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5篇.docx

上传人:h**** 文档编号:24388683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5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5篇 天坛是我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位于天北京城内崇文区永定门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天地坛。接下来我给你们整理出了几篇关于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5篇,欢迎借鉴阅读。 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1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叫_,这天由我来做你们的导游! 这天我们旅游的景点是天坛,此刻,让我们一齐上车,请留意系好平安带。此刻,我们已经到达天坛,请各位游客下车。 游客们,当一进正门,我们将会看到很多个形态像坛子似的建筑,据说这个景点在一八六零年曾遭到英法联军的洗劫,一九零零年还遭遇到八国联军的蹂躏。然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那里成为了闻名的旅游景点。此刻我们就

2、以皇帝登坛的路途进行巡游。 首先我们欣赏第一个坛,它叫“圆丘坛”,它有两个防护墙,还有一些阶梯和古人的雕像。此刻我们要登坛了,游客们,请你们最好数一下脚下的阶梯,到了二楼,你们会看到很多各种各样的雕像,他们都是古代的名人。游客们,此刻你们能够自由欣赏,但请留意,不要乱涂乱画,带小孩的游客请管理好自己的小孩,一小时后,我们将会前往“天库”。 此刻我们已经到达“天库”了,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上面有三个石头,它们被称为“三音石”。只要你们在第一块石头拍手一下,它就回声一下,在其次块石头拍手一下,它就回声两下,在第三块石头拍手一下,它就回声三下,所以,它们才被称之为“三音石”。 此刻,是游客们自由活动

3、时间,三小时后,我们在天坛正门集合,感谢大家! 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2 各位游客大家好!这天,我们要阅读的是闻名遐迩的天坛。 天坛是我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位于天北京城内崇文区永定门大街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增建圜丘坛、皇穹宇,改称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之地。 天坛由圜丘、祈谷两坛组成。此刻大家看到的是圜丘坛,坛北为皇穹宇,是放置圜丘祭祀神牌之处。东西各有配殿5间,四周有圆形围墙环绕,墙壁面平整光滑,声波可由墙壁传递,这就是出名的“回音壁”。此刻参观的是祈谷坛,这个大门称祈年门,门北为坛,上层坛面正中是祈年殿。殿高38米,直径32.72米

4、。殿内设雕龙宝座,是祭祀时放神牌的地方。祈年殿之北还有皇乾殿,是祈谷坛奉祀神位的供奉所。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天坛经多次修理,今已成为天坛公园,其浩大而独特的建筑艺术,在中外游客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3 敬爱的游客挚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天坛。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小导。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祭坛。明永乐十五年(1417)六月,北京坛庙营建工程启动,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北京天地坛建成。初建时为天地合祀,称天地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永乐十九年(1421)元旦,朱棣亲告于太庙,其太子奉安昊天上帝、皇地祗神主于南郊天地坛。正月十一日(甲戌),朱

5、棣再亲率文武大臣“大祀天地于南郊”,这是北京天坛第一次祭祀盛典,标记着明王朝都城从南京正式迁至北京。 最初在今祈年殿位置建有一矩形殿宇,名“大祀殿”,殿后有天库,皆用黄瓦,西南有斋宫,神乐署、牺牲所、大祀殿用于合礼天地故名“天地坛”。 1521年,朱厚熜继位,次年改元,年号嘉靖。嘉靖皇帝实行祭祀制度改革,力主“天地分祀”,嘉靖九年(1530)在大祀殿南建圜丘坛专以祭天,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东郊建朝日坛祭日,西郊建夕月坛祭月。天地坛也更名为“天坛”。 嘉靖十七年(1538),诏撤大祀殿,于其址建大享殿。按古明堂的规制亲自设计了大享殿,以实行明堂秋享大典为其父兴献王朱祐杬配享,表达他对父亲的孝心。

6、 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享殿建成。因大享礼已在紫禁城玄极宝殿实行了两次,大享殿遂被闲置。 清顺治二年(1645),定每年正月初在这里实行祈谷大典,乾隆时近一步将大享殿更名为祈谷坛和祈年坛。 清朝乾隆皇帝对天坛大规模的改建。比较主要的有一改建斋宫;二改造坛墙;三扩建圜丘坛;四改大享殿为祈年殿,将祈年殿顶琉璃瓦全部换成蓝色,象征天;五同年在天坛西侧增建圜丘坛门;六改建皇穹宇,将重檐殿顶改称单檐。今日祈年殿为光绪年间重建后的风貌。 明嘉靖年间的大享殿顶覆蓝、黄、绿三色琉璃瓦。清乾隆年间,将明代三色琉璃瓦,全部换成天青色琉璃瓦,象征“天”。 天坛是经明永乐创建、嘉靖改建和清乾隆扩建改建形成鼎盛时

