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5221936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PPT 页数:188 大小:2.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ppt(18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经济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础知识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第二节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无限需要的科学。稀缺规律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都有其客观必要性,比如v 几何学产生于农民丈量土地的需要v 天文学产生于游牧民族确定季节的需要v 经济学产生于客观存在的:资源稀缺资源稀缺与欲望无限欲望无限之间的矛盾一、资源的稀缺性 欲望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无限性,即人们的欲望永远没有完全得到满足

2、的时候。一种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永无止境。一、资源的稀缺性 人的欲望要用各种物品或劳务来满足,而物品或劳务要用各种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来生产。 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欲望而言,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二、人类社会面临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商品?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物品?为谁生产?上述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由资源的稀缺性而产生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市场经济 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自由放任) 计划经济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做出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

3、策。 混合经济 以市场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第二节 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的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价格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 生产理论 成本理论 市场结构理论 生产要素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 开放经济理论 宏观

4、经济政策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经济分析工具一、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实证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超脱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二、经济分析工具 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是模型 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与动态均衡分析 定性与定量分析第二章第二章 供给与需求供给与需求什么是需求 经济学中的需求包含两层意思: 愿意

5、购买(需要) 能够购买(能力)强调需要与需求的区别 需求的相关概念 需求是对应于各种各种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量是指对应于给定的给定的价格水平,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需求曲线及需求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需求曲线(需求表)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什么是供给 经济学中的供给包含两层意思: 愿意生产(需要) 能够生产(能力) 供给的相关概念 供给是对应于各种各种价格水平,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量是指对应于给定的给定的价格水平,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生产的该

6、商品的数量 个别供给与市场供给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函数供给曲线及其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达式供给曲线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市场均衡 供给与需求曲线相交决定了市场均衡。在均衡价格下,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趋于均衡。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存在超额供给,存在超额供给,就会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存在超额需求,就会引起市场价格上升。均衡价格的决定均衡价格与实际价格均衡价格的变动4. 弹性及其应用 弹性是衡量一种商品的供求对于影响因素变化作出反应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用需求变动

7、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必需品与奢侈品 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物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商品用途的多少 时间的长短弹性的应用 概念:如果弹性小于1,即需求量变动比例小于价格变动比例,称为需求缺乏弹性;如果弹性大于1,即需求量变动比例大于价格变动比例,称为需求富有弹性 对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总收益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对于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总收益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供给价格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供给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这种弹性取决于所考虑时间长短,在大多数市场上,供给在长期中比在短期中更富有弹性。 如果弹性小于1,即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小

8、于价格变动的比例,称为物品供给缺乏弹性;如果弹性大于1,即供给量变动的比例大于价格变动的比例,称为物品供给富有弹性第三章第三章 效用论效用论第一节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效用论概述一、效用的概念一、效用的概念 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认为,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每个有理性的人都为自身谋求最大幸福是人性的某种规定性。边沁的这一功利主义思想为西方经济学的效用理论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在对“满足程度”即效用

9、的度量问题上,西方经济学家先后提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两种方法,它们分别是基数效用论者的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和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基数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为效用单位。 到了20世纪30年代,序数效用的概念为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一个有点类似于香、臭、美、丑那样的概念,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三、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三、基

10、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量的一般的意义是表示一单位的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抽象的边际量的定义公式为: 因变量的变化量边际量自变量的变化量 基数效用论者将效用区分为总效用(total utility,TU)和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MU) 。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假定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则总效用函数为: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 ( )TUf Q( )TU QMUQ

11、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时,有: 0( )( )limQTU QdTU QMUQdQ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利用数学语言,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达为: 0dMUdQ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1)随着相同消费品的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是递减的。(2)在一种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

12、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用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递减而递减。 (二)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二)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所以,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于货币也同样适用。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随着货币收入量的不断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又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三)消费者均衡(三)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13、 这里的均衡是指消费者实现最大效用时既不想再增加,也不想再减少任何商品购买数量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11221212nnnnPXP XP XIMUMUMUPPP(四)需求曲线的推导(四)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数效用论者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建立在该规律上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为基础推导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基数效

