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实习报告 学学 院:农院:农 学学 院院 专专 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班班 级:级:121 班班 学学 号:号:1209010433 学生姓名:田茂苑学生姓名:田茂苑 指导老师:刘元生老师指导老师:刘元生老师 前言前言 土壤(英文名称:Soil)位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 物的疏松层。土壤是在特定成土条件下,经过漫长的成土过程逐渐发育和形成 的历史自然体。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 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 隙结构的介质,是地球陆地表面的脆弱薄层
2、土壤是各种陆地地形条件下的岩石 风化物经过生物、气候诸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以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而发生 发展起来的。土壤是一个复杂而多相的物质系统。它由各种不同大小的矿物颗 粒、各种不同分解程度的有机残体、腐殖质及生物活体、各种养分、水分和空 气等组成。 土壤调查与制图就是把一定区域内的土壤作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其内各 种土壤类型的发生、发育、演变的规律及分布状况,研究各种土壤类型的区域 性特征、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研究土壤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关系,测绘出 土壤类型图及相关图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资源进行评价,编制土壤资源评 价等级图,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改良实施方案。土壤的地带性分布是指土壤与
3、生物气候条件相适应的分布规律。土壤的分布分为地带性分布和非地带性分布。 土壤地带性分布可以分为水平地带性分布和垂直地带分布,其中,水平地带性 分布有可以划分为经度地带性分布和纬度地带性分布。通过土壤调查与制图 的野外实习,对于掌握书本知识和我们进一步认识土壤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习目的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和理化性质的测定,进一步结合理论知识,对土壤 形成过程中地形、气候、母质、植被、时间以及认为活动进行简单了的了解, 认识其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根据土壤发生学原理对土壤进行简单命名,并深 入认识各类型土壤在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更好的利用措施。实习有 助于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地
4、情况紧密结合,对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加深、巩固, 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1. 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2. 结合实地学习并思考土壤类型与成土因素的的关系并学会根据成土因素 估测土壤类型; 3. 从实地观察中理解土壤类型随海拔高度变化的垂直地带分异,以及水热 条件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4. 思考中低产田存在的问题和改良的方法。 5. 通过以卫片为底图进行的野外“土壤及土地利用”调查和室内制图等教学 实习环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贵阳市花溪区桐木岭进行“土壤及土地调查与 评价”教学实习。 6. 掌握“资源调查与制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培
5、养野外独立工作能力。 7. 绘制土地利用现状图, 绘制土壤分布图。 二、实习小组和人员二、实习小组和人员 第三组。组员:邹健、何普、刘启超、张忠良、史传俊、贺正富。 三、实验主要工具及试剂三、实验主要工具及试剂 图纸(桐木岭 6 号)、锄头、铁锹、Hcl 溶液、pH 指示剂、pH 试纸、白 瓷板、电动刀、取土盒 5 个、彩笔等。 四、实习要求四、实习要求 1. 以正射影像为工作底图,根据路线调查和典型区的调查,完成土地利用 现状图、土壤图等。 土壤利用图:根据土壤利用状况确定土壤利用类型,并按土壤利用分类表标 号。 土壤图:根据土壤相应指标确定土壤类型,并按土壤类型表标号,对于新土 种由小组根