7、规模。明清有22位皇帝,在天坛实行过654次祭祀大典。 1918年,天坛辟为公园。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接下来讲一下天坛布局特点。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侧,占地面积273公顷,天坛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其主要建筑集中内坛。天坛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场所,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祭坛建筑群;每年孟春祈谷大典在祈谷坛实行,冬至祭天在圜丘坛实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这里实行过祭祀大典。 天坛其中林地占163公顷,100年以上的古柏3600余株,天坛在1998年

8、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位于今北京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明初这里是京城南郊偏东位置,体现“兆于南郊,就阳位也”(礼记),大祀殿距正阳门五华里亦取“阳”数。 天坛平面北圆南方,有两环坛墙围护,形成内坛、外坛两部分。总占地273公顷 。 内坛以成贞门为界建东西走向隔墙一道,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中间以“丹陛桥”相连,组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轴线,轴线以东两坛各自设宰牲亭、神厨;轴线以西祈谷坛西南建有两坛共用的斋宫,西部外坛还有“神乐署”和牺牲所。 总体上可概括为四句话:“一”条轴线,“三”道坛墙,“五”组建筑,“七”星镇石,“九”座坛门。 丹陛桥 北出成贞门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条宽敞的

9、大道就是丹陛桥。 丹陛桥是一条长360米、宽29米,南北向城砖砌筑海墁大道。高出地表,北端又较南端高出2米,人行其上自南向北,步步登高如临上界。 桥上大道纵向分为三道:中为“神道”,是皇天上帝专用的石板大道;东侧是“御路”道,供皇帝行走的砖道;西侧为王道,是陪祀王公、百官共用的道路。这严格的等级制度,是礼制建筑特征。 这条砖砌大道,为什么称为“桥”呢?是在这条南北向高起的大道下,还有着一条东西向的涵洞式通道。它是能解决立体交叉的交通设施,当然叫“桥”啦,而且还是古都最古老的“立交桥”。 丹陛桥北段东侧有具服台,又名更衣台为方形砖台。坐东朝西,台面面积约300余平方米,铺墁条石城砖,西接丹陛桥,

10、北、东、南三面设石栏。明清大祀时,台上搭幄帐,供皇帝更换祭服。祈谷祀的时间是正月的上辛日,祭典在日出前七刻的时候实行,适值早春寒夜,内设炭盆取暖。 七星石 在长廊东端正南100米处有一组凿有山形纹的巨石散布于地面名“七星石”,实为八块,传为风水石,实则这七星石代表泰岳七峰,选位也与泰山相合。 当年满族入关入主中原,曾派人考察定论泰山与长白山一脉相承,康熙帝还亲著一文“泰山龙脉论”。后乾隆皇帝命人在七星石东北增放一块巨石以代表长白山,寓洲族汉族华夏一家,江山一统。 今日我们的导游讲解就结束了,感谢大家! 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4 各位游客,我的介绍就到那里,如在参观巡游的过程中有其他问题,请向我询

11、问,我会再进行讲解。感谢大家! 游客们,大家好!此刻我们位于北京市崇文区天坛路,我想有的挚友已经猜到了,我们的下一个景点就是漂亮的天坛。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0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天坛最光芒耀眼。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的场所。 同时,它也是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顶峰,全用木材就完成了这一惊世杰作。天坛另一奇妙之处,是奇异的回声。站在中心叫一声,你会听到从地层深处传来的光明而深厚的回响,这声音仿佛来自地心,又好像来自天空,所以人们

12、为它取了一个充溢神奇色调的名字“天心石”。在皇穹宇的四周有一道厚约0.9米的围墙,你站在一端贴着墙小声说话,站在另一端的人只要耳贴墙面就能听得异样清楚,并且还有立体声效果哦!这就是奇妙的“回音壁”。这证明500年前的中国人已经能够运用声学原理。 游客们,此刻请大家参观一小时,然后到门厅集合。 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5 纵观整个北京,可以发觉这个城市有条中轴线,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紫禁城还有故宫都在这条中轴线上。现在我们沿这条中轴线自南向北巡游天坛吧。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昭享门,它是天坛的南大门,是不是很宏伟呢?古时候的皇帝就是由此门进出,在眼前的这座具服台等待祭坛仪式的起先。 (圜丘) 圜丘是

