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春哥&#****71; 文档编号:24351755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 页数:232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2页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2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1.1.1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 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2. 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3. 理解数0 表示的量的意义。(二)能力训练目标:1. 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2. 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 表示的量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 表示的量的意义。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 活动:

2、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 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最好?内容:老师说出指令:向前两步、向后两步;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 2、 2、 1、 3、 2、 1、 4、 2 等。 师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讲授新课 :1. 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2. 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 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 、-9 的意义。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

3、们把以前学过的0 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举例说明: 3、2、0.5 、 1 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3 3、 2、 0.5 、1 等是负数。34、数 0 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 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 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 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 图 1.1-2-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某银行的存折、说出你知道的信息。巩固提高:练习:课本P5 练习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4、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课后作业:课本P7 习题 1.1 的第 1、2、4、5 题。活动与探究: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班的平均分为85 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记为正数。(1) )美美得95 分、应记为多少?(2) )多多被记作一12 分、他实际得分是多少?课后反思:1.1.2正数和负数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 了解正数和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深刻理解正数和负数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具有相反意义的理。3. 进一步理解0 的特殊意义。(二)能力训练目标:1. 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2. 熟练地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

5、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教学重点:能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负数、数0 表示的量的意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分小组派代表、注意数学语言规范。0.051. 认真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某零件的直径在图纸上注明是20 0.03 、单位是毫米、这样标注表示零件直径的标准尺寸是毫米、加工要求直径最大可以是毫米、最小可以是毫米。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带有“一”的数是负数;B、0表示没有温度;C、0 既可以看作是正数、也可以看作是负数。D、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

6、续认识正、负数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特别是数0。讲授新课:例 1.仔细找一找、找了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甲队胜5 场;零下 6 度;向南走 50 米;运进粮食40 吨;乙队负4 场; 零上 10 度;向北走20 米;支出1000 元;收入3500 元。例 2 (1)一个月内、 小明的体重增加2 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 千克、 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01 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写出这些国家2001 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例3

7、.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正整数、哪些是负整数?哪些是正分数(小数)、哪些是负分数(小数)?8、10、1、 3.15、30.12、4.866、54、0、80%、600、0.0001.例 4.小红从阿地出发向东走了3 千米、记作+3 千米、 接着她又向西走 3 千米、那么小红距阿地多少千米? 复习巩固:练习:课本P6练习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课后作业:课本P7 习题 1.1的第 3、6、7、8 题。活动与探究:海边的一段堤岸高出海平面12 米、附近的一建筑物高出海平面50 米、海里一潜水艇在海平面下30 米处、现以海边堤岸为基准、将其记为0米、那么附

8、近建筑物及潜水艇的高度各应如何表 示?课后反思:1.2.1 有理数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 进一步加深对负数的认识。2.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并能将给出的有理数进行分类。(二)能力训练目标:1.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能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都要求做到不重不漏。2. 能按不同的标准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师生合作、使整数、分数在引入负数后能够达到完善、从而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分类。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分类及其分类标准。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分小组派代表回答、注意数学语言规范。1、你所知道的数可以分成哪些

9、种类?你是按照什么划分的?讲授新课: 问题 1:整数包括什么数?负数包括什么数?问题 2:什么叫做整数?什么叫做分数?什么叫做有理数?问题 3:有理数如何分类?1、按形式(整或分)来分类可分为整数正整数(如:1,2,3,)0负整数(如: 1, 2, 3,)正分数(如: 1 ,分数22 ,5.3,)3负分数(如:4 1 , 3.6,627有理数)2、按符号(“正”或“负”)来分类可分为:有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0负 有理数正分数负 整 数负 分 数尝试反馈、巩固练习:练习:课本P10 练习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最大的体会和收获是什么?课后作业:课本P17 习题 1.2的第 1题。课后

10、反思:1.2.2 数轴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1. 了解数轴的概念、 如何画数轴。2. 知道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能说出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所表示的数、知道任何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对应。(二)能力训练目标:1. 从直观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2. 通过数轴概念的学习、初步体会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法。3. 会利用数轴解决有关问题。(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对数轴的学习、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而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教学重点:数轴的概念。教学难点:从直观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而建立数轴概念。教学方法:小组活动、师生探究。教具准备:弹簧秤、温度计等。教学过程:

1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活动 1:1、教师演示用弹簧秤称物体质量、并说明弹簧秤的制作方法。2、观察温度计、再次体会数与形的对应关系。 师 通过观察比较、 发现弹簧秤和温度计上反映了数与形的对应关系有何不同? 生 弹簧秤上的点对应的是0 和正有理数、 而温度计的点对应的既有正有理数和0、还有负有理数。活动 2:1、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千米和 7.5 千米处各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千米和 4.8千米处各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度画出表示这一问题的示意图。2、再次观察温度计、教科书图1.2-1 、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 师 引导学生画图、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