14、用论者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当消费者购买一种商品的时候,消费者均衡条件可以写为: MUP(五)消费者剩余(五)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0000( )QCSf Q dQPQ 利用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剩余,利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可以得到整个市场的消费者需求。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评价,它反映消费者通过购买和消费商品所感受到的状态的改善。因此,消费者剩余通常被用来试题和分析社会福利问题。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一、关于偏好的假定一、关于偏好的假定

15、序数效用论者指出: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好(即爱好)程度是有差别的,这种偏好程度的差别决定了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的大小顺序。 序数效用论者对消费者偏好有以下三个基本的假设条件: 偏好的完全性偏好的可传递性 偏好的非饱和性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 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 12()Uf XX、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具有连续性,于是,在同一坐标平面

16、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存在着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X2X22X21X11X12ACBX1I1I2O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无差异曲线不仅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负值,而且,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即随着商品1的数量的连续增加,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无差异曲线的这一特点是由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所决定的。 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三、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或R

17、CS)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为: 2121XMRSX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X2X22X21X11X12X1X2X1ABCO 假定商品数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即当X10时,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公式可以写为: 12212011limXXdXMRSXdX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从几何意义上讲,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表示无差异曲线的

18、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线的形状凸向原点。 无差异曲线告诉我们消费者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当物品很容易相互替代时,无差异曲线不太凸向原点;当物品难以替代时,无差异曲线非常凸向原点。 完全替代品(perfect substitutes) 面粉的数量2124玉米粉的数量I1I20 完全互补品(perfect complements) 眼镜架的数量2124眼镜片的数量I1I20第三节 预算线 一、预算线的含义一、预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又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或价格线。它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

19、的各种组合。 预算线的方程为: 也可写为: 1122IPXP X12122PIXXPP 二、预算线的变动二、预算线的变动 当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 X2AAB”BX1OA”B 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的位置会发生平移。 当消费者的收入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预算线的斜率和截距都会发生变化。 X2AB”BX1OBX2AAX1OA”B 当消费者的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时,预算线不发生变化。 第四节 消费者的均衡 序数效用论的分析指出,只有既定的预算线与其中一条无差异曲线的

20、相切点,才是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均衡点。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它表示:在一定的收入约束条件下,为了得到最大的消费满足,消费者应选择最优的商品数量的购买组合,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 1122PMRSP 它表示: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某种商品去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消费者在做出自己的消费选择时,把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作为既定的,然后选择使他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种相对价格的最优点。相对价格是市场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而边际替代率是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

21、一种物品的比率。在消费者最优时,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的评价(用边际替代率表示)等于市场的评价(用相对价格表示)。 如果假定商品的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衡量,则: 综合来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写为: 1122MUMRSMU111222MUPMRSMUP第六节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价格一、价格消费曲线消费曲线 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它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的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就是价格价格消费曲线消费曲线。 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由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从序数效用论者对

22、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需求量。 基数效用论者是在效用量可以具体衡量和边际效用递减这两个假定条件下推导出需求曲线的。 序数效用论者用由消费者偏好所决定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顺序或等级来代替效用量的具体衡量,用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来取代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样推导出了向右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第七节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在这里,实际收入水

23、平的变化被定义为效用水平的变化。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改变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量。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被称为收入效应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收入效应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变化。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被称为替代效替代效应应(substitution effect)。替代效应则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 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例,考虑消费者对百事可乐价格下降时的反应: “好消息!现在百事可乐便宜了,我的购买力增

24、加了。实际上我比以前更富了。因为我是一个富人,我可以买更多的比萨饼和更多的百事可乐。” “现在百事可乐的价格下降了,我放弃每一个比萨饼可以得到更多百事可乐。因为现在比萨饼更贵了,我要少买比萨饼多买百事可乐。” 二、正常物品二、正常物品(normal good)的替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对于正常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正因为如此

25、,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第八节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低档物品一、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的替代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效应和收入效应 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吉芬物品吉芬物品(Giffen goods)是低档物品的一种特例,这类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吉芬物品是以爱尔兰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Robert Gi

