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轮式堆取料机检修工艺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斗轮式堆取料机检修工艺规程.doc(7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斗轮式堆取料机检修工艺规程 1 .1 堆取料机设备概况 我厂总计有3台斗轮式堆取料机,其中DQ-5030型由哈尔滨重型机器厂制造,DQ-8030型由长春电力机器厂制造。其中2005年8月6日对#3斗轮机尾车进行改造,分为主尾车和付尾车,主尾车有单独的驱动装置,付尾车由卷扬机构来实现变幅,从而实现堆料和取料的转换。3台斗轮式堆取料机分布在燃料4个煤场,担负着煤场存取煤任务。1 .2 堆取料机设备规范a. 型号含义b. 主要技术参数a) 基本参数设 备 型 号DQ5030DQ8030堆 料1000 t/h1200 t/h取 料500 t/h800 t/h物 料 粒 度0250mm0200mm物 料
2、 水 份 12% (煤) 12% (煤)物 料 比 重085 t/m3085 t/m3堆 取 料 高 度轨面上12 m轨面下-1.5 m轨面上12 m轨面下-1.5 m堆 取 料 宽 度轨面为中心左、右30 m轨面为中心左、右30 m堆 取 料 长 度230 m230 m电机总功率197.4Kw232Kwb) 取料机构:斗 子 型 式闭 式半 格 式斗 轮 直 径5.0 m5.2 m斗 轮 转 数48 r/min010 r/min斗 数8个9个单 斗 容 量340L250L斗轮液压马达型 号内曲线油马达A89214NJM40行 程35 mm36 mm额 定 流 量241 l/min288 l/
3、min最大工作 压力16 MPa16 MPa理 论 排 量20.74 l/r36 l/r额 定 转 数10 r/min12 r/min额 定 功 率57.8 Kw64Kw额 定 扭 距450Nm8000Nm轴向柱塞泵设备型号ZBS-732ZBS-740额定转速1500 r/min980 r/min额定压力16Mpa16Mpa输出功率135Kw185 Kw工作压力14 Mpa14 Mpa缸体摆角0-250-25配用电机型号Y223M-4Y315 S- 6(Y280M-6)功率45 Kw #2 55Kw、375Kw转数1470 r/min980 r/minc) 变幅机构设 备 型 号DQ5030D
4、Q8030变幅范围1313变幅速度上升3.93m/r上升3.39m/min下降4.93m/r下降4.93m/min液压缸直径250mm250mm液压缸行程1400mm1400mm液压缸压力8MPa最大工作压力16MPa轴向柱塞泵型 号CB-F25CF63SCY-YB200L2-6理论排量25.36ml/r63ml/r最高转速1400r/min980 r/min输入功率10Kw22Kw额定压力14MPa14 MPa配用电机型 号Jo252-4Y200L 2-6功 率10Kw22Kw转 数1450r/min980r/min电 流22A43 Ad) 回转机构设备型号DQ5030DQ8030回转半径3
5、0m30m回转速度0.0343-0.147r/min0.0343-0.147r/min回转角度(以轨道为中心)左右各90堆料左右各95,取料左右各165回转液压马达型号NJM1 .0NJM1 .0最大工作压力8 MPa10 MPa额定扭矩693N.m693N.m额定转数理论排量2 ml/r2 ml/r轴向柱塞泵型 号ZBSV4063SCY-YB180L-6理论排量0-40ml/r63ml/r最高转速1500r/min960 r/min输入功率38kw输出扭矩125(kgfm)额定压力21MPa31.5 Mpa斜盘倾角1930配用电机型 号Jo261-2YYB180L -6功 率17Kw17Kw
6、转 数2940r/min970r/min电 流31.5A31.5 A减速机型式蜗轮蜗杆减速机蜗轮蜗杆减速机速比40(A891 .13.20)40 e) 行走机构设备型号DQ5030DQ8030行走速度低速5m/min低速7m/min轨距及轴距60006000mm60006000mm行走轮直径800mm800mm减速机型号LSJ95-00LSJ95-00减速机总速比114.8114.8行走电机型号JZ-52-4/24JZ2-524/16功率16/4.2kw5.5/22kw高速1420 r/min1410 r/min低速191 r/min345 r/min电流高速38A高速41A电流低速3.2A低
