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表现与干预对策研究-杨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群体心理危机表现与干预对策研究-杨蕾.docx(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绪论 1.1研究目的 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学者们开始将研究热点放在特殊群体 的范畴之内,有关特殊群体学生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贫困大学生群体,该群体是 大学生群体中发生心理疾病和恶性事件的高发群体。开展对此群体的研究,不仅 可以为上级主管部门全面掌握我省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可信 数据和结论,为政府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提供依据。而且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 水平,健全人格发展,保持校园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统计 2002年,全国各类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己达 240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 20%左右。随着各大高校的普遍扩招、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东西部经济发展
2、差 距的逐步扩大,贫困大学生所占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近年来贫困大学生人数剧增。 2005年 M新统计数字显示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 1600万左右,其中贫困生占总人数的 15%-20%,约为 300万。 1贫困大学生问题成为了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贫困大学生 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也严重阻碍了贫困大学生 的健康成长,贫困大学生问题应引起国家、 社会和学校的关注和重视。 贫困大学生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在 于提高贫困大学生自我救助、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彻底地解决贫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必须从心理层面对他们进行心理引导,积极地对贫困生进行
3、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调整 心理状态,树立自信,促进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调整和全面的发展 , 努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自强自立的心理取向。 1.2研究意义 (1)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的研究,将补充国内在此方面研究的不 足。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对贫困大学生的研究方法比较单 一,只是针对 贫困生某个方面的研究。本研究以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心理问卷量 表同时进行测试的方式,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主观幸福感理论、 社会转型期心理矛盾冲突理论,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自尊水 平、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主观幸福感五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以及专业
4、、 性别、年龄、专业排名等因素对贫困大学生的影响。 M后,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 旧必耍、林调、刘声 .中 W 300力 ft校贫 W牛 .在苦读 N.中 WW年报, 2002 , 2: 21 的产生进行了成因分析,分析的角度更加全面,成因的分析更加彻底,从而丰富了理 论研究的成果。 (2) 本研究采用五种问卷同时进行测试,所得的结论 31加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 通过对这些结论的分析,能够较全而地了解掌握陕西省贫闲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 况、自尊水平、人格特征和幸福感水平等五方面的状况,开展针对性强的咨询和治疗, 总结和完善治疗理论原则和方法。为上级主管部门全面掌握我省高校贫闲大学生 群体的心理
5、健康状况和行为特征提供可信数据和结论,为其制定相关教育政策提 供依据;为建设和谐校园,避免和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保证, 为实现学生个人成长和成材,培养健全人格,提供切实的心理帮助。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状况 在国外,并没有贫困生这个概念,有类似的提法为 “ 低收入者大学生 b 。 在阅 读有关文献后,发现欧美发达国家对高等学校低收入学生的研究并不多,其高等 教育也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冇较大差异。 在国外,对大学生事务的管理机制与中国高校的情况不尽相同,国外对学生 的思想引导往往由心理咨询者进行,或是依托宗教信仰来进行完成的。这种做法 是把 物质资助和精神激
6、励分离开来,没有形成良好、有效的结合。这在对大学生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良好的道德意识、较强的自立自强信念等方面并没有发挥 太大的作用。然而,这些国家的社会福利健全,学生的就学压力可以通过贷款、 个人打工劳动、奖学金、学校其他资助等方式来分担。所以,在国外,低收入大 学生并没有形成一个在校园中占比例较高的特殊群体。 在国外,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 M早源于林德并且经卡普兰等人的工作得 到了补充与发展。心理学家卡普兰从 1954年开始对心理危机进行系统研究,并于 1964年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理论。 大 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与普通家庭的青少年相比,那些家庭遭受严重经济损 失或者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青少年出
7、现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的危险要更大。这些 家庭贫困中的青少年常常表现出更高的 ffi抑、孤独、易怒,更多地出现学习障碍, 并且更容易发生产生社会犯罪行为。 1 1明品 .贫 W大学生的心押 .健谈状况及 JCT 预研究 ID.内朵古师范大学 .2008, 5 1.3.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有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成果较多,研究涉及的方面也较广泛。如 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心理危机表现的成因分析、社会支持对贫 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研究等。在影响因素研究方 面,学者普遍认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既包括经济、社会、家庭环境、 学校教育等因素,又包桮大学生主观
