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 8地理必修 I 复习提纲1.1 地球的宇宙环境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 1、稳定的太阳光照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 1、日地距离适中( 1.5 亿千米) 、自转周期适中适宜的温度2、地球体积质量适中适当厚度的、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3、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 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
2、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 年)1.3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
3、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2 / 8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日
4、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 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 月 22 日出现最大值, 12 月 22 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 月 22 日出现最小值, 12 月 22 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 12、
5、1、2)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回归线 =黄赤交角度数,极圈 =90 度-黄赤交角度数五、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 点的经线决定。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
6、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 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 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 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 点。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 =(12日出时间) 2(日落时间 12)2。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 9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1地方时:两地地方时差=经度差 4 分钟,东加西减。2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东加西减。3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4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 180 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 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7、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1.4 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外部结构: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二、地球内部结构 (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地震波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1组成岩石的矿物 2地壳物质的循环2.2 地球表面形态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圈层范围特点地壳莫霍面以上固态:平均厚度 17 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 33 千米) ,海洋部分平均厚度约为6 千米。地势越高,地壳越厚。莫霍面(在地面以下33km,纵波和横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地幔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具有固态特征
8、,主要由含铁、 镁的硅酸盐类矿物质组织,铁、镁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加。古登堡面(距地表 2900千米深处,纵波减速,横波消失)地核古登堡面以下组成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的铁和镍,可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3 / 8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
9、六大基本板块(注意名称与分布)。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 -岛弧或海沟 -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2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四: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0、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2 外力作用与地貌2.3 大气环境一、大气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 :大气的垂直分层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如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易被散射。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 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强烈吸收
11、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影响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边界类型地区交界处板块生长边界( 板 块 张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红海印度洋非洲大西洋亚欧、非洲美洲冰岛(属大西洋海岭)亚欧美洲消亡边界( 板 块 碰撞)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亚欧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非洲亚欧大西洋海沟岛弧链太平洋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极洲美洲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4 / 8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
12、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三、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摩擦力:与风向方向相反,既减小风速,又改变风向(摩擦力越大,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大)风力
13、(风速):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 月前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 (亚洲低压) 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 (夏威夷高压);1 月前后,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五)季风环
14、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五: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二)低气压(气旋) 、高气压(反气旋)系统与天气(以北半球为例)(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2.4 水循环和洋流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5 / 8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势能类型:包括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意义: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
15、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水资源。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二:洋流1 洋流的分布2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气候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一定的作用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
16、兰渔场、北海渔场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3.1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1 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 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 亿年前)生物演化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生物发展阶段(见教材表格)2 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3 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
17、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 、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
18、质属性。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
19、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3.3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 自然带:自然属性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8 页
20、6 / 82 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3 分布规律地 方 性分异:较小尺度 的 地 域 分异,地带性分布 规 律 和 非地 带 性 因 素共 同 作 用 的产物。影响因素 : 地 方 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4.1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 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2 分布特点: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
21、带状。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总之: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8 页7 / 8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3 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
22、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1/3 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4.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1 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
23、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2 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可再生资源。3 自然资源利用的历史进程以煤炭为例4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24、减小。4.4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1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分类: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生物灾害(病虫害等) 、海洋灾害(海啸等) 。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2 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3 中国的洪涝灾害(一)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主
25、要的洪涝灾害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往往同时发生。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8 页8 / 8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 E) ,南部沿海进入雨季;六月( D) ,长江中下游“梅雨”;七、八月( C) ,华北、东北多雨;九月,雨带迅速南移;十月,大陆雨季结束。其他原因: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非工程措施:建设分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