7、速28Af) 悬臂皮带机设备型号DQ5030DQ8030带宽1200mm带长全长65 m带速3.15m/min胶带层数5层拉紧方式配重式#2斗轮 液压拉紧油缸直径100mm柱塞行程1000mm拉紧滚筒630mm减速机型号LZQ-550-速比11 .288配用电机型号Y280M-6Y280M-6功率55Kw55Kw转数980 r/min980 r/min电流104.4A104.4Ag) 尾车皮带机(上料皮带)设备型号DQ5030DQ8030带宽1200mm1200mm带长65m 下料长度70m同#02皮带机一体带速1 .5m/min胶带层数5层风冷式电动滚筒型号(A711)F808-00减速机速
8、比16滚筒直径800mm滚筒宽度1400mm电机型号JO826功率40kw转数电流77.2Ah) 补油机构设备型号DQ5030DQ8030补油泵型号CBD45C-FLYBC45/80额定流量45 l/min31.5 l/min 额定压力1.5MPa8Mpa配用电机型号Y100L-4Y100L2-4功率1 .2kw3Kw转数1430 r/min1480r/min电流5A6.8Ai) DQ8030斗轮机尾车油缸系统油泵#2#3型号CB45D CBD45CFL 排量45ml/r45ml/r额定压力10MPa10MPa配用电机型号Y160M-6 Y160M-6 功率7.5kw7.5Kw转数960 r/
9、min970r/min电流16.3A变幅角度上14 下1330油缸直径220mm油缸柱塞行程1600mm油缸工作压力10.5mpa结构特点自动升降半卧式j) 液压系统元件:设备型号DQ5030DQ8030斗轮溢流阀YFL32cyFF50H回转溢流阀YFL32HyFL40H变幅溢流阀YFL20CyFL20B补油溢流阀YFL20BPB25变幅节流阀LFL20CLFL20B补油单向阀DXFL32H3DIFL32H3补油滤油器XuA6350SXuA6350S回转换向阀34DyMB20HTZZ34DyMB20HTzz变幅换向阀34DyMB20HTZZ34DyMB20HTzz尾车溢流阀yFL20H尾车节流
10、阀单向LDFL20C尾车液控单向阀DXyF32H3尾车换向阀电磁34D-63BKk) 其它设备型号DQ5030DQ8030最大轮压31t31t轨道型号43Kg/m43Kg/m外型尺寸(长宽高)58200800015000 mm6210091006105mm#3斗轮机尾车改造后参数:主尾车电机型号Y280S-4功率75KW弗兰德减速机型号B3HH6 CP56KWOIL16L编号450.404.231 .01.001皮带带宽1200mm付尾车电机型号YZ180L-8功率11KW硬齿面齿轮减速机型号ZSY250-100-IV编号40036生产日期2004.05皮带同#03皮带一体1 .3 堆取料机检
11、修项目(大修)1 .3.1 液压系统:a. 油箱,滤油器,补油泵,补油系统溢流阀,单向节流阀等清理检修。b. 变幅机构中的轴向柱塞泵,电液换向阀,溢流阀,变幅油缸等解体检修。c. 回转系统中的轴向柱赛泵,电液换向阀,溢流阀,回转油马达等解体检查或检修。d. 斗轮机构中的轴向柱赛泵,内曲线油马达、溢流阀,液控单向阀及油箱等解体清扫检修。e. 尾车液压系统齿轮油泵、电磁阀、液控单向阀、单向节流阀及液压缸、油箱、挂钩油缸。1 .3.2 机械传动系统:a. 回转机构:蜗轮减速机,传动轴二级开式齿轮及回转齿轮主轴承。b. 斗轮机构:斗轮轴,斗轮轴承,斗轮体等。c. 悬臂皮带机构:悬臂减速机,驱动滚筒、改
12、向滚筒、拉紧装置,缓冲托辊、槽型托滚组、平行托滚、导料槽等。d. 尾车上煤皮带机构:风冷电动滚筒,拉紧装置,槽型、平行托辊组、导料槽、落煤筒等。e. 行走机构:三级立式行走减速机,主动车轮组,从动车轮组,制动装置、夹轨器等。1 .3.3 金属构架a. 主体构架:门座架、门柱、前臂架、转盘、配重架、平衡架、尾车架等的检查与防腐。b. 驱动台车架机构的检查与防腐,箱型结构检查与防腐。c. 堆取料机行走钢轨及基础的检查。1 .4 液压传动1 .4.1液压传动设备概况:液压传动技术,在燃料输煤设备中被广泛采用。a、 堆取料机采用的液压传动设备有:变幅机构、回转机构、斗轮机构、悬臂拉紧机构、尾车变幅机构
13、、尾车与大车挂钩联接机构。b、 设备采用的液压传动类型,均属容积式液压传动,它主要是依靠在密闭容积内的液体压力来传递能量,是通过容积变化来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c、 液压传动系统能量转换过程是:电能通过电机向油泵输出扭距和转数(机械能);油泵向液压执行元件输出液体的流量和压力(液压能);液压执行元件向被驱动的设备输出扭距、转数和直线运动。即: 电能机械能液压能机械能。1 .4.2液压传动的基本参数:液压系统中,油泵输出的流量与执行元件的工作速度;油泵的工作压力与执行元件的外负载是液压传动中最常见又经常调整的两个基本参数。只有熟练的掌握了它们的因果关系,才能准确无误的把握住液压设备的正常运行。a.
