特征,把握好情感基调。举例阅读:史铁生我与地坛和张承志清洁的精神阅读书目刘锡庆:普通写作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周姬昌:写作学高级教程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胡采: 从生活到艺术 。彭华生、钱光培等: 新时期作家谈创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版。金开诚:文艺心理学论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 ,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 年版。周胜林、严硕勤: 新闻学高级教程 。思考与练习1简述观察与感受的区别。2简述观察的作用。3怎样理解 “ 身入生活 ” 和“ 心入生活 ”4简述感受的心理
37、要素。5运用感受的方法,注意从主客体两方面写出:秋色秋月秋雨秋实6动用 “ 五觉 ” 形象,立体地描绘出某个市场特点、形貌。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46 页7围绕自己生活或学习上某个问题,访问一位老师,并写出访问笔记。8阅读写作教材,做摘录式、索引式和提要式卡片;听完一门课,学写心得式卡片。第三章运 思 篇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讲授构思的心理过程。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在采集、积累生活的基础上, 对生活进行提炼、加工、改造, 使之成为内在的有机统一体,做到 “ 言之有理 ” 。教学重点与难点: 构思的过程、 想象的类
38、型与方法、主题的提炼与要求;思索的要求、主题的作用。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课堂训练。计划课时: 12 课时。第一节构思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构思,是指写作过程中极富创造性的一系列艺术思维活动。它是文章写作的中心环节,是决定作品思想价值和艺术水准的关键。构思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使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的统一。构思的水平,往往取决于作者的思想修养、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艺术积累等基础。一、构思的含义与特点1含义:构思是作者在酝酿作品的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加工、提炼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茅盾说过:“ 生活经验的素材要经过综合、改造、发展这样的一系列的加工,然后成为作品的题材。这一过程,我们称为
39、构思 。” ( 关于文艺中的技巧 )构思的基本环节是:素材 题材 主题 结构 语言在生活中, 我们首先得到的是写作素材(原始材料, 指作者从社会生活中搜集来尚未加工的生活现象) 。对素材进行构思加工,加入作家的主观感情,从而形成题材(对素材进行大脑加工而打上作者强烈主观命记的文章材料)。从题材中提炼出文章主题(文章中所要表现的基本思想或中心思想)。根据文章主题安排文章结构、确定表达方式、 选择使用语言。2构思的特点:(1)运思目标的求异性。写作要有创新性,文似看山不喜平。在构思中要注意运用创造思维,忽发奇想,出奇制胜。比如:世界上最短的小说只有21 个字,就是制造玄机,以奇制胜的: “ 在世界
40、末日,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忽然听到了敲门声。”(2)运思内容的深广性。写作构思中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既要求深刻又要求广泛。要考虑到文章内容点面、详略的关系, 又要注意文章的整体意蕴与风格。举例:分析鲁迅祝福中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3)运思成品的求善性。构思的整个过程贯穿着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既有内在内容方面的, 又包括外在形式方面的。要把内容的正确、深刻、积极向上和形式的生动、形象、有创造性结合起来,要尽量做到自真、自善、自美,远离假、恶、丑。二、构思的发生1构思始自感受。构思往往是在获得一种刺激模式的基础上触发并开始运转的。构思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往往不是习惯经验的延伸,而是习惯经验的中断。
41、这样,作为创造思维的构思才能发生并运转起来。我们常说,得到的时候感觉不到什么,失去时(这种经验中断时) ,方觉其珍贵。比如对于亲人或健康,都是如此。在家里生活的时候似乎感觉不出家的重要和温暖,离家在外求学, 才明显感觉到了家的温馨和家人亲情的不可缺少。创作的构思活动类似于珍珠产生的过程。我们知道, 河蚌的内壳掉进一粒沙子,刺激它不断地分泌出一种体液,包围着这粒沙子,久之便成一颗人类梦寐以求的珍珠。作家创作文学作品也是一样,要获得一种刺激,有表达的欲望,方可进行。这个过程有时是相当艰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6
42、 页乃至痛苦的。2寻找结构点。结构点是直觉苗头或刺激模式的核心和质的存在,是一种充满活力的、既能凝聚又能生发的人、事、物等生活现象。它是作者对生活的敏感点,既可以是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也可以是一封信,一个故事,等等。比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父亲的背影便是这篇散文的结构点,我们对它凝聚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沉的父爱,对它进行生发看到的是一系列和父爱相关的故事,特别是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感人生活事件。找到结构点, 就能在大脑中调动和聚集大量的记忆表象,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它们在记忆世界的形象变得清晰起来。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的。三、构思的运转1从发散到聚敛。围绕结构点,在头脑中调
43、动和聚集记忆表象,并发现生活的真谛和情趣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往往是周而复始,反复酝酿,反复进行的。如:唐代诗人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 他以 “ 打黄莺 ” 为结构点,调动和聚集起的感情有:( 1)思夫之情;(2)念夫之苦;(3)怨上抓夫;( 4)恨敌扰边; (5)哀己不幸; (6)叹人生之艰。2梳理结构线。 结构线是结构点分裂后的条理化和逻辑化,是形成结构框架的经络,它是结构点运动的轨迹,即事物展示的逻辑顺序。文体不同,结构线的表现不同。(1)文艺作品的结构线(超实用,重审美)故事情节线:按故事发展的逻辑顺序设计的线索。如:鲁迅先生的药 :买
