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重难点笔记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重难点笔记资料.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重难点笔记资料-正文内容开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重难点笔记资料 第四章元代散曲 第一节 元散曲的创作情况和基本特点 识记: 散曲及其形制 散曲在元代被称为“今乐府”,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 小令(叶儿)、套数(散套)、带过曲 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是散曲最简单的形式。 套数又称散套,它是散曲中结构比较复杂、篇幅较为宏伟的一种形式。它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套有头有尾的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联缀而成。 带过曲介于两者之间,它一般由同一宫调的两个或三个小令连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
2、内容。 理解: 元代散曲一般认为可分为豪放、清丽两派 元代散曲创作分前、后两期。前期是以豪放为主流,后期以清丽为主。 元代散曲创作的豪放、清丽两种主要风格 豪放派:马致远 清丽派:张可久 元代散曲的语言风格 散曲是用口语白话写成,直白地表露作者的内心感受或生活体验与追求。“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第二节 前期散曲作家作品 识记: 元代前期散曲作家的构成 前期散曲多出自两类人之手:杂剧作家、书会才人;官位显赫的文人学士。 前者作品:挥洒自如、曲尽其妙。 后者作品:清新自然,但曲体特征不明显。 元代前期散曲的代表作家 关汉卿、王和卿、马致远 应用: 关汉卿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其内容有些男女恋情
3、、自适情怀和自画像式地抒写自身感受的。 1、写男女恋情的,多写离别与相思,或深情婉转或不避俚俗。 2、自适情怀的作品,在闲适中其实都深寓着激情,具有社会批判意义。“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过。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南吕<四块玉>不伏老) 3、著名的套曲南吕 一枝花不伏老,以通俗、诙谐、酣畅、滔滔若江河奔泻的语言,自我介绍,自我赞赏,自我调侃,从而塑造了一个特殊环境中的特殊人物。 王和卿散曲的风格特征 风格:“滑稽挑达”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个空。 马致远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曲状元”前期作家中是
4、保存散曲作品最多。 他的散曲多写隐居生活,描写自然景物和游子漂泊,表现愤世和厌世的思想。但曲调老健、疏放、宏丽,成为曲中豪放派的代表。 1、代表作秋思是元曲中最著名的篇章,小令不过28字,却把幽远的秋原暮色、寂寞的旅人和他悲凉的情怀表现得那么充分,并且反映了当时文人忧郁而看不到出路的心境,引起广泛共鸣。 2、马致远散曲中表现超然出世、与世无争、旷达恬退、及时行乐等主题,写自己隐居生活的作品最多。 3、马致远写写情爱和自然的散曲也很好。 第三节 后期散曲作家作品 识记: 元代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 张养浩、贯云石、乔吉、张可久、睢景臣、刘时中 贯云石酸斋乐府 清江引知音三五人,痛饮何妨碍? 田家邀邻
5、翁为伴,市家童过盏,直吃得老瓦盆干。 乔吉:元代散曲清丽派宗师,清新自然,自称是不应举的江湖状元,不思凡的风月神仙,一片世情天地间。 登江山第一楼浩歌惊得浮云散,细数青山,指蓬莱一望间。 总结自己创作经验时,用“凤头、猪肚、豹尾”概括。 睢景臣:制作新奇,散曲套数高祖还乡闻名于世。采用反讽,妙趣横生,极尽挖苦。 刘时中:上高监司是元代散曲中少见的长套。 张养浩的生平 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辞官归隐,著有云庄乐府 应用: 张养浩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张养浩是一位深切关怀民生疾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曲家。不少作品带有政治批判色彩,显示出沉郁的风格,语言比较质朴豪放。 张养浩现存
6、散曲作于他罢官休居之后,回首官场中的尔虞我诈,风波惊险,有万千感慨。所以,他对社会和官场的讽刺,更有着深于世故的锐利。 张养浩散曲影响更大的是怀古制作,特别是潼关怀古,语言警策动人,更结实了一个带普遍性的历史规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针见血地之处了王朝和百姓利益的更笨对立,使作品的思想价值升华到一个难能可贵的高度。 乔吉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乔吉与张可久并称,是元后期散曲的主要作家和清丽派代表。 内容:大抵围绕他四十年落拓漂泊的生涯,写男女风情、离愁别绪、诗宴酒会,歌咏山川形胜,抒发隐逸情怀,感叹人生短促、世事变迁。 自述(不占龙头选,不入名贤传)、山坡羊(鹏抟九万,腰缠十万,
