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7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升和毫升 第1课时相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详细的情景中感受并相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须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试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 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育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实力。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加操作、试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并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相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学打算】 PPT课件,量杯,每
2、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 教学过程 老师批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实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竞赛,那就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2杯就摇摇摆晃了.这是为什么呢?(PPT课件出示场景图) 二、探究领悟,相识容量 1。初步相识容量. 老师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这个是老虎用的杯子(小的),而那个是狮子用的杯子(大的)。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盛液体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大;盛液体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板书:容量
3、) 2。加深对容量的相识。 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1号和2号)。看看这两个杯子,你觉得哪一个杯子的容量大呢?光凭眼睛估计得到的结果可能有误差,我们可以想一个方法来验证说明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你有什么方法呢? 引导学生想方法,然后利用同学们想的方法进行验证、操作。 3。完成练一练第1题,练习一第1题。 学生思索、沟通. 4.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 小组活动,将一大杯水分别倒入各自打算的一次性水杯中. 谈话:假如别人这样告知你,说这个容器能盛水4杯不到,或者说能盛3杯半,或者说能盛3杯多一点.你能知道这个容器的精确容量吗?因此,我们须要给容量定出 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我们的容量单位
4、。 三、联系生活,相识容量单位升 1.相识升。 提问:你知道图(例2)中的这些容器盛的水、油、饮料的容量各是多少吗? 明确:计量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饮料等液体,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符号“L“来表示.(板书:升、L) 谈话:今日我们这节数学课主要来相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板书课题:相识容量和升) 谈话:老师手中有一个容器,上面标着“净含量2 L”。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净含量而不用容量呢?净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关系呢? “净含量”是指某种容器中实际容纳物体的多少。如: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1升,是指瓶子里装的饮料本身有1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会比1升略大,因为通常不会装得满满的.
5、2.完成练一练第2题。 3.相识1升.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计量容量的单位是升,那么1升原委有多少呢?要想科学地相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相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 试验:出示一个空心的正方体,长、宽、高都是1分米。现在我们在正方体容器内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看一看有什么发觉呢? 生:正方体内的水倒入量杯中正好是1升. 谈话:假如一个容器是正方体,容器内部的长、宽、高都是1分米,这个容器盛的液体正好是1升。(板书: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4.深化对1升的相识的实践活动。 学生活动一:小组
6、里面有没有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的呢? 学生活动二:完成练习一第2,3题. 学生活动三:打算一些容器,估计一下它的容量。 四、总结评价,课外延长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得开心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 2.假如老虎和狮子要实行其次次竞赛,你认为应当有一些什么规定? 五、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胜利之处1。创设学生感爱好的问题情境。在这节课的起先,通过讲解并描述故事,设置疑问,然后快速转入数学问题的探讨,既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吸引了学生的留意力,又使学生把留意力集中到了数学问题上. 2。注意直观,重视动手操作实力的培育。通
7、过亲自试一试,量一量等试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容量的意义以及1升的多少。 不足之处操作打算不是很充分,学生活动的时间有点少。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应当关注每一位学生,对一部分学生,让他们再多一些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理解容量的含义。 第2课时相识毫升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教材第56页练习一第46题。 【教学目标】 1.相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驾驭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10毫升.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加操作、试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并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 【教
8、学重点】 相识容量单位毫升,驾驭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形成1毫升的详细概念。 【教学打算】 PPT课件,滴管,量桶,瓶盖,水等。 教学过程 老师批注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学问? 2。取出纸杯,1升水大约可以装满几个这样的纸杯?(5个)那么这个纸杯的容量是多少呢?如何精确表示出这个纸杯的容量,就须要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毫升)。 二、探究探讨,学习新课 1.相识1毫升。 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常常见到毫升这个单位。(PPT课件出示例3)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取出滴管,介绍:用这个滴管可以量出1
