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球分块吊装檩条的安装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球分块吊装檩条的安装施工方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焊接球分块吊装檩条的安装施工方案 本工程檩条计划在网架安装到9轴的时候开始安装檩条,前节的吊装验算也是考虑檩条、屋面板的自重及相应荷载的情况下出具的。 1.1、 檩条吊装:(1)、吊装前的准备工作;检查檩条的编号是否与布置图编号相对应,准备吊装工具。(2)、檩条安装之前,按照图纸编号及构件上的编号,将檩条一一对应摆放到安装位置的平台上。先在球节点上焊接托板,托板的标高根据实际檩条安装的底标高确定。托板应该在主檩条两侧分别焊一块。焊接完毕后,开始安装次檩条,用吊装带套锁好檩条,用吊车将檩条垂直吊起,徐徐落钩,吊装至安装位置后,由两端的施工人员将檩条就位到托板上。利用全站仪和测距仪测量、复查安装的
2、标高,水平距离等安装位置是否合适,待测量合适后方可进行点焊。点焊完毕后,吊车松钩,复查檩条的水平度及标高是否符合涉及要求。(3)、在檩条布置过程中,或施工完后必须进行检查,验收。保证施工质量合格。(4)、所以连接点按设计要求焊接完后,焊接点须打磨、除锈、补底漆。1.2、檩条吊装安全措施1.2.1、高空安装:正确使用使用安全带:高空操作人员正确佩戴双股绳索安全带;上高空时检查安全带是否破损有破损、断裂立即更换;安全带(索)若外观有破损和发现异味(发霉味)时,立即更换;爬上网架上用安全绳上的挂钩挂在网架开始行走;碰到有障碍物暂停先把一根安全绳扣扣到前边,反身再把后面安全绳改到前边方向,再行走;到达
3、目的地后把安全带扣在生命线或钢梁上;禁止挂在未焊好的构件上。1.2.2、高空焊接用电:(1)、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失灵;电工巡查时发现不合格进行更换。(2) 、电源线路破损;更换电源线,用防水胶布包裹(3) 、焊接设备在潮湿环境;焊接设备在潮湿中用50板垫高用雨篷遮盖焊接设备;1.2.3、高空焊接:(1)、焊接区域内是否有易燃物;用彩条旗拉设防范区域。清除易燃物。(2)、焊接区域内配备有效的灭火器,焊接区域内要拉施工警戒线,不允许一切人员进入施工区。(3)、配备监护人;安全员及每个点配备一名操作班组人员监护人;1.2.4、高空吊运钢构件:(1)、信号工与吊车司机手势沟通失效;信号工与吊车司机手势一
4、对一交流;吊车司机看不到的地方手势必须正确;(2)、钢丝绳断掉;检查钢丝绳是否断丝、断股不合格立即清除;钢丝绳设置必须合理;(3)、吊转构件时猛甩防止吊车不稳定倾覆;吊起重物垂直后才能开始旋转,吊物旋转时不能过快;地基压实系数达标。第七节、卸载方案 在网架吊装在抱杆平台上,平台上端设置钢板平台作为受力面,钢板下方选取槽钢作为支撑。 钢板上方用H型钢挖圆,使网架分段安装的受力点作用在H型钢上,型钢下方放置千斤顶。如图所示:在施工过程中随着安装进度进行卸载,要遵循以下原则:(1) “变形协调、卸载均衡”的原则。卸载实际就是荷载转移过程,在荷载转移过程中,必须遵循“变形协调、卸载均衡”的原则。不然有
5、可能造成临时支撑超载失稳,或者网架结构局部甚至整体受损。因为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结构最终受力状态完全不一致,必须通过施工验算,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确保满足多种工况要求,这是空间网架施工的要求和特点。 (2) “中间向四周,中心对称”的原则。卸载由中间向四周,中心对称进行,通过放置在支架上的可调节点支承装置(千斤顶),经多次循环微量下降来实现“荷载平衡转移”。 (3) “分区、分阶段按比例下降”原则。为防止个别支撑点集中受力,宜根据各支撑点的结构自重挠度值,采用分区、分阶段按比例下降或用每步不大于10mm的等步下降法拆除支撑点(临时支座)。 (4)“精确计算,严格监控”的原则。在卸载过程中由
6、于无法做到绝对同步,支架支撑点卸载先后次序不同,其轴力必然造成增减,应根据设计要求或计算结果,在关键支架支撑点部位,应放置检测装置(如贴应变片)等,检测支架支点处轴力变化,确保临时支架和网架的安全。(18-16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1711.0,满足规范要求。(18-16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8.748mm,其最大跨度为56535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15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3001.0,满足规范要求。(18-15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8.806mm
7、,其最大跨度为59917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14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3541.0,满足规范要求。(18-14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13.103mm,其最大跨度为64755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13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5751.0,满足规范要求。(18-13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20.814mm,其最大跨度为69838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12轴线)内侧抱杆卸载成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
8、力比为0.4971.0,满足规范要求。(18-12轴线)内侧抱杆卸载成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28.210mm,其最大跨度为73254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11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完成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5721.0,满足规范要求。(18-11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完成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31.859mm,其最大跨度为73254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10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4921.0,满足规范要求。(18-10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35.198mm,其最大
9、跨度为80085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9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抱杆成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4041.0,满足规范要求。(18-9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抱杆成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37.952mm,其最大跨度为8286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9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完成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5041.0,满足规范要求。(18-9轴线)内侧抱杆卸载完成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45.220mm,其最大跨度为8286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8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应力
10、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5041.0,满足规范要求。(18-8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44.873mm,其最大跨度为85649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8轴线)抱杆卸载完成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6631.0,满足规范要求。(18-8轴线)抱杆卸载完成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62.858mm,其最大跨度为85649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7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4411.0,满足规范要求。(18-7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位移分布
11、图最大跨中变形为51.470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7轴线)抱杆卸载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4411.0,满足规范要求。(18-7轴线)抱杆卸载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71.092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6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4641.0,满足规范要求。(18-6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57.931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6轴线)抱杆卸
12、载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6361.0,满足规范要求。(18-6轴线)抱杆卸载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41.058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5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4391.0,满足规范要求。(18-5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64.052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5轴线)抱杆卸载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5801.0,满足规范要求。(18-5轴线)抱杆卸载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
13、87.257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4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6301.0,满足规范要求。(18-4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70.859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4轴线)抱杆卸载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5471.0,满足规范要求。(18-4轴线)抱杆卸载成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95.564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3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
14、抱杆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6501.0,满足规范要求。(18-3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77.572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3轴线)抱杆卸载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741.0,满足规范要求。(18-3轴线)抱杆卸载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104.035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2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7091.0,满足规范要求。(18-2轴线)先拆除内侧中间位置处抱杆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84.787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18-2轴线)抱杆卸载后应力比分布图图中杆件的最大应力比为0.7441.0,满足规范要求。(18-2轴线)抱杆卸载后位移分布图最大跨中变形为113.953mm,其最大跨度为88443mm,变形/跨度1/250,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