7、扬州鹤背骑来惯),表现出他以嘲讽与超脱的态度对待功名仕途,世情沧桑,表现出一个洒脱不羁的江湖才子的精神面貌。 张可久散曲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存小令855首,套数9套,元人留存作品最多的作家。 内容: 他的散曲的内容比较宽泛,一些吊古伤今之作,表现了对现实的不满和作为一个文人无可奈何的心境。怀古。“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生长叹。” 反应现实的作品,也对某些生活现象加以讽刺。 艺术特点:张可久的散曲注重形式格律,喜欢雕琢字句,追求诗词般的典雅,少用俚言俗语,有不少作品又回归到词的风格韵味,这代表了元后期散曲由俗返雅的趋势。但他的散曲仍保留着清新、自然的本色。(湖上归笑归来仿佛三更,煞强似踏
8、雪寻梅灞桥冷。) 第五章宋元南戏和话本 第一节 南戏和“四大传奇” 识记: 南戏 南戏,也称戏文,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所谓南曲,是与北曲杂剧相对而言。南戏早期的中心在浙江温州一代,被陈伟温州杂剧,又称永嘉杂剧。 (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剧本中最早的一种。)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四大传奇”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理解: 南戏产生的年代 南渡之际,(明代祝允明猥谈靖康南渡在1126年) 南宋中期,(徐渭南词叙录) 元代南戏创作概况 南宋末南戏大盛,元代南戏在杂剧的冲击下一度衰落,元末,北杂剧衰落,南戏吸收其优点,重新振兴,并未明清传奇奠定了基础。 应用:
9、 南戏与杂剧在体制上的区别 南戏与杂剧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1、杂剧的基本体制是四折一楔子,篇幅较紧凑,情节较集中;南戏则没有固定的出数,长短自由。2、杂剧一般由一人独唱,一唱到底;南戏的上场角色都可以唱,还可以对唱、合唱。3、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南戏一出之中可以用不同的宫调,可以换韵。4、杂剧没有开场;南戏有开场,在正戏之前先由副末报告剧情和创作意图,开场一般用两阕词。5、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南戏角色分生、旦、外、贴、丑、净、末。6、音乐上的差异。首先是基础不同,杂剧是在诸宫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南戏则是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歌基础上形成的,另外还吸收了宋代以来流行的词体歌曲。其
10、次是南曲与北曲风格的差异,南曲轻柔婉转,北曲高亢劲切。 “荆刘拜杀”四大传奇各自的剧情及艺术特点 荆钗记歌颂王十朋、钱玉莲坚贞的爱情(原本不存,“以情节关目取胜”) 白兔记写刘知远和妻子李三娘的聚散离合(富有民间文学的特色,文字上质朴通俗) 拜月亭写大家闺秀王瑞兰和书生蒋世隆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误会巧合颇见匠心,曲文本色自然) 杀狗记写孙华、孙荣的兄弟伦理之情。(曲文俚俗,明白如话) 第二节 高明和琵琶记 识记: 高明的生平 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有诗文集柔克集斋。代表作琵琶记 标志南戏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南戏之祖,明代曲论家把它称为传奇中的“神品”,南戏里的“绝唱”。 应用: 琵琶记的主旨和
11、剧情 为蔡伯喈洗雪冤屈;宣扬忠孝伦理观念 人物:蔡伯喈、赵五娘、牛氏 琵琶记的人物形象塑造 蔡伯喈:“全忠全孝”,“三不从”,“三被强” 赵五娘:忍辱负重、顽强不屈、自我牺牲等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1、意图宣传宗法伦理道德,为了塑造蔡伯喈“全忠全孝”的想象,作者精心设计了“三不从”、“三被强” 的关目。尽管作者竭力维护着这种伦理观念,但客观上让人感受到了忠孝的矛盾。 2、真实的反映了元末那个时代黑暗的显示:天灾人祸、民不聊生、达官贵人不问民生疾苦、专横跋扈等,具有深刻批判意义。 3、塑造了赵五娘这一光辉的人物形象。 4、苦乐相错,成亲与吃糠;赏月与葬亲等,两两对照,具有很强的感情震撼力。 5、曲
12、辞颇具感染表现力,如“中秋赏月” 描写物态,如在目前,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唱词来。如牛小姐的唱词文雅华丽,赵五娘唱词凄婉质朴,纯是本色语。 第三节 宋元话本 识记: 话本 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说话时古代民间艺人讲说故事的专称,相当于后来的说书。说话起于唐代,兴盛于宋,元代继续流行。 宋代“说话”四家 小说、说铁骑儿、说经、讲史书 元代讲史话本的存留情况 现存8种,三分事略、三国志评话、武王发纣书、乐毅图齐七国春秋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宣和遗事、薛仁贵征辽事略 理解: “讲史”和“小说”的区别 讲史:“历叙史实而杂以虚辞” 小说:“说以故事而立结