14、 流量-速度在执行元件有效工作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执行元件的工作速度取决于流量的多少,即流量越大,速度越快,流量越小,速度越慢,可用下式表示: U=Q/F U-速度 Q-流量 F-工作面积 油泵所输出流量取决于泵的结构(容积)和带动它旋转电动机的转数。b. 压力-外载荷在液压系统工作中,执行元件的工作面积一般是固定的,而外负载是经常变化的,无论是增大或减小,油泵的输出压力都是随着变化的(当然负载只能在系统最大工作压力范围内变化)。所以油泵的输出压力取决于外负载即:R=PFR-外载荷; P-泵的输出压力; F-有效工作面积c.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在液压传动系统中,不管设备庞大或渺小,系统简单或复
15、杂,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都必须有以下五个部分内容:a) 动力元件-能源。如油泵及其附件。它的作用是把电动机或其它原动机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是第一级能量转换装置。b) 执行元件-液动机。主要是油缸和油马达。它的作用是把油泵输出的压力能转换成机械能,是第二级能量转换装置。c) 操纵元件-控制调节装置的各种阀类。它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满足工作需要,控制和调节系统压力、流量、速度、方向等。d) 工作介质-传递能量的物质,主要是各种油液。e) 辅助元件-油箱、滤油器、储能器、管路接头及各种控制仪表等。它的作用是创造必要的条件,满足液压传动系统正常工作的需要。1 .5 检修前的准备 1 .5.1
16、 堆取料机检修前应对该机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向运行人员了解设备运行状况,认真做好各种参数的记录。由于堆取料液压元件较多,而且设备缺陷又很难直观的了解到,所以做好设备检修前运行状态下的检查是十分必要的,检查的具体项目有:a. 油箱,补油泵,滤油器,补油系统的漏泄情况,震动情况,压力情况。b. 斗轮的转数,压力,系统的漏泄情况。油泵、油马达的震动情况。c. 了解回转速度,压力、换向阀的灵敏度,油马达的运行情况。d. 变幅油缸上升,下降的速度,最大工作压力;悬臂静止状态下的油缸内泄情况;油缸上部活塞杆密封情况;变幅换向阀的灵敏度,油泵,油管路的漏泄情况。e. 悬臂皮带的拉紧情况,皮带磨损情况,托辊
17、,滚筒的损坏情况。f. 机械部件运行时的温度,震动,噪音及结构件的腐蚀情况等。1 .5.2修前准备a. 根据设备现状,列出检修计划,并明确重点,做好备品配件的准备工作。b. 检修前召开全体检修人员会议,将检修的工期、项目、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检修程序、工艺向全体人员进行交底。c. 由检修班办理检修工作票,得到有关部门认可后,通知运行人员将轮斗机停放在合适的位置(以检修方便为原侧),悬臂应水平放置,而且最好搭在煤堆上。d. 办理许可工作手续,执行安全工作程序,并做好防止误送电的措施。e. 将堆取料机的行走轮用铁鞋或木楔掩住,防止设备发生意外情况下滑行。f. 选用#32A型工字钢两根,长
