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32讲 区域差异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达标检测:第32讲 区域差异 .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读下表, 回答 12 题。 地区传统民谣 甲窗户纸糊在外 乙帕帕头上戴 丙四季衣服同穿戴 1.甲、乙、丙所示的地理现象分别出现在( ) A山东、北京、上海 B黑龙江、陕西、云南 C辽宁、山西、西藏 D江西、内蒙古、贵州 2 “大缸小缸腌酸菜”是甲地区常见的习俗,而如今这一习俗已逐渐淡化,其原因主 要是该地区( ) 气温升高 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教育水平提高 作物种植类型改变 A B C D 解析:第 1 题,东北冬季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室内暖而湿的水汽遇冷玻璃易凝结成 水,故“窗户纸糊在外” 。陕西冬季寒冷多风沙,可用水少,戴帕
2、可防寒、防风沙,减少洗 浴;夏季炎热,戴帕可拭汗。云南纬度较低,但地势较高,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且昼夜温 差及降水前后温差较大,故一天内可能分别穿着四季的衣服,此外云南年温差变化不大, 几乎可以穿着同样的衣服度过四季,故“四季衣服同穿戴” 。第 2 题,东北冬季严寒而漫长, 蔬菜不能越冬生长,需要大量腌制蔬菜以备冬荒;近年由于温室栽培技术、保鲜技术的发 展和普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人们收入的提高,市场经济的活跃,时鲜蔬菜可大量供 应,再加上人们食品卫生意识的提高,大量腌制蔬菜的现象已很少见。 答案:1.B 2.B 读我国四个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例图(2013 年 12 月 30 日统计),回答
3、34 题。 3据图可知( ) A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 B西部坡耕地面积最广 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 D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较小 4东北部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最小,主要原因是该区( ) A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落后 B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 C农作物耐旱程度最高,需水量小 D农作物生长季节土壤湿润 解析:第 3 题,由图可知 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是西部地区,灌溉设施较多; 西部耕地占全国比重较大,且 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因此西部坡耕地面积最广。第 4 题, 东北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春季有积雪融水,夏季有大气降水,农作物生长季节土壤湿润
4、, 因此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比重较小。 答案:3.B 4.D (2020湖州联考)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之间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 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回答 57 题。 5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A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6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7我国北方农业以旱作为主,是由于( ) A热量不足 B水分不足
5、C地势较高 D土壤肥沃 答案:5.C 6.B 7.B 豆腐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以来,它的生产和饮食风俗在中国历史上不断发展传播。 豆腐的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泡豆的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 质量。时间太短,豆粒不易磨细,豆蛋白溶出少;时间太长,豆粒会发酵变酸。下图示意 中国几个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致分为甲至戊五大地区)。读图回答 89 题。 8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气温 B光照 C市场 D技术 9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 的饼类,这两种代表性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 A甲、戊 B丁、乙 C乙、甲
6、D戊、丙 解析:第 8 题,南方与北方纬度不同,热量差异较大,而温度高低会影响豆子的泡发, 温度越高,豆子越易泡发,温度越低,越不易泡发,故 A 项正确。第 9 题,东北地区纬度 较高,气候寒冷,因此食物烹饪主要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主要对应的为乙地区;西 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把食物做成饼类,不仅容易保存,也便于牧民的携带,主要对 应的为甲地区。C 项正确。 答案:8.A 9.C (2020温州测试)读沿 106.5E 经线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回答 1012 题。 10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
7、界线 C是 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11有关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12有关地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地气候类型相同 B与地相同,以水田为主 C土壤主要为紫色土 D盆地地形,比地太阳辐射量多 解析:第 10 题,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 界线、1 月 0 等温线经过地区、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地区、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 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8、、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第 11 题, 地形区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第 12 题,地(四川盆地)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地为旱地,地为水田;地土壤为特有的紫 色土;四川盆地阴雨天多,太阳辐射量少。 答案:10.B 11.C 12.C (2020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读下面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1314 题。 13图中山脉 N 是我国( ) A农耕区与畜牧业区分界线 B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分界线 C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分界线 D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分界线 14从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考虑,图中 M 省级行政区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
9、能的是 (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解析:第 13 题,N 表示贺兰山脉。A 项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大体接近 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即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至拉萨一线;贺兰山大致与 200 mm 等降 水量线重合。B 项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C 项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以 3 000 m 等高线为界,位于横断山脉。D 项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分界线为 200 mm 年等降水量线,经 过贺兰山。第 14 题,M 省级行政区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 不足,但
10、北部的宁夏平原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是我国主要灌溉农业区之一,人口 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受其影响,人口迁移方向最有可能是由南向北。 答案:13.D 14.A 我国为保证经济快速增长,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 盾日趋尖锐。读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不同类型资源环境代价统 计图,完成 1517 题。 15甲、乙、丙三坐标轴对应的经济地带分别是( ) A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B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 C西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 D中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16影响我国东、中、西三
11、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结构差异的主 要因素是( ) A城市密度 B产业结构 C科技水平 D资源总量 17为了减小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我国应( ) 关闭所有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大力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污染轻的劳动力指向型企业和房地产业 A B C D 解析:第 15 题,东部经济地带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环境污染是三个经济地带中最严 重的,其所付出的不同类型资源环境代价中环境污染的比重最大,因此图中点最大比例 对应的乙坐标轴为东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生态问题 比较突出,其所付出的不同类型资源环境代价
12、中生态退化的比重最大,因此图中点最大 比例对应的甲坐标轴为西部经济地带。第 16 题,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加工制造业在产业结 构中的比重较大,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以环境污染为主;中部经济地带的资源密集型产 业比重大,资源消耗比例高;西部经济地带的农牧业比重大,生态退化比例高。第 17 题, 钢铁、电力、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闭 所有该类企业是不可行的,需通过设备的改造和更新来节能减排,综合治理。 答案:15.C 16.B 17.D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 ,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 “北大荒”变成粮仓, “西大荒”变成棉仓、粮
13、仓, “南大荒”变成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 国“三大荒”示意图(图中黑点表示荒地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表格。(每格限填一项) 比较项目甲“_”乙“_”丙“_” 所在地 区的地 形类型 低山丘陵 所在地 区的气 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 季风气候 发展种 植业的 限制性 因素 热量 大规模生 产带来的 主要生态 环境问题 (2)“西大荒”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简述其 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与地相比,地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在气候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解析:(1)“南大荒”位于我国南部和西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不利于进行大规 模农业生产,地势起
14、伏较大,夏季多暴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北大荒”位于东北地区, 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纬度较高导致热量不足,过度开发造成宜农荒地减少、湿地减少、 生物多样性减少。 “西大荒”位于西北地区,远离海洋,降水稀少,灌溉水源不足,加上人 们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荒漠化不断扩大。(2)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 水源、土壤等,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为地形平坦开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 溉水源等。(3)答题的关键是两地在气候方面的差异,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热量等。 答案:(1) 比较项目甲“南大荒”乙“北大荒”丙“西大荒” 所在地区的 地形类型 低山丘陵平原盆地 所在地区的 气候类型 热带、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发展种植业的 限制性因素 地形热量 水源 (或降水) 大规模生产带 来的主要生态 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湿地减少 土地 荒漠化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受云贵高原阻挡,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冬季热量充足;距海洋远,不易受台风影响; 高原地形,光照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