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口和民族教学设计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24945121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人口和民族教学设计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年人口和民族教学设计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人口和民族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口和民族教学设计 .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地理中国人口和民族教学设计一、课程分析中国人口和民族是高二 区域地理 中第三篇中国地理, 第一章中国地理概况中的第二节内容。 本节内容在全书中属于基础导向性知识,难度比较小,但是却很有用。本节课一共有两大内容,一是论述我国人口的现状、 增长情况和分布情况, 二十介绍我国个民族的概况和分布。内容较多,且内在具有较强联系,学习目标要求较高。主要通过学生的感官感受掌握知识点,并能够运用到具体的读图中。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是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也是高二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从德育和学育上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二、学情分析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 中国地理应该是个重点。 但考虑到我们

2、的学生初中地理掌握的并不好, 且我是用高一的班级上高二的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适当省略掉一些复杂高深的地理专有名词。08-6 班的地理在年级里属于中等水平, 本班对一些人文地理的知识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考虑到将有20 余人要选择文科,所以选择该班进行教学。另外,本课内容经处理后, 与本册书其他章节内容联系不大,即使是高一的学生也应该较容易掌握。三、设计理念以诱思探究教学为特征的新课程改革,倡导变教为学, 教学合一。基于此,课堂教学拟如此展开:探索感知,认识现象理性研究,把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

3、案握实质学以致用,迁移深化三维交融,达成目标。本节设计首先从专业数据切入主题,适时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关注和思考,形成感知,如通过对图表的观察进行思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地理事物进行探索研究。 最后在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达到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目标。四、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的人口总数和人口分布特点。2.了解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3 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4.理解我国的 56个民族及分布特点和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5.能够准确阅读人口分布图,并分析总结人口分布特点。准确阅读人口增长图,并分析原因。能够熟悉主要少数民族的服饰

4、和民俗。五、教学流程(一)数据导入,唤起热情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总数居世界第一。人口密度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国家之一。但是我国的人口是不是在每一个省市都一样那么多呢?是不是从古至今都那么多呢?(不是)我国的人口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现今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特征是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课件展示】一、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截止到2000 年第五次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2.9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2%。我国的人口密度约为135

5、 人/平方千米,是世界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国家之一。引导:我国人口众多,但是分布却是不均匀的。【课件展示】二、我国人口分布东西不均【图片展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设计意图: 看是学生最直接有效的感知活动,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循循善诱,自主总结引导: 从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但似乎又具有一定的规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思考:我国的人口分布具有哪些特点?(东南多,西北少)在高一上册我们学过城市的分布, 我们学地理环境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来影响聚落的分布,也就是说人口的分布主要是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那么我们在考虑人口分布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6、(请学生对应每一个思考因素,写出人口在该因素的影响下的分布情况。 )【课件展示】1、海陆位置(图片展示,沿海和内陆人口密度的差别)(分析原因:沿海地区降雨丰富,气候温和,利于发展农业;交通便利。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地形(图片展示,高山、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区人口密度的差别)(分析原因:平原盆地地势平坦,利于发展农业和建筑。)3、气候(图片展示,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地区后识别人口密度)(分析原因:湿润地区降水充沛,便于灌溉,利于发展农业。)4、水源(图片展示,我

7、国主要河流的分布,观察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分析原因:人多聚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河流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便于发展农耕业。依赖河运,交通便利。(从河流的两大功能供水和运输,来考虑。 ) )5、交通线的影响 (图片展示, 我国主要铁路线分布于人口分布的联系)(分析原因:交通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城镇较多,人口集中。)(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直接的视觉感受和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自主加工感官感受,思考后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初步思考分布的原因)(三)归纳总结,突破难点1、沿海东南部地区人口众多,西北内陆地区人口稀少;2、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3、湿润、半湿润地区人口多,干旱、半

8、干旱地区人口少;4、人口集中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5、交通沿线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引导学生分析在每一个影响因素下怎样实现对人口分布的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深刻体会我国是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四)引导讲述共同学习引导:我国人口众多,在历史上发展较早的地区现今人口也较多,相反,历史上发展较晚的地区现今人口也较少。从总体来说,中国的人口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课件展示】三、中国的人口增长【图片展示】中国人口增长曲线请同学们根据图中曲线中国人口

9、增长特点,并分析其原因。我国人口在 1660 年后迅速增长。主要是因为清朝初期,疆域稳定,经济发展,以及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 使我国人口基数不断增长。1841 年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外国的入侵、人民的反抗,以及自然灾害,人口增长缓慢。1949 年以后。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 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人均寿命不断延长, 中国的人口增长呈加速之势。 这个时期世界人口亦是增长时期。概括起来,我国的人口基本国情为:【课件展示】人口基数大 (占世界人口的 22%) 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界线黑河和滕冲,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 精选学习资料 -

10、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引导)这样的基本国情会带来哪些人口问题呢?【课件展示】人口多、增长快,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人口增长过快、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引导)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将制定怎样的人口政策和实施哪些具体措施?【课件展示】中国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晚生、晚育、少生、优生。完善就业渠道完善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 所以在处理上尽量简单,以节约时间,提高课

11、堂效率。 )串联:我国不仅人口总数达,还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是一个由56 个民族所组成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民族的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他 55 个民族人口较少,共占全国总人口的8%,称为少数民族。个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不一,以壮族人口最多,约有1500多万。我国民族的分布也具有一点的特点。【课件展示】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民族的分布具有既集中、 又分散,大杂居、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7 页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小聚居,交错分布的特点。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西南、西北和东北边疆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在一起。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主要民族的分布情况。【课件展示】主要民族的分布汉、壮、满、藏、苗、蒙古等民族的分布。(五)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