13、局” 应用: 宋元话本小说的分类和保存 烟粉类;灵怪类;传奇类;公案类 多见于明任编辑刊行的请平山堂话本、古今小说、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等白话小说集 宋元话本小说的一般艺术特征 1、话本小说的体制形式是结合市民听众的需要创造出来的,其结构一般由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和篇尾六个部分组成。篇首或篇尾多采用诗词,起到点名大意、烘托气氛,或概括主旨、总结全篇的作用。入话起由开场诗词导入本事的作用。有的在入话之后插入一段与正话相同或相反的故事,称为“得胜头回”或“笑耍头回”,然后过渡到主要故事。 2、话本小说的叙述方式符合一般大众的欣赏习惯,即连贯叙述,故事性强,情节曲折生动,带有悬念和巧合,所谓“
14、无巧不成书”。 3、话本小说使用大众能够理解的白话进行演说,以生活化的语言代替书面语言,这是小说文体上的重大变革。 元代话本小说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的内容和特点 侠盗宋四公、赵正等,守财奴张员外 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简练而形象,且富于夸张和幽默。 讲史话本的一般艺术特点 关目曲折生动,文词却比较质朴,只交代大概情节,不做过细的描写,具有提纲性质。 讲史话本的依傍史实与艺术虚构 有一定历史依据,但更多故事情节显出传奇色彩,有写情节荒诞无稽。 第六章元代诗文 识记:元代诗文发展三期。 前期:忽必烈趋势、元成宗即位(1295)以前 中期:成宗元贞元年到元顺帝即位以前(1295-1332) 后期:元顺帝时期
15、(1333-1368) 第一节 元代前期诗文 识记: 耶律楚材的生平 契丹族,辽宗室后人。当中原文化面临毁灭之际,曾独当文化救亡之任。 郝经的生平 曾从元好问学习,有陵川集39卷。 1256年受诏于忽必烈,1260年,赴南宋议和,被囚禁16年,即著名的郝经南囚,时人称之为南国苏武。 刘因的生平性格 元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也是著名的词人。今存静修集30卷 戴表元的生平 曾为健康府学教授,宋亡,隐居教学。委元前期东南文章大家。诗歌富有唐诗风味。 赵孟頫的生平 宋宗室,元代官至翰林学士。在元前中期之交,是诗风转变的关键人物。 官居一品,名满天下。书法上称“赵体”,被视为“南宗画”正脉。 理解:
16、元代前期诗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的代表作家 蒙古灭金统一北方以前:耶律楚材 统一北方至统一全国以前:郝经、刘秉忠 统以全国后,(攻下临安):刘因、姚燧、卢挚 赵孟頫对元代诗风转变的意义 南北诗文交融的风气中起了重要作用。 岳鄂王墓南渡衣冠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应用: 耶律楚材的诗歌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宗苏而不抑黄;尚平易,尚古雅,又尚清新雄奇,主球潇洒飘逸、波澜壮阔的气势。 其作品又超拔、雄豪、绚烂、温存多种风格。 军旅生活、西域风光过金山用人韵雪压山峰八月寒,羊肠樵路曲盘盘。 中国诗史上正面表现西域生活的优秀作品。清人顾嗣立称他为“一代词臣”。 郝经的文学观念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重文之
17、用,强调质实相对,反对巧丽,崇尚高古,提倡“道入于技” 诗歌成就主要是律诗和歌行,前者有李贺之奇崛与盛唐边塞诗之气势,律诗着意学杜甫 刘因诗、词的艺术特点 诗:闲婉冲澹,清壮顿挫,理融而旨远。 渡白沟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词:淡而又味 戴表元的诗歌主张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诗宗唐,文宗宋 具有唐诗意境、陶诗之味 第二节 元代中期诗文 识记: “元诗四大家” 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姚燧的生平 姚燧、虞集“元文两大家”。继承韩愈写碑文墓志的传统。 虞集的生平 官至奎章阁侍书学士。元四家之首,在元中期为文坛宗主 各体皆有佳作,散文也是大家。 揭傒斯的生平 历任国史院编修、翰林文字、奎章阁
18、供奉学士等。元四家之一,文章名家,名列“儒林四杰” 黄溍的生平 任翰林直学士等。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元代儒林四杰之一。有金华黄先生文集 理解: 元代中期诗文发展的两个阶段 文风的交融转变期 盛世文风形成期 元代中期的文风和文学追求 盛世文风:平中寓奇,奇在平中 追求广泽漫流、平波微澜,但具有浩瀚无际的阔大气象,于平易和缓中寓深醇,自有一种隐然动人的力量。 元代中期诗文创作繁荣概况 元四家 儒林四杰: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柳贯 南方诗文的两个中心:江西、婺州 虞集的文论与文风 平易正大。序、记、题跋、碑铭传传写得较好。 应用: 姚燧散文的特点 “闳肆该洽,豪而不宕,刚而不
