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鸭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综合检测七.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章末综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 (七七) ) (时间:40 分钟 分值:9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读某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乡 65 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图,回答 13 题。 1关于图示省级行政区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B东部地区均较西部严重 C南方地区均较北方严重 D贵州受人口迁出影响大 2北京、上海的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区( ) A农村人口政策宽松 B农村人口数量少 C农村人口外迁数量多 D农村经济较发达 3贵州、四川等地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措施,最可行的是( ) A制定宽松的生育政策,改变人口结构 B
2、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C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 D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限制人口外迁 解析:第 1 题,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二者并不是呈正相关的,A 错。 与广东相比,四川老龄化程度较高,B 错。黑龙江比广东老龄化程度高,C 错。贵州农村劳 动力大量迁出,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故 D 正确。第 2 题,北京、上海的农村和城市经济 都很发达,农村劳动力的经济收益也很高,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故农村劳动 力外流较少,加之有外来劳动力人口迁入,导致当地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低。第 3 题,贵 州、四川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主要是当地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增多导致的,主 要
3、的解决措施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推动当地工 业化和城市化,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和留住劳动力人口,降低老年人口所占比重; 贵州耕地资源匮乏,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就业机会不可取;贵州、四川等地农村人口出生率 并不低,不宜再实行宽松的生育政策;限制人口外迁不切实际。综上,本题选 C。 答案:1.D 2.D 3.C (2020德州模拟)抚养比是指在某地区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59 岁)人口 数之比,用以反映该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抚养负担的大小。读长三角和川渝地区人口数量及 年龄结构图,回答 45 题。 4长三角地区少儿抚养比低的原因有( ) 婚育年龄提高 养育子
4、女的成本高 总人口数量大 养儿防老观念发生变化 A B C D 5川渝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老年人口比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A两地自然环境差异 B经济水平差异引起的人口迁移 C全国“二孩” 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 D社会福利和老年基础设施的差异 解析:第 4 题,由图中信息可知,与川渝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少儿人口比重较低,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故少儿抚养比较低。其原因一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水平高,社会保 障程度高,传统的养老观念发生了变化;二是经济发达,养育子女成本较高;三是长三角 地区平均文化水平高,平均婚育年龄较高。第 5 题,两地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 环境相差不大;长三角地区经济水平高于
5、川渝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迁入多,而川渝地区向 外迁出的青壮年人口多,因此川渝地区老年人口比重高于长三角地区;全国“二孩”生育 政策的全面放开对两地的影响是相同的;长三角地区社会福利和老年基础设施更好,其老 年人口比重应较高。 答案:4.B 5.B 流动模式是指家庭成员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入流入地。分为三种类型:非家庭式流 动(只有一个人流动);半家庭式流动(部分核心家庭成员没有与流动人口共同生活);完整 家庭式流动(举家流动)。下图为流入地区的流动模式。据此回答 67 题。 6四大地区均以完整家庭式流动为主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 B生态环境 C政治 D社会文化 7完整式家庭流动东部比例最低的
6、可能原因是( ) A东部入籍门槛高 B东部医疗保险好 C东部迁移意愿高 D东部基础设施完善 解析:第 6 题,我国家庭观念较重,流动时常以完整家庭式流动为主,属于社会文化 因素影响,D 正确。第 7 题,完整式家庭流动东部比例最低的可能原因是东部人口众多, 人口控制较严,入籍门槛高,A 正确。东部医疗保险好、迁移意愿高、基础设施完善都有 利于迁移。 答案:6.D 7.A 下图是四个国家人口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 89 题。 8图中、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 A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印度 B美国、印度、德国、澳大利亚 C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德国 D澳大利亚、德国、美国、印度 9关于四国人口分布原
7、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中部、西部海拔高,气候寒冷,人口稀少 B国人口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 C国西部深居内陆,气候干旱,人口稀少 D国中部地势低平,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解析:第 8 题,四个选项中,澳大利亚人口密度最小,且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与西南 角,大陆中部是大片的无人区,故为澳大利亚。印度西北角是沙漠地区,人口稀少,北 部为恒河平原,人口稠密,东部沿海人口稠密,故为印度。美国东部为平原,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西北角与西南角有几个大型城市,人口稠密,美国中部为大平原,是商品谷物 农业区,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模式,人口密度较小,故为美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第 9 题,德国人口
8、最密集区的分布与该国工业分布一致,故 B 项正确。澳大利亚大部分 处于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故 A 项错误。美国西部 是因为高大山地的影响,地形封闭,气候干旱,故 C 项错误。为印度,北部山地、中部 平原、南部高原,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分明显的旱雨两季,故 D 项错误。 答案:8.D 9.B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 25 人/km2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据 此回答 1011 题。 10对该地区人口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多西南少 B南多北少 C西北多东南少 D均匀分布 11若 A 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9、A水源充足 B地势高峻 C资源开发 D交通便利 解析:第 10 题,根据题干提示“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 ,说明该地区人口 密度是在增大的,该地区 25 人/km2等人口密度线 19902010 年向东南方向移动,所以该 地区人口西北多东南少。第 11 题,若 A 地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区,说明 A 地适宜人类居住 的条件好于周边地区,结合四个选项,地势高峻不利于人类居住,所以其原因表述不正确 的是地势高峻。 答案:10.C 11.B 二、非选择题(共 46 分) 12(2020全国高三单元测试)下图是我国 2010 年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箭 头表示近年来新疆流动人口的主要来源省
10、份。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1)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的分布规律是什么?与我国人口密度的分布规律有什么相关 性?(6 分) (2)以上现象说明我们评价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是否合理的标准是什么?(8 分) (3)河南和新疆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都比较大,成因有何差异?近年来,从内地来新疆 的流动人口已突破 200 万人,主要来自河南、四川等省的农村地区,主要原因是什么?(10 分) 解析:(1)从图中看出,我国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大致由东向西呈增加趋势,结合我国人 口密度东南多、西北少的情况,所以二者呈负相关。(2)西藏、青海自然条件恶劣,虽然人 口密度小,但人口总和压力仍然较大,所以分析
11、人口数量与分布应该考虑该地区人口与经 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协调,而不是绝对的人口数量和分布。(3)分析图中即可得出广东、 上海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人口负担最轻;相反新疆与河南的人口压力大,其原因主要从自 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答案:(1)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相反(负相关、相背离等)。(2)人口数量与分布应该考 虑该地区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协调,而不是绝对的人口数量和分布。(3)差异: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河南人口基数大,面积狭小,所以两省综合人口压 力较大。 原因:新疆地广人稀,土地、矿产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河南、 四川人多地少,剩余劳动力多。 1
12、3(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读德国净移民人口与总人口增长图和德国失业人口与 大型城市群的人口比重图,回答下列各题。(22 分) (1)描述德国 19602010 年人口增长特点及动力。(8 分) (2)分析 2006 年德国净移民人口总数下降的原因。(8 分) (3)阐释 2009 年以后,德国人口迁移及就业特点。(6 分) 答案:(1)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前,人口增长较快;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人 口减少;20 世纪 90 年代后人口缓慢增长。人口增长的动力主要为国际移民。 (2)2006 年失业人口比重出现高峰,说明该年经济萧条,就业岗位减少,故净移民人 口总数下降。 (3)人口主要迁往大城市;就业岗位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