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质环境调查与灾害危险性评价幻灯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地质环境调查与灾害危险性评价幻灯片.ppt(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质环境调查与灾害危险性地质环境调查与灾害危险性评价评价7.1 7.1 环境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 v 环境地质调查的目的环境地质调查的目的是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是通过对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和由自然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然地质作用及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地质条件演化过程及人类活动过程造成的地质环评价预测地质条件演化过程及人类活动过程造成的地质环境变化,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境变化,论证重大区域性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拟定相应的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地质环境背景,拟定相应的地质环境保护对策,为区域经济
2、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提供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科学依据。 v钻探钻探:主要用于区域性控制和专门问题的查证,以及地主要用于区域性控制和专门问题的查证,以及地质环境监测点的布设。质环境监测点的布设。 v原位及室内实验分析原位及室内实验分析:为分析研究地质环境演变规律,:为分析研究地质环境演变规律,在地面调查阶段,采集水体、土壤和岩石等样品,利用测在地面调查阶段,采集水体、土壤和岩石等样品,利用测试技术开展原位实验分析及实验室测试分析,获得环境地试技术开展原位实验分析及实验室测试分析,获得环境地质评价所必须的数据资料。质评价所必须的数据资
3、料。 v动态监测动态监测:根据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监测项目、监测网点布置原则、布设位置、监测内容确定监测项目、监测网点布置原则、布设位置、监测内容与要求、监测工作量等。与要求、监测工作量等。 环境地质调查方法(二)环境地质调查方法(二)v地球化学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地球化学勘探在查明活动断裂分布与活:地球化学勘探在查明活动断裂分布与活动性以及地裂缝、地下岩溶发育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动性以及地裂缝、地下岩溶发育程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探测汞、钍、铀和氡等放射性或挥发性元素的含量,通过探测汞、钍、铀和氡等放射性或挥发性元素的含量,
4、分析评价不同区域的环境地质条件。分析评价不同区域的环境地质条件。v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环境地质信息系统建设:以建立环境地质空间数据库系:以建立环境地质空间数据库系统和评价、预警与综合整治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为目标,统和评价、预警与综合整治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为目标,实现环境地质评价数据标准化和监测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实现环境地质评价数据标准化和监测数据采集的自动化,评价、预测和综合防治研究的模型化、可视化与人工智能评价、预测和综合防治研究的模型化、可视化与人工智能化。化。环境地质调查方法(三)环境地质调查方法(三)7.2 7.2 地质环境条件评价地质环境条件评价 随着人类对资源需求的剧增,人类活动对
5、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干扰则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反应趋势良性反应(正环境效应)和恶性反应(负环境效应)。人类活动的方式以及地质环境的反馈作用共同构成了环境地质学的重要理论与实践基础。 地质环境的质量地质环境的质量 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地球物理因素和和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因素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确定: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确定:v自然地质条件的稳定性自然地质条件
6、的稳定性v原生地球化学背景原生地球化学背景v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 v抵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抵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 v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受污染或受破坏的程度 地质环境评价概念地质环境评价概念v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环境评价是指对一切可能引起环境质量变异的人类是指对一切可能引起环境质量变异的人类社会行为社会行为( (包括政策、法令、规划、经济建设在内的一切活包括政策、法令、规划、经济建设在内的一切活动动) )产生的环境影响,从保护环境和建设环境的角度进行定产生的环境影响,从保护环境和建设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性和定量的评定。v若从若从广义广义上讲,是对环境系统的结构、状态、质
7、量、功上讲,是对环境系统的结构、状态、质量、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对其与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对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协调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等。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协调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定等。v从从词义词义上说,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就是研究地质环境的优上说,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就是研究地质环境的优劣程度。劣程度。v地质环境评价具有地质环境评价具有系统性系统性、客观性客观性和和价值性价值性。 v地质环境评价的地质环境评价的对象对象是地质环境价值。是地质环境价值。v地质环境评价的地质环境评价的目的目的是认识地质环境条件,确定地质环是认识地质环境条件,确