9、毫升的水.现在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方法? (先用滴管吸取1毫升,然后渐渐滴出,数一数1毫升的滴数) 试验:大约是1820滴。 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打算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0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3.探究“1升=1010毫升”。 现在我们相识了“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那么比较1毫升和1升,我们可以发觉1毫升的水要比1升水少得多。现在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1升水呢?有什么方法吗? 试验操作,老师取出量杯(500mL)和正方体容器(1L),让学生视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2杯500mL的水倒入1升的容器
10、,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觉? 结论:1010毫升=1升1升=1010毫升 三、运用新知,展示实力 1.教学“试一试”。 将1瓶矿泉水倒入纸杯,看看倒满了几个纸杯。 探讨:估计一杯水大约有多少毫升。 2。“练一练“第13题,学生自己完成。 留意:升和毫升都是容量单位,1升=1010毫升. 3。完成练习一第4题。 学生视察比较,师生沟通. 4。完成练习一第5题。 学生尝试计算,师生沟通。 5。完成练习一第6题。 学生推断,沟通。 四、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胜利之处本节课借助试验操作,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相识毫升这个容量单位,形成清楚的表象,为理解升和毫升
11、之间的关系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不足之处小组之间操作、探讨时不够充分,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课前应做好充分打算.对于课中的试验操作,应讲清晰详细的要求和留意事项。 第3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练习一第712题和“动手做”。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相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运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相识实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加操作、试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并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进一步相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运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12、【教学难点】 对常见容器的容量进行估计。 【教学打算】 滴管,量桶,瓶盖,水等。 教学过程 老师批注 一、学问回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学问?关于容量单位你有哪些相识? 二、检查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连线,师生沟通。 2。完成练习一的第8题。 学生自己完成,同桌沟通,师生共同总结. 三、探究提升 1。完成练习一的第9题。 学生要正确读出相应的水的刻度,然后让学生比一比、想一想、选一选、填一填,同学沟通汇报. 2.完成练习一的第11题。 学生探讨:这瓶止咳糖浆够一个5岁儿童服用3天吗? 个别汇报,全班沟通. 四、提高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10题.
13、学生自己完成,师生沟通。 留意:升和毫升都是容量单位,1升=1010毫升. 2.完成练习一的第12题和“动手做”。 根据提前做的实践打算,进行沟通。 学生根据书上的方法自己动手做一做。老师指导沟通.完成后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别倒入水盆、锅里面,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五、老师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老师结合课堂学习和沟通展示状况,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评一评这节课的最佳学习标兵。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胜利之处本节课练习,既有学问梳理、总结,又有对比、思维推断;既有试验操作,又有直观计算,顺当地理清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后续学
14、习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不足之处汇报沟通时,学生的数学语言运用得还不够流利,下一步要培育学生这方面的实力。 再教设计再教学时,要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问能用网络图的形式来总结,或者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总结。老师多引导,少一些干脆出示。 第2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1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阅历,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两
15、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教学打算】 例题插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老师批注 一、复习打算 1.笔算。 484=656=933= 2。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教学新课 1.创设情景,出示例题图(PPT课件)。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要打几包”怎样列式?(板书:6020) 2。学习计算方法。 (1)提问:6020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 (2)组织同学们分组沟通口算的方法。 (3)组织沟通,汇报探讨的状况。(结合回答,适当板书) (4)小结:计算6020时可以依据乘法203=60,想到6020=3; 也可
16、以依据62=3,想到6020=3,也就是依据表内除法类推出整十数的口算。 3。完成“练一练”. (1)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 (2)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4。学习笔算方法. (1)启发思索:6020,会用竖式计算吗? (2)试一试,指名两人板演。 (3)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提问:3为什么要写在商的个位上?(引导回答:“3“表示3个20,不能写在十位上) (4)设有做对或没有做完的同学找一找失误的缘由,将错误更正过来. (5)练习:用竖式计算8040。 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 提问:商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5。完成“试一试“.
