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以及出处.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481716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以及出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以及出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以及出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以及出处.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以及出处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肯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 自暴自弃 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他全力以赴筹划北伐曹魏,刘禅胸无大志,没有治国才能,诸葛亮深表忧虑,出征前夕写前出师表,要他教化好百官不忘先帝恩情,应当发愤图强,不能自暴自弃。 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到处留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

2、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意事实依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二) 摧枯拉朽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打算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议灭大计。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肯定实力,一举歼灭它唯恐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打算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杜预认为,必需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战胜它了。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看

3、法。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猛雄壮。其次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倒戈。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此时,有人担忧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摧枯拉朽(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裂开),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4、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三) 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相邻,常常打仗,有次吴王领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的大将灵姑浮砍中了右脚,最终伤重而亡。吴王死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三年以后,夫差带兵前去攻打越国,以报杀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两国在夫椒交战,吴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被迫退居到会稽。吴王派兵追击,把勾践围困在会稽山上,状况特别紧急。此时,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打算了一些金银财宝和几个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给吴国太宰,并通过太宰向吴王求情,吴王最终答应了越王勾践的求和。 但是吴国的伍子胥认为不能与越国讲和,否则

5、无异于放虎归山,可是吴王不听。 越王勾践倒戈后,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吴国,他们夫妻俩住在夫差父亲墓旁的石屋里,做看管坟墓和养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游,勾践总是拿着马鞭,恭尊敬敬地跟在后面。后来吴王夫差有病,勾践为了表明他对夫差的忠心,竟亲自去尝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来推断夫差病愈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与勾践预料的相合,夫差认为勾践对他尊敬忠诚,于是就把勾践夫妇放回越国。越王勾践他回国以后,立志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国耻,他睡觉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挂着苦胆,表示不忘国耻,不忘艰苦。经过十年的积聚,越国最终由弱国变成强国,最终战胜了吴国,吴王惭愧自杀。 【出处】 源于史记专项王勾践世家 【释读】

6、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卧薪尝胆”,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民奋图强。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 成语“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比方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 成语“三生有幸”,故事出自甘泽谣。形容极难得的好机遇。 成语“闻鸡起舞”,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形容发奋有为,也比方有志之士,刚好振作。 成语“抱薪救火”故事出自史记魏世家。比方用错误的方法去歼灭祸害,结果反而使祸害扩大。 成语“南柯一梦”故事出自南柯太守传。意思是借喻世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空梦。现在比方空高兴一场。 成语“邯郸学步”,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比方生搬硬套,机械地仿照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特长,反而会把自己

7、的优点和本事也丢掉。 成语“指鹿为马”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比方有意混淆黑白,混淆黑白。 成语“请君入瓮”故事出自资治通鉴唐纪。比方拿某人整治别人的法子来整治别他自己。 成语“守株待兔”,比方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阅历,不知变通。 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方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仰慕。 成语“扑朔迷离”这则成语出自木兰诗,比方事物错综困难,不易看清面目。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五) 沆瀣一气 【拼音】: hng xi y q 【说明】: 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方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沆瀣,是夜间的水气,有人说是露气,也

8、有人说是夏天半夜里上升的地气。 例如楚辞远游有“餐六气而饮沆瀣”,王逸注:“沆瀣,夜半气也。”汉书司马相如传有“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应劭注:“沆瀣,北方夜半之气也。”列仙列描写仙人陵阳子的神话故事也说:“春食朝霞,夏食沆瀣。” 可见“沆瀣”一词,原来并不是什么贬词,但是后来作为成语“沆瀣一气”,就不是一句赞美的话了。这是从唐朝的一个故事起先的。 据说,唐僖宗时,有一官员,名叫崔沆,曾任“中书侍郎”等职。乾符二年,他被派当主考官,主持朝廷考试事宜。这次应试的人中间,有一个名叫崔瀣的,一经录用,立刻就当官上任了。 别人见他不但任官特快,而且所任官职也特好,待遇明显别出心裁,因此不免怀疑:“崔沆和崔瀣,是有特别关系的吧?”有人更进一步断定:“那还用说,瞧他们两个的名字就明白了!”俏皮的还加以讪笑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这个故事,载宋人钱易编撰的南部新书。 所谓“座主”,即主考官。科举时代,应试者称主考官为“座主”,自称“门生”。由于上述故事,后来“沆瀣一气”就流传而为成语,用来比方臭味相投的人勾结一起。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以及出处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