19、厉,舂容盛大,有西汉风,宋末弊习,为之一变。” 特写鲜明,但是具有引领之功。 虞集的诗论及其诗歌创作特点 追求“至清至和”,要“原乎性情执政,极乎神明之妙”,儒雅与风流统一。 各体都有佳作,总体来说是儒雅风流,风格以清朗、疏放、飘逸、轻扬为主,时露奇气。 揭傒斯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元四家中最具锋芒的一位,批判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等。 题秋雁诗: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 长于五言“五字长城”,七言、咏物诗也有佳作,还擅长写民歌风味的竹枝词。 黄溍的文论及其散文创作特点 “以性理之学,施于台阁之文” 为文追求平中见奇,能寓雄肆于醇雅 第三节 元代后期诗文 识记: 铁崖体
20、 元代后期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铁崖体”的主要艺术风格有: 杨维桢的生平 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元末诗文大家 萨都剌的生平 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杰出少数民族抒情诗人 应用: 元代后期诗文创作概况 无主导风格,诗人“各逞才华,标奇竞秀”,怪奇诗风盛行。 值得关注的是: 1、 铁崖体影响一时,以乐府为主。 2、 顾瑛为主人的玉山草堂唱和,与之同时“吴中四杰”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的创造。 3、 元中期两个诗文中心,江西诸人后学不盛,婺州后学特盛。 杨维桢诗歌的特点 古乐府绚丽诡幻的瑰奇风格。 (多以史事与神话为题材,
21、诡异谲怪,曾被人讥为文妖。其诗好比兴迭出,奇想联翩) 竹枝词:真醇清新,平易自然,有鲜明的民歌风调。 湖口楼船湖日阴,湖中断桥湖水深,楼船无舵是郎意,断桥有柱是侬心 苏小门前花满株,苏公堤上女当垆。南官北使须到此,江南西湖天下无。 萨都刺诗歌的特点 近八百首诗词,有描写景物的山水诗,有抒写宫廷生活的诗,有怀古也有伤今,诉述个人和社会的不平。 1、以宫词得名,风格以秾艳著称,如芙蓉曲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绛袍春浅护云暖,翠袖日暮迎风凉。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2、敢于直面现实,对社会问题大胆揭露“”黄河即事、鬻女谣等。 3、也是著名词人,代
22、表作满江红金陵怀古 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胭脂井坏寒螿泣。到如今,惟有蒋山青,秦淮碧。 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一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 识记: “历史演义”小说 代表作三国演义 “英雄传奇”小说。 代表作水浒传 第一节三国演义 识记: 罗贯中的生平创作 元末明初人,最早进行通俗小说创作。据记载编撰过数十种小说。水浒传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平妖传小秦王词话都有署名 三国演义的主要版本 现存最早为嘉靖本,最流行为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通常称为
23、“毛本”,毛纶、毛宗岗父子在李评本基础上修改的,代替以往版本。 理解: 三国演义的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 来源于三个系统:正史、讲史、戏剧 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代表的史传文学。 三国故事唐宋时期已流行,金元时期有不少三国戏,多以蜀汉人物为中心,体现“拥刘反曹”倾向。 元代全相三国志平话已具备基本轮廓,其中虚构情节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被罗贯中采用。 应用: 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 主要内容:东汉末年到三国归晋百余年的历史,艺术地再现了这一时期政治、军事、外交斗争,表现了“明君贤相”的社会理想、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了人才的作用,并且表现出浓厚的历史沧桑感。 思想倾向:尊刘贬曹;强调义的价值。
24、 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七分实事,三分虚构”120回,75万字。 “七分实事”是指作品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是指在人物和时间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段,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基本真实的前提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 1、艺术结构完整,蜀汉为中心,抓住三国矛盾斗争的主线,故事既曲折变化,又前后贯串,宾主照应,脉络分明。 2、尤其长于写战争。全书写到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景,写得各有声色,绝少雷同。如赤壁之战。 3、善于在情节的展开中表现人物的性格