8、方面的因素。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的研究显示,贫困大学生普遍表现出以下几种心理特点:即自尊与自卑并存、焦 虑与抑郁并存、依赖心理与自强自立并存、自我封闭与软性自卫并存、敏感脆弱 与勇敢坚韧并存。对心理问题成因的分析,不冋研究者切入的角度和采取的分类 标准不 同,但大多研究认为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对于贫困大学生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1)高 校贫困生心理特点、心理健康状况问题研究。多数研究者认为高校贫困生独立性 强、忍受力强、勤劳俭朴、学习刻苦,但他们又都存在精神上的困惑,呈现出 “ 矛 盾体 ” 的人格特征。在童伟中的研究中,详细阐
9、述了贫困生的 “ 矛盾体 ” 人格表现特 征。潘本衡、肖冬梅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分析了贫困大学生四种 典型的心态,即自尊与自卑并存、焦虑与抑郁并存、依赖心理与自强自立并存、 自我封闭与 软性自卫并存,提出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帮助贫闲生确立 正确的人生目标。 (2) 消除贫困生心理危机表现的对策研究。主要侧重从政策、经济、教育、 校园环境、就业、学生个体等方面构建学校支持体系,加强对贫闲大学生的心理 救助。周玉娟在黔南师院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训练中对贫困生的学习 心理、交往心理、情绪心理、职业心理等方面作了调查,得出贫闲生存在的心理 问题,提出了针对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办法。
10、她认为应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知识 讲授,配合开展心理训练、个体辅导等相应的心理教育。李力生在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及其干预性研究中谈到,应对贫闲生开展认知方面、人际信任、 自信心等方面的心理训练和个别咨询。通过研究发现,训练咨询效果十分明显。 在通过有效的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3) 贫困生产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研究。国内众多学者对贫困大学生心理 问题的形成原因说法各异。有的研究者将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归因为:生活环境 的变化、社会评价标准的变化、社会支持缺乏等方面;有人则认为贫困大学生心 理问题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家庭原因、高校
11、收费 制度改革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贫困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其表面原因是对 贫困文化的错误解读和外在的社会影响;其内在原因在于由动力潜意识和认知潜 意识导致的不合理观念、低效能信念、负面图式、自动化思维和错误的自我导向。 通过分析不同学者的观点,我们发现在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归因上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共同点:经济条件的闲扰、社会环境与社会观念的影响、主观认识或个 体因素。己有的研究成果说明,家庭经济贫困确实对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压 力,对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开展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 的实证研究,为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挫折感、 促进贫困大学生身心
12、的健康发展以及为陕西省相关部门制定有关贫困大学生的相 关政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1.4研究的思路 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本文的研究 g的和意义,并概 述国内外研究状况;第二部分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间题相关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 论的阐述与分析;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本文调査研究的对象、方法和现状,分析 和讨论了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 各种因素,得出了研究结论;第四部分,提 出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的对策和建议。 本调查以学校为单位,对陕西省三所高校开展调查测试。将调查对象分为贫 困群体学生和非贫困群体学生,作对比性研究。本次调查共发放 SCL-90问卷、自 尊 M表 ( S
13、ES)、 艾森克个性问卷 ( EPQ)、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国际大学调查 fi表 5种问卷同时进行测查,以团体方式进行测试。 对研究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 SPSS 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均数、标准差、 频数)、 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1.5研究的新意 国内众多学 者对贫困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 M题进行了深入的 研究,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观点和对策建议。但从研究的视角上看,存在单一和不 全面问题,大多数研究都采用的是单个问卷进行调查。到目前为止,在对陕西省 高校贫困生的研究中尚未出现较为系统、全而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的新意在于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进行对比性研
14、究,分析了贫 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自尊水平、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主观幸 福感五个方面的差异性,以及专业、性别、年龄、专业排名等因素对贫闲大学生 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 SCL-90问卷、自尊量表 ( SES)、 艾森克个性问卷 ( EPQ)、 简易 应对方式问卷、国际大学调查量表 5种问卷间时进行测查,可以通过这 5个量表 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能够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出贫闲大学生潜在的心 理危机表现,能够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比较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由此所 获得的数据更完整和充分,从而使该研究的结论更加准确、全面和科学化。 2相关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 2.1基本概念 2.1.