8、定地质环境质量状况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指导建设规划、境质量状况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指导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土地利用规划等。 v地质环境评价的地质环境评价的内涵与外延内涵与外延问题是继环境质量内涵与外问题是继环境质量内涵与外延问题之后环境评价学中又一个基础研究课题。地质环境延问题之后环境评价学中又一个基础研究课题。地质环境评价问题的研究对建立环境评价学体系具有理论意义。评价问题的研究对建立环境评价学体系具有理论意义。 地质环境评价的特点、对象、目的地质环境评价的特点、对象、目的 地质环境评价的意义地质环境评价的意义v地质环境评价是认识和研究地质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地质环境评价是
9、认识和研究地质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通过地质环境条件评价,确定地质环境质量状况对人类生通过地质环境条件评价,确定地质环境质量状况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性,指导人类社会从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存和发展的适宜性,指导人类社会从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角度开发和利用资源。角度开发和利用资源。 v环境评价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环境评价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地质环境条件评价是建设规划、土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地质环境条件评价是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管理工作的基础。地利用规划等管理工作的基础。 地质环境评价的范畴地质环境评价的范畴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范畴主要包括
10、区域地质环境、城市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地貌类自然保护区和有明显地质地貌特色的风景名胜区、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质环境以及矿山地质环境。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一)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一)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为国土规划和国土整治服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为国土规划和国土整治服务的。国土规划要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处理好务的。国土规划要解决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处理好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之能够相互协调发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之能够相互协调发展。展。 区域地质环境研究和评价,是进行国土规划和整治区域地质环境研究和评价,是进行国土规划和整治的重要基础。的重要基础。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
11、评价(二)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二)区域地质环境评价可分为区域地质环境评价可分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在区域地质环境调查、在区域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区域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区域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规划纲要,从宏观上解决区域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的方向,存规划纲要,从宏观上解决区域地质环境开发利用的方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治理和保护的重点及应采取的措施;在的主要问题,治理和保护的重点及应采取的措施;针对针对区域的重大工程和经济活动布局,预测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区域的重大工程和经济活动布局,预测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对工程项目的适宜性及其影响后果
12、做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对工程项目的适宜性及其影响后果做出评价;出评价;对区域内在建和已建的工程建筑活动、开发矿产对区域内在建和已建的工程建筑活动、开发矿产活动,农业生产活动、地质灾害和综合活动等进行监测和评活动,农业生产活动、地质灾害和综合活动等进行监测和评价,从时间、空间和强度三个方面,不断地进行变化趋势的价,从时间、空间和强度三个方面,不断地进行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为减轻和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预测、预报,为减轻和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依据。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的重点重点是:是:城市区地壳稳定城市区地壳稳定性评价,包括地震活动性、断层活动性及由地震诱发的各性评价,包括地
13、震活动性、断层活动性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不良地质作用的强度;种不良地质作用的强度;地基稳定性,地基岩性、埋深、地基稳定性,地基岩性、埋深、物理力学性质及地下水因素;物理力学性质及地下水因素;供水条件和水资源保护问供水条件和水资源保护问题,水资源评价、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题,水资源评价、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城市废弃物城市废弃物处置的地质条件评价和监测;处置的地质条件评价和监测;建筑材料的调查和评价;建筑材料的调查和评价;城市地质灾害城市地质灾害( (包括自然形成的和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包括自然形成的和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 )的评价、监测和预测。的评价、监测和预测。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一)城市