25、特征,如刘备的宽厚仁爱、曹操的雄豪奸诈、关羽的勇武忠义、张飞的勇猛暴烈、诸葛亮的智谋过人等。但也有一定的缺点,性格突出但是缺少变化,甚至夸张到失真的地步。 4、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以粗笔勾勒而不以细部描写长,雅俗共赏,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历史演义小说的独特的语言风格。 5、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影响深远。 第二节 水浒传 识记: 水浒传的两个版本系统及其主要版本 繁本和简本 金圣叹将繁本中的120回“腰斩”,砍去梁山大聚义之后的部分,以卢俊义之梦结束,又将第一回改作锲子,成为70回本,附有精彩评语,成为后来最通行本。 理解: 水浒传的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 正史零星记载 宋末元初
26、宋江三十六人赞,南宋已有一些相对独立的水浒故事。 元代出现了不少水浒戏,水浒故事和人物形象日益发展丰富起来。 水浒传的作者问题 说法不一,罗贯中、施耐庵 应用: 水浒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 第1回至第71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等108名英雄好汉被悲伤梁上的经过,可视为个人英雄传奇故事。 第72回至82回,写梁山义军同官府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可视为集体传奇故事。 83回至结束,写义军被招安之后奉命征辽、征方腊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 思想倾向:突出官逼民反”的主题 突出梁山好汉“替天行道”,强调“忠义”性质。 水浒传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 1、它的主要文学成就,在于塑造了许多
27、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草莽英雄形象,因而被视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 其描写人物的特点,一是把人物置于引人入胜的情节发展之中,如写武松,安排了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刀光血影、震撼人心的场面。二是塑造人物时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为表现其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而适当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使人物富有传奇色彩。如写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华荣射雁,石秀跳楼,以及吴用的机智过人。 2、结构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连贯、环环相扣。 3、水浒传继承和发展了“说话”艺术的语言风格,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 第二章西游记和金瓶梅 识记
28、: 神魔小说 由鲁迅提出,将神佛与妖魔作为是非正邪对立的双方,表现其斗争的小说。代表作西游记 世情小说 以世俗人情为表现对象,代表作金瓶梅。 第一节 西游记 识记: 西游记的主要版本 现知最早版本是嘉靖、万历时期的“鲁府”、“登州府”,未见传本。 现存最早的百回本,是万历年间金陵世德堂刊刻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 理解: 西游记的素材来源和成书过程 唐僧和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南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出现“猴行者”形象,这是故事中心人物由玄奘变为猴王的开始。 元代趋于成熟和定型,戏剧舞台上出现西天取经、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杂剧。元末明初出现杨景贤西游记,猪八戒形象第一次在这里露面。 元明
29、时期的平话小说为西游记奠定基础,取经成员的性格及大体关系在元代已经定型。 西游记的作者问题 吴承恩 应用: 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及其思想内涵 百回本西游记大体可分为三部分:1-7回写孙悟空的来历和大闹天宫;8-12回写玄奘的来历和取经的元气,13回至全书终写取经过程及修成结果 思想内涵:“求放心“;对自我价值、自我个性的肯定和向往。 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艺术特色: 最突出的是在于小说的奇幻色彩,打造了一个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神话世界。 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幽默诙谐的色彩。 艺术结构:单线发展,每回具有独立性,主角贯穿始终。 影响: 神魔从小说创作的热潮:一、西游记的续书和仿作;二、为佛、道
