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docx(4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正文内容开始- 地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 地区是我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区域,是推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区域,也是实现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十四五”时期,必须加快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根据省政府统一部署和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所指的地区,是指纳入地区开发战略支持范围的地区,共44个县(市、区)。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地区开发战略,把产业发展作为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抓手和实现全面脱贫的重要支撑,深
2、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地区产业总量快速壮大,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2022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884.41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6.4%,比2022年增加1987亿元、提高0.31个百分点;地区GDP年均增长 7.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665.98亿元,占全省规模工业的14.8%,比2022年提高1.6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6.8%,分别比地区、洞庭湖地区快0.1个和0.2个百分点。2022年末,“
3、四上”单位增速高于全省,分别比2022年末增长96.6%、72.4%、72.3%、58.9%。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22年的16.35:39.85:43.8调整为15.3:30.8:53.98。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高新利税总额五年来年均增速分别为19.6%和35.9%,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分别比2022年提高4个和6.5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文化生态旅游、农林产品加工、新材料、特色轻工、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薄板加工、旅游商品加工、中药材精深加工等一批优势产业发展壮大。 3、产业基础不断巩固。“十三五”时期
4、,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9%。铁路增建二线、水库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机场、客运专线、高速、水库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省级以上产业园区达44家,实现省级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全覆盖;城镇光纤网络、4G网络覆盖面达到100%;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经开区;获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82家;着力打造品牌旅游、创新文化特色,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成效显著,茶和天然饮用水公用品牌建设有声有色;公园体制试点区顺利完成试点任务,地质公园被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大峡谷成功创建国家5A景区。发展条件和投资环境大幅
5、改善,为地区产业发展拓展了发展空间。 4、产业动能加速集聚。“十三五”期间,地区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工业企业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接近30%。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国家批复;成为继长沙之后第二个开通班列的市州。开放水平大幅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势头良好,承接能力不断增强,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14.15亿美元,年均增长13.4%;实际到位内资1664.15亿元,年均增长18.5%;实现进出口总额442.85亿元,年均增长24.9%。 (二)机遇挑战 开启现代化新建设新征程,对地区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地区产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1、新发展格局构建有利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
6、,东南西北中整体开发、沿海内陆共同发展的态势将更加凸显。地区是对接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东盟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连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其区位重要性将持续增强,对资源要素的吸引能力也将同步增强。 2、“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有利于增强产业发展动能。随着“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将明显加快,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将显著增强。地区作为全省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特征明显,与“三高四新”战略的目标要求高度契合,地区产业的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将加速显现。 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利于改善产业发展条件。地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7、有效衔接的主战场。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入推进,将持续改善支撑地区产业发展的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有效延伸旅游观光、生态环保、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特色产业链条,有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重大区域政策叠加有利于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经济带发展、特殊类型地区振兴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新一轮地区开发战略等系列重大战略和政策的叠加聚合,不仅可以为地区产业发展提供项目、资金、人才等全方位支持,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 “十四五”时期,地区产业发展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结构调整期,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基础薄弱带