14、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一) 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则从地基条件和地质环境角度做出城市详细规划阶段则从地基条件和地质环境角度做出进一步评价,分析拟建工程的适宜性,并对地质环境可能进一步评价,分析拟建工程的适宜性,并对地质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做出评价、预测。城市设计、开发阶段的评价发生的变化做出评价、预测。城市设计、开发阶段的评价主要主要是为各类拟建工程和场地选定提供有关地质环境质量是为各类拟建工程和场地选定提供有关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依据,提出可采取的地质环境治理措施。城市运行优劣的依据,提出可采取的地质环境治理措施。城市运行阶段的环境质量评价阶段的环境质量评价任务任务是监测和评价城市开发过程及运是监测和评价
15、城市开发过程及运行阶段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和灾害,及时进行预测、行阶段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和灾害,及时进行预测、预报,采取有效的减灾和防治性措施。预报,采取有效的减灾和防治性措施。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二)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二) 地质灾害的监测、评价地质灾害的监测、评价v地质灾害包括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地质灾害自然地质灾害和和人为地质灾害人为地质灾害两大类。两大类。 v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价的地质灾害监测与评价的重点重点是:是: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地对各类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进行评价;质环境背景进行评价;研究各类灾害性地质作用发生和研究各类灾害性地质作用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强度、形成机制及作用速
16、率;发展的规律、强度、形成机制及作用速率;从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出发,评价和预测各类工程建设可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出发,评价和预测各类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灾害性地质作用及危害程度;能产生的灾害性地质作用及危害程度;对区域性和严重对区域性和严重危害人类生产、生活的地质灾害开展长期监测,进行时间、危害人类生产、生活的地质灾害开展长期监测,进行时间、空间、强度的预测、预报;空间、强度的预测、预报;开展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和开展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和指导防治工作。指导防治工作。 地质地貌类自然保护区地质地貌类自然保护区 和风景名胜区的评价和风景名胜区的评价v为使有经济、科研、旅游或其他特殊
17、价值的地质资源和为使有经济、科研、旅游或其他特殊价值的地质资源和地质景观不遭受毁坏,有必要加强地质地貌类自然保护区地质景观不遭受毁坏,有必要加强地质地貌类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评价。的规划与评价。v这类评价的这类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是在区域及城市地质环境调查、评是在区域及城市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做出地质地貌类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价的基础上,做出地质地貌类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对拟建的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进行环境质量评价,规划,对拟建的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并建立监测、保护标志,拟订保护性方案和措施。并建立监测、保护标志,拟订保护性方案和措施。 与地下水资源有关的环
18、境质量评价与地下水资源有关的环境质量评价v对地下水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开发前期和开发过程对地下水进行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开发前期和开发过程中的评价。中的评价。v评价的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有水源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对水资源有水源地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对水资源可能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加强地下水动态和污可能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加强地下水动态和污染的监测评价,在开发过程中制定区域开采和人工回灌计染的监测评价,在开发过程中制定区域开采和人工回灌计划,进行宏观调控,防止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造成新的地划,进行宏观调控,防止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造成新的地质灾害。质灾害。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矿山地
19、质环境质量评价 在矿山开发前,要对开发区及其临近区域进行环境地质在矿山开发前,要对开发区及其临近区域进行环境地质评价,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和方案,并预测开发过程中地评价,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和方案,并预测开发过程中地质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为矿山合理布局提供规划依据。质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为矿山合理布局提供规划依据。在矿山开发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掌握在矿山开发过程中,要加强地质环境的监测与评价,掌握环境变化的动态,提出对策,减少地质灾害。矿山开发后,环境变化的动态,提出对策,减少地质灾害。矿山开发后,仍要对地质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同时,围绕矿山土仍要对地质环境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价。