30、及民间流传的各种神佛立传的小说;三,借历史事件写神魔战斗的小说。还为后世戏曲不断改变演出的题材。 第二节 金瓶梅 识记: 金瓶梅是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金瓶梅的主要版本 最早刻本新刻金瓶梅词话,“词话本”。张竹坡批判金瓶梅,“散说本” 理解: 金瓶梅的成书时间 嘉靖年间/万历年间 金瓶梅的作者问题 兰陵笑笑生 应用: 金瓶梅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思想意义 内容:书名系由书中三个主要女性: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合成。 主体部分十分细腻地描写西门庆一家的日常生活,并通过以西门庆核心的种种社会活动和家庭的兴衰历史,展示了十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实际上是明代中叶以后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
31、。 社会意义: 首先,通过对西门庆这样一个兼富商、恶霸、官僚、淫棍于一身的人物不东声色的描写,充分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吏治的浮球,及观赏勾结、权钱交易等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现象。 其次,不仅写出了西门庆的贪婪和狠毒,而且也写出了他的精明强干,真实地塑造了明代后期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兴商人形象。这是明代后期“好货”“好色”社会思潮的反映。 再次,小说通过一个家庭兴衰的故事,表现了对于人性的更为深刻的思考。西门庆纵欲身亡,潘金莲、庞春梅在争风吃醋中变得心狠手辣,最后也因淫丧命。 局限性:关于“性爱”的描写 金瓶梅的艺术成就及其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 艺术成就: 1、题材的转变及其意义: 描绘琐屑的家庭
32、生活和世俗情态,处处以平淡无奇的手法如实写来,所节奏缓慢,却能够把各色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描写对象的转换,为世情小说的规模涌现打出了旗帜。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 代表中国古代小说的四种类型:历史演义小说、英雄传奇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 三国演义是讲史小说的发展;水浒传是说铁骑儿的发展;西游记是说经小说的发展;金瓶梅是小说家小说的发展。 2、塑造人物,摆脱了以往小说人物类型化的缺陷,既突出人物性格的主要方面,又能写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并且能够写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主要用不加夸张和雕饰的白描手法写世俗人情,直书其事,不加任何评论,而是非美丑自间,艺术结构上,将各色人物
33、交织在一起加以描写,突出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网状结构。 3、语言比之前更加口语化、通俗化。它运用北方尤其是山洞地区的方言俗语,经过提炼加工为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又大量吸取了市民中流行的方言、行话、谚语、歇后语等。 贡献:开启了世情小说创作热潮:金瓶梅续书的出现,受其范式影响的小说。 第三章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 识记: 拟话本 从明代开始随着小说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印刷手段的进步,使话本小说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大批以阅读为编写和出版目的的短篇小说,尤其以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为代表,这些小说被称为“拟话本” 第一节 冯梦龙的“三言” 识记: 红白蜘蛛 现存最早
34、的单篇话本,元代书坊刊印 六十家小说/清平山堂话本 明文学家、刻书家、藏书家洪楩刊印。又称清平山堂话本嘉靖间刊本,收宋、元、明话本小说共六十篇 熊龙峰刊四种小说 张生彩鸾灯传、苏长公章台柳传、冯伯风月相思小说、孔淑芳双鱼扇坠传 冯梦龙的生平 少年才气纵横,但到57岁才取为贡生。 冯梦龙整编的文学作品 改编长篇小说平妖传、新列国志;编篡文言小说杂著智囊、古今谈概、情史、笑府、太平广记 ,民歌类,收集整理并刊行挂枝儿、山歌; 戏曲,著有墨憨斋传奇定本 “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共120篇。 理解: 冯梦龙的思想和文学主张 受李贽童心说影响,尚真重情,强调情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应用: “三
