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1节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同步练习--化学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第1节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同步练习--化学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课时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基础过关练题组一分散系1.(2022广东八校期中)下列不属于分散系的是()A.食盐水B.雾C.稀豆浆D.纯碱2.(2022河北石家庄十八中期中)下列分散系不属于胶体的是()A.蛋白质溶液B.蔗糖溶液C.Fe(OH)3胶体D.云、雾3.(2021河北保定月考)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C.是否能透过滤纸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4.(2022福建福州金山中学月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B.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
2、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C.根据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D.胶体、分散系、混合物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如图:题组二胶体的性质及制备5.(2022福建福州二中月考)“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是一种“纳米材料”,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是溶液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滤纸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B.C.D.6.(2022山东济南长清一中月考)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A.医用葡萄糖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保存较长时间B.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C.用石膏或盐卤点豆腐
3、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沙洲7.(2021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期中)下列方法能够成功制备Fe(OH)3胶体的是()A.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加入40 mL NaOH溶液中B.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40 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C.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40 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D.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一次性加入40 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8.(2021安徽合肥一中段考)氯化铁饱和溶液因久置而变浑浊,将所得分散系从如图所示装置的A区流向B区,其中C区是不断更换中的蒸馏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反应为F
4、eCl3+3H2O Fe(OH)3(胶体)+3HClB.滤纸上残留的红褐色物质为Fe(OH)3固体颗粒C.在B区的深红褐色分散系为Fe(OH)3胶体D.C区溶液中无Fe3+9.(2021北京第四十三中学阶段性考试)通过如图装置完成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实验步骤:.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可见光源照射两烧杯中的液体,观察现象。回答问题:(1)制备Fe(OH)3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步骤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胶体产生的该现象称为。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胶体中分散质
5、粒子的直径介于。(3)若将实验改为向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会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0.(2022广东深圳实验学校月考)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硅酸胶体的制备实验。分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甲将1%硅酸钠溶液滴入沸水中,冷却后用激光笔进行照射无明显现象,未出现光亮的“通路”乙向1%硅酸钠溶液中先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缓慢滴入稀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后停止滴加,用激光笔进行照射出现光亮的“通路”丙向1%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稀盐酸,用激光笔进行照射未出现光亮的“通路”,溶液中出现浑浊已知:.硅酸钠(Na2SiO3)溶液呈碱性;.常温下硅酸(H2SiO3)的
6、溶解度为510-5 g/100 g水。试回答下列问题:(1)成功制备硅酸胶体的是同学,出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2)形成硅酸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3)根据三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可知,成功制备硅酸胶体的关键是(填字母)。A.硅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稀盐酸的加入量C.激光笔进行照射D.酚酞溶液的加入(4)丙同学的制备实验中,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是。(5)制备的胶体中含有的主要杂质是,除去此杂质可采取的操作方法为。能力提升练题组胶体的性质及应用1.(2022山东德州临邑一中月考)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黑影”在这段美
7、文中包含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A.荷塘上方的薄雾不具有介稳性,容易沉降B.月光穿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C.“大漠孤烟直”中的孤烟成分和这种薄雾的成分相同D.薄雾中的微粒直径大约是2.5 pm(1 pm=1.010-12 m)2.(2022河南郑州十二中月考)向含有c(FeCl3)=0.2 molL-1、c(FeCl2)=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具有磁性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具有丁达尔效应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C.可用
8、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D.该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比Fe2+大3.(2021江苏启东中学月考)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形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5.5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磁流体与氯化钠溶液为同种分散系B.该磁流体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C.用一束可见光照射该磁流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D.该磁流体的制备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4.新制Fe(OH)3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
9、误的是()A.Fe(OH)3胶体显电中性B.Fe(OH)3胶团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C.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产生红褐色沉淀D.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5.(2020北京清华附中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卤水点豆腐”“黄河入海口处三角洲的形成”都与胶体的聚沉有关;提纯Fe(OH)3胶体,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过滤;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明矾能做净水剂是因为铝离子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在制备Fe(OH)3胶体实验中,可以长时间加热;向Fe