20、同时,围绕矿山土地复垦,进行环境评价。地复垦,进行环境评价。 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v不同的评价内容的范畴,具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的评价内容的范畴,具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v任何一种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有若干个单项评任何一种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有若干个单项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值构成的有机整体,而且是多层次多因子价因子及其权重值构成的有机整体,而且是多层次多因子的复杂指标体系。的复杂指标体系。 v要选取众多指标中最敏感、最便于度量和内涵最丰富的要选取众多指标中最敏感、最便于度量和内涵最丰富的主导性指标,使指标体系能够准确地描述地质环境质量现主导性指标,使指
21、标体系能够准确地描述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和未来的变化趋势。状和未来的变化趋势。v确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确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科学性科学性、系统性系统性、可比性可比性、针对性针对性、时空多层次性时空多层次性和和可操作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的原则。 例: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例:西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资源毁损资源毁损X01X0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X02X0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X03X03矿矿产产资资源源破破坏坏与与浪浪费费X1X1土土地地压压占占与与破破坏坏X2X2水水资资源源破破坏坏X3X3崩崩塌、塌、滑滑坡、坡、泥泥石石流流X4X
22、4地地面面塌塌陷、陷、地地裂裂缝缝X5X5水水土土流流失失X6X6土土地地沙沙化化X7X7土土壤壤污污染染X1X10 0尾尾矿矿库库溃溃坝坝X8X8水水污污染染X9X9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v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主要是指对那些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是指对那些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城市和工矿企业区所进行的环境质量评价。水源的城市和工矿企业区所进行的环境质量评价。 v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要求要求在全面掌握地下水污染现在全面掌握地下水污染现状、成因、范围和程度的基础上,系统地对主要环境水文状、成因、范围和程度的基础上,系统地对主要环境水文
23、地质问题做出定量评价和描述。地质问题做出定量评价和描述。v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必须以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的质量变化为质量变化为重点重点,结合研究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类型进,结合研究区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类型进行评价。行评价。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程序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程序资料搜集资料搜集地下水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地下水状况及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地下水污染源调查编制环境水文地质评价设计书编制环境水文地质评价设计书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基础环境地质调查基础环境地质调查环境数据处理环境数据处理环境水文地质监测环境水文
24、地质监测环境水文地质勘探环境水文地质勘探基础环境地质调查基础环境地质调查编制环境水文地质(或地下水环境)评价报告编制环境水文地质(或地下水环境)评价报告编制环境水文地质图编制环境水文地质图 评价因子的选择评价因子的选择v影响地下水质量因子的选择,要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影响地下水质量因子的选择,要根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而定。而定。v一般来说,可选用对地下水质量有决定作用的因子,如一般来说,可选用对地下水质量有决定作用的因子,如氧平衡参数氧平衡参数、无机污染参数无机污染参数、有机污染物参数有机污染物参数、生物污染生物污染指数指数、毒理参数毒理参数以及以及水的物理性质参数水的物理性质参数等。等。 评价
25、标准评价标准v目前在国内比较流行的有目前在国内比较流行的有两种标准两种标准:一是以国家饮用水:一是以国家饮用水标准作为评价标准,二是以地区的污染起始值或背景值作标准作为评价标准,二是以地区的污染起始值或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为评价标准。v通常把前者称为通常把前者称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即地下水质量是否符合,即地下水质量是否符合各种目的的用水标淮;后者称为各种目的的用水标淮;后者称为地下水污染评价地下水污染评价,即研究,即研究地下水的污染程度。地下水的污染程度。 评价方法评价方法v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数理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数理统计法、环境水文
26、地质制图法、综合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统计法、环境水文地质制图法、综合指数法和模糊数学法等。等。v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目的和研究程度来选择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目的和研究程度来选择方法。 评价方法(一)评价方法(一)v数理统计法数理统计法:以监测点的检出值与背景值或生活饮用水:以监测点的检出值与背景值或生活饮用水标准做比较,算出监测样品或监测井的超标率及其分布规标准做比较,算出监测样品或监测井的超标率及其分布规律,最后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律,最后进行污染程度评价。 v环境水文地质制图法环境水文地质制图法:环境水文地质制图法是以图件作:环境水文地质制图法是以图件作为环境水文地质评价的主要表达形
