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4.1.1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名称硫及其化合物 课时 2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技术手段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课前1.针对学生具备的知识,制定测试题并上传至学习平台。2.针对学生在线测试情况,针对性的上传学习资料供学生复习巩固。3.依据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制定学习任务书,并上传任务。4.依据学生成绩以及学生个性,将学生分为4组,5人一组,并任命一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学为组长。5.每小组分发零件、标准计算纸,带学生至金工中心,了解普通车床挂轮的结构、作用、工作环境。1.登陆学习平台,完成在线测试,并依据自己测试情况,浏览平台上学习资料进行复习巩固。2.登陆学习平台查看学习任务书,明
2、确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3.讨论明确小组每位学生的职责和任务,小组合作进行课前预习,有问题可在学习平台上进行讨论,并要有预习成果。网络学习平台情境导入1.展示元素周期表,并提出问题:硫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据元素周期律,我们了解硫和初中时学的氧性质相似。2.媒体展示印度尼西亚火山爆发:2014年5月31日消息,印度尼西亚再次火山爆发,火山口喷出的气体通过火山口内的喷气孔形成硫磺,当地很多青壮年男子冒险去火山口采硫磺矿谋生。这些硫矿被运到当地工厂加工,在硫化橡胶、漂白糖等工业步骤中使用,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烧硫磺,用手拣、用肩挑。由于天然硫的纯在,人们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硫。以化合存在的形式,分布很
3、广,主要有硫化物和硫酸盐。学生回答问题观看情境视频,思考,让学生产生求知欲2012年印尼火山喷发视频教学实施环节一:师生交流探 讨硫的物理化学性 质1.根据我们常识,说说你对硫的了解老师总结: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晶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2.我们刚才说硫大多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比如硫铁矿,从我们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能够形成,除了铁,硫和其他的金属是否也能反映?学生小组内讨论,派代表回答学生思考、交流和讨论第三小组的解释: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有6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2价硫的化合物。硫和很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比如铝、铜等等。电子课件环节二:硫重要化合物1. 视
4、频介绍酸雨,学生对酸雨并不陌生,在小学自然科学以及初三化学中,都有提到酸雨。酸雨的形成,引出今天的内容-SO2、SH2。2. 观看实验视频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1、 观察试管中SO2的色态。2、把试管倒立在水中,打开胶塞并轻摇试管。3、 描述实验现象并归纳SO2的物理性质。4、继续观看实验视频,探究二氧化硫与水是否反映?溶液显酸性还是碱性? 亚硫酸不稳定,易分解,因此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5、继续观看实验视频,在二氧化硫水溶液中加入品红溶液,观察品红褪色。加热该试管,无色又变为红色。回顾上一节内容 提问:二氧化硫是否有漂白性,加热后,为什么褪色?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氯水的漂白性原理
5、一样吗?氯水与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比较:3. 观看视频,了解H2S4.学以致用 课前预习时,同学们准备的二维思维导图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学生观看视频,观察两只试管的颜色,判断出二氧化硫与水能发生反应,并且显示酸性,写出化学方程式:SO2+H2O=H2SO3学生交流讨论,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硫也有漂白性,加热的时候褪色,因为加热时二氧化硫挥发了,所以又变成红色。漂白性应该不一样。学生交流讨论:二氧化硫中硫是+4价,三氧化硫是+6,也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1.视频介绍酸雨2.电子课件3.实验视频任务评价1.引导学生登陆学习平台在线进行简单测验并完成任务评价,进行自评与互评。2.结合课
6、堂模拟实验的PK,对各小组进行评价。3.对最佳小组与最佳成员进行颁奖。学生登陆学习平台在线完成简单测验与任务评价。网络学习平台课堂总结利用思维导图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及时总结、巩固知识点思维导图作业布置布置下一个任务:硫及其化合物。课后登陆学习平台完硫及化合物预习任务。网络学习平台课后提升1.批改学生课堂小练习。2.充分利用模拟实验软件,让了解硫以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完成课堂小练习。2.分层训练练习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设计,利用“印度尼西亚火山爆发”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以“S”为主线,借助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和多种技术手段,化解了传统教学难题.2.在学习过程中,采取”探究、实验、分析、总结”的教学方式,结合模拟实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充当“导演”角色,学生充当“演员”角色,引导学生完成整个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终学生掌握氯气及化合物的有关性质。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