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连接扣件成形工艺及冲模具设计方案 .pdf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25321296 上传时间:2022-07-11 格式:PDF 页数:42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连接扣件成形工艺及冲模具设计方案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2年连接扣件成形工艺及冲模具设计方案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连接扣件成形工艺及冲模具设计方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连接扣件成形工艺及冲模具设计方案 .pdf(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 42 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连接扣件成形工艺及冲模具设计学 生 姓 名:X X X学号:000000000000000000年级/ 专业/ 班: 2007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院(直属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指 导 教 师:完成时间 :2001 年 6 月 1 日目录摘要 - 1 - 前言 - 2 - 1 扣件图形 - 4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2 页2 / 42 2 弯曲件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 6 - 2.1 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 6 - 2.2 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 7 - 3 零件冲孔

2、落料工艺计算- 9 - 3.1 毛坯的展开尺寸计算- 9 - 3.2 排样设计 - 10 - 3.3 凸模、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1 - 3.4 冲裁力的计算- 14 - 3.5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选取- 14 - 3.6 压力中心计算- 15 - 4 零件冲孔落料工艺计算- 16 - 4.1 零件展开尺寸计算- 16 - 4.2 排样设计 - 17 - 4.3 凸模、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8 - 4.4 冲裁力的计算- 20 - 4.5 压力机的选取- 21 - 5 弯曲工艺计算- 22 - 5.1 零件弯曲模I 的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22 - 5.2 零件弯曲模弯曲力的计算- 23 -

3、5.3 零件弯曲模的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23 - 5.4 零件弯曲模弯曲力的计算- 24 - 6 模具总装图的设计与计算- 26 - 6.1 零件冲孔落料的级进模的设计- 26 - 6.2 弯曲模 I 的设计 - 29 - 6.3 弯曲模 II的设计 - 32 - 6.4 零件冲孔落料级进模的设计- 35 - 总结 - 39 - 参考文献 - 40 -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2 页- 1 - / 42 摘要弯曲模具是冷冲模的一种,是指通过一定工序将坯料冲裁成形的模具。按照冲压的工艺性质分类,弯曲模具是使材料发

4、生塑性变形的冲裁模具,内容包括对零件进行冲压工艺分析和有关工艺计算,确定合理的冲压工艺方案,设计冲压工序,正确的选用标准零件和其它的零件,对冲压结构进行了工艺分析。绘制模具二维装配图和零件图及三维建模。本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是对凸、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因为它将直接影响零件的质量。该设计中对零件的选用,基本上是选用的国家标准零件。模具应保证冲制出的零件符合图纸的形状、尺寸及精度要求以及与相关零件的装配关系与装配要求,把握需要保证的关键尺寸。模具结构选择时注意工序的先后顺序,确定方案和结构,应尽可能简单,制造维修方便,成本低。模具使用寿命长,能满足冲压工艺规程规定生产批量的要求。关键字:弯曲模具冲压工

5、艺模具设计AbstractBending die is a kind of cold-punching die. It means punching the feedstock through some certai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craft property of punch, bending die is punching and blanking die that causes the material to occurplastic deformation. The contents include analyzing the process o

6、f part punching and calculation, determining the reasonable punching method, designing the punching process, choosing the standard and other parts accurately and analyzing the punching structure. Drawing the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assemble picture of die. The crucial and difficult asp

7、ect of this design is that calculating the convex and concave Edge Size, because it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parts directly. In this design, all of parts are national standard parts. Wu should ensure that the punched parts from the die meet the shape, size, accuracy of the blueprint, different part

8、s can put together, and the correct of the size is crucial. When choosing the die structure,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cess order, make certain of the plan and structure as simple as possible, convenience to produce and maintain, low costs. The longer operating life of the die can meet the dem

9、and of volume production of punching process. Key words:Bending die。Punching process 。Die design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2 页- 2 - / 42 前言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很多用具是用冲压方法制造的,例如不锈钢饭缸,它就是用一块圆形金属板料在压床上利用模具对圆形板料加压而冲出来的。可以看出,冷冲压是一种在常温 冷态)下利用冲模在压床上对各种金属或非金属)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分离或者变形而得到一定形状零件的金属压力加工方

