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doc(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年级八学科语文主备教师复备教师课题桃花源记课型新授课时2教材及课标分析桃花源记是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记述性散文,作者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欣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养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作者是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桃花源记描写了
2、一个美好的世外仙界,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在这篇短文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经过了两年的学习积累,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常识和文言字词。而这篇小短文,有故事有情节,学生理解起来应该不难。所以要更多地放手让学生自学感悟。 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3熟读并背诵全文。4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2把握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5.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难点: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教学方法1诵读法2.引导法3品味法 4讨论与点拨相结合 5.合作探讨。课前准备教师PPT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 课时)教 学环 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4、(或复备建议)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单元的5篇课文,这些作品的题材上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明确:以战争为题材。掩卷沉思,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人类渴望和平,拒绝战争,这种朴素的愿望由来已久。我国古代人民就曾希望有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都能生活幸福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反映这种朴素的愿望的一篇文言文桃花源记。(板书课题)释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思考:从课文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明确:世外桃源什么意思呢?明确:原指与现实
5、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大家了解作者吗? 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1、关于作者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号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学生回忆思考学生联想学生思考交流学生积累学生回忆学生听讲批注识记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6、。积累作者的相关资料教 学环 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或复备建议)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的能力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2、关于作品: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3、 关于写作背景: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深知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
7、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三、课文诵读1、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A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后附)1)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带着感情,声音洪亮,读出韵律。具体是:第一段平缓语气,第二段读出探险及释然惊讶语气,第三段读出热情和惊叹的语气第四、五段读出感慨语气。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
8、读,力求有所提高。师生评价。4全班同学分角色美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师生评价。四、学生齐读课文五、学生再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1、字词学习2、学生试译。教师指导纠正。学生结合以前的朗读技艺再提高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丰翻译全文板书设计桃花源记一、“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三、字词(1)、辨明字音:(2)、辨明字形(3)辨析多音字 (4)重点词语:(5)一词多义(6)一义多词: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月缘溪行便扶向路 便要还家
9、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7)古今异义词: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义:妻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间隔古义:隔离。今义:距离。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如:这孩子俨然是个大人。缘 :古义:沿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8)四个“然
10、”字词:豁然俨然怡然欣然(9)7个成语: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鸡犬相闻阡陌交通黄发垂髫落英缤纷教学反思第一课时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梳理课文大意,文言文教学学生最感枯燥的往往是疏通文意环节,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更甚。若老师指定学生翻译,要么哑口无言,要么不动脑筋拿着参考书照念;若以老师串讲为主,学生便无所事事,亦不愿主动记笔记。对于这一问题,我一直在苦苦思索,想法走出困境。我就充分利用小组学习的优势,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第1、2段,然后各小组在质疑相关的字词句,教师加以点拨,设置此环节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但效果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好,学生活动还不够积极。教 学环
11、 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或复备建议)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一、背诵查检: 二、 品读赏析1、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学生复述的时候见机点拨提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 教师明确: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渔人的行踪的不同地点分五部分: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教师提醒学生:(1)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2)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像,合理补充一些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加丰腴。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其他同学点评。2、其中重点是写哪些部分?主要描写了桃花源的什么?教师明确:第二、三两部分。描写了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
12、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3、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教师明确:桃花源是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这两段。师生评价三、合作探究1、渔人再寻桃花源,找到了没有?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2、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教师适时点拨。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
13、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四、拓展延伸1、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参考题:我心中的世外桃源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二段有感情的朗读,背诵。3、全班齐背。五、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
14、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试看,今天的社会,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各族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愿同学们在这美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学生齐背课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批注学生按教师提示准备复述学生复述点评学生讨论交流学生批注学生思考交流学生朗读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批注学生联系现实思考准备活动师生互动交流学生主动朗读学生齐背板书设计发现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15、,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严然、良田美地、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 导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无问津者 似有而无的理想社会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有部分不如人意的地方。 1、虽然安排了不同层次的读数活动,但因课堂容量大,文言文诵读积累本身比较枯燥,所以学生读书的激情不够,读得比较被动。 2、学生对课堂上设计的辩论、访谈活动很感兴趣,积极参入,但组织纪律性不够好。多体现在急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任意打断别人的发