10、(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溶解形成黄色溶液。A.3个B.4个C.5个D.6个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练1.D2.B3.B4.D5.B6.A7.C8.D1.D食盐水是溶液,雾、稀豆浆都是胶体,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纯碱是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D项符合题意。2.B蔗糖溶液属于溶液,不属于胶体,故选B。3.B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4.DFeCl3溶液、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故A错误;根据分散系的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故B、C错误
11、;分散系属于混合物,胶体属于分散系,故D正确。5.B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能透过滤纸,较稳定,不生成沉淀,正确。6.A葡萄糖溶液属于溶液,溶液具有稳定性,与胶体的性质无关,A项符合题意;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美丽的光线),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与胶体的性质有关,B项不符合题意;用石膏或盐卤点豆腐,利用的是胶体聚沉的性质,与胶体的性质有关,C项不符合题意;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沙洲,与胶体的性质有关,D项不符合题意。7.C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加入40 mL NaOH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制得胶体,A错误;将56
12、滴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40 mL温水中,边加边振荡,并加热到沸腾,会使胶体发生聚沉,B错误;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40 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C正确;将56滴饱和FeCl3溶液一次性加入40 mL沸水中,并加以搅拌,会使胶体发生聚沉,D错误。8.D实验室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A正确;浊液中分散质微粒不能透过滤纸,滤纸上残留的红褐色物质为Fe(OH)3固体颗粒,B正确;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B区的深红褐色分散系为Fe(OH)3胶体,C正确;氯化铁溶液中的Fe3+不能全部转化为
13、Fe(OH)3,Fe3+能透过滤纸和半透膜,则C区溶液中有Fe3+,D错误。9.答案(1)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2)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中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无此现象丁达尔效应1100 nm(3)FeCl3+3NaOH Fe(OH)3+3NaCl解析(2)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因此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中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3)若将实验改为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会产生红褐色沉淀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FeCl3+3NaOH Fe(OH)3+3NaCl。10.答案(1)乙丁达尔效应(2)SiO32-+2H+ H2SiO3(胶体)(3)B(4)过量的盐酸导致胶体发生聚沉(5)NaCl渗析解析(1)乙同学用激光笔照射,出现光亮的“通路”,所以成功制备硅酸胶体的是乙同学,出现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2)向1%硅酸钠溶液中缓慢滴入稀盐酸,可以形成胶体,形成硅酸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 H2SiO3(胶体)。(3)由题干信息可知,三位同学所用硅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甲同学未加稀盐酸、乙同学滴加少量的稀盐酸、丙同学加入等体积的稀盐酸,故稀
15、盐酸的加入量是制备硅酸胶体的关键,B正确;用激光笔进行照射是用于检验制备是否成功,与制备过程无关,且三位同学均用激光笔进行了照射,C错误;酚酞溶液的加入仅仅是用于控制滴加稀盐酸的量,与制备胶体的反应无关,D错误。(4)比较乙和丙同学的实验操作不难发现,丙同学加入的稀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使胶体发生聚沉,导致丙同学的制备实验中溶液出现浑浊。(5)硅酸钠和HCl反应生成硅酸胶体和氯化钠,所以制备的胶体中含有的主要杂质是NaCl,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氯离子、钠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所以除去NaCl杂质可采取的操作方法为渗析。能力提升练1.B2.D3.C4.C5.A1.B荷塘上方的薄雾属于气溶胶,具有介
16、稳性,故A错误;雾是气溶胶,月光穿过薄雾时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孤烟是固体小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薄雾是小液滴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二者成分不完全相同,故C错误;薄雾是气溶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 nm,2.5 pm远小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故D错误。2.DFe2O3是红棕色固体,不是黑色固体,没有磁性,故A错误;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说明该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带正电荷,故B错误;该黑色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约为9.3 nm,能够透过滤纸,因此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离开,故C错误;该黑色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约为9.3 nm,而
17、Fe2+的直径小于1 nm,所以该分散系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比Fe2+大,故D正确。3.C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5.536 nm,属于胶体,而氯化钠溶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 nm,属于溶液,因此二者不是同种分散系,A错误;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直径比较小,能够透过滤纸,因此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提纯,B错误;该磁流体属于胶体,因此用一束可见光照射该磁流体时,可以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即发生丁达尔效应,C正确;制备该磁流体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形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5.536 nm的磁流体,该过程
18、中生成了新物质,可见制备时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4.CFe(OH)3胶体显电中性,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Fe(OH)3胶团第一层和第二层共同构成胶体粒子,带正电,B项正确;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开始时胶体聚沉产生红褐色沉淀,盐酸过量时,沉淀会溶解,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Fe(OH)3胶团结构可表示为Fe(OH)3mnFeO+(n-x)Cl-x+xCl-,D项正确。5.A稀豆浆属于胶体,加入可溶性电解质氯化镁等会使其发生聚沉,三角洲的形成也与胶体的聚沉有关,故正确;提纯胶体用渗析法,故错误;胶体本身不带电,呈电中性,故错误;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与水作用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故正确;长时间加热会使胶体发生聚沉,故错误;刚加入稀硫酸时,Fe(OH)3胶体聚沉,继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Fe(OH)3溶解,得到含硫酸铁的黄色溶液,故正确;故选A。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