10、法。冷冲压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在冷冲压加工中,冷冲模就是冲压加工中所用的工艺装备。没有先进的冷冲压技术,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由于冷冲压具有表面质量好、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它还是一种经济的加工方法,这是其他加工方法不能与之竞争的。因而冷冲压工艺在机械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它在现代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器、仪表以及飞机、导弹、枪弹、炮弹和各种民用轻工业中已成为主要的工艺之一。目前,大量产品均可以通过钢板冲压直接生产,有些机械设备往往以冲压件所占的比例作为评价结构是否先进的指标之一。工业发达国家对冷冲压生产工艺的发展是很重视的,很多国家包括英、美、法、日等)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

11、床工业,作为冷冲压原材料的钢带和钢板占全部品种的 67%。通过冷冲压技术加工产品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冲压技术的进步首先通过模具技术的进步来体现出来。对冲模技术性能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冲压成形技术的中心和关键。20世纪 60年代初期,国外飞机、汽车制造公司开始研究计算机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应用。通过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手段,以数学模型为中心,采用人机互相结合、各尽所长的方式,把模具的设计、分析、计算、制造、检验、生产过程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模具技术进入到综合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制造的新阶段。模具的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成为模具技术进步的特征。模具 CAD/CAE/CAM 是改造传

12、统模具生产方式的关键技术,是一项高科技、高效益的系统工程。它以计算机软件的形式,为企业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2 页- 3 - / 42 工程技术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对产品性能、模具结构、成形工艺、数控加工及生产管理进行设计和优化。模具CAD/CAE/CAM 技术能显著缩短模具设计与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已成为模具界的共识1。目前我国模具年生产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三,其中,冲压模占模具总量的40%以上2,但在整个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上,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

13、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以大型覆盖件冲模为代表,我国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上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以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与国外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相比,存在一定差距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业产品的生产日益复杂与多样化,产品性能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因而对冷冲压技

14、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冷冲压技术能适应各工业部门的需要,冷冲压技术自身也在不断革新和发展。冷冲压技术的发展思路就是尽可能地完善和扩充冷冲压工艺的优点,克服其缺点。在冷冲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冷冲压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应正确地确定工艺参数及冲模工作部分的形状与尺寸,提高冲压件的质量、缩短新产品试制周期,应在加强冲压成形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使冲压成形理论达到能对生产实际起指导作用,逐步建立起一套密切结合生产实际的先进的工艺分析计算方法。国外已开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汽车覆盖零件的成形过程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和计算机模拟,以预测某一工艺方案对零件成形的可能性和可能出现的问题。2)加快产

15、品更新换代,克服模具设计周期长的缺点。应大力开展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CAD/CAM )技术的研究。在我国,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多工位级进模 CAD/CAM 技术的研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2 页- 4 - / 42 3)满足大量生产需要以及减轻劳动强度。应加强冷冲压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研究,使一般中、小件能在高速压力机上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生产,达到生产高度自动化,进一步提高冲压的生产率。1 扣件图形扣件闭合时:扣件打开时:扣件零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16、 - - - -第 6 页,共 42 页- 5 - / 42 扣件零件:扣件零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2 页- 6 - / 42 扣件零件2 弯曲件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2.1 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材料:不锈钢材料厚度: 0.6m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2 页- 7 - / 42 此工件是典型的 U形状件弯曲、圆弧弯曲,零件图中的尺寸公差未注公差,在处理这类零件公差等级时均按IT14 级要求,冲模制造精度按IT6IT7 确定

17、。 U形弯曲圆角半径 R为 0.5mm,大于最小弯曲半径 50mm, 所以 a =1.8mm, a=2mm 。送料步距 A=35.82mm 条料宽度 B=52.53mm 。 2 )排样布局材料利用率计算:S=922.9321mm=100%=100%=100% =48.04% 式中,材料利用率;S工件的实际面积;S 所用材料面积,包括工件面积与废料面积;A步距 相邻两个制件对应点的距离)B条料宽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3 页,共 42 页- 12 - / 42 3.3 凸模、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外形由落料获得, 23 孔由