27、式,图件大体可分为为环境水文地质评价的主要表达形式,图件大体可分为环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图系境水文地质条件图系 、单要素地下水污染现状图单要素地下水污染现状图 、环境环境水文地质评价图系水文地质评价图系等三类。等三类。 评价方法(二)评价方法(二)v综合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即环境指数评价法。当地下水环境质量评:即环境指数评价法。当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以地下水的背景值或污染起始值为标准,其计算结果称价以地下水的背景值或污染起始值为标准,其计算结果称为污染指数;若以饮用水标准为准则进行评价,其计算结为污染指数;若以饮用水标准为准则进行评价,其计算结果称为水质指数。果称为水质指数。 v模糊数学法模糊数学法:
28、采用模糊数学模型,须先进行单项指标的:采用模糊数学模型,须先进行单项指标的评价,然后分别对各单项指标给予适当的权重,最后应用评价,然后分别对各单项指标给予适当的权重,最后应用模糊矩阵复合运算的方法得出综合评价的结果。模糊矩阵复合运算的方法得出综合评价的结果。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v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城市地质环境质量主要是指地质环境主要是指地质环境( (或背景或背景) )对城市发对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适宜程度。展和建设的适宜程度。v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是研究城市地质环境质量构是研究城市地质环境质量构成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方法,其目的是为城市规划或工
29、程成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的方法,其目的是为城市规划或工程建设布局提供决策依据。建设布局提供决策依据。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的构成(一)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的构成(一)v对城市而言,对城市而言,地质环境地质环境包括岩土体、地质构造、水资源、包括岩土体、地质构造、水资源、地形地貌、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等要素。地形地貌、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等要素。v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的构成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的构成主要有区域地壳稳定性、水资主要有区域地壳稳定性、水资源状况、工程建设条件、外动力作用状况、人类工程经济源状况、工程建设条件、外动力作用状况、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状况等方面。活动状况等方面。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的构成(二)城市地质环境质量
30、的构成(二)v区域地壳稳定性区域地壳稳定性: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最: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三个,即断裂活动性、历史地震及地震烈度。主要的有三个,即断裂活动性、历史地震及地震烈度。 v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状况:水资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的天然储量和水质状况的两个方面,如地下水水量、地水的天然储量和水质状况的两个方面,如地下水水量、地表水径流量、地下水矿化度、人为排放的污水对环境的影表水径流量、地下水矿化度、人为排放的污水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响程度等。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的构成(三)城市地质环境质量的构成(三)v工程建设条件工
31、程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条件直接影响城市工程建设的:工程建设条件直接影响城市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市政设施的布局,它反映了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市政设施的布局,它反映了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即地质环境是否会因为工程设施的修建适应性和敏感性,即地质环境是否会因为工程设施的修建而恶化,是否会加重或诱发不良的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而恶化,是否会加重或诱发不良的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 v外动力作用状况外动力作用状况:决定外动力作用状况的因素主要是流:决定外动力作用状况的因素主要是流水、地形坡度、地貌单元等。水、地形坡度、地貌单元等。 v人类活动状况人类活动状况:人类活动状况可能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恶:
32、人类活动状况可能造成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是对环境不合理利用的结果,它同样影响到城市的发化,是对环境不合理利用的结果,它同样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展。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v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包括定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和定量评价定量评价两种方两种方法。法。 v定性的评价方法有定性的评价方法有经验法经验法、外推法外推法、演绎法演绎法等。等。 v2020世纪世纪8080年代以来,在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人们年代以来,在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人们开始利用开始利用地质环境质量指数法地质环境质量指数法、模糊数学法模糊数学法、灰色系统灰色系统及及系统工程系统工程
33、等方法进行定量和半定量评价。等方法进行定量和半定量评价。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程序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程序土地开发费用建筑物价值室内资产价值地质环境资源价值等等土地利用与开发基本费用土地开发风险费用资源损失费用等等建立地质环境单元损益比评价地质环境场地单元进行场地单元评价,编制地质环境质量损益评价图结果分析,提出地质环境合理开发与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程序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程序 1 1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主要用地类型;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城市主要用地类型; 2 2调查获取土地利用的特征及所需的评价参数;调查获取土地利用的特征及所需的评价参数; 3 3依据城市地质环境主题要
