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例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例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经验材料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 努力增加农夫收入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阅历材料 加快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增加农夫收入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县坚持“富有农夫,首先要削减农夫”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及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农村劳动力结构,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拓宽了农夫增收渠道。我县辖六乡一镇,20个行政村,县域总人口6.48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3510人,劳动力11255人。现有富余劳动力1360人。近两年来,全县农村
2、剩余劳动力转移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01年转移493人,创外出劳务收入158.1万元,农夫人均纯收入达61.9元;2002年转移1009人,创外出劳务收入172.3万元,农夫人均纯收入达92.1元。今年 上半年全县劳动力转移人数达582人,从事第一产业235人、其次产业77人、第三产业270人。截止6月底,劳动力转移已实现人均纯收入43元,为全县完成劳动力转移增收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建农村劳动力就业岗位。近年来,我县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县级经济发展的主要力气常抓不懈。主动在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实惠政策,努
3、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大批规模企业来 投资建设。 等企业相继落户 。截止目前,全县共引进农业开发、石材、工业加工、旅游开发等企业85家,这些企业的引进为我县农村劳力供应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劳动力760余人。lOCAlhOSt (二)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围绕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努力开拓农夫劳务空间。我们把特色种植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狠抓了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根据抓大扶强的原则,重点扶持了 等特色农业综合开发企业, 已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几年的发展,这些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农夫增收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企业与农户之间逐步建立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今年,全县以
4、葡萄、番茄、辣椒为主的特色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到3.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21.7%。带动农户986户,吸纳农村劳动力235人。 (三)大力发展畜牧业,努力拓宽农村劳动力输出渠道。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畜牧业做为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夫增收的重大战略举措,制定实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资金扶持力度,突动身展农区畜牧业,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预料到今年末,全县各类牲畜饲养总量将达到20.2万头(只),同比增长6.82%,年内出栏牲畜10万头(只)。肉类总产3390 吨,增长17.43%,奶类产量600吨,增长40.85%,禽类产量898吨,增长10%,各种禽类出栏30万羽。农区牲畜达11.66万头(只)
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在大农业产值中的比重达到24 %,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30%以上。通过畜牧业发展,为全县1546名农夫供应了就业岗位。 (四)依托旅游、石材等新兴支柱产业,拓宽农夫外出劳务收入。随着我县旅游业、石材业的快速兴起,围绕旅游业、石材业参加二三产业经营的农夫越来越多,对吸纳转化农村劳动力起到了主动作用。通过主动激励引导农夫从事加工销售、贮存保鲜、运输、餐饮消遣、社区服务等渠道,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02年全县从事二三产业的户数达到2511户,从业人员3127人,其中54%来自农村;私营企业31户,其中26%来自农村。总收
6、入达到4056.6万元,农夫人均纯收入达到711元,占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21.1%。 (五)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夫科技文化素养。仔细贯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大科技文化普及的投入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养、劳动技能和适应实力。组织农业科技人员、示范户、农村青年经纪人,把先进的技术、好用的技能以及新观念、新意识送到农夫家中。通过科技之冬、科技下乡、举办各类好用技术培训班等形式,使全县农村青年受教化面达80%以上,为农夫驾驭新技能,增加市场竞争力和适应实力创建了有利条件,提高了农夫的综合素养。 我们虽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方面做出了一些成果,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夫增收内在要求
7、相比仍存在肯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城镇化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吸纳数量众多的富余劳动力。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短期外出为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这些短期外出的劳动力绝大多数保留着对农村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每年除外出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季节性还体现在劳动力转移存在肯定间隔性和随意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三是农夫就业观念尚未转变,习惯于传统农业的粗放耕种。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宁愿在农村闲着也不愿外出找寻就业出路,造成劳动力资源奢侈。四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程度不高,劳动力市场发展迟缓。大部分农夫外出都是自发的,处于无序状态。缺乏对农村劳
8、动力的总需求、总供应的调整和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五是一些农夫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不灵,找不到挣钱门路。农夫外出打工,也经常出现拿不到工资,不给签合同,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缺乏基本的劳动爱护,没有劳动保障等问题。六是劳动者素养较低,缺少外出就业的手艺。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有些只具备小学文化,甚至是文盲,无专业技术特长,难以向非农领域和第三产业转移。七是培训服务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须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农夫增收渠道,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和后劲。虽然,我们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有大量的劳动力沉积在农村,农夫增收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富民强县”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实行有力措施,把农村 12下一页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