12、究、并找两名同学板演问题1 提出的问题。 请同学思考: 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讲授新课认识数轴:1、学习数轴概念:一般地、在数学中、人们用画图的方式把数“直观化”、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教师讲解、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为了读、画方便、通常把直线画成水平或竖直的线来表示数轴、它满足三个要求:(1) 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2) 正方向: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 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 单位长度: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 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

13、次表示1、2、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表示一1、一 2、(教科书图1.2-3 )例1画数轴。丰富数轴的内涵:分数或小数也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例如从原点向右6.5年单位长度的点表示小数6.5 、从原点向左3 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分数23 (书上图1.2-3 )2说明:给出数轴后、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然后让学生画数轴、指出:(1) )数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2) )原点是“任取”一点、通常取图 中适中的位置、 如果所需表示的数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3) )数轴的正方向也是可以任意取的、 通常规定向右(或向上) 为正方向。(4) )单位长度的大小要根据实

14、际需要选取。例 2在数轴上能否实际画出表示一千万分之一的点?这个点存在吗?引导学生认识到: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如 果我们规定一千万厘米画在纸上为1 个单位长度(可能是1 厘米)、 则表示一千万分之一这个数的点的位置应在原点右边、距原点 1 厘米处。2、引导学生归纳:一般地、设a 是正数、则a 是负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在什么位置?a 呢?复习巩固:练习:课本P12 练习 1、2课时小结: 教师和同学一起进行回顾:什么是数轴?如何画数轴?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课后作业:课本P习题 1.2的第 2 题。课后反思:1.2.3 相反数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 了解相反数

15、概念。2. 能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并且发现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3. 利用互为相反数符号表示方法化简多重符号。(二)能力训练目标:1. 利用数轴、直观为相反数的位置特点、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和几何定义的一致性。2. 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 会正确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相反数的学习、体会数学符号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而进一点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 相反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和几何定义的一致性。教学难点:负数的相反数的表示方法。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教

16、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活 动 1:1. 如图、 D、B 两点分别在原点的左、右两边、但是它们与原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BD-3-2-101232. 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2 的点有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与原点的距离是5 的点有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3. 什么叫数轴?(1)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非负数?7、 2、 3、8、3、0、2、7、1(2) 画一条数、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 一 3、4、0、 3、一 1、5、一 4、一 5游戏:把一3 和 3 看成一对冤家、找出数轴上其他的“冤家”、 并说说为什么?讲授新课:学习互为相反的概念。师生共同由活动1概括归纳出下列结论:

17、1. 一般地、设 a 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 a 的点有两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左右两边、表示一 a 和a 这两个数、我们说表示一 a 和a 这两个数的点关于原点对称。2. 互为相反的概念(1)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 叫做互为1 相反数1。 如下图、 4 与一 4 互为相反数、-1 5-1 5-4-3-2-102341 1 与51 1 互为相反数。5(2) 代数定义:像 4 与一 4、 11 与51 1 这们、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5相反数、即 2 的相反数是一2、一 2 的相反数是2、1 1 的相反数是511 、511 的相反数是51

18、1 。5一般地、一 a 和a 互为相反数、特别地、0 的相反数仍是0.师 由互为相反数定义、如何深刻地认识互为相反数呢?(1) 0 的相反数仍是0 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千万不能漏掉、并且相反数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2) 互为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一般不能单独存在。如3 与一 3 互为相反数等。(3)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中的“只有”指的是除了符号不同外完全相同。例如一2 和+3、虽然符号不同、但数也不同、不能叫互为相反数。(4)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复习巩固:1、练习:课本P14练习 1归纳互为相反数的表示方法:在正数的前面添上“一”就得到 一个正数的相反数。在任

19、意一个数前面添上“一”、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一般地、a 的相反数是一a 、这里的 a 表示任意一个数、 也可以是负数、也可以是正数或0. 规定+0=0、一 0=0.例如:一( +5)表示+5 的相反数、所以一(+5)=一 5;一(一5)表示一5 的相反数、所以一(一5) = 5 ;一 0表示 0 的相反数、所以一0=02、练习:课本P14 练习 2归纳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十”、仍与原数相等; 在一个数前面添上“一”。就成为原数的相反数、因此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 数的前面加上“一”号再化简即可。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

20、P 习 题 1.2的第 2 题。课后反思:1.2.4 绝对值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 使学生掌握有理数的绝对值概念及表示方法。2. 使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绝对值的求法和有关计算问题。3. 癷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特别地、 会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二)能力训练目标:1. 在绝对值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 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的概念。3. 给出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从上节课的相反数到本节的绝对值、使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教学重点:1.给出一个数会求它的绝对值。2.