17、 (1)出示试一试:9620,15030。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说说笔算过程,提问:第1题商4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4)提问:第1题计算时与上面例题有何不同?(有余数) 追问:有余数的除法,要留意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5)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怎样验算? 学生们验算,留意格式的讲解. 6。练习854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三、巩固算法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练习二第1题)。 18020731030060320403507373090 学生口算。其中前两个说说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强求统一. 2.完成练习二第3题。 学生练习并验算。说说计算方法
18、,商的位置,验算方法。 3.完成练习二第5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做?如何列式? (3)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二第2,4题。 2.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胜利之处除法的竖式计算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为避开学生产生对抗心情,在练习时可实行多种形式,多请学生上黑板板演,分小组(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进行竞赛,给学生展示的机会,然后老师进行批阅,提高了学生的爱好. 不足之处出现了典型的错误:(1)口算4020=20,8844=22。(2
19、)42550=85,把除数50当作5来除了。 再教设计每节课前5分钟说口算练习题(10题左右),提高学生口算实力。口算是计算中的基础,通过口算娴熟驾驭乘法口诀,退位减及乘法进位。 第2课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9页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教材第1011页练习二第69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2。使学生在探究、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阅历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实力。 【教学重点】 探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教学打算
20、】 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 老师批注 一、复习打算 口算下面各题: 1204056073420602408032040 指名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索方法。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图意. 提问:要求“可以分给多少个班“算式怎样列? 2。探究计算方法。 提问:38030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 (1)估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思索。同桌沟通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2)笔算出结果。 学生尝试完成,老师巡察指导.(提示: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吗) 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这个1要写在商的什么位上?为什么?商的个位是几?怎么来的? 组织验算。 让学生独立进行验算。 比较计算
21、结果和估算结果,使学生明白两者的相互支持作用。 小结笔算方法。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假如前两位够除,就先用前两位除以除数,得到的商要写在十位上。 3.教学“试-试“。 (1)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2)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进一步明确计算时要先看被除数前两位) 相同的地方是:它们都是除数为整十数的除法;不同的地方是:42530的商是两位数,42550的商是一位数. 4。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1)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 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前两位不够除,再看被除
22、数的前三位数,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老师补充、小结: 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假如有余数,要和被除数的下一位合起来再除。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出示题中的算式,这两题的商各是几位数?求商时可以怎样想? 依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题中的填空,提问:每题的括号里应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试商时,可以依据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得到商。 学生独立计算,并反馈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2。完成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出示三组题,让学生一组一组计算. (2)让学生比较每组两道算式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23、为什么每组中上面一题的商是两位数,下面一题的商是一位数? 小结: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假如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商就是两位数;假如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二第8,9题。 2.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胜利之处课堂上留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加热忱,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让他们在动口、动脑参加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胜利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学生对除法有了肯定的了解,要使学生比较娴熟地驾驭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不足之处发觉部分学生没有驾驭计算法则,口算不娴熟,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
24、算没能更好地迁移之前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再教设计1.预习作业设计努力做到少而精,能真正引发学生的思索。 2.加强对预习的指导。 3。对预习作业进行点评。 第3课时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10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 2。使学生通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熬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实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25、 提高综合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 【教学打算】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老师批注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二第10题。 (1)练习第1组。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竖着做. 指名说说本题的口算过程。 比一比上、下两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练习剩下的两组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说说本题的口算过程. 比一比上下两题的数字,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每组中其次道算式中的乘数分别等于第一道算式中的除数和商,第一道算式中的被除数等于其次道算式中的积,加深对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口算下面各题。 48048424639003 180202739028040693 755
26、210304207373080 3.笔算练习二第11题。 (1)出示第11题(PPT课件),请学生读一读题目要求。 (2)学生独立说出商是几位数,指名回答。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老师巡察指导。 (4)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 (5)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二、提高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2题. 先让学生说清晰每道算式的运算依次,再独立完成。指名四位同学进行板演,最终集体订正。 (1)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分别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同时计算时要留意书写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2。完成练习二第1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和填表.