18、度在800mm左右,支撑在堆取料机两侧门柱架与回转盘平台之间,上下焊口均满焊,使门柱架与回转平台可靠的连成一体。 1 .6 液压泵的检修1 .6.1齿轮油泵检修项目、工艺及标准,参见齿轮油泵结构图。a. 齿轮油泵的检修项目a) 检查处理结合面的漏油,更换磨损的骨架油封。b) 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c) 检查泵体和前后端盖的磨损情况。d) 检查齿轮的磨损情况。e) 检查轴径与对轮的配合情况,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更换。f) 检查处理靠背轮的间隙及键与键槽的间隙。b. 齿轮油泵的检修工艺a) 对泵轴键槽损坏的,应相隔120重新开槽。b) 轴径与对轮配合间隙过大的,对泵轴轴径应进行涂镀或更换新轴。c) 齿
19、轮或前后端盖磨损较严重的,造成出力损失过大或无法工作的应为报废(齿轮与前后泵盖接触面配合较严,如果此间隙较大,很难修复)。d) 对结合面漏油的,安装时应涂以适当漆片。轴封处漏油应更换新轴封。e) 检修过程中,泵体内表面,前后端盖结合面不允许用铁器敲击和锐器划伤。c. 齿轮油泵的检修标准a) 外壳不得破裂,泵体及前后端盖结合面处无漏油现象,轴封处密封良好,无漏油现象。b) 齿轮的装配间隙:轴向0.03-0.04mm,最大不超过0.1mm;径向0.03-0.06mm,最大不得超过0.13-0.16mm。c) 泵体前后端盖结合面处要求光滑,表面粗糙度为1.6 ,表面不得划伤,泵体螺栓要对称紧固,紧力
20、要均匀。d) 轴弯曲度,不得超过0.04mm;滚针轴承不得有压伤、变形,滚针不得弯曲。e) 齿轮油泵外表面光洁,无油垢、粉尘。任何杂物不得落入体内。f) 齿轮泵用手盘车,转动灵活无紧涩现象。油泵试转后,不得反转,运行平稳无异常音响,振动不超过0.03-0.06mm。1 .6.2轴向柱塞泵轴向柱塞泵分斜盘式、斜轴式两种。堆取料机液压传动系统中,两种型式的柱塞泵都存在,下面分别介绍两种泵的检修项目、工艺及标准。a)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检修项目、工艺及标准,参见图ZBSV40型变量柱塞泵。a) 检修项目解体清洗检查泵体内全部零件,清除铜沫、铁屑、脏物等。清洗检查泵体支撑轴承(4)、(6),油缸体支撑轴
21、承(13),对损坏的 轴承应进行更换。检查、测量柱塞(6)缸体()孔的磨损情况,对不符合标准的应进行更换。检查压盘(7)、铰轴、滑块的联接情况、磨损情况。检查、测量配油盘(4)的磨损情况。测量、检查传动轴(1)的弯曲和花键处的磨损情况。清洗检查流量调节机构,对易损件的斜盘(9),应详细检查。检查测量泵轴,轴径与对轮的配合情况,间隙过大的应调整进行修复。处理泵体各密封点的漏油。b) 检修程序及工艺(拆装)将泵体(2)内的油放净,外部擦洗干净。从传动轴(1)内拧出拉紧螺栓。拆下后泵盖上面的8个螺栓。将后泵盖自泵体上拆下。注意:拆后泵盖时应慢慢拿起后泵盖,防止 斜盘(9)从后磁盖掉下,防止后泵盖上两
22、个O形密封环掉下。从泵体内取出压盘(7),及柱塞(6)。从泵体内依次取出铰球、定位套、弹簧等。注意:铰球与定位套间装有调整垫,请不要任意增减。从泵体内将柱塞缸(5)连同内轴(3)一并取出。注意:取出柱塞缸时,有可能将配油盘(4)一起吸附出,此时可以用汽油冲洗,然后慢慢滑移使其脱开。在泵体内取出配油盘。注意:重新装配时应使配油盘与泵体贴平,两 者之间不要涂机油。手动伺服变量机构的拆卸:将斜盘(4)取出,注意:重新装配时,可用细铁丝(1-2)从斜盘中间孔穿过,对正销子的小孔,便于斜盘插入销子。 拆卸上端盖的四个螺栓,取出活塞(10)。拆卸下端盖的四个螺栓。将下端盖取下。注意:装配时不要忘记装两个单
23、向阀弹簧及O型环。 泵拆卸全部结束,应对全部零件进行清洗检查、测量或修理。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主要零件的工作表面,要防止碰击和划伤。对柱塞、缸体、配油盘、斜盘、压盘等都要认真检查测量,发现磨损严重,工作中出力损失过大的应更换新配件。对发现轻微磨损、 卷边、毛刺等,可对其进行精加工(磨制)或用油石研磨,但必须保证其配合间隙和工作效率。柱塞缸(6)、配油盘(4)研损后,重要对其工作面进行研磨,但必须注意其不平度、光洁度和平行度。修研后应重新调正垫圈的厚度,保证铰球与定位套在装配后有0.2-0.5mm的轴向间隙。在泵回装过程中,应严格按拆卸的先后顺序和标记进行,将各部零件准确复位。如发现异常现象,应
