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复习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25196237 上传时间:2022-07-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复习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复习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复习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下册古诗文言文复习 .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马说(唐韩愈)本文的写作手法是什么?我们学过的哪些文章也是用了此法?(托物言志 爱莲说 、 陋室铭 )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千里马只有靠伯乐的慧眼才能被发现,在今天看来是否正确?(答:这种观点在今天看来有一定的片面性。因为一个人的才能能否充分地表现出来,别人能否发现和赏识,只是一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积极地努力学习,不断增长才干,并有抓住机遇的观念,这样才能增加成功的希望。)在作者看来, “伯乐”和“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答:伯乐。因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 (或,没有伯乐,

2、千里马也就被埋没了。)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感情?(为千里马的埋没而鸣不平。) (或:为千里马不能得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什么?(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千里马不能充分发挥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才,鸣之能通其意。) (或: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条件。)有关“人才”的古诗词名句有哪些?(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B.“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C.“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

3、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A.我要 毛遂自荐 ,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 B.我要努力 完善自己 ,做得更好。C.要做到 心态平和 ,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请按课文原文填空:本文论点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表现食马者愚妄的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本文主旨句是: “其真不知马也。 ”在本文中,作者把人才 比作“千里马” ,把 能够识别并且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比作“伯乐”,把摧残、埋没人才的封建统治者比作浅薄无知的“食马者”。在作者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千里马,

4、而是缺乏伯乐。真题演练 (2008聊城中考)解释下列加点词。 (2 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 ,喂养。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翻译下列句子。 (2 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短文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对统治者辱没人才的不满与愤懑。陋室铭(唐刘禹锡)作者身居陋室,却说“何陋之有”,为什么?你觉得作者追求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答:作者身居陋室,但因主人“德馨”,也就不感到它简陋了。作者还用自然环境的优美,往来人物的不俗,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来烘托陋室不陋,这样的陋室就如“诸葛庐”、 “

5、子云亭”一样,所以作者在最后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作者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本文开头用了什么手法?“仙、龙”比喻什么?(答:开头用了比兴 手法,通过“山、水、仙、龙”引出“陋室” 。“仙、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本文特别提到“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有什么用意?(答:一方面表明对诸葛亮 及 扬雄两位古人的推崇,另一方面他也以诸葛庐、子云亭比喻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填空:作者用并不高的山,并不深的水,比喻陋室。用

6、山不高有仙而名,水不深有龙而灵,比喻陋室因德馨而不陋。全篇主旨句是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用了 类比 的修辞手法;“孔子云: 何陋之有?”用了反问 的修辞手法。比较阅读:甲文陋室铭,乙文爱莲说 。甲文表现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记叙, “说”侧重于议论。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真题演练 (2008重庆中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

7、词的意义。(4 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谈笑有鸿儒(大)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弄,这里指弹奏)无丝竹之乱耳(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解的一项是(D) (3 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

8、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了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原因主要是屋主人的品德高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A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B 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真题演练 (2008扬州中考)陋室铭中描写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008 济宁中考) 甲文陋室铭 ,乙文:子曰: “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9、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解释下列加点词。 (4 分)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人不堪其忧不堪:无法忍受。翻译下列句子。 (4 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它简陋了)。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课余(我)考察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甲文在写法上特点是托物言志;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倾听、思考、记忆,课下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固、发挥,他安

10、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 分)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 ,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3 分)答:刘:陋室不陋。颜:不改其乐。安贫乐道。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本文的文体是序(或:赠序) , (赠序,是临别性质的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之辞。) 醉翁亭记的文体是记。 (2 分)第一段中 “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表现了宋濂什么优秀品质?(2 分) (勤学苦练、不畏艰难)文中将同舍生的豪华穿戴和作者的缊袍敝衣作对比,体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刻苦读书的精神追求。第一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其中求师的艰难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11、答:叩问之难、旅途之难、生活之难。)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虽然我们现在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才能学有所成。)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答:我的看法是可取的。因为“严师出高徒” ,只有从严执教,才能培养好“弟子”。不可取。因为这样有点太严肃了,显得不近人情,只能使学生敬而远之,教学效果自然不佳。)作为一名现代初中生,你认为在学习上除了要具备作者这种精神外,还应怎样做?(答: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12、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多媒体等)古人读书像本文作者宋濂一样勤奋刻苦的人不胜枚举,如战国时期的苏秦、晋时的孙敬的 “悬梁刺股” 是克制自己的困乏;孙康、车胤的“囊萤映雪”是利用有限的外部条件。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什么?(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心请教。)按原文填空:表明作者十分守信的句子是:“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作者“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作者对 “专心” 的精辟论述是: “其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用文中的两个字概括作者的求学经历,应是“勤”和“艰”。 (总括第二段的句子是

13、:“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 )请概括本文三部分的大意。(第一段,自己求学的经历;第二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第三段,点明写作原因、意图、勉励马生刻苦学习。)真题演练 (2008扬州中考) 甲文“今诸生学于太学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乙文黄生借书说黄生 允修 借书,随园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予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迫近)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作官)后,俸去书来,落落(多貌)大满,素蟫y n(书中囊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

14、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4 分)A县官日有禀稍之供县官:朝廷B撰长书以为贽长书:长信C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夷:平和。 D其借书亦类予类: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甲文中哪一句的“诸”字与乙文中“归而形诸梦”的“诸”字的意义、用法相同?(2 分)答:这一句是“假诸人而后见也”, “之于”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 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