8、来应对产业变革的新挑战。二是要素不足带来产业发展投入的新挑战。三是生态环境约束带来产业发展空间优化的新挑战。地区亟待克服自身起点低、基础薄、要素不足等短板,积极融入国内国际产业发展新格局,找准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高四新”战略和地区开发战略,充分发挥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好、市场潜力大的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推进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9、转型,推动地区产业总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效益和质量同步改善,努力打造脱贫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承接产业转移和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协同发展区、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基本原则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决遏制高能耗、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培育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兴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发展新局面。 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立足不同市州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引导产业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因地制宜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10、着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产品区域品牌。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业务融合、链条延伸、技术渗透。强化龙头引领和品牌带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活力与动力。以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技术、人才、资金供给水平,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促进民间投资,形成创新要素良性互动的良好生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立足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顺应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
11、深度和广度,主动对接国省重大区域战略,积极参与省内省外产业链分工合作,争创双向开放新优势。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加快要素市场改革,清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完善市场竞争和监管规则,构建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完善服务职能,营造良好的区域产业发展环境。 产业帮扶,富民惠民。紧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以脱贫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为重点,布局一批产业园区和基地,发展一批有利于群众就业增收的产业,通过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促进产业发展成果共享,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三)发展目
12、标 “十四五”时期,地区在产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总量较快增长。到2025年,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结构不断优化。到2025年,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0%;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文化旅游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降低。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到2025年,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四上企业”数量增加50%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
13、值的比重突破2.5%。到位内资和利用外资分别年均增长18%和13%;现有省级以上旅游资源点双车道覆盖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物流快递比例达100%。 三、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立足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注重优化存量,着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引导产业跨界融合,加快技术、产品、业态创新,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发展模式集群化,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实现量质齐升。 (一)文化生态旅游产业 充分利用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世界级旅游资源优势,以发展全域旅游和丰富旅游产品为目标、景区景点提质升级和旅游线路建设
14、为重点,整合生态文化旅游业、住宿餐饮业、旅游商品加工及服务业,加快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全产业链建设,将地区打造成以世界遗产为核心的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文化旅游业。以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更好满足游客对旅游产品服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目标,深入整合旅游资源要素,提升文旅融合程度。发挥市旅游龙头作用,把建设成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城市;突出州作为片区生态文化旅游中心区和旅游发展核心协作区地位,打造成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目的地;整合山地区旅游资源和品牌,推出国际山地徒步旅游区。积极对接城市群,深化片区跨省区域旅游合作,重点发展旅游、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山地运动、康养度假、研学
15、旅游等,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择优增补精品线路节点景区和景点集群(特色村镇),着力实施大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工程,推进文化公园(段)、旅游基地、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旅游精品景区建设,打造高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畅通联接构建国家旅游风景道和大精品旅游生态圈。推动打造国家公园、大峡谷等世界级旅游景区。支持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支持大峡谷等景区创建5A景区,引导符合条件的景区申报3A级景区。支持全域旅游示范区、特色文旅小镇、乡村旅游示范村、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建设,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促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工业旅游,培育国家工业旅游示范