27、(2)视察并比较表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说说被除数和除数分别是怎样改变的,而商没有改变,初步感知商不变的规律。 三、提升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14题。 学生独立审题。提问:卡车要运走哪些水果?解答这道题时要先求出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察指导。(留意学生列综合算式时的运算依次) 2.PPT课件出示练习二第15题。引导学生细致读题,仔细思索。 (1)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表格。 (2)引导学生视察表格,提问:你们有什么发觉? 老师可适当引导,一起总结,得到: 长方形面积不变,长改变时,宽也随着改变,而这种改变是有规律的,即长变大,宽就变小;长变小,宽就变大。 四、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
28、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胜利之处学生在计算练习中发觉了计算上的问题,试商和商的书写总有错误出现。发觉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写出计算的方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不够除就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不足之处缺少对必要的计算习惯的培育。部分学生存在抄错题目,漏写答案等问题。其实在计算教学中,学生的错误许多与看法和习惯有关,真正不会做的人少之又少。 再教设计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训练,每天练一下。正如“每天一题成实力,一天不练成问题”. 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教材第15页练习三第13题. 【
29、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驾驭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重点】 初步驾驭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打算】 例题插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老师批注 一、复习铺垫 1.口答. (1)96里最多有几个30?190里最多有几个30? (2)74里最多有几个20?274里最多有几个20? 2.口答。 42()31()73() 69()75()87() (1)指名回答。 (2)说明:当个位上的数是4或比4小时,可以舍去干脆
30、看出接近的整十数;当个位上的数是5或比5大时,可以向十位进1后再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这叫做“四舍五入法”。 二、教学新课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例题图(PPT课件),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请学生列出算式。(板书:9632) (3)组织学生估计一下它的结果,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笔算9632. (1)提问:是不是3天正好看完呢?请大家用竖式来算一算。 (2)学生尝试练习。 (3)组织全班沟通。 提问:你是怎样想到商3的,有什么好方法? 说明:我们可以将32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进行试商,这样简洁些。 请同学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
31、4)组织学生验算,看看算得对不对。 3.完成“试一试”。 (1)出示题目,质疑: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你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3)探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先小组探讨,再全班沟通。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学生依据提示独立完成,同桌沟通指正,老师留意巡察指导。 2.完成练习三第1题。 (1)出示题目要求,指名读题。 (2)请学生说说各题都是把除数看作几十的数来试商的。 (3)学生们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选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3。完
32、成练习三第2题。 本题应留意引导学生理解每天儿童电视剧播放时间的方法,明确:每天播出的时间是32分钟。 4。完成练习三第3题。 先读题,师生一起分析。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比较三位阿姨每天编织中国结的数量,再独立完成计算和比较,并组织反馈. 发觉错误,刚好订正。 四、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胜利之处这节课刚起先支配了复习内容,把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比较计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算理和试商方法,巩固对计算方法的驾驭;在黑板上进行列竖式示范,结合学生板演竖式,集体探讨怎样列竖式及应留意些什么问题,顾及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参加进来。进行口算、笔算竞赛,并结合成果
33、进行适当的嘉奖,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又对学问有了提高和巩固. 不足之处1.易错点:列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致使计算出现偏差。 2.易错点:最终一位不够除没有商0。 3。个别学生对试商不理解. 4。学生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实力不强。 再教设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驾驭的学问点.以后重点应放在除数和商的位数上,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开错误的发生。 第5课时练习三(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练习三第4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驾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提高题练习,培育学生擅长视察、发觉规律的意识和实力。
34、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驾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擅长视察、发觉规律的意识和实力。 【教学打算】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老师批注 一、口算练习 1.笔算。 先说说把除数看成几十来试商,再计算.(PPT课件出示) 32481=18537=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全班沟通说说想法. 2。今日这节课,我们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练习。(出示课题) 二、笔算练习 1。练习三第4题. (1)算一算: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2)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 小组沟通:想一想什么状况下把除数看作比它小的整十数试商?什么状况下把除数看作比它大的整十数试商? 独立计算。
35、全班沟通算式.明确: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 2.练习三第5题. 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独立完成。 全班沟通。 沟通探讨: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在怎样的状况下商是两位数,怎样的状况下商是一位数? 3.解决实际问题. 独立完成练习三第6题、第7题。 全班沟通. 第6题,沟通怎样求出“生产的天数”;视察表格,说说你发觉了什么。 第7题,说说怎样想的,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三、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胜利之处本节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究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10133,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
