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电解池 第1课时 教案--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4333853 上传时间:2022-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7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电解池 第1课时 教案--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4.2电解池 第1课时 教案--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2电解池 第1课时 教案--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电解池 第1课时 教案--高二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一、课标分析【内容要求】认识化学能可以与电能之间互相互转化。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意义。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认识电解在实现物质转化和储存能量中的具体应用。【学业要求】能辩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能分析、解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设计简单的电解池。【学业质量要求】分析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原理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3-2)能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等角度对物质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进行分析和表征。(4-1)二、教材分析【教材位置】电解原理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二节电解池第一课时。【核心知识】电解、电解池的定义,电解池的构成,电解原理。【学

2、科价值】电解属于电化学的知识范畴,是继原电池后电化学基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原电池”知识后的自然延伸,同时电解与物理学科中的电学、能量的转换有密切联系,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离等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的拓展和现实中的应用。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上,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能从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角度理解原电池、电解的原理及应用,构建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体系。有助于培养综合学科能力和科学思维,为后续学习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应用打好理论基础。【社会价值】电解原理与生产、生活、社会紧密相连,可应用于解决生活

3、中的实际问题,如氯碱工业、电解精炼铜、电镀工业等。三、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已有知识:学生已经学习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解质、化学反应与能量和原电池的相关知识,物理学中电学知识也相当丰富。知道电解水和电解法制取铝、钠等活泼金属,具备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等维度思考研究的意识方法。前置学习:在本章的第一节,学生已经掌握了原电池的概念,初步建构了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出发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理,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运用其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可以类比学习理解电解的相关知识。【能力水平】学生具备很强的观察能力和较好的阅读理解教材、提取信息的能力,具备

4、科学探究的意识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具备从宏观、微观结合视角学习知识的能力。【年龄特征】高二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求知欲旺盛,充满学习热情,【学习障碍】电解原理是化学反应原理中要求层级较高的内容,它以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原电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做为基础,同时是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知识的应用与提高。电解原理理论性强,深刻领会电解原理,需要先从微观的角度判断溶液中有哪些自由移动的离子,然后弄清它们移动的方向,进而分析哪些粒子发生氧化反应,哪些粒子发生还原反应,当放电粒子不止一种时,还需要思考放电顺序,推理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思维障碍较大。对于原电池装置和电解池装置学生易将二

5、者混淆,其对应的电极反应、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等分辨不清楚。四、素养目标与评价目标素养目标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电镀产品图片和回忆旧知电解水,初步认识电解,感受电解与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思考与猜想、实验探究电解氯化铜溶液,结合微观动画深入认识电解氯化铜溶液,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探究”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比归纳电解水和电解氯化铜溶液,总结构成电解池的条件、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等,认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形成“电解池模型”,培养“模型认知”学科核心素养。通过表格梳理总结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知识并设计电解池,形成“电池模型”,培养迁移应用能力,培养“

6、模型认知”、“创新意识”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目标通过对电镀产品的认识和电解水实验的回顾与表现,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学科和社会视角),以及学生对电解原理的已有知识基础。通过对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及微观动画的分析、猜想与探究,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电解原理的认识进阶(物质、元素、微粒水平)和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水平(视角、内涵水平),以及实验探究的水平(单一水平、综合水平)。通过总结归纳电解原理的相关知识,诊断并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通过表格梳理总结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知识、设计电解池,诊断并发展学生模型认知和创新意识的能力水平(孤立水平、系

7、统水平)。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电解池的定义及电解原理【难点】电解原理六、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实验探究法、问题引导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七、教学用具【教学媒体】PPT、实验视频、微观动画八、教学流程九、教学过程教学板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情境引入】展示图片:生活中的电镀产品【资料卡片】电镀【提问】如何给物品进行电镀呢?要想电镀就要先了解电解及电解原理。观看电镀产品图片,感受电解原理、电镀与生活的联系。阅读资料,初步认识电解和电解的应用电镀。思考“如何给物品进行电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