35、言”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倾向 1、 有不少商人题材的小说,突破了传统的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观念。如往信之一死救全家 2、 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婚恋题材小说,表现出要求婚姻自主和爱情自由的思想观念。如闲云庵阮三偿冤债等,有些还把对爱情的认识从自然人性上升到情感和心灵上相互了解、人格上相互尊重的高度。卖油郎独占花魁 3、 不少篇章从市民阶层立场和价值观念出发,对社会上各种不公正的问题提出了揭露和抨击。 “三言”的艺术特色 首先,更加贴近日常的世俗生活,善于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专注一些偶然的巧合来构成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使小说的情节曲折跌宕,引人入胜。如十五贯戏言成巧祸。 其次,三言一方面继承了宋元话本以
36、情节展开和人物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把人物置于与外部世界的激烈冲突中来显示其内心矛盾,或者通过一系列的行动来反复渲染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其人物描写又比粗笔勾勒为主的话本小说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方面,大都比较细致。 第三,三言的语言经过冯梦龙的加工润色,更加精炼,更能体现出雅俗共赏的特征。 第二节 “二拍”及其他拟话本 识记: 凌濛初的生平 精通事曲词文,科名蹭蹬,五十多岁开始做小官,后拒降呕血而死。 “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78篇 二拍是基本都由凌蒙初的个人独创,是最早由个人创作的白话小说集,标志着中国白话短篇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拍”是文学史上
37、最早由个人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专集; 今古奇观 姑苏“抱瓮老人”选择三言中29篇,二拍11篇,刻成今古传奇,为此后300年最流行的拟话本小说选集。 明末清初的其他白话短篇小说 石点头、鼓掌绝尘、西湖二集等 理解: “二拍”的艺术成就弱于“三言” 行文比“三言”相对粗率;在肯定男女情欲时又过多性描写;多谈鬼神迷信、轮回报应,有时宣扬陈腐的忠孝节义等。在创作过程中缺少向意蕴内涵层面的提升,许多小说表现的美丑善恶模糊不清。 应用: “二拍”的主要内容及其社会思想意义 经商题材、婚恋题材、反应世态人情的题材 社会意义:一些作品比较深入地描写商业活动的过程和交易内容,反映出当时商业贸易的许多真实情状。如转
38、运汉巧遇洞庭红 婚恋题材作品,表现出 婚姻自由自主、男女地位平等的思想观念,把男女平等的口号喊得更加响亮。 对社会黑暗的批判更加激愤,如恶船家计赚假尸银。 第四章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识记:明代戏剧包括杂剧和传奇两种类型。 第一节 徐渭与明代杂剧 识记: 朱权太和正音谱及其杂剧创作 集戏曲史论和曲谱于一体,今存2种杂剧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 朱有燉的杂剧创作 作杂剧31种,时明代杂剧史留存作品最多的作家。杜丹仙、烟花梦、豹子和尚等。 徐渭的生平创作 多才多艺,精于诗文书画,一生坎坷。 四声猿: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 理解: 明代初期的政治环境与其
39、时杂剧的题材内容 伦理教化为主 明代中后期杂创作概况 突破了伦理教化和神仙道具的狭窄范围,出现了一些抒情剧、讽刺剧、爱情剧。 王九思杜甫游春 写杜甫春游长安,目睹安史之乱后曲江周围的萧条状况,痛责李林甫权奸误国,辞诏隐身避世。 徐复祚一文钱 守财奴卢至 王衡郁轮袍 痞子文人冒充诗人 冯惟敏僧尼共犯 张扬男女真情,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 孟称舜桃花人面 改编“崔护谒浆”的故事,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 应用: 康海中山狼与明代杂剧的演变 是一部优秀的讽刺世情的寓言剧。(中山狼、东郭先生) 该剧主题鲜明,结构严密,关目紧凑,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动物。它的出现,标志着明杂剧创作的转机。此后,讽刺杂剧成为明杂剧创作的主流。 徐渭四声猿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狂鼓史,祢衡“阴骂曹”,借古讽今(严嵩集团),鲜明地表现出作者惊世骇俗、桀骜不驯的个性。 玉禅师,玉通和尚、柳宣教,官佛斗争 雌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