34、素,建立场地岩土模型,依据城市地质环境主题要素,建立场地岩土模型,计算土地开发的基本费用;建立风险费用模型,计算土地计算土地开发的基本费用;建立风险费用模型,计算土地开发的风险费用;开发的风险费用; 4 4建立地质环境质量损益评价模型,对地质环境场地建立地质环境质量损益评价模型,对地质环境场地单元进行评价;单元进行评价; 5 5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图,并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城市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图,并进行敏感度分析,确定土地利用的最佳选择方案。进行敏感度分析,确定土地利用的最佳选择方案。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v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区域地质环境质量
35、综合评价实质上是评价人类与地质环实质上是评价人类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性问题。境之间的相互适应性问题。v一个地区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与一个地区地质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与地质环境地质环境、资源资源条件条件和和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程度环境地质问题的发育程度有关,而且与有关,而且与人类开发活人类开发活动的饱和程度动的饱和程度有关。有关。 v评价环境因素和整体环境的质量时,可根据问题的性质,评价环境因素和整体环境的质量时,可根据问题的性质,选择评价因子,并将其转化为可比的指标,然后按评价指选择评价因子,并将其转化为可比的指标,然后按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加权综合,用标的相对重要性加权综合,用环境因素
36、质量的综合指标环境因素质量的综合指标来来衡量整体环境的质量。衡量整体环境的质量。 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区域地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地质资源的丰富程度水资源丰富程度与开发效益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质环境人类活动容量地质对工程建筑适宜性地层岩性土地资源地下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区域稳定性地形地貌斜坡稳定性水文地质地表水资源发育不发育现代人类开发活动饱和程度7.3 7.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v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地质灾害自然属性的体现,评价的是地质灾害自然属性的体现,评价的核核心要素心要素是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是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v地质灾害危
37、险性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为历史灾害危险性历史灾害危险性和和潜在灾害危险性潜在灾害危险性。v前者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前者指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活动强度,评价要素评价要素为灾为灾害的类型、规模、活动周期以及研究区内灾害的分布密度;害的类型、规模、活动周期以及研究区内灾害的分布密度;v后者指具有灾害形成条件但尚未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潜在后者指具有灾害形成条件但尚未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潜在危害性,危害性,评价要素评价要素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象水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气象水文条件、植被条件和人为活动条件等(张梁等,文条件、植被条件和人为活动条件等(张梁等,1998)1998)。v点评
38、估点评估主要是潜在灾害体或已经出现的灾害现象进行分主要是潜在灾害体或已经出现的灾害现象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未来的灾害发生几率、可能的规模和危害范析评价,确定未来的灾害发生几率、可能的规模和危害范围、活动强度及破坏程度等。围、活动强度及破坏程度等。v面评估面评估是对一个地区某类或几类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是对一个地区某类或几类地质灾害的活动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确定研究区未来灾害的类型、活动频率强度行分析评价,确定研究区未来灾害的类型、活动频率强度规模及其破坏能力并进行危险住分区。规模及其破坏能力并进行危险住分区。v区域评估区域评估是对大范围内多种地质灾害活动强度的综合分是对大范围内多种地质灾害活动强度
39、的综合分析评价通过危险比区划确定区域比地质灾害的活动水平和析评价通过危险比区划确定区域比地质灾害的活动水平和危害程度。危害程度。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确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确定 v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地质灾害发生概率是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地震等突是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地震等突发性地质灾害危险胜分析的重要指标。发性地质灾害危险胜分析的重要指标。 v确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确定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经经验法验法、动力分析法与条件分析法动力分析法与条件分析法、历史灾害频数统计法历史灾害频数统计法等等(罗元华等,(罗元华等,1998)1998)。 突
