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高三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三学生很快就会面临接着学业或事业的选择。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是否考虑清晰了?这对于没有社会阅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想选择。如何度过这重要又惊慌的一年,我们可以从提高学习效率来着手!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地理学问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三地理学问点总结1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恒久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
2、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缘由:稳定的光照条件、平安的宇宙环境、相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记)、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改变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改变的主要动力。 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3、速度: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昼夜更替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
4、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日”,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放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须要天气晴朗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平安须要)。 太原:技术力气强;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西昌纬度低,放射初速度大; 海南文昌:纬度低,放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昼夜长短的改变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
5、角(2326):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改变-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来线之间为热带、回来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恒久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逝。 21、正午太阳高度改变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夏至日北回来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来线以南
6、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南北回来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值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南北回来线之间昼长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
7、、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亮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改变)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改变四季五带 高三地理学问点总结2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即使在陆半球上,陆地也仅占48%。
8、2.面积广阔的陆地叫大陆,面积的大陆是亚欧大陆,面积最小的是澳大利亚大陆。的岛屿是格陵兰岛,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3.大陆和它旁边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面积由大到小的依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所处纬度的是南极洲。 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非苏伊士运输河、红海、曼德海峡;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北美、南美巴拿马运输河;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4.地跨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欧两洲)、巴拿马(南北美洲)、埃及(亚非)、美国(北美
9、和大洋洲)、印度尼西亚亚洲和大洋洲。 5.四大洋面积:太平洋(渐小)、大西洋(渐大)、印度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多的是北冰洋;所处纬度的是北冰洋。 6.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缘由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也可引起海陆的改变。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大致可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火山地震带集中在板块交界处。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地中海、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属于板块碰撞处;大西洋、红海、东非大裂谷属于板块张裂处。 7.七大洲地形特点:(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包括海拔凹凸、地势起伏、地形类型及分布。)
10、亚洲-地形困难,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阔,平原分布在大陆四周地区; 欧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中部多平原,北部及南部为山地;北美洲、大洋洲-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西部、中部、东部);南美洲-西部高山,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8.海底地形:大陆架(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坡、大陆隆、海沟、洋盆、海岭。 高三地理学问点总结3 (一)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着制约作用。 (二)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改变对人类活动的
11、影响。 1、据有关资料,了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改变,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2、正确理解全球气候变暖的缘由及对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影响,了解人类应如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三)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概念、分类),理解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并具有社会与自然的双重属性。 2、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应有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 (四)以某种自然灾难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缘由及危害。 1、了解
12、自然灾难的基本概念。 2、以某种自然灾难为例,相识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危害),了解这种自然灾难发生的主要缘由及防灾减灾措施。 地理表述实力特征表述 (1)地形(地貌)特征从地形种类(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山谷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地面起伏状况(坡度陡缓.相对高差),海拔高度、地势四个方面概括. 例如亚洲地形特征:地势中高周低;地形困难、山区面积广阔、平原狭小;山地、高原多分布在中部、平原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和沿海地区;地面起伏极端(大);平均海拔950米。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
13、积广阔,占总面积2/3;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山,东部是低矮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2)自然环境特征从气候(湿.热.冷.干),植被状况,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河流发育程度等方面概括. 高三地理学问点总结4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接近某原料产地,原料足够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接近某
14、能源产地(如煤、石油、自然气、水能、风能),能源足够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接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足够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袤(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接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养高技术密集型 农业基础:接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激励,国家政策改变(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平安:某时期国防须
15、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峻污染大气的工厂,应当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峻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高三地理学问点总结5
16、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 离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越大;越远越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改变 1、夏至日:直射北回来线,北回来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南半球(赤道以南)达到最小值。 2、冬至日:直射南回来线,南回来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值;北半球(赤道以北)达到最小值。 3、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H=90-|H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所求地点的纬度 当与处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减;当与不在同一半球时,两者相加。 太阳高度规律及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杆影的计算 2、热水器的调整 3、楼高、间距的选择 高三地理学问点总结大全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