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预防医学二包过笔记-自考考前押题试题答案、重点考点知识点梳理复习(精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预防医学二包过笔记-自考考前押题试题答案、重点考点知识点梳理复习(精华).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一、单项选择题0.1 预防医学最基本的任务是A疾病的预防控制B防病 C保健 D防病与保健【A】?A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0.2 以下哪种模式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扩充和完善C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D环境一人群一健康医学模式【C】0.3 关于“灰色状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二状态” D免疫力低下【C】A反应能力减退B适应力降低C又称“第0.4 1980 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A远离毒品B要吸烟还是要健康、任君选择C保持健康免受气候变化的危害D改善产妇保健【B】0.5 在哪年哪月WTO明确了成员国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公共健康的主权权利?A 1980 年 6月
2、 B2000 年 9 月 C 2003 年 10 月 D2001 年 11 月【 D】1.1 下列属于非生物因素的是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D土壤【 D】1.2 哪项是影响21 世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的重点问题?A原生环境B次生环境C生活环境D劳动环境【 B】1.3 化学物质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的主要场所是A肝脏 B肺 C肾 D皮肤与血液 【 A】1.4 80 90的肿瘤与哪种因素有关因素【 D】?A化学因素B物理因素C生物因素D环境1.5 矽肺属于A公害病B职业病C传染病D食源性疾病【B】2.1 与人类健康最密切相关的大气层是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成层【 A】A氮 B氧 C氩 D二氧
3、化碳【 B】A 152L;B225L;C2 5 3L;D32.2 占空气含量的20 93的气体是2.3 正常成人的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35L【 C】19.5 影响筛检收益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疾病的患病率B疾病的发病率C灵敏度和特异度 D早期发现病例对改善预后的程度【B】20.1 具有代表性的病因模型不包括络模型【 B】A生态学模型B病理学模型C疾病因素模型D网20.2 吸烟可引起肺癌,但吸烟者也多爱饮茶,若饮茶与肺癌之间存在统计学关联,就应该是 A偶然关联B虚假关联C伴随关联D因果关联【C】20.3 吸烟与冠心病的关联强度虽然较弱,但却是联 D因果关联【 D】A偶然关联B虚假关联C伴随关二、多项选
4、择题0.1 下列属于预防医学的特点的有A预防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B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患病人群C研究的内容是防病与保健D工作的对策是积极主动E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的结合【ABCD】E0.2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卫生方针是A面向工农兵B预防为主C团结中西医D卫生工作与群众工作相结合E依靠科技进步【ABCD】0.3 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我国的卫生方针是A以农村为重点B预防为主C中西医并重D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E为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ABCDE】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1 页,共 15 页0.4 21 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有A新发传染病的严重威胁
5、B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危害加剧C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难度增加D食品安全存在严重隐患E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药物滥用、不洁性行为、意外伤害事故等【ABCD】E0.5 护理的最终目标是A保护、促进和优化健康B减轻病人痛苦C促进病人健康恢复 D向病人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来预防疾病和损伤E消除病人的疾病与痛苦【ABCD】1.1 下列属于生物因素的有1.2 下列属于原生环境的是A动物 B植物 C微生物D阳光 E大气【 ABC】A空气 B水 C营养素D阳光 E辐射【 ABCD】E1.3 属于物理因素的是1.4 属于化学因素的是 素 D食物中的营养素A气温 B气压 C阳光 D声波 E电磁辐射【 ABCDE】A大气中