44、药 吃药 药效提问: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结构线是什么?人物性格线:按照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为结构线。如: 人生中的高加林和窦娥冤中窦娥。心理意识线:按人物情绪和心理意识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如:杨朔荔枝蜜讨厌 关心 赞美武松打虎毫不在乎 害怕 打虎 害怕(假虎)(2)应用文章结构线事理逻辑线:以递进或并列关系暗含的线索 议论类。物象构造线:以事物构造形成或特点用途为线索 说明类。固定程式线:以约定俗成的形式安排写作,多用公文、新闻、常用文。四、构思的完型1确定结构面。结构面是结构点的裂变和结构线的延伸与扩张所形成的作品的整体面貌。构思的完成往往具有突如其来的特征。创作主体的想象力或理性思维仿佛从沉睡中
45、一下子苏醒过来,已经孕育了较长时间的人物在想象中活跃起来按其性格采取行动走向结局,或根据逻辑关系自动推演完成观点的表述。2完型的标志。从宏观上,作者已经将立意、题材、结构、人物、环境等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文章与现实的关系也已被认识到,在表现手法的选择上,或直接反映, 或象征,或隐喻。在微观上,作者还部分深入地思考了文章的起止、重要的细节及语言风格等。第二节想象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陆机文赋:“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6 页达尔文: “ 想象力是人类所拥有的最高特权之一。”一、想象的作
46、用想象含义。想象是作者将各种记忆表象在大脑里重新组合,融汇、升华,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有目的的、“ 温故创新 ” 的积极思维活动。在写作活动中,想象的基本作用有:1神奇的聚散作用摆脱类别的局限,跨越时空的阻隔,把零散的生活素材组合成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艺术情节、感人的环境氛围。举例:分析成语“ 天马行空 ” 。醇情:把过去点滴情绪记忆融化为人类美好的情感;炼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2从生活原型升华为艺术典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 杂取种种,合众为一” 的“ 塑像式 ” 造型方法;另一种是“ 广泛搜集、百里挑一” 的“ 雕像式 ” 的造型方法。生活原型一旦上
47、升为艺术典型,就具有独特个性和普遍共性,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反映生活本质。3创造语言形象想象是用记忆符号创造形象的,它和语言造型具有内在相同点,是语言造型的一种主要手段。修辞上的类比、比喻、拟人、夸张、变形等修辞手法就是作者把言语活动引向人的内心体验, 使言行跨越时空界限,使语言的运用成为一种超技巧的认知选择。因而是这种语言具有具象化、情绪化和理念化特征。举例:李白: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 “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二、想象的类型想象的类型常见的有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种。1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产生的想象。其特点是:随意性、不自觉性。梦是无意想象的
48、典型例子和极端表现。“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 ,梦的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不受现实具体事物的束缚。因此,描述梦境往往成为作者发挥想象力的一个途径。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多处关于梦境的精彩描写。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共23 篇文章,其中有9 篇写的是梦境。杨朔荔枝蜜的结尾:“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2有意想象:带有一定目的性和自觉性的想象,属于想象的高级形式。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1)再造想象:根据现成的语言符号,在头脑中再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多用于文学鉴赏和批评,有时也用于创作(比如改编)。(2)创造想象:根据预定目的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
49、活动,它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 作为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创造想象受生活需要、感情驱使和原型启发的影响,是对惯常心理和定势思维的突破。三、想象的方法1象形想象: 把某种抽象的概念幻化成一种具体可感的生活图画。这是一种 “ 抽象 形象 ” 的思路。它贵在“ 形似 ” ,突现特征。比如:改革开放引进了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同时要把腐朽的东西拒之门外,可以形象的概括为“ 开窗户,贴窗纱” 。2象征想象:根据事物的某种具体特征,抽象出某种与之相应的精神和品格。这是一种 “ 形象 抽象 ” 的思路。它贵在“ 神似 ” ,突出形象的丰富意蕴。比如:对于粉笔、钟表、手电筒等生活常见事物就可以进行象
50、征想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6 页3 类比想象:根据事物内外特征以及相似点展开的联想。它是一种 “ 形象 形象 ” 或“ 此彼 此” 的思路。它贵在“ 比较 ” ,在相似点上做文章。比如:刘禹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4推测想象:根据事物的发端和过程推测结果,根据人物的过去和现在推测未来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是一种“ 已知 未知 ” 的思路。 它重在吃透已知条件,沿着事态发展趋向的推测想象。5合成想象:博取多种生活原型,合成一个艺术形象。它是一种“ 群体 个体 ” 的思路。它贵在综合。善于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