6、据土壤指标状况先命名,然后进行统一命名。 2. 根据路线调查和典型区域的调查完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在室 内完成各小组专题图的拼接。 3.花溪区桐木岭周边区域土壤的分类、质地、植被类型、侵蚀程度、植被覆 盖度等调查以及实习报告的完成。 5、实习计划及时间实习计划及时间 实习时间计划为 5 天,分野外调查和室内制图两个阶段。 1. 野外调查阶段。(2 天) 2. 室内制图阶段(3 天)。 六、实习地区(花溪)概况六、实习地区(花溪)概况 花溪区位于贵州高原中部,是省会贵阳市南郊的一个县级区,地处东经 1062710652,北纬 26112634。北临南明区、乌当区,东与龙里县相邻, 南接长
7、顺县、惠水县,西与清镇市、平坝县接壤,距贵阳市中心 17 公里。全 区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地总面积 957.6 平方公里。 花溪区地势起伏较 大,地区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地貌总的轮廓是:东西两侧山地、丘陵地 势较高,海拔 1200 米以上;中部槽谷盆地地势较低,海拔 1100 米左右。以 分水岭为界,西南至东南部位中山峡谷及台地,地势较高,海拔在 1300 米以 上;西北、东北部海拔多在 12001300 米之间。 花溪区处于长江、珠江两大 流域的分水岭地带,从西南部的旧盘、掌克至桐木岭、孟关上板一线为分水岭。 分水岭以北及高坡东部属于长江流域乌江水系,面积 603 平方公里,占全区总
8、 面积的 59.2%;以南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面积 415 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 的 40.8%。按河长大于 10 公里或流域面积大于 20 平方公里的标准,全区共 有 17 条河流,境内总河长 257 公里;其中属长江流域的 9 条,总河长 147 公里;属珠江流域的 8 条,总河长 110 公里。 本次实习区地理位置、范围、自然概况本次实习区地理位置、范围、自然概况 位于花溪区西南部的桐木岭村境内山高谷深,垂直气候差异大,森林复被 率高,立体农业显著;属岩溶中山地貌区,距花溪 3 公里,地形起伏不平,海 拔高度在 1213.51433.3 米之间;多为板岩风化山体,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
9、重,水蚀作用显著,多为水蚀地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暖湿润,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 13.5,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129.3mm,年日照时数 12501290 小时, 10年积温 36004200左右, 无霜期 255290 天;地层以泥炭系、石灰系和二叠系的碳酸盐岩类的风化残 积物、坡积物等为主,表层出露以石灰系的灰岩为主;受成生物气候和生物活 动的影响,土壤以黄壤为主,其中旱地土种以黄沙泥土为主,水田土种以黄泥 田为主,土壤 pH 值在 7.07.5 之间。分布在平缓和坡度较小的区域土层深 度平均可以达到 1.2 米,坡度较大区域,土层较浅平均只有 0.6 米。主
10、要树种 杉木、马尾松和毛栗等灌丛等,森林覆盖率和自然植被覆盖率较高;主要农作 物有水稻、玉米、油菜、等。自然土以硅质黄壤和石灰土居多旱作图主要有黄 沙泥土、冷砂土、大泥土和岩泥等;水稻土有黄沙泥田、大眼泥田和大泥田等。 七、实习内容及过程七、实习内容及过程 、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学习 经过刘老师对这次调查实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开始安排接下来几天的调 查 的具体内容和各项调查技术的原理和注意的细节。花溪区桐木岭土壤和土地利 用 调查以正射影像图为底图,按地形图为标准,典型区域为单位,地块为基础, 生 产为中心,障碍发展的土、肥、水等因素为重点进行。 土壤图的内容:包括土 壤类型(以土种为主),
11、主要剖面点位,行政区界,队所在地、主要道路、沟 渠、水面、抽水机站、石质丘陵保留一定的等高线,图廓内应绘制图例(主要 包括着色和土壤代号、土壤名称、面积、说明)、比例尺、方位标(正北面图 可省)并标明制图时间和单位。 土壤利用类型图:主要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 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划分。土地利用现状采用三级分类,进行统 一的编码排列。 、实习开始、实习开始 1. 我们专业共分为 15 个小组集体进行了一条路线的调查桐木岭地区土地 利用现状。 2. 根据相关探查技术和步骤 15 个小组分区调查桐木岭地区和花溪地区的 土壤。 、调查内容、调查内容 成土因素与土壤特性的关系成土因素与土壤特性