6、的O2BS02、NO2、CO等有害气体C水体中的微量元E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杀虫剂、除草剂、 杀菌剂等农药 【 ABCD】E1.5 属于生物因素的是1.6 属于自然因素的是1.7 属于人为因素的是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寄生虫E糖类【 ABCD】EA地震 B洪水 C火山喷发D泥石流E环境污染【 ABCD】A环境污染B滥砍滥伐森林C破坏陆地植被D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E大量使用农药【ABCD】E1.8 下列属于致畸作用引起的疾病类型是癌 E肿瘤【 ABC】A流产 B胎儿发育迟缓C胎儿先天畸形D胃1.9 属于传染病的是A霍乱 B伤寒C痢疾 D甲型 H1N1;E矽肺【 ABCD】2.1 下列关于紫外线
7、的叙述,正确的是A UV A 主要有致色素沉着作用BUVB 对机体具有抗佝偻病和致红斑作用CUVC 有极强的杀菌和增强免疫等生物学效应D过多过强的紫外线会引起光照性眼炎与日光性皮炎越大【 ABCDE】E紫外线的波长越短,对人类皮肤危害2.2 下列关于可见光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提高视觉功能B平衡兴奋和镇静作用C能提高嗅觉功能:D提高情绪和工作效率E但加速皮肤老化【ABD】19.8 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队列研究的优点除样本量大、结果较稳定之外,还包括A研究对象在疾病发生前按暴露情况分组且进行随访,所获得的资料完整可靠,无回忆偏倚 B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晰,因此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强C可
8、直接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因而能直接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等指标,直接估计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大小D有助于了解疾病的自然史E可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个疾病的关系,简称“一因多病” 【 ABCD】E19.9 相对于病例对照研究而言,队列研究的缺点包括A组织实施较难, 费时间、费力、费钱 B极易产生伦理问题C不适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D由于随访时间长,所以ACDE】容易产生失访偏倚E设计要求高,收集与分析资料较复杂【20.1. 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包括A关联的强度B关联的时间性C关联的重复性D:关联的合理性E病因研究方法的论证强度【ABCD】E三、填空题0.1 我国提出的 ( “大卫生” ) 观,是
9、以预防为主的具体表现。0.2 预防医学的核心是( “防病” ) 和 ( “保健” ) 。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2 页,共 15 页0.3 亚健康介于 ( 健康状态 ) 和 ( 疾病状态 ) 之间。0.4 ( 预防为主 ) 才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最有效、最可靠、最经济的途径。1.1 自然环境分为( 原生环境 ) 和 ( 次生环境 ) 。1.2 次生环境分为( 生活环境 ) 和 ( 劳动环境 ) 。1.3 工业三废指的是( 废气 ) 、 ( 废水 ) 、( 废渣 ) 。1.4 生态系统按环境特征可分为( 陆生生态系统 ) 和 ( 水生生态系统) 。1.5 在生态系统中维持生物种群间物质与能量流动的
10、桥梁是( 食物链 ) 和 ( 食物网 ) 。1.6 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有( 自然 ) 因素和 ( 人为 ) 因素。1.7 衡量生态系统是否处于生态平衡状态,最主要的标志是生物群落否发生了改变。( 种类 ) 与 ( 数量 ) 是1.8 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称( 公害 ) 。1.9 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危害的物质称为( 环境污染物 ) 。1.10 根据属性可将环境污染物分为( 生物性 ) 、 ( 化学性 ) 、( 物理性 ) 的污染物。1.11 根据污染物是否被转化可将其分为1.12 污染物在呼吸道最主要的吸收部位是( 一次污染物 ) 和 ( 二次污染物 ) 。( 肺泡 ) ,主要吸收机制是(
11、简单扩散 ) 。1.13 化学物质在体内存在( 物质 ) 蓄积和 ( 功能 ) 蓄积两种情况。1.14 ( 排泄 ) 是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向体外转运的过程。1.15 污染物的 ( 理化特性 ) 决定污染物的生物半衰期。1.16 ( 作用剂量 ) 是指化学物质进入机体的数量,一般以1.17 ( 作用强度 ) 一般指物理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程度。(mg kg) 体重表示。1.18 协同作用又称( 增毒作用 ) 。1.19 按危害的类型可将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分为源性疾病 ) 。2.1 ( 太阳辐射 ) 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 公害病 ) 、( 职业病 ) 、( 传染病 ) 、( 食2.2 大