16、基地、旅游商品展示体验基地;激发景区的消费潜力,建设一批高品质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一批“网红打卡地”。规划建设旅游咨询和集散中心、自驾车(房车)营地、滑雪场、低空飞行、观光轻轨、景区索道、游轮游艇、移动式智能度假屋等新兴旅游设施。 住宿餐饮业。推进人工智能、数字化平台、物联网等新技术在住宿餐饮业中的应用,提供更多契合游客需求的住宿餐饮消费产品;鼓励文化旅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打造集景区、酒店、旅游地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企业集团。优化宾馆、酒店、民宿布局,在旅游资源集中区,打造“一带一路”等主题酒店,在历史街区、景区、城市商圈,打造主题美食街区、夜市排档、沉浸式餐厅等。引导乡
17、村旅游住宿提质升级、集群发展,大力培育特色民宿、民族客栈、露营基地、房车营地,构建多层次住宿体系,擦亮“乡村客栈”品牌。重点扶持景区周边的民宿集群发展。特色文旅小镇打造一批民宿集聚区。挖掘和弘扬特色餐饮文化,发展腊肉、武冈卤菜等特色食品产业,引导特色餐饮规范发展。 旅游商品加工。以做大规模、突出特色、扩大影响为目标,布局一批旅游产品加工企业,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园、工业集中区等园区基地建设,促进旅游产品加工产业集聚发展。深入挖掘民俗、地域文化内涵,支持非遗商品、民族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等特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及获奖产品孵化。推进特色食品、等民俗产品加工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推进天然饮用水
18、公用品牌建设,鼓励利用地区水资源富含锶、硒、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和其他有益人体健康矿物质的优势,研发推广优质矿泉水、养生保健水、泡茶专用水等功能型、高附加值产品。利用地热资源开发温泉康养、保健理疗等旅游新产品,发展保健旅游、健康养生等新业态。实施自驾游后备箱工程,鼓励在特色村镇建设“农夫集市”、旅游购物示范店。强化“一部手机游潇乡”等智慧文旅信息平台建设,培育壮大旅游数字经济,推进智慧景区等“网上景区”建设,为景区景点开发、游客信息需求提供线上服务,积极拓展文旅消费新空间。 其他服务业。延伸旅游演艺、旅游节庆产业链条,做精旅游演艺品牌,拓展乡村音乐周、森林保护节、文化节、文化生态保护节等节会庆典活
19、动,多渠道、全方位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支持利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对历史文化遗存较多、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实施保护、恢复和旅游等开发利用;结合历史文化资源的展示利用体系,科学规划布局景区景点以及文创购物、主题餐饮、民俗展示、特色民宿等旅游配套项目,保护和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让历史文化遗产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积极培育养老服务行业组织,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品牌化、连锁化的养老服务企业;优化社会力量办养老的环境,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推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 专栏1 ?地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行动计划 文化生态旅游精
20、品线路品牌提质升级工程。以完善文化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为重点,结合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鼓励特色村镇景区化建设,支持发展新业态和提升景区品质。开发特色文旅产品,开展宣传营销推广和人才培训,指导精品线路云平台运营,促进“互联网+旅游”发展,支持旅行社“送客入村”。加快实现精品线路向产业经济带转化,擦亮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品牌。 旅游提升工程。传承文化,加强遗址和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建设文化公园(段),提质升级景区基础设施,开展研学和体验游活动。重点支持旅游精品线路。 文旅特色小镇建设。重点支持特色文旅小镇建设,推进小镇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 景区景点提质行动。积极利用5G、互联
21、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网上旅游服务体系。丰富景区旅游产品和服务产品,加快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标识标牌、垃圾收储点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 旅游线路优化行动。支持旅游公路提标升级,着力改变景区景点分散问题,推动旅游景点融入旅游线路,引导新建旅游项目向景区景点区域集聚,促进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合理布局旅游项目,优化旅游线路。 新业态培育行动。以演艺娱乐、AR/VR体验、节庆活动等为重点,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特色农林产业 坚守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底线,以促进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规模化
22、、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为导向,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打造一批优质生态农林产品和特色品牌,重点发展粮食、生猪、蔬菜、油料、茶叶、水产、水果、中药材、竹木等优势农林产品生产,加快推进“一县一特”向“一特一片”集聚,构建以种养基地为支撑、优势产业带为载体、国家级园区为示范的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格局。 粮食产业。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稳定产量和绿色、优质、高效并重,依托产粮大县,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保障能力。打造“优质粮油工程”升级版,创新举措推进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序发展各类酒制品,重点打造酒鬼酒、乡窖等品牌。合理利用丘陵山区资源,
23、大力发展红薯、玉米、马铃薯、荞麦、大豆、辣椒、葛根等旱杂粮,打造绿色旱杂粮产业带。 特色林产业。积极发展木本油料、特色林果、中药材、速生丰产林、花卉苗木等产业。大力发展竹木产业,着力延长竹木加工产业链,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实施“茶油”品牌战略,积极开展“二品一标”认证。加强林业资源基地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油茶、楠竹等产业基地中低产林改造力度。大力发展食用药用花卉、珍稀特色花木与盆景,建设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发展一批增收带动能力强的木本粮油、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等示范基地,统筹推动林下经济及林业特色产业发展。 畜牧水产业。积极发展特色优质健康畜禽水产养殖,扩大牛羊等节粮型草