12、的关系 (1)成土因素揭示土壤的发生与特性)成土因素揭示土壤的发生与特性 a.关系式:道库恰耶夫公式: S=f(C,O,R,P)T S:土壤体,R:地形,C:气 候, P:母质 ,O:生物 ,T:成土时间, 这个公式明确地表示了土壤与成 土条件之间的联系,即它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 5 种自然成土因 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而且各种成土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互相不能代替的,所有的 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同地,不可分割地影响着土壤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随着成 土因素的变化,随着空间因素的变化,土壤也随着不断地形成和演化着。 (2)土壤发育与母质的关系)土壤发育与母质的关系 土壤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它是土
13、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母质中的一些性 质例如机械性质、坚实度、渗透性、矿物组成和化学特性等都直接影响成土过 程的 速度和方向。母质中的磷、钾、钙、硫和其他元素也影响着土壤的自然肥力。 许多土壤的属性继承了母质的性质。酸性岩母质含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等抗 风化力强的浅色矿物较多,多形成酸性的粗质土;基性岩母质含角闪石、辉石、 云母等抗风化力弱的深色矿物较多,多形成土层较厚的粘质土壤。从酸性岩母 质到基性岩母质随着硅含量的减少,而铁,锰、镁、钙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母 岩发育的红壤,其化学组成不同,富铝化强度也有差异。一般说来,由玄武岩、 石灰岩等基性母岩发育的红壤,其淋滤系数、分解系数、铝化系数和铁化系
14、数 的相对值,均高于由花岗岩等酸性母质所发育的红壤。如果母质层具有不同质 地层次,亦影响到土壤中物质迁移转化过程,非均质母质对土壤形成、性状、 肥力的影响较均质母质为复杂,影响土体中物质迁移转化的不均一性,不同母 质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土壤。 不同母质对土壤次生矿物也很有影响。斜长石和基性岩母质发育的土壤含 有多量的三水铝矿,酸性岩中的钾长石发育的土壤则以高岭石为多。冰渍物和 黄土中,含水云母和绿泥石较多;下蜀黄土以水云母为主;页岩和河流冲积物 富含水云母;紫色页岩,湖积物和淤积物多蒙脱石和水云母。蒙脱型粘性母质 易发育成变性土。 不同母质所形成的土壤,其养分情况也不相同。钾长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土
15、 壤有较多的钾;而斜长石风化后所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钙;辉石和角闪石风化 后所形成的土壤有较多的铁、镁、钙等元素;含磷量多的石灰岩母质,在成土 过程中虽然石灰质遭淋失,但土壤含磷量仍很高。 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质地。质地粗的母质上形成的土壤质地也较粗,质地 细的母质形成的土壤质地也较细。粗质母质易发育成淋溶土,细质母质易发育 成潜育土。 在一些土壤形成过程中,母质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热带、 亚热带地区,地带性土壤是砖红壤和红壤等,但在石灰岩和紫色岩上发育的土 壤,因含有大量碳酸钙,阻滞和延缓了富铝化作用的进行,因而分别发育成为 石灰土和紫色土。 (3)土壤发育与气候的关系)土壤发育与气候的
16、关系 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而土壤水、热状况又直接或间接地 影响风化过程,影响植物生长,微生物活动,以及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可以 说,土壤的水、热状况决定了土壤中所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作用,影 响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强度。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产生一定性质和类型的 土壤,因此,气候是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学中, 把土壤温度和湿度作为诊断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 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矿物的风化有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其速度 和温度有关。 气候对次生矿物形成的影响,一般情况是,降水量增加,土壤粘 粒含量增多。土温高,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加强。因此,不同气候带的