12、气圈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分为层 ) 、 ( 逸散层 ) 。5 层,即 ( 对流层 ) 、( 平流层 ) 、( 中间层 ) 、( 热成2.3 紫外线根据波长的长短分为( 长波紫外线 ) , ( 中波紫外线 ) , ( 短波紫外线 ) 。19.9 影响筛检可靠性的因素包括( 受试对象变异) 、 ( 观察者变异 ) 和测量变异。20.1 生态学模型将宿主与环境作为病因的整体来考虑,主要有( 三角模型 ) 和轮状模型。20.2 病因假设检验常见的检验步骤是:病因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 ( 实验研究 ) 。20.3 各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验证前因后果时间顺序的力度不同,( 实验性研究 ) 和 ( 队列
13、研究 ) 最强,病例对照研究次之,横断面研究不能确定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20.4 一个因果研究本身必须要求达到关联强度和( 关联时间顺序 ) 的标准,重复性和( 合理性 ) 是该研究的外部评价, 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不吻合则因果关联的可信度降低。( 研究方法的论证强度) 决定因果关联结论的把握度。四、名词解释题目录0.1 预防医学0.2 医学模式0.3 健康1.1 人类环境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3 页,共 15 页1.2 社会环境1.3 生态系统1.4 食物网1.5 生态平衡1.6 生态平衡失调1.7 环境污染1.8 食物链1.9 污染物的转化1.10 二次污染物1.11 一次污染物1
14、.12 物质蓄积1.13 功能蓄积1.14 生物转化1.15 代谢活化作 用1.16 代谢解毒作 用1.17 剂量 - 效应关 系1.18 剂量 - 反应关 系1.19 化学物的联 合作用1.20 相加作用1.21 协同作用1.22 加强作用1.23 拮抗作用1.24 独立作用1.25 公害病1.26 职业病2.1 生活环境2.2 大气化学污染 的急性危害2.3 大气化学污染 的慢性危害:2.4 温室效应2.5 臭氧空洞2.6 气候变化2.7 介水传染病2.8 集中式给水2.9 混凝沉淀2.10 过滤2.11 室内空气污 染2.12 健康相关产 品2.13 洗涤剂2.14 消毒剂2.15 变应
15、性接触 性皮炎 (ACD) 2.16 光变应性接 触性皮炎 (PCD) 2.17 光毒性皮炎3.1 营养3.2 平均需要量3.3 适宜摄人量(AI)3.4 可耐受性3.5 必需脂肪酸3.6 必需微量元素3.7 合理膳食3.8 食品营养价值3.9 巴氏杀菌乳3.10 全脂奶粉3.11 调制奶粉3.12 膳食结构3.13 试验膳食3.14 隐血试验膳 食3.15 化学分析法3.16 食物频率法3.17 食品添加剂4.1 职业性有害因 素4.2 职业生命阶段4.3 职业生命质量4.4 职业健康促进4.5 职业健康监护4.6 就业前健康检 查4.7 职业禁忌证4.8 定期健康检查4.9 应急性健康检
16、查监督7.14 应急性卫生 监督7.15 疾病监测7.16 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7.17 “重大传染病 疫情”7.18 群体性不明 原因疾病8.1 地方病8.2 地球化学性疾 病8.3 自然生物源性 地方病8.4 碘缺乏病8.5 地方性甲状腺 肿8.6 地方性克汀病8.7 地方性氟中毒8.8 氟斑牙8.9 地方性氟骨症8.10 地方性砷中 毒8.11 燃煤性砷中 毒9.1 职业性病损9.2 职业病9.3 工伤9.4 工作有关疾病9.5 生产性毒物9.6 职业中毒9.7 急性职业中毒9.8 慢性职业中毒9.9 亚急性职业中 毒9.10 中毒的观察 对象9.11 生产性粉尘9.12 硅酸盐肺职业卫生
17、服4.10务5.1 护理职业暴露5.2 医院护理区6.1 非物质环境6.2 社会环境因素6.3 心理因素6.4 情绪6.5 生活事件6.6 个性6.7 气质6.8 性格6.9 应激6.10 行为6.11 行为医学6.12 促进健康的 行为6.13 危害健康的 行为6.14 酗酒7.1 初级卫生保障7.2 特殊预防7.3 环境保护7.4 健康教育7.5 自我保健7.6 卫生法7.7 卫生法律7.8 卫生标准7.9 卫生技术操作 规程7.10 国际卫生条 约7.11 卫生监督7.12 预防性卫生 监督7.13 经常性卫生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4 页,共 15 页9.13 炭尘肺9.14 混合型尘
18、肺9.15 金属尘肺9.16 矽肺9.17 煤工尘肺9.18 有机粉尘9.19 棉尘病9.20 高温接触作 业9.21 噪声9.22 职业性噪声 聋9.23 噪声作业9.24 职业性手臂 振动病10.1 肥胖10.2 动脉粥样硬 化10.3 冠心病10.4 糖尿病10.5 痛风10.6 骨质疏松症10.7 “神奈川现 象”10.8 有毒动植物 中毒11.1 传染病流行病学11.2 传染源11.3 临床症状期11.4 恢复期11.5 传播途径11.6 免疫屏障11.7 结核病11.8 乙型肝炎11.9 艾滋病12.1 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12.2 糖尿病13.1 医源性疾病13.2 药源性医源 性