18、冲孔获得,所以落料以凹模为基准尺寸,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尺寸,冲孔则以凸模为基准尺寸计算如下:冲孔=3.105+0.1 )mm=3.2055mm 校核:+2C-2C0.006+0.010.13-0.10.016 冲裁件外形属落料件,选凹模为设计基准件,按配制加工方法,只需计算落料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凸模刃口尺寸由凹模的实际按间隙需要配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4 页,共 42 页- 13 - / 42 a. 凹模轮廓磨损图1、根据图所示,凹模磨损后变大的尺寸有A(23.5,A(48.47,A(28,A(48.53,A(R

19、2.6,A(R6,A(43.33 刃口尺寸计算公式: A =(A-x查表:对于以上要计算的尺寸,其磨损系数均为x=0.75 A=(23.5-0.75 0.334mm=23.25mm A=(48.47-0.75 0.39mm=48.18mm A=(28-0.75 0.33mm=27.75mm A=(48.53-0.75 0.39mm=48.24mm A= R2.6mm A= R6mm A=(43.33-0.75 0.39mm=43.04m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5 页,共 42 页- 14 - / 42 2、根据图所示,

20、凹模磨损后变小的尺寸有B(26.8、B(R2.5、B(R1.5 刃口尺寸计算公式: B =(B+x查表:对于以上要计算的尺寸,其磨损系数均为x=0.75 B=(26.8+0.75 0.33mm=27.05mm B=R2.5mm B=R1.5mm 3、根据图所示,凹模磨损后不变的尺寸有C(25.41, C,C,C 刃口尺寸计算公式: C =(C+0.50.125C =25.41-0.33+0.5 0.33)0.1250.33 =25.250.041 C=31.38-0.39+0.5 0.39)0.1250.39 =31.190.049 C=16-0.27+0.5 0.27)0.1250.27 =

21、15.870.034 C=50mm, 所以 a=3mm 。送料步距 A=11.8mm 条料宽度 B=56.85+6=62.85mm 。 2 )排样布局材料利用率计算:S=624.9283mm=100%=100%=100%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0 页,共 42 页- 19 - / 42 =84.26% 式中,材料利用率;S工件的实际面积;S 所用材料面积,包括工件面积与废料面积;A步距 相邻两个制件对应点的距离)B条料宽度。4.3 凸模、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外形由落料获得, 3 孔和 64 的方形孔由冲孔获得,所以落料以凹

22、模为基准尺寸,冲孔以凸模为基准尺寸,冲孔则以凸模为基准尺寸计算如下:冲孔=3.105+0.03 )mm=3.135mm 校核:+2C-2C0.006+0.010.05-0.0230.0160.02 故满足间隙公差条件。冲孔=5.135+0.03 )mm=5.165mm 校核:+2C-2C0.008+0.0120.05-0.0030.02=0.02 故满足间隙公差条件。落料=0.02 由此可见,只有缩小、,提高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此时可取=0.42C-2C)=0.40.02=0.008mm =0.6=0.02 由此可见,只有缩小、,提高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此时可取

23、=0.42C-2C)=0.40.02=0.008mm =0.6=1.845-0.02 )mm=1.825mm 校核:+2C-2C0.01+0.006=0.0160.02 故满足间隙公差要求。4.4 冲裁力的计算计算冲裁力的目的是为了选用合适的压力机,设计模具和检验模具的强度。压力机的吨位必须大于所计算的冲裁力,以适应冲裁工艺的需要。冲裁力 F =K t L=1.30.2 168.1984490KN=21.428KN 卸料力 F =K F=0.0521.428 KN=1.071KN 推料力 F=nK F =200.06 21.428 KN=25.714KN 冲压力 P = F+F +F=21.4

24、28KN+1.071KN+25.714 KN=48.213 KN 式中:材料搞剪强度, MP 查表得=430550MP ,取=490MP;L冲裁週总长,通过软件直接算得L=168.1984m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3 页,共 42 页- 22 - / 42 K 是考虑到冲裁模刃口的磨损、凸模与凹模间隙的波动、润滑情况、材料力学性能与厚度公差的变化等因素而设置的安全系数,一般取1.3 ;K卸料力系数,其值为0.02 0.06 ,薄料取大值,厚料取小值,取0.05;K 推料力系数,其值为0.03 0.07 ,薄料取大值,