15、1贫困生的界定 国际上将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费用的大学生统称为 “ 低收入大学生 ” 1, 在中国则称为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差异,国外大学生经济 基本独立,而且国外的高等教育允许学生半工半读,所以国外大学生有一定的经 济收入。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不问地域的经济差异,在对贫困大学生的界定上,全 国没有准确的、统一的标准。各地区和各高校在对贫闲大学生的认定上也不统一。 国内学者们大多以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对贫困生的界定采用了规范化的语言进行 了表述。而学界对于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各个论点也不尽相同。在此,本研究将 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
16、的普通 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家庭经济贫困,其基本生活费用低于就读地区的 人均生活费的敁低标准,缴纳学费比较困难,甚至无力缴纳学费的大学生群体。 各高校现在采取的界定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而依据 :2 (1) 学生的生活费在学校所在地人均生活费 M低标准水平线以下; (2) 由于家庭经济贫困,学生无力缴纳学费,无力购置学习用品; (3) 父母双亡,无其它亲属能给予经常性的经济支持; (4) 单亲家庭,且家长失去生产或生活能力; (5) 农村贫困家庭,兄弟姐妹中冋时有两人以上在高校学习: (6) 学生或学生家庭成员突发变故,短期内大 M举债: 2.1.2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 ISI心理学家阿尔伯
17、特 ( GW.Allport)认为,心理健康的人不被无意识的冲动 所驱使,他们的行为是在理性和有意识的水平上活动的。他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6 条标准:( 1)力争自我成长; ( 2)能客观的看待自己; ( 3)人生观的统一; ( 4) 有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 ; ( 5)具备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适应社会能力; (6)具有同情心,对世界充满爱。 明品 .贫 W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研究 D】 .屮网 内朵 A师范人学 .2008: 2 邰永琳 .贫 W大学生心理健谈勹危机干预研究 D.中 W 南 *河海大学 .2005: 67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 ( A.Maslow)认为
18、,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 自我实现的人。他提出了心理健康的 10条标准: (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 2) 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 (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 4)不脱 离周围现实环境; (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 7)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 9)在符合团体要 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 (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 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也曾为心理健康下过定义: “ 所谓心理健康 是指在身体、智能、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
19、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 展成 M佳状态。 ” 1并且指出了心理健康的四条标准: (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和 谐; ( 2)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 ( 3)有幸福感; ( 4)在工作中,能 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工作有效率。 在国内,目前较为得到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冇 8条: (1) 自我认识与实际相符。心理健康的人有明确的心理自我意识,能正确的 认识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自知之明;其 “ 真实自我 ” 与 “ 现实自我 ” 差异 较小,能把 “ 理想自我 ” 与 “ 现实自我 ” 冇机地统一起来, “ 理想自我 ” 总能在 “ 现实自 我 ” 中得到体现(尽管二者并不完全一致
20、); 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评价来控制和调 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体和环境保持平衡。 (2) 智力正常。智力是否达到一定水平是衡 M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正常的智力是人们从事生活、学习、工作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3)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生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 应的不 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 应具有与同年龄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4) 情绪积极并能自控。心理健康者在一般情况下其内部心理结构的各成分 之间总是平衡和协调的,既有适度的情绪表现,又不为情绪所左右而言行失调, 能保持比较平静的心境、淸醒的头脑和控制行为的自觉性。 (
21、5) 反应适度。人对事物的认识和反应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人反映敏捷迅速, 有的人则反应迟钝,但这种差异是有一定限度的。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反应适度, 而不是过于敏捷或过于迟钝。 (6) 人际关系和谐。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者与外界正常交往的结 1薛徳军、田晓红 .大学生心理与心理健版 .Ml.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8. 果,是个体对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正确认识和评价的结果,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 志。 (7) 正视现实、适应社会。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正视现实,主动适应社会,并 能够了解各种社会规范,自觉用这些规范约束自己;他们还能动态地观察各种社 会生活的现象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自己
22、的要求。 (8) 人格健全和谐。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特点符合社会发展趋 势对个人的 要求,有利于其对所处环境的适应,有利于其身心健康。他们人格结构的各个方 面从适应社会的意义上来看是协调和谐的。 心理健康标准的制定是相对的,往往受到时代、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所以 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也会由于社会文化背 M的差异而存在标准取 舍上的差异。 2.1.3心理障碍的分类与特征 根据中国精神分裂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将心理障碍作以下的分 类: (1) 神经病性障碍 此类障碍属于严重的心理障碍,大多数患者在患病期间对自己的异常心理表 现丧失自我辨认能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一般不会主动求医,属