21、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利用绝对值和数轴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活 动 1:问题 1. 检查了 5 个排球的重量(单位:克) 、其中超过标准重量的数量记为正数、不足的数量记为负数、结果如下:一 3.5 、 +0。7、一 2.5 、一 0.6.其中哪个球的重量最接近标准?问题 2: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向西方向行驶10 千米、到达A、B 两处(如图)、它们行驶的路线相同吗?它们行驶路程的远近(线段OA、OB的长度)相同吗?B10-10OA10010教师指

22、出: A、B 两点到原点O 的距离、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A、B 两点所表示的有理数的绝对值。讲授新课:(一)绝对值的定义。借助于数轴给出绝对值的定义、并由这个定义得出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0.运用此结论可以直接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一般地、 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记 作 a 。注:这里 a 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和0.例如:在活动1 的问题中、 A、B 两点分别表示10 和一 10、它们与原点的距离都是10 个单位长度、所以10 和一 10 的绝对值都是10、即 1010、 1010。显然、 00 。活动 3:

23、在数轴上表示出下列各数、并求出它们的绝对值。6、一 8、一 3.9 、 5 、 0、一 3.2并由此归纳总结正数的绝对值、负数的绝对值、0 的绝对值各有何特点?应得出: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0.代数表示(数学语言)是:字母a 可个有理数。(1) 当a 是正数时、aa ;(2) 当a 是负数时、aa ;(3) 当a 是 0 时、 a0 .我们不妨对 a 取一些具体的数、检验你填写的结果是否正确。 师 :有了上面的结论、 对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好处呢? 生 :我们可以不用去画数轴、 利用数轴去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我们只需知道这个数是正数、负数还

24、是0 即可、这样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会很简便。2、练习:课本P15 练习第 1、2 题。(二)有理数的比较大小。活动4 问题:观察下图给出的一周中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其中最低的是、最高的是、你能将这14 个温度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吗?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周一08 周二17 周三-16 周四-25 周日29 周六-34 周五-43 生 上图中的14 个温度按从你到高排列为:一 4,一 3,一 2,一 1, 0,1,2, 3,4,5, 6, 7,8, 9. 师 很好!按照这个顺序排列的温度,在温度计上所对应的点是从下到上的, 按照这个顺序把这些数表示在数轴上,表示它们的各点的顺序是从左到右的。 (如

25、下图)-4 -3-2-10123456789(1) )两个正数或0 之间怎样比较大小?(2) )任意两个有理数(如一4 和 一 3、 一 2 和 0、 一 1 和 1) 怎样比较大小呢?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由这个规定可以比较上述各数(如一4 和一 3、一 2 和 0、一 1和 1)的大小。有没有不通过数轴就可以比较两个有理数大小的方法呢? 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出:(1) )正数大于0、也大于负数、0 大于负数。(2)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例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一(一1)和一( +2)( 2)8和

26、3217( 3)一(一0.3 )和13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异号两数比较大小、要考虑它们的正负;同号两数比较大小、 要考虑它们的绝对值;特别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活动 6:练习(教科书第18 页)( 1)( 2)1. 补充练习比较 1 、 1 、522 、0 这四个数的大小。33. 用有理数的比较大小解决引言中的第(2)个问题。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 P 习题 1.2的第 4、7、10 题。课后反思:1.3.1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二)能力训练目标:1. 正确地进行有

27、理数的加法运算。2. 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 能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师生活动、学生自我探究、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教学重点 : 了解有理数的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学难点 : 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加法运算。教学方法 : 讨论及探究式教学法。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活 动 1: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 能超出正数的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 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在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

28、个球;蓝队进1 个球、失1个球;黄队进2个球、失4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数为4(2)蓝队的净胜数为1(1)黄队的净胜数为2(4)这里用到了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师 在足球循环赛中、 如果两个队的积分相同、净胜球多的队排名在前。如果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负数、净胜球数就是进球 数与失球数的和、 这涉及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加法运算。有理数的分类按大小分可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你能 根据这种分类方法思考、 有理数加法有几种情况吗? (小组讨论完成、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师生共析 ( 1)正有理数与正有理数相加、负有理数与负有理数相加可以归结为“同号相加”;

29、( 2)正有理数与负有理数相加、负有理数与正有理数相加可以归结为“异号相加”;( 3)任何一个有理数与零相加、或零与任何一个有理数相加是同一类。下面我们就根据具体情况来探究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讲授新课:、探究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活动 2:看下面的问题:1.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 向右为正、 向运动5m记作 5m、向左运动5m记作一 5m。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 5 十 3=82. 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