24、查明原因,否则不得盲目安装。 装配过程中操作人员禁止戴手套,不得将任何杂物留在泵内。 安装联轴器时,配合紧力不得过紧不得用重锤将对轮打入。c) 检修质量标准: 泵体支撑轴承和缸体支撑轴承安装正确,间隙正常,转动灵活。泵体内传动轴的弹簧压紧装置应完整可靠,在转动中压板,不得浮起。柱塞与柱塞孔之间配合间隙为0.02-0.04mm,柱塞与柱塞孔表面粗 糙度不应低于0.8,而且不得有纵向划痕。柱塞在柱塞孔中伸缩自如,不得有紧涩现象。 配油盘与缸体,斜盘与滑块的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0.8 ,配 油盘二个腰形孔之间不得有任何划痕。柱塞、滑块、压板联接牢固,滑块的磨损量,应不影响其强度。柱塞全部安装后
25、,用手盘车,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各端面、轴封处无渗漏油,泵体干净,无污物。泵体地脚螺栓紧固,对轮找正允差0.1mm,震动允许0.03-0.05毫 米,并无异常音响。柱塞泵流量调节机构,传动轻松灵敏,能顺利完成流量调节(O至最 大),满足执行元件的流量及压力,检修结束后油泵外表应进行油漆防锈。b) 斜轴式轴向柱塞泵,检修项目、工艺及标准,参见图2-3 ZB3732轴向柱塞泵。a) 斜轴式轴向柱塞泵检修项目:清洗检查泵体内全部零件,清除铜沫、铁屑等脏物。对轴进行检查测量,尤其对轴承配合处,对轮配合处的检查。清洗检查,测量前泵体支撑轴承(4)、(9),和推力滚子轴承。对损坏的轴承应进行更换。检查、
26、测量柱塞(15),缸体(23)孔的磨损情况,对不符合标准的应进行更换。检查压板(14)、垫圈(12)、柱塞杆(13)与主轴的联接情况,发现松动的应进行紧固。认真测量、检查配油盘,发现严重磨损的应进行更换。油泵流量调节机构的解体检查。处理各密封点的漏油。b) 斜轴式轴向柱塞泵检修程序及工艺。将泵壳(16)内的油放净,外部擦洗干净。将油泵与系统解列并从泵架上卸下,将泵壳盖(27)卸下,螺栓应保管好,结合面要清除干净。此时应将后泵体(17)倾角调正为零。将后泵体后盖蚴栓卸下,将后盖(22)卸下。注意:可能将配油盘(24) 同时带出,配油盘前后接触面不得任何物体碰击和划伤。将缸体外侧滚针轴承定位环(2
27、0)卸下。拆卸前泵体(5)的紧固螺栓,将前泵体(5)、主轴(1)、柱塞(15)、 缸体(23)一同从泵壳(16)的前部拉出。注意:在缸体、主轴等和壳体分离时,一定要有专人在泵体的后盖处,用手紧紧推住缸体(23)的后部,使缸体与柱塞(15)、芯杆(25)等不脱离。从后泵体(15)的后部,将滚针轴承(19)定位套(18)一同卸下。将拆卸下的前泵体及附件,放在干净的木板上,将缸体(23)取下。注意:芯杆上的弹簧一起带出。拆下压板(14)上的固定螺钉,将压板(14)、七个柱塞(15)和垫圈(12)一同从主轴球窝盘(11)上卸下。拆卸前泵体孔用挡圈(2)(有的泵这个位置是螺栓固定的)将轴承压 盖(3)及
28、轴封一起卸下。拆卸前泵体轴承挡圈(29)。将主轴(1)和前泵体(5)分离。具体的拆卸方法是:将主轴从前泵体对轮侧,用铜棒敲击,力量要均匀平稳,使其轴连同推力轴承一同从右侧卸下。全部零件拆卸以后,要按先后顺序排放不得混乱、丢失。对柱塞及相配合的柱塞孔要打好标记,最好配合存放,以备安装时参考。全部零件用汽油清洗,并认真进行检查测量,对磨损严重的配合零件 应进行更换。在全部零件测量、清洗和更换的件准备完毕后,方可进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应按拆装的先后顺序和标记,将各部零件准确复位。如发现异常现象,应查明原因,否则不得盲目的安装。首先将主轴(1)、轴承压盖(3)、轴承(4)、滚针轴承(9)、推力轴承(1