40、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确定方法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确定方法v对于活动频繁且有较长时间观测记录或充分研究资料的对于活动频繁且有较长时间观测记录或充分研究资料的地质灾害可通过进一步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的灾害周期性变地质灾害可通过进一步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的灾害周期性变化规律,化规律,根据经验确定根据经验确定不同规模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不同规模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v动力分析与条件分析方法动力分析与条件分析方法是通过潜在灾害体的力学机制是通过潜在灾害体的力学机制和形成条件分析利用数学模型确定灾害发生概率的方法。和形成条件分析利用数学模型确定灾害发生概率的方法。v历史灾害频数统计法历史灾害频数统计法是通过对
41、地质灾害在历史上的活动是通过对地质灾害在历史上的活动次数进行统计,总结出不同规模灾害活动随时间的分布频次数进行统计,总结出不同规模灾害活动随时间的分布频数曲线,根据曲线类型确定灾害活动规模与灾害发生频率数曲线,根据曲线类型确定灾害活动规模与灾害发生频率的关系从而得出灾害发生的概率。的关系从而得出灾害发生的概率。 渐进性地质灾害发展速率的确定渐进性地质灾害发展速率的确定 v地质灾害发展速率地质灾害发展速率是地裂缝、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渐是地裂缝、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渐进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基础指针。进性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的基础指针。v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土要是地质灾害的未来活动强度和成灾水平评土要
42、是地质灾害的未来活动强度和成灾水平评价方法主要有约束外推法和模拟模型法两种(罗元华等,价方法主要有约束外推法和模拟模型法两种(罗元华等,1998)1998)。 v约束外推法约束外推法是指通过分析系统内大量随机现象的变化规是指通过分析系统内大量随机现象的变化规律,确定系统发展的约束条件,并依此推测系统未来发展律,确定系统发展的约束条件,并依此推测系统未来发展趋势的方法。趋势的方法。 v模型模拟法模型模拟法是根据是根据“同态性原理同态性原理”确定评估对象的同态确定评估对象的同态预测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未来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预测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未来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评价日标的数量关系从而
43、得出未来情况的目标值。评价日标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出未来情况的目标值。 地质灾害危害范围的确定地质灾害危害范围的确定 v地质灾害危害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地质灾害危害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灾害类型灾害类型、活动规活动规模模和和活动方式活动方式。v对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而言它们的成灾范围一般包括对于崩塌、滑坡和泥石流而言它们的成灾范围一般包括灾害体发育区灾害体发育区、灾害体活动区灾害体活动区以及以及由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危由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危害区害区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组成。v准确圈定地质灾害危害范围,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地准确圈定地质灾害危害范围,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规模、活动方式及其破坏能力进行
44、评价是评估和质灾害的规模、活动方式及其破坏能力进行评价是评估和预测灾害损失的重要依据。预测灾害损失的重要依据。 区域地质灾害危害性区划区域地质灾害危害性区划 v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目的目的是把地质条件复杂、危是把地质条件复杂、危险性程度参差不齐的大面积评价区,划分成若干个地质灾险性程度参差不齐的大面积评价区,划分成若干个地质灾害活动条件和危险程度相近的单元,作为确定评价参数实害活动条件和危险程度相近的单元,作为确定评价参数实现区域评价的基础,它所反映的是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危险现区域评价的基础,它所反映的是不同地区地质灾害危险比的相对差异。比的相对差异。v地质灾害危险性
45、指数的计算方法有地质灾害危险性指数的计算方法有灰色聚类法灰色聚类法、模糊综模糊综合评判法合评判法、信息熵评判法信息熵评判法等。等。 区域地质灾害危害性区划的具体步骤区域地质灾害危害性区划的具体步骤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的基本步骤基本步骤是:首光将评价区是:首光将评价区划分成若干单元,通过分析各个单元地质灾害活动的基本划分成若干单元,通过分析各个单元地质灾害活动的基本要素、成因机制;然后建方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对评要素、成因机制;然后建方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对评价区域进行定量化计算,确定不同单元的危险性指数;最价区域进行定量化计算,确定不同单元的危险性指数;最后根据
46、危险性指数的分布特点和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后根据危险性指数的分布特点和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区。进行分区。 思考:思考:v地质环境条件评价中的地质灾害的评价应包括哪些方面?地质环境条件评价中的地质灾害的评价应包括哪些方面?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所涉及的内容是不是一样,为什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中所涉及的内容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么?v潜在灾害危险性评价要素之一的潜在灾害危险性评价要素之一的“地质条件地质条件”与地质环与地质环境条件评价中的境条件评价中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条件”是不是同一个概念?为是不是同一个概念?为什么?什么?v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的划分要做哪些工作?具体的流程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域的划分要做哪些工作?具体的流程是怎样的?是怎样的? 讨论:讨论: 给定某一特定区域,如何进行其矿山地质环境灾害危险给定某一特定区域,如何进行其矿山地质环境灾害危险性评价?性评价? 本章结束53 结束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