16、言。针对上述情况,我决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多种朗读竞赛,调动大家读书的兴致,让课堂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2、注重教学细节。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表述。又提高自己组织、管理课堂的能力,使课堂充实活跃的同时井然有序。3、从长远看,我要继续向名师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综合素质。学校教师备课笔记年级八学科语文主备教师复备教师课题小石潭记课型新授课时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三单元选的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
17、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通过近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能借助注释和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学生对文言文的分析和理解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已基本养成查阅资料、圈点勾画、归纳整理的良好习惯,但学生的这种习惯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浓,在教学文言文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1.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疏通文意,落实字词,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4.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整体
18、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方法。教学方法1.朗读法 2.讨论法课前准备教师ppt学生搜集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 1 课时)教 学环 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或复备建议)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这位作家是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 (投影显示)学生介绍并补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复习“唐宋八大家”)。与韩愈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三、柳宗元予805
19、年因拥护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被贬后的无法派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四、朗读课文,正音正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给下列字词注音。A、篁竹( )清冽( )为坻( ) 摇缀( )B、为屿( )为嵁( )( )佁然( ) 参差( )C、俶尔( )翕忽( )差互( ) 披拂( )D、寂寥( )悄怆( )幽邃( ) 恕己( )五、翻译课文1.学生结合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然后同桌之间交流2.学生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0、教师和学生给予解答六、布置作业1.完成部分课时练2.背诵全文请几位学生介绍作者,其他同学补充。学生思考本文可能涉及到的思想感情。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生结合工具书翻译课文,并提出疑问。其他学生解决疑问。引出作者,导入新课。学生掌握作者相关信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品味作者感情。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自主翻译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 2 课时)教 学环 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或复备建议)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读课文二.理清文章结构,学生讨论回答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潭的结构特点及周围景物。第二段,写潭中游鱼。第三段,写潭水的源流。第四段,写作者游览感受。第五段,写
21、同游者姓名。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三.重点研读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抓重点字词回答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潭中的水、游鱼各有什么特点?怎么写的?表达作者什么心情?水尤清冽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正反描写) 静态佁然不动 动态远逝、往来 愉悦心情(动静结合、对比)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作者心情如何?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佛。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心情
22、。(5)跟作者同游的好几个人,为什么篇末才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 最后补叙同游者,作为游记的结束是古代山水游记的一种格式,也可以看作游记的附文。四.课后小结1.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因为被贬谪,作者的心情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这种情感,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得出来?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文章先写“”,后面又“”,矛盾吗?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心情)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幽伤的心情)不矛盾,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被贬,心中自然忧伤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忧伤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
23、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2.写作特点:本文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他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以及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例如: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全石以为底 -为岩。”还通过“如鸣佩环”“水尤清洌”“其岸势犬牙差互”等比喻手法,显示出小石潭的环境幽静、优美自然的原始风貌,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3.中心思想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五、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六、课堂小结。
24、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 柳宗元的游记就是这借景抒情、写景寓情、游踪清晰。希望大家认真诵读,体会作者借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小石潭记 柳宗元发现小潭(隔 闻 伐 取 见) (乐)潭中景物(竹 水 石 树 鱼 ) (乐 忧)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行 岸势犬牙差互)潭中气氛(景环合、无人 情凄、寒) (凄凉)教学反思学校教师备课笔记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主备教师复备教师课题第
25、十一课核舟记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第三单元的文言文学习,不仅要学习课文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而且要求学生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核舟记是一篇自读课文,具有一定的说明性,层次清晰、条理清楚,细致描述了核舟的艺术形象,说明雕刻者构思的巧妙、技艺的高超,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语言精炼、简洁、周密、生动。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篇目时有畏难情绪,思维不够活跃。学生经过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指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句式。(2)指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
26、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2)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3情感态度价值观:文章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颂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学习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2)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2教学难点:探究课文主体部分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策略分析讲授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教师PPT学生预习课文教学活动过