17、土壤中, 具有不同的次生粘土矿物。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过 度湿润和长期冰冻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而干旱和高温,好气微生物比较活跃, 有机质易于矿化,不利于有机质积累。 不同气候带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也不相同。草甸土中微生物数量最 多,黑土中微生物数量每克土可达数千万个,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栗钙土、棕 钙土、灰钙土中,微生物数量在数百万到数千万个之间,湿润地区的红壤,砖 红壤中,微生物数量较少,但某些砖红壤中也可达两千万个左右。气候影响着 土壤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不同气候带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 类型,如寒温带分布着灰化土,温带分布着暗棕壤,暖温带分布着棕壤,亚
18、热 带和热带分布着红壤、砖红壤等。同时由于气候干湿程度的差异,也分布有相 应的土壤类型,如温带湿润气候区,分布有淋溶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分 布有弱淋溶土,钙积土,温带干旱区分布有荒漠土。 (4)土壤发育与生物的关系)土壤发育与生物的关系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它们是土壤有机质 的制造者,同时又是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者。它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因 素。其中植物,特别是高等绿色植物及其相应的土壤微生物类群,对土壤的作 用最为显著。绿色植物对分散在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营养元素有选择地加以 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成活体有机质,并把太阳能转变为 潜能,再
19、以有机残体的形式,聚积在母质表层,然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合 成作用,或进一步转化,使母质表层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逐渐丰富起来,产生了 土壤肥力特性,改造了母质,推动了土壤的形成和演化。 土壤微生物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并且是多方面的。它最主 要的作用是分解动植物有机残体,使其中潜藏着的能量和养分释放出来,供生 物再吸收利用,使生物能世代延续下去。土壤物质的生物循环不断反复进行, 土壤肥力也不断地演化和发展。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的同时,还参与土壤腐殖 质的形成。此外,某些特种微生物,如固氮菌能增加土壤氮素养分。各种自养 性细菌对矿物质的分解等,都对土壤形成和发展起一定的作用。土壤动物中的
20、原生动物,各种土栖昆虫、蚯蚓和鼠类等,它们的残体也是土壤有机质的一种 来源,同时它们以特定的生活方式,参与土壤有机残体的分解、破碎,以及翻 动、搅拌疏松土壤和搬运土壤的作用。土壤动物种群的组成 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壤类型和土壤性质的标志,并可作为肥力指标 (5)土壤发育与地形的关系)土壤发育与地形的关系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不同于母质、气候、生物因素,它没有给土壤提供任何 新的物质,它的作用只是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它和土壤之间并未进 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只是影响土壤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个 条件。它是通过其他成土因素对土壤起作用的。 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 的重新分配。主