26、ffen)的名字来命名的。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是土豆需求量却反而增加了。这一现象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作为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向的变动,收入效应则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 吉芬物品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很大,以至于超过了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也就是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特殊形状的原因。 吉芬物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它是低档物品,随着价格的上升需求量上升; 它必须在消费者总开支中占很大的比重,才能使得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 在19世纪中叶的爱尔兰,土豆是一种重要的食物,购买土豆的

27、消费支出在大多数的贫困家庭的收入中占一个较大的比例,于是,土豆价格的上升导致贫困家庭实际收入水平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生活水平下降的反应是削减奢侈品肉,从而更多地购买土豆这种主食,这样形成的收入效应是很大的。同时,由于土豆相对于肉变得更为昂贵,替代效应使消费者想购买更多肉和更少土豆。但是,收入效应如此之大,以致超过了替代效应。结果,造成了土豆的需求量随着土豆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特殊现象。 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商品价格变化所引起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九节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不同的价格下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

28、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假定在某一商品市场上有n个消费者,他们具有不同的个人需求函数 则该商品市场的需求函数为: ( ),1 2diiQf P i 、1( )( )ndiiQfpF P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的该商品的所有个人需求量的加总。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某商品市场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不同的价格水平所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生产理论生产理论 一 、生产 经济学中的经济学中的生产生产是创造具是创造具有效用的商品或劳务的过程,有效用的商品或劳务的过程,也就是把生产

29、要素或资源变也就是把生产要素或资源变为商品或劳务的过程。也称为商品或劳务的过程。也称为把投入(为把投入(input)变为产出)变为产出(output)的过程。)的过程。 生产过程的产出既可以是最生产过程的产出既可以是最终产品,也可以是是中间产终产品,也可以是是中间产品;产出既可以是一种产品,品;产出既可以是一种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服务。也可以是一种服务。第一节 、厂 商二、生产者二、生产者( (厂商或企业)厂商或企业) 是指为销售获利而能够独立作出统一生是指为销售获利而能够独立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企业是把各种各样的经济资源结合起来企业是把各种各样的经济资源结合

30、起来进行生产并承担相应风险的经济组织。进行生产并承担相应风险的经济组织。 企业这种经济组织的作用:一是组织生企业这种经济组织的作用:一是组织生产、二是承担风险产、二是承担风险三、厂商的组织形式 厂商就是厂商就是“同一资本同一资本”支配意义下的企业。支配意义下的企业。(1 1)业主制:个人独资经营,负无限责任;)业主制:个人独资经营,负无限责任;(2 2)合伙制: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伙经营,承担无限)合伙制: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伙经营,承担无限责任;责任;(3 3)公司制:按照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公司制:按照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 格的厂商组织,承担有限责任。格的厂商组织,承担有限责任。

31、四、企业的本质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从强调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性年从强调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性质质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是对市场的替代。企业和: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是对市场的替代。企业和市场同时存在,是由于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有的在市市场同时存在,是由于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有的在市场进行成本更小。场进行成本更小。市场的优势市场的优势 企业的优势企业的优势 导致交易成本在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不相同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信息不完导致交易成本在市场和企

32、业之间的不相同的主要因素是因为信息不完全。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可以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全。通过企业这种组织形式,可以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企业的扩张是有限制的。企业的扩张是有限制的。企业的规模应该扩张到这样一点,即在这一企业的规模应该扩张到这样一点,即在这一点上再多增加一次内部交易所花费的成本与通过市场交易所花费的成点上再多增加一次内部交易所花费的成本与通过市场交易所花费的成本相等。本相等。厂商(企业)的本质l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企业可使市场交易内部化。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企业可使市场交易内部化。l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即企业有着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

33、成本更小,即企业有着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l某些交易必须在市场上完成,因为交易成本更小。某些交易必须在市场上完成,因为交易成本更小。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导致交交易易成成本本市场与市场与企业的企业的并存并存n厂商(企业)的本质。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为降低交易成本而对市场的一种替代。u交易成本:围绕着交易所产生的成本。u签约时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 这些偶然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这些偶然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进契约。u签约、监督和执行契约的成本。 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具体:(1)企业内部的多种契约、监督和激励。其运行需要成本。(2)企业规模过大导致信息传导过程中的缺