24、食牧业和生态畜禽养殖业发展,推广循环水养殖模式和冷泉水特色水产养殖。大力发展畜禽肉类加工业,重点发展冷藏肉、分割肉、高档休闲熟食、蛋品等产品,培育大鲵、新晃牛肉、黑猪、黄牛等品牌。 休闲农业。推动现代农业与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千里沅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黄金走廊”、“百里脐橙连崀山蜜桔耀三乡采摘体验之旅”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支持古丈、保靖、吉首打造茶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城区城郊农业圈打造休闲农业精品线路。发展观光采摘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业态,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 专栏2 ?特色农业品牌提质升级工程 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工程。重点加强粮油品牌建设;加强猕猴桃、冰糖橙等水果品牌建设。
25、打造公用品牌,开发新型茶饮料和功能性茶产品。加强中药材品牌建设。加强蔬菜品牌建设。 特色养殖业品牌打造工程。重点发展特色养殖业。强化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支持特色禽畜产品产地认证。实施名特优水产养殖、无公害淡水鱼养殖,库区水产基地开发、生态渔业产业园、滩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鱼苗鱼种场建设、精养鱼池升级改造等建设项目,加珍贵鱼类保护、驯养、繁殖和产品开发。 林业提质扩能行动。实施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国有林场大径材培育基地、珍稀树种种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培育工程、工业原料林培育基地、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特种经济林开发示范基地、优质园林苗木基地建设、乡镇及国有林场中幼林抚育、毛竹示范基
26、地、楠竹低改工程、山核桃基地、橡胶基地、粽叶基地建设,杜仲、羊肚菌等林下经济开发项目。 (三)特色轻工产业 对接双循环格局下国际国内市场发展需求,对接人民群众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深入推进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品牌升级,将特色轻工产业打造成为地区支柱产业。 家居建材装饰产业。立足林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木材加工、家具制造产业,延伸发展家居展示、智能家居体验等产业。利用硅、碳酸钙、煤、矿石等资源,积极推动水泥、玻璃、石膏板等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顺应住宅产业化发展趋势,依托远大、东方红住宅等重点企业,发展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建立集住宅产业化技术研发和住宅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展
27、示、集散、经营、服务为一体的住宅产业集群。 小五金产业。以特色轻工产业为基础,引导企业入园发展,打造专业化园区,引导企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精品化方向发展,稳步扩大规模,提高知名度,推动名优产品国际化。 纺织服装产业。以经开区、高新区等园区基地为载体,引导纺织企业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巩固提升邵东等地在箱包、女性用包、商务包等领域优势,鼓励开发新产品,打造自主品牌,形成产业竞争力。以承接产业转移为突破口,引进服装、鞋帽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品牌优势、民族特色的服装企业。 专栏3 ?特色轻工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 企业入园行动。积极引导园区外企业入园发展,鼓励企业依托产能转移,推进
28、工艺设备等转型升级,扩大生产规模。 “三化”提升行动。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导向,积极鼓励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能,鼓励推进装备换新、机器换人。 品牌培育行动。以现有产品为基础,鼓励打造箱包、五金、食品领域自有品牌,提升产品价值。 (四)生物医药产业 充分发挥地区道地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中药材种植及其加工产业,积极引进生物制药等制造企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民族医药创新成果孵化基地和科技高地。 中药材产业链。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鼓励、引导种植大户、种植基地加强品种改良,完善提升道地药材种植标准。鼓励依托中药材种植基地、企业,发展药材烘烤、提炼加工等中药材粗加工产
29、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支持中药材产业园和医药物流健康产业园建设。发挥中药材批发市场等市场主体作用,发展中药材批发业。引进医药生产经营企业,做大做强批发零售业。鼓励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依托种植大户、基地,构建电商销售网络,联通国内国际市场。 生物制药产业。支持引进生物制药企业,鼓励依托中药材资源优势开发新药,稳步做大产业规模。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支持规划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支持打造“中药谷”,鼓励围绕生物制药产业链开展招商引资,重点承接疫苗、细胞、血液等生物制品与药物,以及抗感染、抗肿瘤、心脑血管用药等高端化学药物与制剂,壮大生物医药制造产业。做大民族医药产业,支持侗医药研究省重点
30、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数据库和传承创新中心,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民族医药产品,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医药企业和特色品牌。 专栏4 ?生物医药产业链建设行动计划 中医文化挖掘传承行动。深入挖掘地区名中医文化,鼓励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中医文化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培育壮大医药康养产业,支持中医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 中医药种植基地建设行动。发挥、山山地生态、气候等优势,积极培育壮大金银花、天麻、茯苓、黄精、黄柏、吴茱萸、杜仲、五倍子、虫白蜡、黄连、百合等中药材种植基地。 新产能培育行动。以大健康产业发展为契机,积极培育防护服、口罩等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相关医药产业。 (五)商贸物流产业
31、 依托、吉首等区域交通枢纽,以高铁、航空、公路、水运交通运输体系扩容提质为契机,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为突破口,重点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仓储产业及相关增值服务业,加快建设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现代物流和商贸服务体系。 现代商贸业。支持市州、县市区商贸业转型发展,推进集贸市场改造,步行街、传统商贸街区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现代商贸综合体,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家居建材、特色农副产品、汽车家电等产业聚集区。重点推进边区商贸物流中心、现代商贸物流城、跨境商品贸易中心等商贸中心建设。加快发展电商产业,支持电商扶贫产业园、冷水江市城东新区电子商务创业园等电商产业园做大做强,支持州、等地推进电商产业园建设