29、0)、垫圈(12)、柱塞(13)、压板(14)等零件与前泵体(5)准确无误的装配在一起。并把O型胶环(6)套入前泵体密封槽中。把组装好的前泵体与后泵体(15)结合时,应该做到:将泵壳(16)放平,后泵体(15)斜角摆正,滚针轴承(19)的外套装入后泵体。将滚针轴承(19)的内套在柱体上定位,并用挡圈(21)锁死。柱体与七个柱塞装配在一起。(柱塞装配以后应一直用手托住)。将装配在一起的前泵体(5)、柱塞(15)、缸体(23)从泵壳的前部缓慢的送入后泵体,同时在后泵体的后部,应有人接应。注意:接者应用手轻轻推住缸体,不可用力拉,以免缸体滑下,缸体向后泵体的运动力应来源于前泵体。当缸体轴承与外套接触
30、时,应转动主轴或缸体,使缸体顺利的滑进后泵体。前泵体与泵壳互相接触时,可能有些紧力(此处有O型密封环),应用铜棒轻轻敲击前泵体的外侧,使其到位。将配油盘(24)、后泵体后盖(22)安装到位,四周螺栓均匀紧固。泵体与壳体用螺栓联接并均匀紧固。后壳盖与壳体用螺栓联接,并 采用可靠的锁紧措施。在全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禁止带手套,不得将任何细小的杂物 留在泵体内。c) 斜轴式轴向柱塞泵检修标准主轴光滑无磨损,表面粗糙度1.6,轴不允许有裂纹、内伤等缺陷,轴的各阶段不同心度,不得大于0.01mm。球窝盘上的球窝与柱塞杆,芯杆球头接触面积不应小于球窝面积的60%。柱塞杆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0.8,柱塞杆
31、与柱塞联接牢固,摆动灵活可靠但不得有轴向窜动。柱塞外圆与缸体孔配合间隙为0.025-0.035mm。缸体柱塞孔,柱塞外表面无纵向划痕,和任何磨损现象。缸体端面与配油盘接触面积不小于85%。而且两个腰形孔间,不得有任何划痕。其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0.8 。球轴承、滚针轴承、推力轴承内外套、滚动体、保持架无划痕、无斑点、无锈蚀,并且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轴承与轴配合紧力0.003-0.023mm。各端面、轴封处无漏油现象,泵体干净无污物。流量调节机构,转动灵活,能顺利完成流量的调节。地脚螺栓均匀紧固,对轮找正不同心度不大于是0.1mm,倾斜度不大于0.15mm,振动不大于0.06mm。 1 .7 液压
32、马达检修工艺及标准液压马达,是液压传动系统中主要元件,它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DQ型堆取料机斗轮,回转传动系统,采用的液压马达,均属内曲线径向柱塞油马达。1 .7.1 DQ8039型堆取料机斗轮马达N J M-36内曲线径向油马达检修项目,工艺及标准,参见图 NJM-36内曲线液压马达。检修项目a、 处理设备漏油,更换各部密封环。b、 检查轴承的损坏情况,对不符合标准的应进行更换。c、 检查缸体、柱塞、滚轮的磨损情况。d、 检查导轨的磨损情况。e、 检查测量配油轴、配油套磨损情况。 f、 清洗马达内全部零件,清除铜沫铁屑等。检修程序及工艺(拆与装)a、 将马达放置在有吊装设备的