27、程设计(第 课时)教 学环 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趣。微雕艺术越来越为人们热爱,越来越被艺术家、鉴赏家、收藏家重视,世界上正在形成一股微雕艺术热。了解天下奇闻(PPT)。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界、收藏界的一大新闻。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这一则新闻出现在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今天,我们有幸一睹尊容
28、,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开开眼界。(板书文题、作者)学生了解微雕的知识 吸引学生兴趣二、走近作者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其父魏大中曾任吏部都给事中,因上疏弹劾当时掌握朝政的阉党头子魏忠贤,被捕下狱遭暗害。魏学洢扶柩还乡,悲愤而死。他一生没有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本文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卷一,有删节。学生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为学生了解作者扫清障碍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义1.自读课文,结合注释,查阅字词,落实重点字词翻译,有疑问可向组员或老师求助。2.落实重点字词句翻译(详见练习册翻译)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查阅字词,
29、落实重点字词的翻译为学生理解文意打下基础四、整体感知文义,弄清作者的写作顺序1疏通文义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绘制核舟记简单示意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整体思路培养学生养成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分析能力。(1)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
30、章整体思路。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1)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辨明说明顺序。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学生齐读二至五段
31、培养学生阅读能力(3)探究思考。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思考内容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4学生齐读课文,根据写作思路提示,背诵2-4段
32、,在头脑中完善“大苏泛赤壁”的故事。学生齐读课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 2 课时)教 学环 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品析语言,真切感受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1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细致观察。课文第一段介绍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哪些地方说明这次水上游览者是苏轼和他的两位朋友,而不是别人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舟”呢?哪些地方说明是“泛赤壁”呢?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读课文,思考。教师可就第个问题稍作点拨:至少有三个地方说明是“泛舟”。第一,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并不快;第二,从“舟尾横卧一楫”船桨放在甲板上,可知“泛舟”;第三,从“舟
33、子”“居右者若啸呼状。居左者若听茶声然”可知“泛舟”。教师总结:我们学习核舟记,能如此具体而细致地感受一件主题鲜明的艺术珍品,一方面是有“奇巧人”王叔远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艺,另一方面是借助作者细致的观察。看来,写好说明文的前提和关键是细致观察、精心构思。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教师提问培养学生思考能力2揣摩语言,品味文中生动传神的描写。(多媒体显示)(1)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3)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4)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
34、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学生齐读四句话。教师示范分析第(2)句:写出了佛印和尚的外貌和洒脱不群的神态,超脱尘世之情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在望着天空和两岸的山色,沉醉在清风明月中。学生选例,师生一起评点:如(1)句描述苏黄二人泛舟时的闲适心情,二人共阅一手卷,显得那么情深意笃。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这是何等旷达的襟怀啊。如(3)(4)句描写得细致入微,神韵毕具,惟妙惟肖,一个悠闲自在,一个神情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快、愉悦的气氛。学生自选其他一些说明生动的语句,自主品评揣摩。教师总结:这些生动传神的描写给读者留
35、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作者在说明这件雕刻品时,不为原作所囿,在细节上又大胆想象,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赋予雕刻品以新的生命活力,这启发我们说明事物时不应是呆板平实的,而应该是能打动人,让人想象。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教师提问师生点评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三、课堂小结课文通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篇幅虽短,说明顺序却很合理,就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尽致,确实令人惊叹。这要靠什么?一方面靠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靠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这无疑给我们以很多启示。学生根据教师提问总结课堂小结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三、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显示一题,完成一题)1
36、解释下列粗体词的意思。(1)尝贻余核舟一(2)诎右臂支船(3)右手倚一衡木(4)其船背稍夷(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6)神情与苏、黄不属(7)八分有奇学生完成多媒体上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成果2选出粗体词词性、含义不同于其他的一项。(1)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为宫室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为字共三十有四()(2)A箬篷覆之B左臂挂念珠倚之C闭之D能以径寸之木()(3)A中轩敞者为舱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其两膝相比者D居右者椎髻仰面()学生完成多媒体上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成果3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1)苏、黄共阅一手卷。(2)舟尾横卧一楫。(3)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4)盖简桃核修狭
37、者为之。(5)又用篆章一。学生完成多媒体上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成果4下边是课文第二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箬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选几位同学逐题回答,明确:1(1)赠送。(2)“诎”同”屈
38、”,弯曲。(3)“衡”同”横”。(4)平。(5)挑选。(6)相类似。(7)“有”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奇”,零数。学生修改现代汉语译文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检验学生学习成果2(1)A(A.解释为“是”,B、C、D均为“做”“雕刻”。)(2)D(A.代词,指代船舱;B.代词,指代左膝;C.代词,指代窗。D.“之”为结构助词“的”。)(3)C学生观看答案3(1)译文:苏轼和黄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2)译文:船尾横放着一支桨。(3)译文: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4)译文: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5)译文:还有一颗篆文图章。提醒学生注意两点:(1)文言文和现代文数量词
39、的不同点在于:大多数文言文有数词无量词,现代文则数词、量词同用。文言文的数词可放在名词前或后,现代文的数词习惯于放在名词前。(2)“桃核修狭者”“两膝相比者”属于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提前,译为“长而狭的桃核”“互相靠近的两膝”。学生观看答案4删减后的译文为:这条小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两粒黄米那么高。中间高敞明朗的地方是船舱,上面盖着刻出来的箬篷,旁边开着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来看,雕花的栏杆两边相对。关上窗子,可以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对联,这些字都是用石青涂染上色的。学生观看答案四、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二至四段。2研讨与练习第四
40、题。学生完成作业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板书设计核舟记总说:奇巧分说:船尾船顶总结:通计照应开头教学反思 学校教师备课笔记年级八学科语文主备教师复备教师课题第十二课关雎课型课时教材及课标分析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与蒹葭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采用了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情感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