13、皇帝祭天的地方,圜丘御墙有两道围护,每道墙均设有棂星门4组,每组三门,共有24座汉白玉棂星门,称“云门玉立”。走进了棂星门,站在这砖路上,请留意视察一下,前面的一组和身后的一组棂星门,它们并不像传统建筑那样中轴对称,左右相同,而是两侧石门一宽一窄。据史书记载,大典时中门为“上帝”专用,故高大,皇帝只能从东侧较中门略小的门出入,而其他官员则只能从西侧更小点的门出入了。这左右大小的差别突出表现了封建社会的礼制。“礼”实质上是等级森严的次序。祭天大典的时候,皇帝身着祭服穿过这上下两道棂星门,在导引官的恭导下登上前面这三层神坛行礼。 每登上一层都同样要踏过9级台阶。三层坛用扇面石共计3402块。圜丘台

14、上下到处隐藏着“九”这个神奇数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依据古代阴阳五行之说,天属阳,地属阴。奇数属阳,偶数属阴。所以天经地义“九”这个阳数中最大的数就是天数了。这个“九”表达了天的至高至大。同时古人也认为天有九重,玉皇大帝就住在九重天上。 请您留意一下这三层的圆形石台,它上层直径是九丈,中层直径是十五丈,下层直径是二十一丈,不仅全为阳数,而且三层台面直径直径相加之和等于四十五丈。这四五恰为“九五”之数。周易有“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说,大吉大利,所以皇帝也自称为“九五之尊”。圜丘的建筑设计中,奇妙地运用了“奇数”,反复运用了九和九的倍数,这正是工匠们对这种概念的运用和发挥。祭台比例相宜,功

15、能合理,在蓝天白云,青翠古柏的衬托下,更显得神奇而圣洁。 现在让我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每年冬至日是皇帝在此实行祭天大典的日子。大典时,这台面北侧供奉“皇天上帝”神位,东西两侧依次供奉皇帝列祖列宗的神位。冬至那天凌晨4点多钟,黑暗中点燃各种坛灯,天气非常寒冷。圜丘前燔柴炉上置放一只牛犊,用松柏枝燔烧着。西南的望灯杆望灯高悬。台面广场上排列着200多人的乐队舞队,在庄重的中和韶乐的衬托下,在文物百官的陪伴下,在上下千余人的协作下,皇帝登坛致祭。共乐奏九章,典仪九程。皇帝要恭读致皇天上帝的祝文。礼仪进行完毕,各神位前所供的供品分别依次送到燔柴炉和燎炉焚烧,烟气腾空,以示送到天庭,大典就全部结束了

16、。于是,皇帝就回到他的皇宫紫禁城,等待上天的降福了。 须要特殊一提的是,位于台面中心的“天心石”,也就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位置,它有着一种奇妙的声学现象,在这里“读祝”时声音特殊嘹亮,如同加装了扩音器一般。至今这声学现象不减当年,您不妨站在“天心石”上,亲自试一试。 (神厨) 天坛神厨分为南北两处。南神厨位于圜丘坛东侧,北神厨位于祈年殿的东侧。神厨是为了制作牛、羊、猪等祭品而设立的,用来供应皇帝祭天,向天上神明祈祷的时候运用。 (宰牲亭) 天坛公园有南北两座宰牲亭,南宰牲亭位于南神厨东侧,北宰牲亭位于祈谷坛长廊北神厨东侧。 宰牲亭是绿琉璃顶的三开间歇山式重槽方亭,是宰杀祭祀用牲如犊、豕、羊、

17、鹿的地方。 (皇穹宇) 三音石又叫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之意。皇穹宇殿外是一条由长方石铺成地甬路。从殿前须弥座起先,第一、二、三块称为三音石。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站在其次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两次,而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我觉得实在好玩。 皇穹宇是一座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的宫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起先取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称皇穹宇。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年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漂亮的穹窿圆