34、损(3)隐瞒信息、制造虚假和传递错误信息 。n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产生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产生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企业的扩张是有限的。企业扩张的界限:内部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市场和企业的比较市场的优势:企业的优势: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 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成本。 1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2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3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更有利。 五企业目标:利润极大化五企业目标:利润极大化微观的经微观的经典

35、假定典假定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有很多。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业行为的复杂性。 在经济学中,我们总是认为企业符合“理性的经济人”这一假定,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在竞争生存中所优先考虑的最重要的目标,经济学的分析就是建立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合理假设之上。TCQP),(ENKLfQ 41)(iiiqpQTC六、其它概念1 1经济变量:经济变量: 利润总收入(产出量与其价格之积)总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利润总收入(产出量与其价格之积)总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与其价格之积)数量与其价格之积)2 2生产要素:是指从事生产所必须投入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等经生产要素:是指从事生产所必须投入

36、的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等经济资源。包括四种:土地、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济资源。包括四种:土地、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3.3.约束条件:约束条件:(1 1)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技术条件)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技术关系(技术条件)生产函数来表示;生产函数来表示;(2 2)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经济条件)构成的成本问题)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经济条件)构成的成本问题成本函数成本函数来表示。来表示。 所以,分别以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来研究产出量与投入所以,分别以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来研究产出量与投入量及其相关价格的关系。量及其相关价格的关系。 第二节 、生产函数企业企业投

37、入投入产出产出生产函数: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式生产函数:投入要素与产出的关系式Q = f( x1 , x2 , x3 ,., xn )黑箱黑箱自然自然资源资源资本资本劳动劳动企业家企业家才能才能信息信息产量产量Q投投入入要要素素1、生产与生产要、生产与生产要素素1、生产与生产要、生产与生产要素素 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生产是对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组合以制成产品的行为,在生产中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品的行为,在生产中要投入各种生产要素以以 生产出产品,所以生产也就是把投入生产出产品,所以生产也就是把投入(input)转化为产出转化为产出(output)的过程。的过程。因此因此生产过程一头通

38、过要素需求与要素市场相生产过程一头通过要素需求与要素市场相连,另一头通过产品供给与产品市场相连。连,另一头通过产品供给与产品市场相连。 投入即生产要素投入即生产要素(factor of production)的种类的种类 劳动劳动(labour) 土地土地(land):农业社会的核心要素:农业社会的核心要素 资本资本(capital):工业社会的核心要素:工业社会的核心要素 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entrepreneur),(),(21nXXXfENKLfQ),(KLfQ 4、短期生产函数与长期生产函数 短期与长期的划分是根据厂商在这样一个时期内是否能调整生产规模,调短期与长期的划分是根据厂商

39、在这样一个时期内是否能调整生产规模,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而不是依据时间长短来划分整所有的生产要素。而不是依据时间长短来划分 短期生产函数:指厂商只能改变部分生产要素。某些生产要素相对固定短期生产函数:指厂商只能改变部分生产要素。某些生产要素相对固定(如厂房、设备),短期要素投入可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其生产函(如厂房、设备),短期要素投入可分为不变投入和可变投入。其生产函数为数为 )、(KLfQ Q = f(L、K)长期生产函数: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变动,包括资本。其生产函数为长期生产函数: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变动,包括资本。其生产函数为第三节 、短期生产函数(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二)边际

40、报酬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要素的过程的过程中,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增加该要素投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所带来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农业生产农业生产马尔萨斯人口论。如果

41、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减,在一个花盆马尔萨斯人口论。如果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减,在一个花盆里种粮食就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里种粮食就可以满足全世界的需求) )MP先递增后递减先递增后递减.n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n在在1958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果引起减产。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果引起减产。出现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出现这一规律的主要原因: 是因为固定要素与可变要素有一个最佳配合是因为固定要素与可变要素有一个最佳配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的不断增加,二者的配合比例比例。随着可变要素的不断增加,二者的配合比例变得越来越不合理。当可变要素较少时,不