19、疾病13.3 戒断症状13.4 感染性医源 性疾病14.1 社会病14.2 社会诊断14.3 社会处方14.4 自杀14.5 吸毒15.1 医学统计学15.2 同质15.3 变异15.4 总体15.5 样本含量15.6 误差15.7 统计描述15.8 统计推断16.1 算术均数16.2 几何均数16.3 中位数16.4 百分位数16.5 极差16.6 四分位数间 距16.7 方差16.8 标准差16.9 变异系数16.10 医学参考值16.11 抽样误差16.12 标准误16.13 总体均数的 区间估计16.14 假设检验17.1.率 的 抽 样 误 差18.1 直线相关18.2 相关系数19
20、.1 “三间分布”19.2 发病率19.3 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续发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19.419.519.619.719.819.919.10 病例对照研究19.11 队列研究19.12 筛检试验评 价的真实性19.13 阳性预测性19.14 阴性预测性19.15 似然比疾病病因关联的强度关联的时间20.120.220.3性20.4性20.5性关联的重复关联的合理名词解释题答案0.1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 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 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
21、门医学科学。:0.2 医学模式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0.3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还应具有优质的生命质量。1.1 人类环境是指地球上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 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1.2 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 会劳动与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精神文化、风 俗习惯等方面的总和。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5 页,共 15 页1.3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 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
22、环境( 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等) 所组成的生物环境体系。1.4 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1.5 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群落的数量、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相互适 应、相互协调的状态。1.6 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时,结构与功能的失调,即生态平衡失调。就会引起生态系统数量、1.7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污染原因,使得进入环境的污染因素的量或作用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了改变,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 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1.8 食物链是指环境中较低级别的生物体以食
23、物形式被另一种生物体吞食,而后者又被 较高级别的生物体吞食,在生物体之间构成不同营养级别的生物体逐级被吞食的生存链 关系。20.4 关联的重复性也称一致性或恒定性,是指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系在不同时间、不同 地点、由不同学者用不同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均可获得相同结果。因素与疾病之间关联的 重复性越好,此关联成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越大。20.5 关联的合理性是指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联可以用现代生物医学知识加以解释, 与现有理论知识不矛盾,符合疾病的自然史和生物学原理。: 五、简答题目录0.1 简述现代预防医学发展趋势的特点。0.2 简述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0.3 简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指 导意义。
24、素。2.1 简述气象因素对机体的调节作用。2.2 简述空气离子化的概念及其作用。2.3 简述大气污染引起的急性危害的常见 情况。2.4 简述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表 现。2.5 简述臭氧空洞带来的危害。2.6 简述酸雨危害的主要表现。2.7 简述大气卫生防护措施。2.8 简述生产工艺措施包括的方面。2.9 简述饮用水的卫生学要求。2.10 简述饮用水的主要来源。2.11 简述饮用水污染危害表现特征。2.12 简述饮用水被污染的主要原因。2.13 简述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主要表 现。2.14 简述选择水源的基本要求。2.15 简述集中式给水的优缺点。2.16 简述影响混凝沉淀效果的因素。0.4