32、,支持等地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推进全域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州,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建设一批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激活农村消费市场。 物流仓储业。发挥高铁、通用机场等交通优势,加快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五省边区冷链物流区域中心建设,推进全国物流节点城市、省级物流枢纽建设。以专业化、社会化、智慧化、国际化作为物流业发展方向,推进物流业与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以及商贸服务业等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农村物流、工业物流、商贸物流、保税物流、国际物流、航空物流、快递物流、冷链物流、医药食品物流等专业物流。优化物流网点布局,发展第三、第四方物流
33、,建立“通道+枢纽+网络+平台”的现代物流体系。推动物流机器人、智慧仓、物联网、无人机、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装备应用,以机场、芷江机场、机场、武冈机场、沅陵港为重点,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发挥佳惠物流等骨干物流企业作用,完善多式联运、保税物流、集散分拨、仓储配送等物流设施,鼓励依托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一批物流园,形成“园中园”布局,提升物流设施整体承载能力。支持培育物流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申报星级物流企业。“十四五”期间,地区新增3A级以上物流企业20家以上。 增值服务业。推动产业链延伸,鼓励商贸物流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支持制造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融入商贸物流领域,重点引导物流业与小商品加工、文旅
34、、食品、建材、轻纺、五金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物流企业在地区特别是国家级园区设立区域总部、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依托商贸集聚区、大型专业市场、区域中心城市消费市场,大力发展金融、结算、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促进商务物流业与增值服务业融合发展,为区域内商贸活动、城市大规模消费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扩大地区商贸物流业辐射半径。 专栏5 ?商贸物流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计划 商贸物流延链行动。加快布局快递智能分拣中心,创新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推进“互联网+第四方物流”“物联网(互联网)+商贸服务”等补链项目建设。 商贸物流补链行动。支持现代商贸城、物流信息平台及标准化建设,推动冷链物流
35、、城乡物流配送、物流技术装备升级。 商贸物流强链行动。推进重点物流园、商贸集聚区建设,建设5个左右示范性园区基地。 (六)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 依托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地区,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生产企业,推动新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终端产业发展,培育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链。 机械制造产业。依托钢铁、工程装备、电机家电等装备工业体系基础,整合产业资源,加快培育若干装备制造专业园区,积极引进一批工程机械、铁路养护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农业机械装备等领域成套设备制造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支持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提升工艺水平,加快发展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人机协同的
36、智能制造系统,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新材料产业。依托新化电子陶瓷,、矿产资源和产业基础,壮大电子材料产业链。发展矿产资源衍生新材料产业,推进矿源、电力等生产要素向工业集中区、高新区等园区基地集中,打造国内领先的锰锌铝钒新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化基地;依托园区基地,建设全国基础性精细化工基地,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相关产业;依托经开区,设立国家级特种玻璃研发中心,瞄准“卡脖子”工程,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创建全国最大的特种玻璃产业基地,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特种玻璃谷”。 电子元器件产业。抢抓产业转移机遇,依托地区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引进一批有影响力的电子元器件零部件生
37、产企业,创造条件引进若干整装企业,推进光电新材料产业园、新化特种陶瓷高新产业园等元器件及材料产业园区建设。 智能终端产业。支持依托高新区、经开区、工业集中区、工业集中区、武冈经开区等园区发展智能终端产业,支持打造片区有重要影响的智能终端产业基地,培育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桩、光纤通讯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智能照明、智能仪表物联网、智能家居和城市亮化产业等新产品,打造智能照明、智慧城市等产业链。 专栏6 ?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攻坚行动计划 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引进一批行业内上市公司,培育一批千万级、亿元级、十亿级、百亿级企业,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产业集聚发展行动。积极引导产业链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一
38、批优势电子信息产业园,促进园区内部企业配套,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鼓励产学研金政合作,打造一批研发中心,攻克一批技术难题,推出一批新产品。 四、构筑协同互促的现代产业格局 统筹国土空间规划与产业空间布局,结合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定位,按照分类指导、分业促进、集约发展、联动发展、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推动地区农业基地化园区化、工业集聚化链条化、服务业优质化惠民化发展。 (一)构筑“四园五带多点”现代农业布局 坚持特色集约精细农业导向,鼓励申报建设省级、国家级产业园区。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39、等载体,优化现代农业布局。 建设四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冷链物流、精品果蔬、农业科技转化、休闲文旅康养等产业,努力打造“农业+科技”“农业+康养”“农业+文旅”的南地区农业与二三产深度融合的标杆园区。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发展优质水果、“二品一标”蔬菜、特种苗木、生态养殖、观光休闲等产业,建成“农业产业化、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园区。以永顺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载体,以城区、园区、景区和交通干道沿线为重点,深入推进特色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国家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40、重点发展绿色健康食品、中药材、竹木、现代种业、畜牧业和休闲观光旅游六大产业,加快建成片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示范基地、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和健康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精品果蔬茶种植业和特色生态养殖业,打造“农中有旅、旅中带农、农旅融合”的全国生态休闲农业标杆园区。 打造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带。 精品水果、珍稀水产、特色种养产业带。沿速公路,发展精品水果、中药材、珍稀水产、精品黄牛等产业,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特色茶、果、药、烟及养殖产业带。沿高速,重点发展茶叶、柑桔、富硒猕猴桃、中药材(百合)、烟草、油茶、蔬菜等特色种植业,黄牛、黑猪