18、顶式的藻井。 您发觉大殿里供的是什么牌位了吗?正中间放置的是皇天上帝的神牌,左右放置的是皇室历代先祖的神牌,然后左右的配殿里还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 (九龙柏) 天坛内有上万棵松柏,其中树龄在300600年以上的大约有2,600多株。 这棵相传于1420年所植的九龙柏,高10米,胸径1.2米,树干表面凹凸花纹似乎群龙绕柱。历史悠久,不仅仅是一棵植物,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成贞门) 成贞门是圜丘坛的北门,也是祈谷坛的南门,是两坛的分界门。圜丘坛共有四个门,东为泰元门,南为昭亨门,西为广利门,北为成贞门。 四个大门含有元、亨、利、贞四字,出自易经“乾卦:元、亨、利、贞”。您可以站在中轴线

19、上,将视线从这座砖券门的中洞透过去,就会看到一幅严格对称的漂亮框景画面,视线的终点就是祈谷坛的建筑群。 (丹陛桥)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叫成贞门,我们脚下的路就是丹陛桥。您是不是很惊奇这平坦的大道怎么叫“桥”呢?其实呀,这是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丹陛桥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全长360米,宽约30米,整个桥体由南向北渐渐上升,南端高约1米,北端高达3米左右。如此设计建立,一则象征皇帝步步高升,寓升天之意;二则表示从人间到天上,具有遥远的路程。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

20、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臣妾)走王道。 丹陛桥还有一条畜生道,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鬼门关。为什么要叫鬼门关呢?因为于祭日前,外坛西南角牺牲所的所牧和所军,需从今洞门自西向东赶运牛、羊、鹿、兔等至宰牲亭屠宰。这一活动叫进牲。因凡经过此门的牲畜,全被宰杀无存,用以制作供品,故有鬼门关之称。 (具服台)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叫“具服台”,就是古代皇帝更衣祭天的地方。这里每逢祭祀大典,官员们都会先在汉白玉的平台上支搭一黄云缎方形幄帐,支成一个(小金殿) 皇帝于大典起先前走到这里,洗手并换上蓝色祭服,恭候大典起先。典礼结束后仍回这里更衣后起驾回宫,因此具服台

21、又称“更衣台”。 (祈年门) 通过祈年门的廊柱望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祈谷坛的中心建筑祈年殿。祈谷坛是一组浩大的建筑群,它包括祈年门、祈年殿、东西配殿、皇乾殿长廊、神厨、宰牲亭等一系列建筑。 在祈年殿前的东西两侧是它的配殿。现在让我们穿过祈年门,进入到祈年殿参观吧。 (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也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建于1751年,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正月祈谷的场所。1889年,祈年殿毁于雷火,数年后又按原样重建。 如您所见,它是一座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圆形大殿,采纳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主体部分建于高6米的汉白玉圆台上,恢弘壮丽,颇有拔地擎天之势。殿高38米,直径32米,共

22、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祈年殿是根据“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进入祈年殿,您会发觉它的内部结构非常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ju)相互连接支撑屋顶。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根据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殿内地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自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的蟠龙藻井和四周彩绘

23、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相互呼应。而六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整座大殿结构精致,设计华丽,非常富丽堂皇。 (祈年殿西配殿) 您请看,在祈年殿台基前院落的西侧的是西配殿,以前和东配殿一样是明成祖时候建立的,构造和东配殿相差无几。原来是前九后七,两排共有十六座。1751年,乾隆皇帝觉得它“参差不齐”,拆除了后殿,只剩下了前面九座。也是放置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的地方。现在也和东配殿一样,变成了陈设宫廷祭天古乐、礼仪,以及日、月、星、辰等神牌位之处。东西配殿左右对称的建在高1.5米的砖石基座上,使人感到配殿相衬。 (祈年殿东配殿) 这里是祈年殿的东配殿,它位于祈年殿台基前院

24、落的东侧。是明成祖时候建立的,原来是前九后七,两排共有十六座。1751年,乾隆皇帝觉得它“参差不齐”,拆除了后殿,只剩下了前面九座。 这儿是放置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的地方。现在成了陈设宫廷祭天古乐、礼仪,以及日、月、星、辰等神牌位之处。 (七星石) 七星石位于祈年殿东侧长廊的旷地上,其实就是七块石头。但为什么要称作“七星石”呢?据我所知这有一段传闻,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时想找一个祭天的场所,一天夜里,他梦见天门大开,北斗七星落在现在天坛的位置,于是有了今日的天坛。 后来,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有一道士说这天坛太空旷,不利于皇位永固和皇寿永久,就设置了七块大石镇在这里。满