21、要表现在不同高度、坡度和方向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面辐 射是不同的。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而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 湿度逐渐增大,因而自然植被也随之发生变化,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 出现土壤垂直分布的规律。在北半球,南 坡接受光热比北坡强,但南坡土温及 湿度的变化较大,北坡则常较阴湿,平均土温低于南坡,因而影响土壤中的生 物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南坡和北坡的土壤发育,甚至土壤发 育类型均有所不同。 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斜坡排水快, 土壤物质易遭淋溶,常见砾质薄层土壤;在低洼处,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 易积累,土色较暗,土层深厚。高地和低地之间表现为
22、共轭关系。在相同的降 水条件下,平原、 岗丘、洼地等不同地形接受降水的状况不同。不同的地形部位的母质分配是不 同的,山地上部或台地上其母质主要是残积母质,从上部质地较细的土层到较 粗的碎屑物,过渡到基岩。坡地和山麓的母质多坡积物,粗碎屑和粗颗粒分布 在地形高处,愈远则颗粒愈细小,多由细砂和粘性物质组成。在山前平原的冲 积锥或冲积扇地区,成土母质为洪积物,从地形部位较高处向低平处,土壤质 地由粗逐渐变粘。土壤分布的特点是砾质 土砂土壤土粘土。 地形发育深刻地影响着土壤发育。由于地壳的上升和下降,或局部侵蚀基 准面的变化,不仅影响土壤的侵蚀与堆积过程,而且还要引起水文、植被等一 系列变化,从而使土
23、壤形成过程逐渐转向,使土壤类型依次发生演替。 、土壤分类表。、土壤分类表。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表(修订方案,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表(修订方案,1995) 土 纲 亚 纲 土 类 有永冻 落叶永冻有机土,纤永冻有机土,并腐永冻有机土 机土有机土 正常 有机土 落叶下常有机土,纤维正常有机土,半腐正常有机 土,高腐正常有机土 人 为土 水耕 人为土 潜育水耕人为土,铁渗水耕人为土,铁聚水耕人为 土,简育水耕人为土 旱耕 人为土 肥熟旱耕人为土,灌淤旱耕人为土,泥垫旱耕人为 土,土垫旱耕人为土 灰 土 腐殖 灰土 简育腐殖灰土 正常 灰土 简育正常灰土 火 山灰土 寒冻 火山灰土 简育寒冻火山灰土 玻璃
24、火山灰土 干润玻璃火山灰土,湿润玻璃火山灰土 湿润 火山灰土 腐殖湿润火山灰土,湿润火山灰土 铁 铝土 湿润 铁铝土 暗红湿润铁铝土,简育湿润铁铝土 变 性土 潮湿 变性土 盐积潮湿变性土,钙积干润变性土,简育干润变性 土 干湿 变性土 腐殖干润性土,钙积干润变性土,简育干润变性土 湿润 变性土 腐殖湿润变性土,钙积湿润变性土,简育湿润变性 土 干 旱土 寒性 干旱土 钙积寒性干旱土,石膏寒性干旱土,粘化寒性干旱 土,简育寒性干旱土 正常 钙积正常干旱土,石膏正常干旱土,盐积正常干旱 干旱土土,粘化正常干旱土,简化下常干旱土 盐 成土 碱积 盐成土 龟裂碱积盐成土,潮湿碱积盐成土,简育碱积盐成
25、 土 正常 盐成土 干旱正常盐成土,潮湿正常盐成土 潜 育土 寒冻 潜育土 有机寒冻潜育土,简育寒冻潜育土 滞水 潜育土 有机滞水潜育土,简育滞水潜育土 正常 潜育土 含硫正常潜育土,有机正常潜育土,表锈正常潜育 土,暗沃正常潜育土,简育正常潜育土 均 腐土 岩性 均腐土 富磷岩性均腐土,黑色岩性均腐土 干润 均腐土 寒性干润均腐土,粘化干润均腐土,钙积干润均腐 土,简育干润均腐土 湿润 均腐土 滞水湿润均腐土,粘化湿润均腐土,简育湿润均腐 土 富 铁土 干润 富铁土 钙质干润富铁土,粘化干润富铁土,简育干润富铁 土 常湿 富铁土 富铝常湿富铁土,粘化常湿富铁土,简育常湿富铁 土 湿润 富铁土
26、 钙质湿润富铁土,强育湿润富铁土,富铝湿润富铁 土,粘化湿润富铁土,简育湿润富铁土 淋 溶土 冷凉 淋溶土 漂白冷凉淋溶土,暗沃冷凉淋溶土,简育冷凉淋溶 土 干润 林溶土 钙质干润淋溶土,钙积干润淋溶土,铁质干润淋溶 土,简育干润淋溶土 常湿 钙质常湿淋溶土,铝质常湿淋溶土,铁质常湿淋溶 淋溶土土 湿润 淋溶土 漂白湿润淋溶土,钙质湿润淋溶土,粘盘湿润淋溶 土,铝质湿润淋溶土,铁质湿润淋溶土,简育湿润淋溶 土 调查地区分类原则调查地区分类原则 8、调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地貌,等等如下调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地貌,等等如下 九、九、土壤资源评价土壤资源评价 评价的依据和方法评价的依据和方法 土地资