33、场地,配油轴一侧朝上,将马达输出轴一侧(轴承压盖处)垫以木块。要求马达摆放平稳,不得歪斜。木块不得垫在输出轴上。马达内的残油应放净,清洗马达外部箱体。b、 拆卸配油轴侧轴承压盖螺栓(8),将轴承压盖(2)取下。注意:轴承压盖要打好标记,并且不要损坏配油轴上两个O形环(4)和密封纸垫,以备更换时参考。c、 将配油轴(6)取下。取配油轴时应边转动,边向外拉。如紧力较大,应在配油轴端面处焊制吊装环或利用出入孔螺纹(5)安装吊装环,用葫芦向外拉。d、 配油轴组拆卸后,如没有特殊情况,配油轴组后密封盖(22)和配油轴套(21)可不拆卸。如必须拆卸时,则应做好标记,解除各处联接螺栓和固定销,将密封盖(22
34、)和配油轴套卸下。注意:配油轴套外圆不许任何金属器械敲击或划伤。e、 马达解体到这种程序时,内部的转子(缸子(23)、轴承(3)、滚轮组(25)、柱塞(18)、导轨(28)以基本暴露在外界,这时可用吊装设备将转子吊出。如转子的紧力较大时,则是马达输出轴端,轴承压盖外的O型圈(24)和轴承紧力所致。所以应设法解除这种紧力。 当转子从壳体内吊出时,十四个滚轮组(25)及柱塞(18),一定要有专人看护,严禁滚轮及柱塞散落在地上。拆卸后的滚轮组,柱塞应和相对应的缸体孔打上标记,不得搞乱。f 、拆卸转子(缸体)(23)上两侧的轴承(3),轴承的拆卸应用专用的工具进行,而作用力应施加在内套上。如果轴承紧力
35、过大,应采用100-120的热油浇在内套上,使其膨胀后,将轴承卸下。g、定子转子分解后,认真检查二侧的导轨(28)内曲面,如情况良好,导轨应不予拆卸。否则的话应把导轨卸下,进行修理,拆卸导轨时严格的打上标记,而且各结合面不得任何金属器械敲打或划伤,以免组装后漏油。h、对滚轮组进行检查,发现损坏的应进行拆卸,拆卸工艺是:首先拆卸轴用挡圈(10)取下外挡圈(11),将滚轮(13)取下,同时滚针(12)一同卸下。注意滚轮中的滚针不要丢失。i、全部零件分解后,应用汽油进行认真的清洗、检查、测量。对损坏不严重的,尚可以修复的零件,应进行修复。如轴承压盖、密封盖、滚轮等。对损坏较严重,而且直接影响马达效率
36、的高精度配合件,应给予报废。所更换的新配件必须由生产厂家提供。如配油轴、配油轴套、轴承、缸体、柱塞、导轨等。注意:如果马达重要部件大面积损坏,并且还有修复价值,最好整体马达返生产厂家修理。j、在马达回装过程中,应严格按拆装顺序和标记进行,不得漏装、错装。在检修马达操作过程中,不得用铁器直接敲打液压件的表面,也不得在重要的结合面处打标记。在拆装过程中,如发现紧涩现象,应查明原因,否则拆装不得继续进行。检修标准a、滚轮外表面光滑无毛刺,粗糙度应达到1.6,滚轮转动灵活无紧涩现象,滚轮两侧锁紧涨圈牢固可靠,滚针轴承径向间隙为0.045-0.09mm,滚轮在转动时无轴向滑动现象。b、柱塞表面光滑,粗糙
37、度应达到0.8,柱塞外圆柱圆锥度允差0.01mm,椭圆度允差0.01mm,柱塞外表面不得有纵向划痕,柱塞底部堵板粘结剂(环氧树脂),不得开裂。c 、缸体各柱塞孔表面粗糙度不低于0.8,柱塞孔椭圆度,圆锥度不大于0.01mm。柱塞孔内表面,不得有纵向划痕。d 、柱塞孔与柱塞配合间隙为0.025-0.05mm,柱塞在柱塞孔内伸缩自如。e 、马达转子(缸体)上的轴承(10009/500)内孔与缸体配合过盈量为0.005-0.035。轴承轴向间隙以纸垫调正,其间隙为0-1mm。轴承内外圈、滚动体、保持架无损坏,无裂纹,无斑点,无锈蚀。f 、配油轴套与配油套,接触面光滑,无毛刺和沟痕,配合圆柱的锥度与椭
38、圆度均不大于0.02mm,两者间相对转动自如。g、马达壳体与两侧导轨应可靠的联为一体,并用销轴固定,各结合面,不得有渗油现象。h、所有部件的安装,应准确可靠的按标记、序号进行。各螺栓连接部件,应均匀紧固,并采取可靠的锁紧措施。马达装配后,应灌满液压油,经过24小时静压测试,各密封点,应无有漏油现象。i、马达经试转,运行平稳无噪音,而且经过调正较容易达到额定转数与出力。1 .7.2 DQ5030型堆取料机斗轮内曲线径向油马达检修项目、工艺及标准,参见图14-2 A891 .13.21内曲线径向柱塞油马达。检修项目a、清扫内部机体,消除设备漏油。b、转子的检查与鉴定。c、定子(导轨)的检查与鉴定。