8、受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学科核心素养。回忆旧知初识电解【回顾旧知】有同学可能想起来了,初中我们学习过电解水的实验,电解水实验两极分别生成了什么呢?【引导过渡】电解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今天我们将具体学习第二节电解池电解原理。认真回忆电解水实验。【回答】生成了氧气和氢气,“氢二氧一,正氧负氢”。回忆旧知“电解水”实验,明确知识生长点。思考与猜想【实验4-2】【思考】氯化铜溶液中有哪些微粒?【猜想】通电时,在阳极和阴极各会发生什么样的电极反应?产物可能是哪些?认真思考,回答问题。【回答】阳离子:Cu2+、H+ 阴离子:Cl-、OH-仔细分析,猜想并给出产物。【猜想】阴极:Cu

9、2+Cu H+H2阳极:Cl-Cl2 OH-O2引发思考,推动学生根据已有信息进行猜想,培养学生推理分析能力,培养“证据推理”学科核心素养。探究电解验证猜想剖析电解【播放视频】氯化铜溶液的电解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问】观察到什么实验现象?【验证猜想】剖析电极反应,分析猜想的正确性。观看实验视频,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现象】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碳棒有气泡产生,产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碳棒上有红色固体析出。认真听老师剖析电极反应,深入理解,明确猜想的正确与否。播放实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验证猜想的合理性,形成“猜想探究验证猜想”的科学探究方法。培

10、养学生宏观辨识、收集证据的能力,培养“宏观辨识”、“科学探究”学科核心素养。微观探析问题引导【播放微观动画】电解氯化铜溶液微观动画【问题1】通电前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问题2】离子如何运动?【问题3】通电后,离子如何运动?认真观看微观动画,深入理解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过程并回答问题。【回答1】存在Cu2+、Cl-、H+、OH-【回答2】无规则运动【回答3】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利用微观动画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原理,将抽象内容具象化,问题引导帮助学生剖析电解氯化铜溶液前后的差异,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学科核心素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阅读教材,找出放电、电解、电解池的定义。认真阅

11、读教材,找出放电、电解、电解池的定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取信息的能力。归纳总结深入电解构建“电解池模型”【剖析讲解】结合“电解氯化铜溶液和电解水”的装置图剖析“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根据“电解氯化铜溶液和电解水”的装置图,总结“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构成电解池的条件】1、 直流电源2、 电极3、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4、 形成闭合回路结合两个电解实验总结归纳“构成电解池的条件”、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科核心素养。【总结】电解池中的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认真听老师讲解,跟随老师思路理解记忆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引导思考初识

12、离子放电顺序【思考与交流】请同学们思考并小组交流讨论,阴极为什么是Cu2+最终放电,而不是H+,你的理由是什么?阳极呢?(从离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分析)认真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回答】Cu2+氧化性比H+强,更容易得电子;Cl-还原性比OH-强,更容易失电子。引导学生从离子得失电子能力分析原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培养“证据推理”学科核心素养。【讲解】简单介绍离子放电顺序。初步认识离子放电顺序。课堂小结【课堂小结】对知识进行简单梳理。跟随老师思路进行回顾、梳理知识点。课堂小结,加深记忆,复习巩固。课堂任务形成体系迁移创新【课堂任务1】完成如下表格,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课堂任务2】根据“构成电解池的条件”设计一个电解池,并按要求完成。梳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异同,完成表格。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电解池,深入理解电解原理。课堂任务巩固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记忆,联系原电池形成系统知识体系和“电池模型”,设计电解池,培养学生迁移应用“电解池模型”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模型认知”学科核心素养。十、板书设计一、电解原理1、放电2、电解3、电解池4、电解池的构成条件:5、电子的流向:阳极电源正极电源负极阴极6、离子的移动方向:阴离子阳极 阳离子阴极7、离子的放电顺序7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