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夕节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古人怎么过七夕.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421145 上传时间:2022-07-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七夕节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古人怎么过七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七夕节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古人怎么过七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七夕节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古人怎么过七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夕节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古人怎么过七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七夕节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 古人怎么过七夕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东亚国家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恳求智巧,故称为“”乞巧“。那么,七夕节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夕节各民族风俗习惯 1.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 藏族风情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

2、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颈项上。假如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态,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探望,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敬重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子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假如客人不喝、不弹,主子会马上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假如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

3、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子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子也很满足。根据藏族习俗,主子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子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起先闲聊;等女主子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赞扬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子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其次口酒;客人打算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肯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摩挲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2.维吾尔族 维

4、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特别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心,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安排。 维吾尔族服饰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殊要留意。忌随意走近灶台、水缸等。 讲究卫生,常常在自来水龙头下干脆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子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 吃完饭有长者领

5、着做“都瓦”的时候,忌东张西望或站起。 在饮食方面,喜爱喝奶茶、吃馕,喜爱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 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爱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爱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 乞巧节的习俗,七夕节的习俗有哪些 甘肃习俗 甘肃乞巧主要分布于陇南礼县、西和一代。“乞巧”是向神灵讨要才智的意思,乞是乞讨,巧则是心灵手巧,有巧思妙想,其实质是说有才智。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

6、古老民俗。自上个世纪50年头以来,由于极左思潮和现代文明的双重冲击,这一古老民俗在全国已经基本绝迹。 羊皮扇鼓舞 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北端的西和县,有着悠久的历史。七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形成了深邃厚重的文化积淀,使西和县积累了一大批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乞巧、山歌、春倌、羊皮扇鼓舞、耍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乡土气息浓郁,地方特色显明,传承多年,久盛不衰,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乞巧风俗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春倌“说春”中国西和乞巧女儿节从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起先,始终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时间长达七天八夜,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民俗活动之一。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每一环节均有歌舞

7、相伴,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曲谱、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其活动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参加人数之多、民俗程式保留之完整,在全国绝无仅有。 浙江习俗 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设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称为“得巧”。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其次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还有说法为中午捕蜘蛛)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很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密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会

8、面时的静静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每天过上美妙华蜜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会面,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恒久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闻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运用。 广州习俗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起先至

9、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支配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 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相互赠送,以示友情。 福建习俗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观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簇新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番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

10、果,饮茶闲聊,一边玩乞巧嬉戏,乞巧嬉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打算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种各样艳丽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致。今日,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起先向织女乞巧。 七夕拜魁星的习俗来源,七夕

11、为什么要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殊崇敬魁星,所以肯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原因。 依据民间传闻,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

12、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中学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足,就录用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闻,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惋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慎重的祭拜。 古代人如何优雅过七夕,古人过七夕方法 农历七月七,人称“乞巧节”,拜祀活动在晩上实行,故又称“七夕”。有关七夕的传闻想必大家肯定都不生疏。在传闻中,天帝对于织女与牛郎的爱情竭力加以反对和破坏,并将他俩分隔在天河南北

13、,不许会面,仅在每年七月七夕,才允许见面一次。古诗十九首有“迢迢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之句,写的正是小夫妻被阻隔。 不过,最早关于七月七日的节日的可信记载来自东汉时期。这个节日最初与牛郎织女的传闻没有关系。玉烛宝典七月孟秋第七引东汉学者崔寔(shí)所著四民月令记载: “四日,命治麹室,具簿持槌,取净艾;六日,馔,治五谷磨具;七日遂作麹及磨。是日也,可合蓝丸及蜀柒丸,曝经书及衣裳,作干糗,采蕙耳也。” 由此可见,最初的七夕是古人晒书晒衣裳的节日。 在世说新语上,也有一个比较好玩的有关七夕故事: “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就是说郝隆这个人,在七夕这天搞起