25、厚料取小值,取0.03 4.5 压力机的选取冲裁时,压力机的公称压力必须大于或等于冲裁时各工艺力的总和F。F= F+F +F=21.428KN+1.071KN+25.714 KN=48.213 KN所以, F=108.415 KN 因此压力机可以选取63 KN 吨位的压力机。型号: J23-6.3 模柄孔尺寸5 弯曲工艺计算5.1 零件弯曲模 I 的工作部分尺寸计算零件的展开尺寸,在前面已经计算过,根据中性层长度不变的原理进行计算。1、大圆孤的弯曲小变形程度 10 )时的回弹值,小变形程度,回弹大,先计算凸模圆角半径,再计算凸模角度。相对弯曲半径、凸模角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26、-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4 页,共 42 页- 23 - / 42 2、圆钩的弯曲大变形程度 r/t5 )时的回弹值,大变形程度,圆角回弹小,不必计算凸模圆角半径,只计算凸模角度。相对弯曲半径查表得=1=122 -1 =120以上各式中:凸模的圆角半径 ,mm ;凸模的圆角半径所对孤长的中心角 , 度;材料的弹性模量,查表得=190;工件的圆角半径, mm ;弯曲材料的厚度, mm ;材料的屈服极限,查表得=200;工件的圆角半径 r 所对的孤长的中心角,度。5.2 零件弯曲模弯曲力的计算1、校正弯曲的弯曲力=40826.8454=33.07KN 式中:校正部

27、分投影面积,=826.8454单位面积上的校正力,查表得=40校正弯曲力最大是在压力机工作到下死点的位置,且校正力远远大于自由弯曲力,而在弯曲工作过程中,二者又不是同时存在,因此,只计算校正力。即=33.07KN 2、压力机的选取接校正弯曲力选择压力机吨位,即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5 页,共 42 页- 24 - / 42 采用形式可倾压力机 J23-6.3 标称压力为 63KN , 模柄孔尺寸5.3 零件弯曲模的工作部分尺寸计算U形弯曲大变形程度 r/t5 )时的回弹值,大变形程度,圆角回弹小,不必计算凸模圆角半径,只

28、计算凸模角度。相对弯曲半径查表得=9 ,凸模中心角=90 -9 =81U形弯曲的外形尺寸 28mm =0.63mm 凹模:凸模:查表得,凹模深度:取 H=16mm 推板取 10mm 以上各式中,弯曲凸模与凹模的单面间隙,mm ;, 为材料厚度的基本尺寸和最小尺寸,mm ;弯曲凹模的圆角半径, m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6 页,共 42 页- 25 - / 42 5.4 零件弯曲模弯曲力的计算1、U形件接触弯曲的弯曲力=6.019KN =6.019KN 式中:安全系数,一般取1.3 ;弯曲件的宽度, mm ;弯曲件的内

29、弯曲半径,mm ;材料的强度极限,;弯曲材料的厚度, mm 。2、压力机的选取接触校正弯曲力选择压力机吨位,即采用形式可倾压力机 J23-6.3 标称压力为 63KN , 模柄孔尺寸6 模具总装图的设计与计算6.1 零件冲孔落料的级进模的设计1、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1)、凸模的设计计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7 页,共 42 页- 26 - / 42 、模具装配二维工程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9 页,共 42 页- 28 - / 42 精选学习资料 -

30、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0 页,共 42 页- 29 - / 42 2、标准件的选取 (1 、模座的选用:凹模厚度H=Kb=0.35 48.47=16.96 凹模壁厚 c=(1.5 2H=30 40 取 H=20 c=35mm A=D+2c=48.47+352=118.47mm B=D+2c=48.53+352=118.53mm 取, A=125mmB=125mm 故模架选取:凹模周界L=125mm B=125mm 闭合高度 H=160 190mm 的后侧导柱模架。上模座12512535 下模座 12512545 GB/T2855.5 2