15、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的学业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家里穷,很难得到书读。)综合与延伸(4 分)甲文作者借到书“手录”,乙文作者借不到书“形诸梦”,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共同心态?两文写作意图的共同点是什么?(答:要求读书学习的迫切心情。劝勉后辈珍惜当下条件,刻苦读书学习。)假如你是马君则或黄允修,读到前辈的赠文,你心中会涌起哪些感想?(答:要点:一是敬佩或感谢;二是决心,不辜负希望。)(2008聊城中考)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

16、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 “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注 馔:饭菜。间召问: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恶:同“勿”。翻译下列句子。 (2 分)微景濂,几误罪言者。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了。简述短文所记叙的宋濂所做的几件事情。(3 分)答: A如实回答与客人饮酒;B向皇帝举荐贤能之人;C劝皇帝广开言路。从短文中你看出

17、宋濂具有怎样的品格?(2 分)答:忠诚老实、善于进谏。(诚实、善谏)(2008湖北咸宁中考)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解释下列加点词。 (2 分)录毕,走送之 (跑)俟其欣悦,则又请焉(等待)媵人持汤沃灌 (浸泡)左佩刀,右备容臭(气味)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2 分) 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 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翻译下列句子。 (2 分)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 (他) 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所以)

18、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 分) (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 )本文与 黄生借书说 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共同之处,请概括。 ( 3 分) (答:都表达了鼓励晚辈勤奋学习,勿虚度年华的观点。)(2008南宁中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B) (2 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A录毕,走送之走:跑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叩:敲门(请教)C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D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

19、披” ,穿的意思。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A)(2 分 ) A或遇其叱咄或王命急宣(有时)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所以)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并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比得上)若为佣耕,何富贵也(你)翻译下列句子。 (3 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我住在客舍里,主人每天只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 )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所获得的启示。(3 分) (围绕勤学苦学、博览群书、尊师好问、家贫嗜学、乐以忘忧等,言之有理即可,符合文意,观点明确1 分,联系实际,表述清楚2 分

20、 )八年级下册古诗词复习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北宋范仲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赏析: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早闭城门。一方面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另一方面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赏析:意思是战争没有取胜,回乡还无从谈起。表达了作者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或:表现了将士思家与忧国的心理矛盾),真实感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赏析:结尾画龙点睛,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这是一首反映北宋西北边境军旅生活的词。上阕描绘荒凉的秋景,以显示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阕是作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

21、立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全篇造语雄浑有力,情调苍凉悲壮。真题演练 ( 2008浙江中考)“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 分) (答:天冷、声杂、孤城。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思乡之情)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赏析: 全篇主旨句, 直抒胸臆, 表达了作者孤苦寂寞、思念亲人的感情。 (08深圳中考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里,列举了九个景物意象之后,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篇,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

22、家人的思念。)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惆怅之情。)全篇哪些词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有何妙处?(“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这是一首 小令 ,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秋郊夕照图(用五字以内概括),动静相衬,借景言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赏析:这两句富含哲理:旧事物必将逝去,新事物必将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诗人以“沉舟”、

23、“病树”自喻,说明虽然身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逆境,但仍然信心百倍,积极进取。(或: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赏析:运用典故,分别表达了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惆怅,暗示了贬谪时间长久,对世事变迁的怅惘。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和心情?(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表达了自己愤懑不平之情。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

24、一幅怎样的画面。(波涛滚滚的大江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只船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病树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 转为 积极乐观 (或:慷慨激昂 ) 。尾联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他的字是题目中的“乐天”。真题演练 ( 08黄冈中考)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闻笛赋:怀念故友。烂柯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 分)答: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25、,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示例三:愿意是:沉舟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1. 无题 ( 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赏析: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最为精彩感人。 “丝”与“思”谐音双关。后人多引用

26、此句表达无私奉献的精神。(08 年浙江中考填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异曲同工之妙,现在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赏析:首句一连用两个“难”字,抒写了无比深挚的相思、别离之苦。次句用暮春衰残时的景物点染离情,更显凄怨之深。“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赏析:颈联是诗人设想对方正晨妆临镜,因备受离别相思之苦,容颜衰老了许多,月下独吟,孤苦凄怆,倍觉寒气袭人,表示关切之意。“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赏析:尾联借用神话传说,表达对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思念,与开头呼应。“无题”

27、两字你是如何理解的?(无题,作者别有寄托,不愿或不便标明作品的题目,就以“无题”为名。无题诗,意旨隐晦,一般难以准确解释。这首无题一般认为是伤感离别的爱情诗。 )22.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赏析:从眼前之景想象 他日相逢,对坐西窗,开怀畅谈,定会给“问归期”的妻子以慰藉。这两句把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巴山夜雨涨秋池”赏析:借助凄凉的秋夜雨景抒写旅居在外的乡愁。“巴山夜雨涨秋池”若换为“大水让我启程迟”行不行?(不行。因为,换后过于直白了,作者这样写,用形象思维塑造出了质感很强如在眼前的形象。)“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强调了两个完全相异的时空

28、:一个是现实中的,一个是想象中的,但其内涵是相通的。今日的苦可以转化为他日之甘,他日充满深情的回忆却是今日的辗转反侧的痛苦所酿造。)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期”、 “巴山夜雨”反复出现,累赘吗?为什么?(不累赘,因为这是用了反复 的修辞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意境。)请写出本诗中的一个成语,并加以解释。( “剪烛西窗” ,形容思念亲友、渴望团聚。)(2008湖北咸宁中考填空)温庭筠用“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 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 李商隐 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