42、变要素变得越来越不合理。当可变要素较少时,不变要素显得相对较多,此时增加可变投入可以使要素组合显得相对较多,此时增加可变投入可以使要素组合比例趋于合理从而提高产量的增量;而当二者的组比例趋于合理从而提高产量的增量;而当二者的组合达到最有效率的那一点以后,再增加可变投入,合达到最有效率的那一点以后,再增加可变投入,使其相对不变投入显得太多,使产出的增加量递减。使其相对不变投入显得太多,使产出的增加量递减。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注意几点: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注意几点:(1 1)技术水平不变)技术水平不变(2 2)以其他要素固定不变,只有一种要素的变动为前提。但)以其他要素固定不变,只有一种要素的变动

43、为前提。但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可以变动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可以变动(3 3)它是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的)它是在可变要素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出现的(4 4)可变生产要素是同质的。即所有劳动者在操作技术、劳)可变生产要素是同质的。即所有劳动者在操作技术、劳动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差异动积极性等各个方面都没有差异所有要素投入变动时引起的产量变动产量的增加幅度要素的增加幅度产量的增加幅度要素的增加幅度产量的增加幅度要素的增加幅度第四节 、规模报酬 1 1)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增 原因在于: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原因在于: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生产要素的不可分性;管理更

44、加合理。管理更加合理。 2 2)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递减 原因在于:规模过大,内部协调困难。原因在于:规模过大,内部协调困难。 3 3)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不变 规模报酬递增的因素已经吸收完,生产组合的调整受到规模报酬递增的因素已经吸收完,生产组合的调整受到技术上的限制。比如,一人操纵两台机器已经到了最大技术上的限制。比如,一人操纵两台机器已经到了最大效率,要提高效率除非改进机器。效率,要提高效率除非改进机器。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小的是美好的” 还是“大的是美好的” 企业规模扩大时既可以出现规模收益递增,也可能出现规模收益递减。在长期中通过扩大企业规模而实现技术效率就是要

45、使企业实现适度规模。 企业规模是大好还是小好(适度规模)取决于不同行业的特点(汽车、钢铁或零售、餐饮)。 实现规模经济可采取不同形式:集中(汽车)或集中分散(零售)相结合。成本的概念 什么是机会成本? 当一家企业用一定的经济资源生产一定数量的一种或几种产品时,这些资源就不能同时被使用在其他的生产用途方面。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思考:辅导班的机会成本显成本和隐成本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

46、素的总价格。利润 企业的所有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经济利润又称超额利润(超出一般水平的利润)。 正常利润是指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根据上面对隐成本的分析可知,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当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时,仍然能够得到正常利润。图示显成本隐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机会成本总收益 第五章第五章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分析不同市场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分析不同类型市场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类型市场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决定。产量的决定。第一节第一节 厂商

47、和市场的类型厂商和市场的类型市场竞争程度的强弱是微观经济学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市场上厂商的数目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1. 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思考 在上述四个划分标准中,哪个是最为根本的因素? 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完全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一、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 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厂商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的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被有任何的控制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只能被动地接受

48、既定的市场价格,他们被称为价格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接受者。 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同质的。 商品同质商品同质指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指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是完全无差别的,它不仅指商品的质量、规格、商标差别的,它不仅指商品的质量、规格、商标等完全相同,还包括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等完全相同,还包括购物环境、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完全相同。方面也完全相同。 产品同质进一步强化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同质进一步强化了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被动的既定市场价格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被动的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的说法。的

49、接受者的说法。 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第三,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这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意味着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和毫无困难的,所有资源可以在各厂商之间和毫无困难的,所有资源可以在各厂商之间和各行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不存在任何和各行业之间完全自由地流动,不存在任何障碍。这样,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及时地投障碍。这样,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及时地投向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并及时地从亏损向能获得最大利润的生产,并及时地从亏损的生产中退出。在这样的过程中,缺乏效率的生产中退出。在这样的过程中,缺乏效率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效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

50、,取而代之的是具有效率的企业。率的企业。 第四,信息是完全的。即市场上的每一个第四,信息是完全的。即市场上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一切信息。这样,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一切信息。这样,每一个消费者和每一个厂商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完全的信息,作出商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完全的信息,作出自己的最优的经济决策,从而获得最大的经自己的最优的经济决策,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且,由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知济利益。而且,由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知道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按照这一既定的市场道既定的市场价格,都按照这一既定的市场价格进行交易,这也就排除了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企业培训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