31、)、模柄采用压入式模柄 A32 80 JB/T 7646.1 3)、凸模固定板 12512520 45钢 JB/T 7646.3 4)、卸料板 H=10mm 5)、垫板 125 1258 45 钢 JB/T 7643.3 6)、圆柱销8 8)、卸料螺钉用 M6 ,所有的螺钉均用M8 ,连接螺钉用 M5 9)、B型导柱 B20h513040 GB/T 2861.2 B型导套 B22H68033 GB/T 2861.7 10)、导料板 H=5mm 6.2 弯曲模 I 的设计1、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1)、凸模的设计计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32、- -第 31 页,共 42 页- 30 - / 42 、模具装配二维工程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2 页,共 42 页- 31 - / 4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3 页,共 42 页- 32 - / 42 2、标准件的选取(1、模座的选用:后侧导柱模架。上模座 16010035 下模座 16010045 GB/T2855.5 2)、模柄采用压入式模柄 A32 JB/T 7646.2 3)、圆柱销8 4)、所有的螺钉均用M8 5)、B型导柱 B25

33、h516050 GB/T 2861.2 B型导套 B25H69038 GB/T 2861.7 6.3 弯曲模 II 的设计1、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1)、凸模的设计计算、模具装配二维工程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5 页,共 42 页- 34 - / 42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6 页,共 42 页- 35 - / 42 2、标准件的选取(1、模座的选用:后侧导柱模架。上模座 16010040 下模座 16010050 GB/T2855.5 2)、模柄采用

34、压入式模柄 A32 95 JB/T 7646.1 3)、圆柱销8 4)、所有的螺钉均用M8 5)、B型导柱 B25h516050 GB/T 2861.2 B型导套 B25H69038 GB/T 2861.7 6.4 零件冲孔落料级进模的设计1、主要零部件设计计算1)、凸模的设计计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7 页,共 42 页- 36 - / 42 、模具装配二维工程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8 页,共 42 页- 37 - / 42 精选学习资料 -

35、-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9 页,共 42 页- 38 - / 42 2、标准件的选取 (1 、模座的选用:凹模厚度H=Kb=0.35 56.85=19.8975 凹模壁厚 c=(1.5 2H=30 40 取 H=25 c=35mm A=D+2c=56.85+352=118.47mm B=D+2c=24.6+352=94.6mm 取, A=160mmB=100mm 故模架选取:凹模周界L=160mm B=100mm 闭合高度 H=160 195mm 的后侧导柱模架。上模座16010040 下模座 16010050 GB/T2855.5 2)、

36、模柄采用压入式模柄 A32 95 JB/T 7646 3)、凸模固定板 1160 10020 45钢 JB/T 7646.3 4)、卸料板 H=10mm 5)、垫板 1160 1008 45 钢 JB/T 7643.3 6)、圆柱销8 8)、卸料螺钉用 M6 ,所有的螺钉均用M8 ,连接螺钉用 M5 9)、B型导柱 B25h516050 GB/T 2861.2 B型导套 B25H69038 GB/T 2861.7 10)、导料板 H=5mm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0 页,共 42 页- 39 - / 42 总结在指导老师

37、精心指导和帮助下,一步一步的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的所有工作。此次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有关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对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很大的了解。通过这次模具设计,本人在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次毕业设计,综合运用了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结合生产实际知识进行一次冷冲压模具设计,通过实际设计从而培养和提高了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巩固与扩充了冷冲压模具设计等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基本的模具技能,懂得了从分析零件的工艺性入手,确定工艺方案,了解了模具的基本结构,提高了计算能力,绘图能力,熟悉了相应规范和标准,同时对各科相关的课程都有了全面的复习

38、,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有了提高。并提高了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的能力,熟悉了设计中的标准和规范等。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模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在此非常感谢各位指导我的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总之,这次毕业设计收获蛮多的,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成虹 .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二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周玲 . 冲冲模设计实例详解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3曹立文、王冬 . 实用冲压模具设计手册 .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4邓志平 .

39、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5郝滨海 . 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6陈剑鹤 . 冷冲压模具设计图册 .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7王孝培 . 冲压手册 第 2 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8吴志军 . 机械制图 第五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1 页,共 42 页- 40 - / 42 9王孝培 . 冲压设计资料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10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锻压学会编,锻压手册冲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1四机部标准化研究所,冷压冲模具设计,1981 12UG 培训资料,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1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编,中国模具设计大典,2003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2 页,共 4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