25、 简述健康的10 项标志。0.5 简述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与目的。0.6 简述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目的。1.1 简述食物链与食物网在环境污染危害 中的作用。1.2 简述环境污染的来源。1.3 简述污染物的吸收途径。1.4 简述储存库对化学物质毒性的双重作 用。1.5 简述生物链转化的阶段及生物转化后 的结局。1.6 简述排泄的途径。1.7 简述慢性毒作用的主要表现。1.8 简述暴露途径包括哪几方面及其影响 污染物健康危害程度的原因。1.9 简述影响污染物健康危害的机体因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6 页,共 15 页2.17 简述过滤的功效。2.18 简述滤料的卫生要求。2.19 简述住宅环境的基本卫生
26、要求。2.20 简述常见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物。2.21 简述不良住宅建筑对健康的危害。2.22 简述住宅建筑室内环境的卫生防护。2.23 简述化妆品按作用功能的分类。2.24 简述洗涤剂的分类。2.25 简述消毒剂按杀菌能力的分类。2.26 简述化妆品性皮肤痤疮的含义及形 成过程。2.27 简述光毒性皮炎与光变应性皮炎的 区别。2.28 简述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造成的健 康损害。3.1 简述 A1 的主要用途。3.2 简述食物中脂肪的功能。3.3 简述膳食碳水化合物的功能。3.4 简述脂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3.5 简述水溶性维生素的共同特点。3.6 简述大豆蛋白为优质蛋白的原因。3.7 简述大豆
27、的营养成分。3.8 简述草酸对身体的影响及解决办法。3.9 简述有机酸的作用。3.10 简述饮用酸奶的好处。3.11 简述普通膳食的原则。3.12 简述饮食的膳食原则。3.13 简述半流质的膳食原则。3.14 简述流质的膳食原则。3.15 简述高能量膳食与低能量膳食的原 则。:3.16 简述隐血试验膳食的原则。3.17 简述胆囊造影膳食原则。3.18 简述肌酐试验膳食的原则。3.19 简述胃液分析试验餐的膳食原则。3.20 简述饱餐试验餐的膳食原则。3.21 简述葡萄糖耐量试验膳食的方法及 原则。3.22 简述测量体重的意义。3.23 简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3.24 简述食品污染物的分类。
28、4.1 简述生产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 类。4.2 简述生产过程不良劳动条件。4.3 简述提高劳动者职业生命质量的主要 措施。4.4 简述职业健康促进的目的。4.5 简述劳动场所健康促进的原则及内 容。4.6 简述职业健康教育的内容。4.7 简述职业卫生干预措施。4.8 简述职业健康监护的实质及目的。4.9 简述职业环境监测的内容。4.10 简述职业者生物监测的内容。4.11 简述职业卫生的目的。5.1 简述由于四类交通的经常流动,在设 计医院时应注意到的问题。5.2 简述手术室设计需考虑的内容。5.3 简述医院污水的消毒方法。5.4 简述化学因素暴露的防护。5.5 简述社会心理因素暴露的防
29、护。5.6 简述护理区卫生管理及采取的措施。6.1 简述文化教育对生活方式的影响。6.2 简述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对后代健康 的影响。6.3 简述人际关系对健康的影响。6.4 简述情绪的3 个特征。6.5 简述应激事件对健康的影响。6.6 简述行为医学的现实意义。6.7 简述对健康有促进作用的行为方式。7.1 简述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原则。7.2 简述我国农村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7.3 简述初级卫生保健值得明确的问题。7.4 简述职业病的三级预防。7.5 简述经常性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7.6 简述疾病监测的3 个基本特征。7.7 简述传染病主要监测的内容。7.8 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7.9
30、 简述医疗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应采取的应急反应。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7 页,共 15 页8.1 简述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8.2 简述环境碘缺乏是碘导致碘缺乏病的 重要原因的根据。8.3 简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8.4 简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度标准及特 点。8.5 简述地方性克汀病的诊断标准。8.6 简述碘缺乏病的防治措施。8.7 简述地方性氟中毒的划分标准。8.8 简述氟斑牙的具体表现。8.9 简述氟骨症的诊断标准及诊断依据。8.10 简述引起地方性饮水型砷污染的原 因。8.11 简述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断标准。8.12 简述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机制。8.13 简述地方性砷中