41、及山羊等养殖业。 中部山地特色种养产业带。沿省道,发展油茶、水果、中药材等种植业,以及生猪、黄牛、山羊等养殖业。 中南部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带。沿国道,重点发展中药材、杂交水稻制种、杨梅、脐橙、蜜桔、苗乡梨、食用菌、油茶、竹木等特色种植产业,打造中药材、水果、蔬菜、油料等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带。 南部特色养殖产业带。沿高速,发展鹅、花猪等特色养殖业。 培育多种类型农业产业园区基地。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重点打造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造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可食用环保餐具产业园孵化实训基地、科技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等为重点,培育
42、以发展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创新创业主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集聚区。以农业科技园区、中药材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重点,培育特色化专业化省级农业产业园区(集聚区)。 (二)构筑“一区三园五基地”先进制造业布局 坚持产业集群化、企业集约化发展,支持争创国家级产业园区,促进省级工业园提质升级,建设一批配套齐全、支撑力强的园区基地。 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支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深化区域合作,承接产业转移和推动园区建设,重点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优化提升三大国家级产业园区。高新区围绕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经开区围绕发
43、展钢铁新材、工程机械及汽车零配件、新能源新材料、电力科技等产业;经开区围绕发展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特色轻工(智能家居家电)、新材料(新型显示功能材料)等产业,推进产业提质、配套提升、布局优化,更好发挥三个国家级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建设以省级园区为主体的五大特色产业基地。 州资源精深加工与产品研发基地。合理开发利用锰锌、石材、钒等矿产资源,推进精深加工,发展铝粉产业、锰合金、锌合金和钒合金材料工业,建设矿产资源精深加工与产品研发基地。 新材料工业基地。合理开发利用电石、工业硅、矾等资源,研发化工、建筑、金属新材料,培育形成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轻工业基地。依托较好的轻工业基础和交通物流条件
44、,发展小五金、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子、造纸、发制品、塑胶等轻工业,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轻工业基地。 先进制造业基地。聚焦打造先进制造业“双引擎”,加快推进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两大产业提质升级。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信息技术、通用航空、新能源与先进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做强现代农机装备、先进陶瓷材料、现代文印等区域特色产业。 旅游产品加工基地。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和旅游业发展基础,大力引进旅游产品设计、生产企业,促进旅游加工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建设有区域影响力的旅游产品加工基地。 (三)构筑“两圈一环一带”现代服务业布局 更好发挥地区生态文旅资源优势,支撑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打破行政区域限制
45、,整合空间资源要素,促进服务业聚点连片成链。 大区域性现代服务圈。依托沪昆高铁、怀邵衡铁路、沪昆高速公路等骨干交通通道,以4市州主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市、区)为支撑,围绕特色农副产品、文化旅游、轻工产品、特色资源等,促进区域交通、旅游、商贸、劳务等方面的协作,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圈。 大精品旅游生态圈。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导向和“品牌化、国际化、一体化、精品化”定位,深度挖掘文旅特色资源内涵,提升文旅融合发展质量。重点围绕秀美、神秘、文化凤凰、胜利、浪漫崀山、神韵梅山等特色旅游品牌,以12条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为基础,推进特色村镇景区化、旅游景区精品化、旅游产品特色化、旅游线路品牌化、公共服务规范化
46、、品牌营销网络化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 跨省域生态文化旅游精品大环线。加强与周边省份合作,对接旅游圈,联合打造“观光线”,联合打造“商道探秘线”,形成跨省域生态文化旅游大环线。 (四)推动市州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整体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形成市州之间错位、协同、高效的产业空间布局。大力增强县域发展动能,实施新一轮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开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行动。 建设对接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北部湾经济区的桥头堡和面向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培育壮大文化旅游、新型工业、特色农业、商贸流通四大产业集群,打造全国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全国民族地区文旅融合绿色发展典范城市。依托“神秘”特色民族民俗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加快推进旅游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经开区、高新区、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着力建设白酒、铝基高性能复合材料、锂电池、电子信息及5G应用、特色农产品、文旅商品加工、生物医药、装配式建筑、锰锌钒新材料9条优势产业链。 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物医药、特色食品等绿色生态产业,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世界绿谷。依托全球知名旅游胜地品牌优势,加快推进旅游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旅游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旅游品牌由国内旅游目的地向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