39、d、柱塞、滚轮组清洗、测量、检查。e、检查轴承,对磨损严重的应进行更换。f、配油机构、调速机构的检修。g、马达输出轴端内齿圈的检查测量。检修程序及工艺(拆与装)a、将马达从回转减速机接口处拆下后,放在较干净的检修场地。放掉马达内残油,将机体外壳清洗干净,并把马达配油轴一侧朝上,输出轴朝下,水平放置,不得歪斜。b、将马达进油轴处锁紧螺母(6)松开,用管扳手或铜锤将进油轴(9)旋下。注意:进油轴里侧有四个O型密封环(10)不要丢失或损坏。进油轴的旋入长度应做好标记。c、将进油轴侧密封座圈(4)拆下,同时将二个橡胶油封(5)一齐卸下。注意两个油封的安装方向。d、拆卸进油轴侧端盖螺栓,将端盖(3)取下
40、。注意:检查端盖密封纸垫的损坏情况,还要在螺栓联接处做好标记。e、将配油轴(5)取下。在卸配油轴时,应浇少许润滑油在结合面处,然后边转动,边向外拉配油轴,万不可将轴强行拉出,以免造成配油轴与内衬(11)的纵向划痕。注意:拆卸配油轴时一定要记录配油轴调节机构的方向及位置。f、将轴承外座圈(2)取下。g、拆卸到这种程度,马达内部的转子(8)、定子(19)、滚轮组都暴露的外界。这时应将转子抽出,抽转子时应事先做好防止18个柱塞(12)和滚轮组散落的措施,并认真打好标记。抽转子时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定子轴心线重合,以免擦伤工作表面。转子抽出后,两侧支撑轴承(22)、(14)应同时带出。h、将转子吊出后,应
41、放在干净的木板上,将柱塞、滚轮组依次从缸体内孔中取下,并打好标记,不得搞乱。认真检查转子两侧的轴承(14)、(22)。如发现有不良现象,应及时更换,拆卸轴承时应用专用工具进行,而且作用力应施加在内套上。如果轴承的紧力过大,应采用100-120的矿物油,浇在轴承内套上,使其膨胀后,将轴承卸下。 i、转子吊出马达体后,应将马达输出轴侧轴承座圈,出轴端盖(23),密封座圈依次取下。注意:拆卸的各部零件,一定要认真的打好标记,并和进油轴侧相同形状的零件相区分。j、定子和转子分解后,认真检查导轨内曲面,当需要拆卸导轨(19)时,则须和壳体(1)打好标记。然后用专用工具把导轨卸下。注意:拆卸过程中,不得损
42、伤导轨内曲线的表面。k、对滚轮组进行检查,发现滚轮部件有损伤的应进行拆卸,拆卸的工艺是:拆卸轴用弹性挡圈(15),取下轴承外挡圈(18),将轮环(15)取下,注意滚针不要丢失。l、将全部分解后的零件,用汽油进行认真的清洗、检查、测量,对损坏不严重,尚可以修复的零部件,应进行修复或重新配制。如轴承压盖、密封座圈、滚轮等。对损坏较严重,而且直接影响马达效率的高精度配合件,应给予报废,更换由生产厂家提供的配件或整体马达返厂检修。m、马达内部的全部零件,在清洗、检查、测量,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回装,在回装过程中,严格按先后顺序和标记进行,不得错装、漏装,不得把任何细小的杂物遗忘在马达内。n、在马达拆装过程中,不得用铁器直接敲打结合面,也不得用锉刀、刮刀、铲子修复液压件的表面或结合面,如发现零件上有飞边、毛刺、沟痕等,可用油石或细沙布研磨。检修质量标准a 滚轮外表面光滑无毛刺,粗糙度1.6,滚轮转动灵活,无紧涩现象。滚轮两侧锁紧涨圈牢固可靠,滚针轴承径向间隙应保证有0.02mm。b 柱塞与柱塞孔表面光滑,粗糙度不应低于0.8,柱塞与柱塞孔圆锥度、椭圆度允差0.01mm。柱塞外表面不得有纵向划痕,柱塞与柱塞孔配合间隙0.02-0.046mm。柱塞在柱塞孔内伸缩自如。c 马达转子两端支撑轴承的不同心度偏差小于0.02mm。轴承与轴的配合过盈量为0.00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