14、了行为艺术。别人晒东西,他晒自己,名曰“晒书”。 在那个时代,这种曝晒防潮的风俗非常盛大且慎重,到了七夕节这天,从皇家到平民,全国都会热忱地投入起来。一项常见的劳动,也获得了节日所必备的仪式感。 曝晒本身属于劳动,虽然获得了仪式感,但终归消遣性不强,长此以往,这样的节日很可能会没落。幸好后来有织女和牛郎拍牛赶到。于是,七夕的另一个核心风俗出现了。 牛郎织女的传闻把七夕的主体变成年轻女性,七夕也就因此被称作“女儿节”,或称妇女节。 织女感情被破坏的传闻让人联想到女儿出家后的委屈。于是这一天成了古代新媳妇“回娘家”的日子,民间父母对于新嫁出去的闺女,每到七月初七要接回家来,意即要爱护女儿和女婿的华

15、蜜生活。 除了回娘家,“乞巧”是七夕节的重头戏。据传,织女是个劳动巧手,所以在七夕这天,历代妇女都要向织女乞巧,希望学到好的技艺。南朝梁代宗懔撰在荆楚岁时记写道:“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乞巧。有喜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可见南北朝时七夕乞巧已很盛行,祭拜双星、月下穿针、蜘蛛网丝等成为主要习俗。 用喜子乞巧是最受民间妇女欢迎的一种方式。喜子指肖蛸科的蜘蛛。假如肖蛸在供神的瓜果上结了网,那就是乞到了巧的预兆,而且网越密,乞到的巧越多。由于蜘蛛结网和人类编织有一些相像,妹子们经常在七夕捉一只肖蛸放到盒子里关一宿,等到天亮的

16、时候打开盒子,大家相互比较谁的肖蛸结的网多。网越多,就预示妹子今年的手越巧。 在宫廷中,“乞巧”的方式更加优雅。王建宫词曰:“每年宫里穿针夜,敕赐诸亲乞巧桂。”乞巧楼主要作为乞巧表演的舞台。宫女手中各持宫中特制的七孔针,以五色丝线对月穿针,针孔小,丝线细,月光微,夜风大,姑娘们若能顺当地巧穿,便为“得巧”。巧姑娘为得巧而雀跃,围观者一齐喝彩。 唐明皇可谓乞巧的最热心提倡者,他与杨贵妃还在七夕互述衷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古代的江南还有这样的习俗:刺绣女孩会在夜晚月光下,将一根绣花针轻轻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表面张力将针托浮,在月光照耀下,针四周会出现水水纹,哪一个水纹最困难

17、,就会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意味着向织女“乞巧”。唐代诗人林杰的诗乞巧说:“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明显,古代妇女庆祝节日可不是买买买那么简洁呢!那是一个属于巧媳妇的年头! 除了乞巧,还可以乞些别的。乞巧节这一天,也有求子的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成为“壳板”,或将绿豆、小豆、小麦等浸于瓷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 除了女儿节习俗,七月初七亦带着一丝书香气。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民间谓“魁星主文事”。闽台两地,特

18、殊是读书人逢“七夕”更有“拜魁星”之俗,祈求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原因。“拜魁星”仪式亦在月光下实行,在闽东一带,“七夕”这晚,天井里往往摆上“拜织女”、“拜魁星”二张香案,仕女聚会一堂,又被分为两个面面相对不同性别的小天地,特别喧闹好玩。 中国人过节往往讲究吃,然而七夕节仿佛并没有留下太多“吃”的传统。 古书对七夕美食鲜有记载,在太平御览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到七夕关于食物的讲究: “魏时人或问董勋云:七月七日为良日,饮食不同于古,何也?’勋云:七月黍熟,七日为阳数,故以糜为珍,今此日惟设汤饼无复有糜矣。’” 不过这种吃“糜”的节俗早在周处的时代就已烟消云散。之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出现过多种七夕节的特色食物,但始终没有任何一种广泛传播并流传至今。 直到最近这几年,烧烤才担当起了这个职能。然而与元宵和月饼一样,对绝大部分现代人来说,烧烤也不是一种健康的饮食呢。 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