31、毒的主要临床表现。8.14 简述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措施。9.1 简述职业病的发生的取决因素。9.2 简述职业病的构成条件。9.3 简述职业病的治疗目的。9.4 简述铅中毒的处理原则。9.5 简述职业性铅中毒的康复护理。9.6 简述铅中毒的预防措施。9.7 简述汞中毒的处理原则。9.8 简述驱汞治疗的康复护理。9.9 简述预防汞中毒的具体措施。9.10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处理原则。9.11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的康复护理。9.12 简述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措施。9.13 简述苯中毒处理原则。9.14 简述苯中毒的康复护理。9.15 简述苯中毒的预防措施。9.16 简述尘肺的诊断原则。9.17 简述尘肺的
32、诊断标准。9.18 简述尘肺的处理原则。9.19 简述矽肺的临床表现。9.20 简述矽肺的诊断原则及方法。9.21 简述煤工尘肺的临床表现。9.22 简述棉尘病的诊断分级及处理原则。9.23 简述生物性物理因素的特点。9.24 简述物理因素危害的预防对策。9.25 简述中暑的处理原则。9.26 简述中暑的康复护理。9.27 简述中暑的预防措施。9.28 简述职业性噪声聋的预防措施。9.29 简述职业性手臂振动病诊断分级。9.30 简述职业性手臂振动病预防措施。10.1 简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 膳食指导。10.2 简述糖尿病的饮食指导。10.3 简述痛风患者的膳食指导的目的、 原则及内容
33、。10.4 简述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的 原因。10.5 简述食物中毒发病的共同特点。10.6 简述医疗机构对食物中毒事件的现 场处理。10.7 简述动植物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总 则的主要依据。11.1 简述经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特征。11.2 简述全球流感流行的特点。11.3 简述中国 50 余年来流感流行的特点。11.4 简述流感疫情监测的目的和内容。11.5 简述 HBV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12.1 简述慢性病预防控制对策的主要内 容。:12.2 简述心脑血管疾病第一级预防中合 理膳食实施的原则。12.3 简述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级预防。13.1 简述医源性感染的特点。13.2 简述医源性
34、感染的防制措施。13.3 简述医源性感染的防制中加强对医 源性感染的管理和监控的任务和职责。 14.1 简述社会病流行的特征。14.2 简述自杀的主要预防对策。15.1 简述概率的定义及其在统计学中的 意义。15.2 简述统计表的基本结构及制表原则。15.3 简述统计图制作的一般原则。16.1 简述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8 页,共 15 页16.2 简述单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检19.2 简述普查的用途及优缺点。19.3 简述抽样调查的基本原则及优缺点。19.4 简述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特 点。19.5 简述筛检的用途及应用原则。19.6 简述筛检真实性评价的指标及各指
35、 标的含义。19.7 简述提高筛检收益的方法。20.1 简述病因的分类。20.2 简述关联的形式。t验及两样本的。检验的适用范围及比较目t16.3 简述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17.1 简述常用相对数的定义及计算公式。17.2 简述标准化率的计算步骤与计算方 法。17.3 简述行列表资料的注意事项。X 的2 次方检验17.4 简述秩和检验应用的注意事项。18.1 简述直线回归方程的应用。18.2 简述检验相关系数的方法。19.1 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简答题答案0.1 简述现代预防医学发展趋势的特点。答:(1) 预防的策略从个体预防扩展到群体预防与社会预防。(2) 预防的内容从疾病预防控制扩展到
36、促进健康与提高生命质量。的手段从生物性预防扩展到非生物性预防。0.2 简述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答:这种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只注重人体的生物属性, 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只重视人的生理活动,而忽视了人的心理活动在疾病发生发展 以及防治与康复中的作用。这种医学模式无法解释心理及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因此生物医学模式具有不全面性。(3) 预防0.3 简述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的指导意义。答: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扩大了预防医学的视野,丰富了预防医学的内涵,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它不仅对疾病的病因分析、诊断与治疗,而且对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健康促进都将 起到十分重要
