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结构图.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879514 上传时间:2022-07-0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知识结构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中生物知识结构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知识结构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结构图.ppt(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营营养养物物质质供供能能物物质质非非供供能能物物质质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70%)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脂肪:备用能源物质(25%)蛋白质:促进生长发育,修复受损组织(蛋白质:促进生长发育,修复受损组织(5%)水:占人体水:占人体70%。物质运输。物质运输无机盐:含量少,作用大。(铁、钙、碘的缺无机盐:含量少,作用大。(铁、钙、碘的缺乏症)乏症)维生素:含量非常少、作用非常大。(维生素:含量非常少、作用非常大。(VA、VB1、VC、VD的缺乏症)的缺乏症)消化和吸收复复杂杂大大分分子子糖类糖类脂肪脂肪蛋白质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脂肪酸、甘油脂肪酸、甘油氨基酸氨基

2、酸简简单单小小分分子子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消化消化吸吸收收消化系统消消化化系系统统与小肠吸与小肠吸收功能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适应的结构特征构特征小肠很长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消消化化腺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淀粉酶唾液腺:分泌唾液,含有淀粉酶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

3、消化酶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肠内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小肠内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消消化化和和吸吸收收糖类糖类脂肪脂肪蛋白质蛋白质葡萄糖葡萄糖脂肪酸、甘油脂肪酸、甘油氨基酸氨基酸进入小肠进入小肠内的毛细内的毛细血管随血血管随血液循环运液循环运输到全身输到全身各个部位各个部位口腔、小肠口腔、小肠麦芽糖麦芽糖(甜甜)脂肪微粒脂肪微粒淀粉酶淀粉酶胃、小肠胃、小肠蛋白酶蛋白酶小肠小肠胆汁乳化胆汁乳化小肠小肠脂肪酶脂肪酶小肠小肠进入小肠进入小肠内的毛细内

4、的毛细淋巴管经淋巴管经循环进入循环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补充知识点 1、为什么吃素的人不会患夜盲症?、为什么吃素的人不会患夜盲症? 2、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是什么?第七、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是什么?第七类营养素是什么?类营养素是什么? 3、怎样理解、怎样理解“肝胆相照肝胆相照” 4、肝脏有问题的人不宜吃什么样的食物?、肝脏有问题的人不宜吃什么样的食物? 5、十二指肠的功能、十二指肠的功能 6、消化道中有哪些器官具有吸收营养物质、消化道中有哪些器官具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分别吸收些什么物质?的功能,分别吸收些什么物质?人体的呼吸呼吸呼吸道对道对空气空气的处的处理理呼吸系呼吸系统的组统的组成成温

5、暖温暖:鼻腔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鼻腔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呼吸道呼吸道对空气对空气的处理的处理呼吸道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主要器官湿润湿润:鼻腔黏膜分泌的黏液湿润空气:鼻腔黏膜分泌的黏液湿润空气清洁清洁:鼻毛阻挡灰尘、鼻黏膜分泌黏液:鼻毛阻挡灰尘、鼻黏膜分泌黏液粘住灰尘、纤毛扫出灰尘、腺细胞分泌粘住灰尘、纤毛扫出灰尘、腺细胞分泌黏液抵抗病菌。黏液抵抗病菌。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发生在肺在肺内的内的气体气体交换交换肺与外肺与外界的气界

6、的气体交换体交换结构结构:肺泡,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扁:肺泡,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肺与血肺与血液的气液的气体交换体交换吸气吸气:膈肌、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增:膈肌、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增大,肺扩大,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大,肺扩大,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动力动力:膈与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膈与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产生过程过程:吸气,肺泡鼓起,肺泡内的氧气:吸气,肺泡鼓起,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随着呼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随着呼气排出体外。气排出体外。呼气呼气

7、:膈肌、肋间肌舒张,胸廓容积减:膈肌、肋间肌舒张,胸廓容积减小,肺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小,肺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呼吸全过程:呼吸全过程:肺泡肺泡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大气大气CO2CO2CO2CO2CO2O2O2O2O2O2肺与外肺与外界的气界的气体交换体交换肺泡与肺泡与血液的血液的气体交气体交换换气体在气体在血液中血液中的运输的运输血液与血液与细胞的细胞的气体交气体交换换气体交换原理:气体扩散性气体交换原理:气体扩散性空气质量与健康空气质空气质量与健量与健康康根本措施根本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常见的大气污染常见的大气污染: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船:工业

8、生产的排放、车船尾气、秸秆焚烧、地面扬尘尾气、秸秆焚烧、地面扬尘有效措施有效措施:植树造林:植树造林看看清清楚楚了了吗吗?过关题 我们在呼吸运动中,胸廓的变化与呼吸之间的关系 A、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呼气导致胸廓扩大 C、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的鼻子比赤道附近的人鼻子要大一些,这有利于对空气进行怎样的处理 A、保证气体顺畅 B、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C、利于气体交换 D、利于气体扩散 当我们吸入气体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膈肌舒张 B、肋骨间肌肉和膈肌均收缩C、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膈肌收缩 D、肋骨间肌肉和膈肌均舒张 人体呼吸过程中,当肋

9、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体进入肺 B气体排出肺 C膈的位置上升 D胸廓由大变小 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 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 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 D、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 右图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 B.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 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 D.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 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发生在何处的毛细血管中 A肺泡 B肝脏 C大脑 D全身组织细胞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在各血管内的变化情况。如果

10、I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A二氧化碳 B氧气C葡萄糖 D尿素分析人体从鼻孔吸人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B.吸人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依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氧气含量变化B图曲线AB段表示肺完成一次吸气过程C图B点显示此时某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图曲线表示某人的呼吸频率是20次分钟下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由b到c的过程表示A吸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B呼

11、气,膈肌收缩,膈顶下降C吸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D呼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成分成分血浆血浆血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红细胞白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颜色颜色淡黄色、半透淡黄色、半透明液体明液体红色红色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特征特征水水90%,营养,营养物质与废物物质与废物数量最多,成熟数量最多,成熟的无核,呈两面的无核,呈两面凹的圆饼形,含凹的圆饼形,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数量少,有数量少,有细胞核,比细胞核,比红细胞大红细胞大最小,无细最小,无细胞核,形状胞核,形状不规则不规则功能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运输养料和废物物运输氧运输氧吞噬病菌吞噬病菌 凝血止血凝血止血病症病症大面积烧伤的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应补充血病人应补充血浆浆贫血(红细胞少贫血(红细胞少或血红蛋白少)或血红蛋白少)体内出现炎体内出现炎症,白细胞症,白细胞会增加会增加血栓血栓血管血管概念管壁管腔流速分布流向功能静脉将血液从身体的各部位回收到心脏薄,弹性小大,四肢静脉中有静脉瓣慢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厚,弹性大小快毛细血管连通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极薄,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最小最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