27、源评价,是以土地生产力为主要依据,在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上, 应用室内分析数据,进行综合评比,确定各类土壤质量等级。根据土壤性质、 土壤环境条件、多年平均的生物生产量,以评定该土壤单元的质量等级。 十、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十、土壤改良利用分区 、分区原则、分区原则 必须全面考虑土壤的环境条件和土壤性态,尤其是土壤改良的地理条件(如 地形、水文地质等)和障碍因素(如过沙、过粘、内涝、盐碱等),把它们的 共同性和差异性作为分区的依据。 生产性能及利用方向及改良措施:土层松散, 石砾含量高,肥力低又干燥,须保护好现有植被,严禁山火、放牧及灰积肥, 让植被自然恢复演替;在土层后的地点,可栽种喜钙经济植物。以
28、保土为主, 合理利用土地,防止土壤侵蚀;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促进土壤结构的松散, 培肥土壤。陡坡地应退耕还林,缓坡地要修梯田,保持水土。 、各论、各论 1. 黄泥土黄泥土 土母质为凝灰岩和流纹岩风化的残积坡积物,部分是泥岩风化物。质地以 粘壤土或壤质粘土为主,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pH4.5 一 6.2。粘土矿物以高岭 石、伊利石为主,伴有少量三水铝石和烃石;该土种地形陡,侵蚀较重,土体 浅薄,砾质性强,磷素缺乏。生物积累强,富含有机质和速效钾素,适宜于柳 杉、黄山松以及杉、松、毛竹生长,应发展柳杉为代表的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 和以黄山松为代表的常绿针阔混交林。 2. 黄沙泥土黄沙泥土 成土母质为
29、砂岩风化物,经垦种而成旱耕地。B 层黄色或灰黄色,pH5.5 左右。该土种土体薄,质地轻,有机质含量少,结构松散,耕作容易,通透性 好,保水保肥性较差,早春供肥快,发小苗,后期供肥差,作物产量低。种植 花生、甘薯、马铃薯、玉米、烟草等,多一年二熟,玉米亩产 100 一 150kg。 今后应施足有机肥,配施磷肥,注意后期追肥,烟草还应特别注意追施钾肥。 积肥困难地方,应大力发展绿肥,增加肥源,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 3. 石灰土石灰土 石灰土是热带亚热带地区在碳酸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多为粘质,土 壤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均高,土体与基岩面过渡清晰。石灰土土类划分 4 个亚 类,本区均有分
30、布。红色石灰土亚类多发育于厚层石灰岩古老风化壳,是风化 淋溶最强、脱钙作用最深的石灰土,土体无石灰反应,酸碱度中性;黑色石灰 土亚类是零星分布于岩溶区的岩隙与峰丛间的 A-R 型土壤,黑色腐殖质层厚 20-40cm,有机质含量 5-7,脱钙程度低,土体有石灰反应,微碱性;棕色石 灰土亚类性状介于前二者之间,无或弱石灰反应;黄色石灰土亚类分布于海拔 800m 以上山区,常与黄棕壤或黄壤交错分布,土体有黄化特征,中性反应。 该项目区的石灰土主要有黑岩泥和大泥土两个土种。 (1) 黑岩泥黑岩泥 成土母质为碳酸盐岩类(白云岩、石灰岩等)风化的残坡积物。土壤 pH7.37.8,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阳离子
31、交换量 2235me/100g 土。该土种 有机质含量丰富,结构良好,质地偏粘,盐基饱和,交换性能好,土壤肥力高。 在开发利用上宜封山育林,发展柏树、椿树、白杨、泡桐等用材林,或油桐、 棕榈、杜仲等经济林,还可发展天麻、三七等药用植物。增加植被覆盖,涵养 水源,防止干旱。 (2) 大泥土大泥土 成土母质为石灰岩风化的残坡积物。土壤 pH7.07.5,呈中性反应。阳离 子交换量 17me/100g 土左右。该土种土体较厚,结构较好,通透性好,质地上 层稍轻下层稍重,有利于保水保肥,养分含量中等。宜种性广,多为一年二熟, 亩产玉米 200kg 黄豆 120kg,烤烟 150kg,甘薯 2000kg
32、,小麦 150kg,油菜 120kg。改良利用上,应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补施磷肥,合理追肥,保证作 物健壮生长。 4. 水稻土水稻土 水稻土是通过长期水耕而形成的人为土,由于周期性氧化还原交替和淋溶 淀积,可在原来母土的基础上形成若干新的发生层,如淹育层、犁底层、渗育 层、潴育层、脱潜层、潜育层。因发生层次的组合不同,水稻土划分 8 个亚类, 本区除没有分布于滨海地区的盐渍水稻土和咸酸水稻土外,其余 6 个亚类均有 分布。潴育水稻土为发育良好的水稻土,其构型为 Aa-Ap-(P)-W-G;淹育水 稻土具 Aa-Ap-C 构型;渗育水稻土具 Aa-Ap-P-C 构型;潜育水稻土具 Aa- (A