23、于这类障碍的有 精神分裂症、偏执艰精祌病、反应性精神病等疾病 . (2) 心境障碍 此类障碍又称惜感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心理 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的改变。属于这类障碍的有躁狂症、抑郁症、双相 情感障碍等。 (3) 神经症性障碍的癔症 此类障碍没有精神病性障碍,主耍表现为烦恼、紧张、焦虑、恐惧、强迫、 疑病、神经衰弱等症状,出现障碍前通常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与心理社会 因素有关。属于这类障碍的有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和神经衰 弱症等。 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是一种分离(转换 ) 障碍,通常患者会将自己扮演成 另一个想象中的角色,完全忘记自己原来的身
24、份。 (4) 反应性神经障碍 此类障碍又称应激相关障碍,主耍是由突发生活事件、剧烈神经创伤或者持 续困难处境引起的,表现为巨大刺激后的心理失常,属于这类心理障碍的有急性 应激障碍、创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 (5)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 M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一贯反映个人生活风格 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并引起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受损,造成适应不良。 如反社会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分裂性人格障碍、戏剧性人格障碍等。 (6) 心理生理障碍 此类障碍又称心理因索相关的生理障碍,指由某些心理原因导致的生理问题, 比如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等。 2.1.4危机干预的含义 危机是当人们面对
25、重要生活目标的阻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是 “ 个体运用通常 应对应激的方式或机制仍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外界或内部应激时所出现的一种反 应 ” 。另外,危机的产生还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根据卡普兰的理论,个人危机 的产生与否取决于 个体是否具有足够的应对危机的资源。而危机干预则是指给处 于危机之中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 潜能来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危机干预是一个短期的帮助过 程,是对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的人及时予以关怀和支持,使之恢复心理平衡的一 种方法。 卡普兰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惜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 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
26、境,即他必须面对的闲难惜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 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心理 危机标志着一个人正 在经历生命中的剧变和动荡,它会暂时地干扰或破坏一个人 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其特征是高度紧张,伴之以焦虑、挫折感和迷茫感。其中, 卡普兰所说的 “ 困难情境 ” 是指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耍和供给发生了改 变,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这些基本供给严重不足或过剩,或存在出现过多或 过少的变化的可能性,他就有可能会担惊受怕,产生心理危机。生活中发生的任 何变化都会相应地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如果个体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应付这种变 化,就很容易发生心理危机。 2.2相
27、关理论分析 2.2.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 “ 人的发展 ” 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耍组成部分。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 同一个历史过程。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是人的对象化实践活动深化的结果, 是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的内在本质力量即人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马 克思提出了人的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的 发展大致讲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 人的依赖关系 ” 阶段, “ 以物为基础的人的 独立性 阶段和 “ 自由个性 ” 阶段。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历史形态和 M理想的形式。它不是自然的产 物,而 是历史的产物;它不是人的发展的出发点和前提条件
28、,而它本身却正是以 人的历史发展为前提和条件的。首先,它内在地包括了人的充分发展,体现了人 的劳动能力及其它活动能力的充分发展,体现了人的社会关系高度丰宮和全面完 善,体现了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满足等。同时,它又内在地包含了人的自 由发展,体现了人的自由度的扩大,体现了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个人自身控制能 力的充分提高,体现了对自己个性的 0主发挥和由支配时间的大量占有。 个性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容。自由个性的充分发 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表现 和最高 S标。所谓的 “ 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 ” ,是以整个 族类或个人的自由、自主发展为前提,以个人的独特的性格和行为为特征,以
29、心 理品质以及能力素质等的充分发展为主要内容。 2.2.2主观幸福感理论 在 20世纪 30年代,由 Dodge首先提出了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美国在 20世 纪 50年代,开始对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由于主观幸福感是社会进步的尺度,即 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表现,这些方面的变化,最终要回归到人的心理 层面。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两个方而的问题,即 “ 幸福是什么 ” 和 “ 怎样获 得幸福感 ” 。人们对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则是探讨影 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和获得途径,并且建立了一些理论模式;第二阶段主要是关 于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模式的变化研究。 主观幸福感是反映某个社会中个体生活质 M的一个重要指标。起初人们只是 在哲学层面上进行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才提高到心理学层面进行研究。主观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