36、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胜利的快乐。 不足之处过于“一板一眼”地运用教材,致使学生有好的试商的方法,而没有刚好地让学生展示、总结。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当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再教设计让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方法。一方面,为学生计算供应丰富的现实背景,创设了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已经有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基础,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学生亲身经验笔算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第6课时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例4和练一练,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8
37、14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学习解决两步计算的除法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育分析和推理实力。 【教学重点】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精确把握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打算】 例题插图,PPT课件。 教学过程 老师批注 一、复习引入,做好铺垫 1.看图提问并解答。(出示PPT课件) 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 图2:显示许多小
38、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 2。依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二、情景导入,学习新知 1。看情景图,学习例4。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问:图上告知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自主探究。 (1)出示自学提示: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小组探讨,老师巡察指导。 (2)沟通汇报。 第一种解法:2242=112(本)1124=28(本) 综合算式:22424=28(本) 问:第一步是依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其次步是依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其次种解法:24=8(
39、层)2248=28(本) 综合算式:224(24)=28(本) 问:第一步是依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其次步是依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3.接着探讨沟通。 (1)这两种思索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2)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检验? (3)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 1.完成“练一练”。 沟通订正。 2.完成练习三第9题. 依次出示两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最终提出问题并解答。 3。完成练习三第10题。 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PPT课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一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提出问题:这瓶药可
40、以吃多少天? 让学生先探讨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沟通汇报。 4。完成练习三第12题。 先让学生视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索解决,最终让学生沟通思索方法。 沟通反馈时,老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是依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5.完成练习三第1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审题.说说解决第一个问题须要哪些条件?解决其次个问题呢? 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1。练习三第8,11,13题。 2。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胜利之处教学中,学生能有意识地弄清每一步算式
41、的实际意义,能正确地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同学在算理这一块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 不足之处应加强口算的训练。在计算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学生口算不过关的现象. 再教设计加强口算的训练。应在新课前的复习中先进行一组口算练习。 第7课时练习三(2)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7页练习三第1520题和思索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用连除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驾驭解决连除问题的解题方法。 3.培育学生擅长视察、发觉规律的意识和实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驾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擅长视察
42、、发觉规律的意识和实力. 【教学打算】 PPT课件。 教学过程 老师批注 一、复习引入,回顾新知 1。听算。 802=217=393=1014=819= 2。沟通评议.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三第15题。 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生小结:做除法计算时,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后再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不至于把商中间或末尾的0漏掉。 2。练习三第16题. 依次出示两组题目,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再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觉? 3。练习三第17题。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视察,再结合上一题中的发觉和同桌沟通,你准备如何计算这三道题目?然后学生独立完成,指
43、名回答,集体订正。 总结:恰当选择计算方法,可以让我们计算更加简便. 4.练习三第18题。 (1)出示情景图(PPT课件),让学生独立审题. (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沟通时,说说自己的解题想法。 5。练习三第19题。 (1)学生独立审题,说说两道题分别用什么方法来做。 (2)沟通对比: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6。练习三第20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延长,巩固新知 完成思索题。 (1)出示情景图(PPT课件),学生读题、审题。 (2)探讨:抬一个西瓜须要2只小猴,现在只有3只小猴可以怎样分组?依据小猴的分组,说一说怎么安排路程才公允,再算一算平均每只小猴要抬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