33、p)-G 构型;脱潜水稻土具 Aa-Ap-Gw-G 构型;漂洗水稻土具 Aa-Ap-E-C 构型或 Ae-Ap-W-C 构型。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沿江平原、丘陵山地 的沟谷及山坡梯田,其中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高产水稻土分布区之一。该项 目区的水稻土主要有黄泥田、熟黄泥田、黄砂泥田、大泥田和大眼泥田五个土 种。 黄泥田黄泥田 成土母土为第四纪红色粘土红壤,耕作年限长。土壤 pH6.07.8,呈微酸 性至中性反应,阳离子交换量 1525me/100g 土,盐基饱和度在 70%以上, 且随土层加深而提高。该土种质地粘重,耕性差,土性偏冷,水、肥、气、热 状况不协调,耕层浅薄,质地偏重,适耕期较
34、短,肥力偏低。该土种施肥的效 果甚好,增产潜力很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壤物理性质差。为改善土壤 性质,提高地力,应加深耕层,同时增施有机肥。 、项目区内土壤适宜性评价、项目区内土壤适宜性评价 土壤的适宜性评价是批评价土壤用于某种用途时的适宜程度,在选择参评 分子时通常要考虑土壤的外部环境因素和土壤的内部因素。同时又既要反映到、 影响到区域土地的整体生产力,又要将区域内土壤适宜性差异分出来。根据区 域控制原理,项目区内的许多重要环境因素都在同一条水平线上,例如气候因 子,因此在参评时省区分级标准差异不大的因子。 黄壤受脱硅富铝化作用和黄化作用的影响,PH 在 5.5 左右,呈酸性反应, 有机
35、质含量不高,由于风化淋溶作用强,有机质矿化速度快,有效磷被铁铝固 定明显加强。并且在黄壤酸性条件下不是任何作物都能生长的,因此要因地致 宜,种植一些喜酸性植物,例如马尾松、竹子以及油茶、柑橘、油桐等。此外 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磷肥、石灰以及其他化学措施,配合其他农业、 水利措施治理黄壤酸、粘、瘦、薄的障碍因素。 石灰土地区多是山区,这里山高路陡,交通不便,耕地地块窄小且零散, 土层浅薄,砾石多,不利于机械耕作,而且石灰岩的裂缝多,漏水,因此在石 灰土地区进行耕作是不适宜的。当然不得已必须耕种的情况下,那也得经过复 杂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保护。 潮土分布分布在平坦的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浅,植
36、被为草甸,有机质丰富, 加上本地光热水资源丰富,是很好的粮绵生产基地,但是这种土壤在本地的数 量极少,因此大多被开发成水稻田。 、室内拼图、室内拼图 对各个小组的几天来的调查进行总结,并对各个小组完成土壤 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拼接。 在绘制各个图之前,现在每组的薄膜上确定了 控制点,方便拼合是图幅能够准确匹配,我们先按控制点将四个小组的图拼合 后者在一张较大的薄膜上将各个小组的图绘制到一张上去。拼合完成后进行对 图幅进行修饰,绘制图例、比例尺和图幅名称等。 11、总结总结 通过本次土壤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实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 书本上学习不到的东西,增强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让我们对土
37、壤调查有 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并从实际出发提高了我们的读图及制图能力,查了很多相 关资料,如何制定评价土壤图动手等能力;知道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的基本方 法和具体工作,也懂得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此次的实习活动,我们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调解,在仅有 的知识水平和基本条件下认真的完成此次任务。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是一门实 践性很强的课程,仅仅依靠平时课堂上的听课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外亲身实 习,亲自去完成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才能更全面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对这 门课有更感性的认识。 总之此次实习活动我们不但在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也在实际动手操作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在知道自己的不足之余懂得自己该怎么 样改变自己的现状。最后真诚地感谢学院给以我们这样的重要学习机 会和刘老师对我们的耐心指导。 十二、附图十二、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