30、了8m、写成算式就是:(一 5)十(一3)=一 8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见课本 图 1.3-1 ) 师 :结合数轴说明两正数的加法。然后对比说明两负数的加法。活动 3: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写成算式就是:5 十(一 3) = 2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见教科书图1.3-2 )。2、探究: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物体运动两次的结果:( 1 )先右运动3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m。( 2 )先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m。( 3 )先左运动5m、再向右

31、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m。启发学生或由教师写出对应的算式:3 十(一 5)=一 25 十(一 5)= 0(一 5)十 5 = 03、如果物体第1 秒向右(或向左)运动5m、第 2 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或)运动了m。启发学生或由教师写出对应的算式:5 十 0 = 5或(一 5)十 0 =一 5活 动 4:你能从算式 发现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吗?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过程总结。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 )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 )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

32、) )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巩固、提高:活动 5:例 1. 计算:( 1)(一 3)十(一9)( 2)(一 4.7 )十 3.9.例2.足球循环赛中、红队胜黄队4: 1、黄队胜蓝队1:0、 蓝队胜红队1: 0.计算各队的净胜球数。2. 练习 1、2(教科书第23 页)1. 解:(1)(一 4)十 7=十( 7 一 4)=3(2)(十 7)十(一5) = 十( 7 一 5) =22. 解:(1) 15 十(一 22) =一( 22 一 15)=一 7( 2)(一 13)十(一8) = 一( 13 十 8) =一 21( 3)(一 0.9 )十 1.5= 十( 1.5一 0.9 ) =

33、0.61223231216( 4).3.补充练习:计算(1)(十 7)十(十3);( 2)(一7)十(一3);(3)(一 7)十(十3);( 4)(十7)十(一3);(5)(一 7)十(十7);( 6)(一7) 十 0.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有理数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并熟练用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课后作业:课本习题 1.3 的第 1、8、12 题。活动与探究:两个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的一个加数、对吗?课后反思:1.3.2 有理数的加法(二)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2. 有理数加法在实际中的应用。(二)能力训练要求:1. 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

34、、归纳及简化运算的能力。2. 利用运算律进行适当的推理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学生通过交流、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学重点:1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2. 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活 动 1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有理数加法” 与小学学过的数的加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明是根据哪一条运算法则?(1)(一 9.18 )十 6.18 ;( 2)6.18 十(一 9.18 );(3)(一 2.37 )十(一4.63 )。4、计算下列各题:(1)8 十(一

35、 5) 十(一 4);(2)8 十 (一 5)十(一4) ;(3) (一 7)十(一 10) 十(一 11);( 4)(一 7)十 (一 10)十(一11) ;(5)(一 22)十(一 27) 十(十 27); (6)(一 22)十(一 27) 十(十 27); 师生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座、交流、教师可积极参与其中、 发现学生的问题。1. 有理数加法法则(略) 、注意分类及符号的确定。2. 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首先要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选用法则、确定和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的加法是不同的;而计算“和” 的绝对值、用的是小学里的加法与减法的运算。3. 解:(可由三位学生板演、然后一起纠

36、正错误)(略)讲授新课(师生共同研究形成有理数运算律): 活 动 21. 通过以上练习、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它们还适用吗?计算:30 十(一20)、(一 20)十 30.两次所得和相同吗?换几个数再试一试。计算: 8十(一2) 十(十2)、 8 十 (一 2)十(十2).两次所得和相同吗?换几个数再试一试。2. 尝试用文字语言或字母表示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师生 :分小组多尝试几组有理数加法运算、师生共同讨论得出:(1) 交换律:在有理数加法中、 两个数相加、 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即:abba(2) 结合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

37、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 . 师 :对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既要注意文字表述、也要注意字母的表示。 板书 1. 式子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也就是说它们可以表示整数、也可以表示分数、特别是既可以表示正数、 也可以表示负数或 0. 例如2. 也要注意: 在同一个式子中、 同一个字母只表示同一个数。巩固提高 -运用举例、练习 活 动 3教科书第24 页: 例 3 计算: 16 十(一 25)十 24 十(一 35)。 师 :怎样可以使计算简化呢?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生 :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 这样做既用到了加法的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例 4

38、 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 千克、 10 袋小麦称重记录如下:(单位:千克)91、 91、 91.5 、 89、 91.2 、91.3 、 88.7 、88.8 、 91.8 、 91.1.与标准重量相比较、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10 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解法 1:先计算10 袋小麦的总重量:91 十 91 十 91.5十 89 十 91.2十 91.3 十 88.7 十 88.8十 91.8十 91.1=905.4 (千克)再计算总计超过905.4 一 9010=5.4 (千克)解法 2:每袋小麦超过标准重量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 袋小麦对应的数为:十 1、十 1、十 1.5 、一 1、十 1.2 、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