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有着独特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接下来学习啦我为你整理了中学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中学语文文言文学问点:通假词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今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今以往十五都予赵。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倍:通背,背叛
2、,遗忘。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抗。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动词。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
3、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请奉盆缶秦王,以相消遣。 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模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 皇:通惶;恐俱,惊惶。形容词。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惊,惊惶。形容词。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简:同拣;选择。动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
4、之。 中学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文化常识 诗经两篇 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 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指代少年时代。 3、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料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运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 离骚 1、 考:指已故的父亲。 2、 三后:三个
5、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三后一般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孔雀东南飞 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2、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有时泛指一般的诗经。 3、初阳岁:农历冬末春初,即冬以后,春之前。 4、初七:乞巧节,指农历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 5、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团聚的日子。 6、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合适,这叫六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 地支:子、丑、寅、卯
6、、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7、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实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8、黄昏:十二个时辰之一,是戌时。 人定:是亥时。 9、12个时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10结发:束发。古时人到了肯定的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也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1、罗敷:指古代美女的通名。 12、床:是古代的坐具。 13、城郭:古代内城叫做城;外城叫做郭。 汉魏晋诗三首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_。 2、河汉:银河。 3、长歌、短歌:是
7、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4、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5、杜康:相传古代独创造酒的人,后用作酒的代称。 6、周公吐哺:周公:周武王之弟姬旦。相传周公求贤若渴,凡有士人来访,马上接待,以至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7、双鲤鱼(鱼书):指代书信。古人常把两块刻有鲤鱼图形的木板合在一起制成木盒,中夹书信。故称鱼书。 中学语文文言文学问点:人的称谓 【直呼其名】有三种状况: 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而言,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取
8、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敬重。名与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来取。 【号】即别名、表号。号一般由个人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青莲居士、少陵野老、玉溪生、四明狂客、醉翁、已斋叟、我佛山人、百炼生等等。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闻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史忠烈公(史可法),缪丑(秦桧)。 【斋名】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杨诚斋(杨万里);聊斋先生(蒲松龄),饮冰室主子(梁启超)。 【籍贯】如王临川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柳河东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顾亭林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郡望】如唐代韩愈,世人称
9、为韩昌黎,是因为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韩愈事实上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而苏轼也曾自称赵郡苏轼、苏赵郡,苏氏是赵郡的望族(事实上苏轼是四川眉州人)。 【官名】在古代官名用以人的称谓非常普遍,如阮步卒阮籍,嵇中散嵇康,洪经略洪承畴,孙讨虏孙权,贾太傅贾谊;杜拾遗 、杜工部杜甫;柳屯田柳永。 【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后人遂以武侯相称;谢康乐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王荆公王安石;诚意伯刘基。 【官地】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贾长沙贾谊,他曾贬为长沙王太傅;陶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骆临海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柳柳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贾长江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 【兼称
10、】如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行为,兼称官职与谥号;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谦称】有下列6种: (1)表示谦逊的看法,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慧。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运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运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
11、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假如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凡。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挚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肯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
12、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敬重客气的看法,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知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肯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肯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
13、妙,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叮嘱)、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14、。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行高尚、才智超群的人用圣
15、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看法。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猜你感爱好的: 1.中学语文文言文学问点大全 2.中学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汇总 3.中学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整理 4.中学语文文言文学问点梳理 5.人教版中学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学问点归纳 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