37、的指导作用。0.4 简述健康的10 项标志。答:(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2)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物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的巨细; (3)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 应变能力强,适应环境的变化;(5) 能够抵御一般(7) 眼睛明亮,感冒和传染病;(6) 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8)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10)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0.5 简述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与目的。答:(1)WH0 每年选择一个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问题作
38、为世界卫生日(4 月 7 日 ) 的主题。 (2) 目的在于通过主题内容的宣传以提高各国政府、社团组织及居民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的认识,强调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0.6 简述学习预防医学课程的目的。答:(1) 牢固树立“预防为主” 、“大卫生观”的思想,充分认识公共卫生措施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2) 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我国卫生保健服务工作的需要, 在社区与医院能有效地开展三级预防工作;(3) 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熟悉影响人精品资料精品学习资料第 9 页,共 15 页类健康的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心理行为因素等
39、,能为社区制定卫生保健规划、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策略提供技术指导,具备参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和开展人 群健康影响研究的工作能力。1.1 简述食物链与食物网在环境污染危害中的作用。答:(1) 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即当食物网中某一条食物链发生障碍时,可通过其他食物链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偿。(2) 食物链对环境中的物质迁移和蓄积有重要的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间迁移并在生物体内逐级蓄积,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以达到危害人类健康的程度。1.2 简述环境污染的来源。答:(1) 生产性污染:指工矿企业或农业生产过程中向环境排出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引
40、起的污染。三废”即粪便、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2) 生活性污染:指居民生活过程中排出的“生活(3) 交通运输性污染。(4) 其他污染来源:如医院废水与废渣、科研机构与高校实验室排除的废水、电视塔与无线通信设备产生的微波与电磁辐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电离辐射等都是人类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污染来源。:20.2 简述关联的形式。答:(1) 偶然关联:暴露因素E 与疾病 D 的偶然关联是指研究过程中的随机误差所造成的不真实的关联。(2) 虚假关联: 暴露因素E 与疾病 D 的虚假关联属于统计学关联,但不是因果关联。在研究中,由于采用的研究方法错误或各种偏倚的干扰均可产生这种不真实的关联。果
41、关联,但因为两者有共同的原因(3) 伴随关联: 所谓伴随关联, 即 E 与 D原本不存在因C,使得E 与 D 之间产生了统计学关联,也称之为继发关联或间拉关联。(4) 因果关联:排除了偶然关联、虚假关联和伴随关联之后,暴露因素 E 与疾病 D 之间的关联才有可能是因果关联,才可能进行因果关联的综合推断。六、论述题目录1.1 试述人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1.2 试述环境污染的控制策略。2.1. 试述分散式给水水源的卫生防护基本要求。3.1. 试述特别制备膳食的适用范围及原则。4.1 试述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4.2 试述护理工作者在职业卫生服务中的作用。5.1. 试述感染性废弃物包括的方面及医院废弃物的处理过程。7.1. 试述初级卫生保健的主要内容。8.1 试述氟斑牙的诊断标准及诊断依据。8.2 试述地方性砷中毒的诊断标准。9.1 试述职业病患者的护理原则。9.2 试述尘肺的预防控制措施。10.1. 试述骨质疏松症的膳食防制。11.1 试述 AIDS 分期及流行病学的意义。11.2 试述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