25、族入主中原后,为表明满族也是华夏一员,清乾隆皇帝诏令在东北方向又设置了一堆七星石镇在那里,有华夏一家,江山一统的寓意。 (皇乾殿) 皇乾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位于祈谷坛内壝外北侧,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蓝琉璃瓦庑殿顶,崇基石栏,殿前设月台,月台前方和左右出陛各八级。院内西侧有古稀门。檐下悬挂“皇乾殿”匾额为明朝嘉靖皇帝亲书。 皇乾殿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是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原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后来,祭祀仪式中所运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现按原样陈设,并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蜡像,常年供游人参观。出了皇乾殿就是天坛公园的北天门了

26、。 (北天门) 天坛公园的每个门都有不同的寓意,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北天门,北门相对南门来说走得较少。从道教角度动身,南天门是人界和神界的入口处,神话故事中因为发生的故事大多与人界有关系,所以南天门走得最多。 往西的话,那是佛家的地盘,往北那是不周山,是天柱所在,当年共工怒触不周山,把天弄塌了,才引出女娲补天那段故事,往东的话,那是仙岛,是散仙住的地方,据山海经说原来那些仙岛都是由大海龟驮着的,后被某巨人国的人钓了几个乌龟,于是沉了两座,还剩下那座叫蓬莱,而巨人国因为此事触犯了天帝,结果被罚身体缩小到常人大小。 (双环万寿亭) 双环万寿亭位于天坛内坛西面,由两座重檐尖顶圆亭套合而成,就像套环,结构

27、奇妙,造型新奇,亭顶装饰孔雀蓝的琉璃瓦,色调明快,在中国古建筑中仅存此一例。双环万寿亭以前是在中南海的,相传是清乾隆帝为庆贺老佛爷五十大寿,在1741年建立,双亭寓意两只寿桃,取和合、祥瑞、长寿的寓意。 在1975年,周总理在病重之时特殊批复:“双环亭可以迁往天坛,让人民都看看。”于是双环万寿亭移居到了天坛公园内。 (百花园) 百花园位于双环万寿亭南侧的松柏树木中。园内种植物牡丹、月季、芍药、玫瑰、蔷薇、菊花、玉兰等各种花木。从大地回春至隆冬季节,此处四季花开不绝,百花争妍斗艳,香飘四野,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动人美景。 北京天坛公园有“北京的肺”之称,老人在晨练,小孩在玩耍,小伙子在跑步,美丽姑

28、娘在练瑜伽,连甄嬛小主都说:这是极好的! (西天门) 从丹陛桥往西就来到了西天门,这是天坛起先建立的时候就有了的,是天坛最古老的一座门了。 (钟楼) 斋宫的东北角有一座钟楼,是乾隆时修建的。斋宫里面悬挂着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皇帝祭天的时候,从起驾出斋宫就起先鸣钟,到皇帝登上坛台时,钟声停止,大祭礼毕,钟声再起,就像我们现在大型活动中的礼炮。 (显佑殿) 显佑殿位于凝禧殿西侧,原是供奉道教玄武大帝的地方。明朝时期中和韶乐的协律郎、乐舞生主要由道士掌管。清乾隆年间将道士们驱除出去,将神乐观改为神乐所,乾隆十九年定名为神乐署,显佑殿被弃用。 现在开拓为中国古代音乐人物纪念厅,以弘扬祖先在音乐史

29、上的光辉业绩。我们可以在这里了解中华古代音乐历史。 (神乐署) 神乐署是天坛建筑之一,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神乐署始见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神乐观,观中殿宇众多,环境美丽,开有茶肆、药铺,又称天坛道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神乐观名为为神乐所。乾隆十九年(1754年)定名为神乐署。 神乐署有两大建筑群,位于凝禧殿西侧的显佑殿,原是供奉道教玄武大帝的地方,现在成了中国古代音乐人物纪念厅,以弘扬祖先在音乐史上的光辉业绩。正殿是凝禧殿,原为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殿宇,现在成为“中和韶乐”展演区,举办古代祭祀乐舞展演,同时作为“中和

30、韶乐”乐器钟、磬的主要展馆。 (三座门) 提起“三座门”军迷们应当无人不晓,那是上个世纪中心军委的驻地。许多地方都有设立三座门,据我所知,常说的军委“三座门”是指“大高玄殿”的“三座门”。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位于天坛的三座门。 三座门其实就是三座随墙门的简称,皇家建筑中的随墙门多设门楼,琉璃装饰,制作精致,富丽华贵,显示出宫殿建筑的恢宏气概。 第19页 共19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第 19 页 共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