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事本末体文言文阅读教案--高考语文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事本末体文言文阅读教案--高考语文复习.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目标:了解高考试卷的文言文试题特征;了解文言文的选材和题干以及选材的变化;了解纪事本末体的结构特点;纪事本末体的阅读步骤。重难点:“纪事本末体”的阅读方法授课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高考试卷:2021年高考语文命题体现以下3方面的特点:第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要求,加强对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将党史学习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展目标有机融入试题;第二,注重教考衔接,遵循教育规律,在平稳创新中凸显语文学科特色;第三,试卷难度合理平稳,试题材料亲切平实,问题设置清晰平和,考
2、查内容全面平衡。二、试题特征分析在“怎样考”上,富有创新 1.选材有新变化。从选材的角度看,今年的高考迈出较大的一步是,文言文阅读选材做出了重要调整。 2.题型稳中有变。第12题考查重点从分析传主的品质变为概括文章的内容,题干表述也由“概括和分析”调整为“概述”。2020年全国卷(宋史王安中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中进士出身,具有敏捷才思。他随众向朝廷表贺瑞应,徽宗称他为奇才,又出题专门考查,随即任命他为中书舍人,不久又擢升为御史中丞。B王安中弹劾蔡京,得到皇上采纳。蔡京投皇上所好,引荐道术之士,扰乱朝廷,他陈奏蔡京之罪,要求惩治,蔡京恐惧,其子蔡攸
3、也哭请皇上宽恕。C王安中外放任职,仕途屡遭坎坷。金人前来归顺,他自请燕山府任职,与辽降将郭药师共事;靖康初,因此前的行事备受指责,仕途随之沉浮不定。D王安中诗文兼擅。受到皇上器重。他极有文采,为文厚实脱俗,曾受命赋诗百韵以纪盛宴,徽宗高度赞扬,下令书于大殿屏风,将副本赐给侍臣。2021年全国乙卷(通鉴经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戴胄认为法律是国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条例,若皇上敕令与法冲突,应以法为准绳,唐太宗听从了戴胄的意见,并高度评价他的看法。B. 裴仁轨因私事使唤门夫,唐太宗要处死他,李乾祐说法律为皇帝与天下共有,不可轻罪重判;太宗免去仁
4、轨死罪,以乾祐为侍御史。C. 唐太宗认为死刑关乎人命,如果机械执行法条难免会出现冤案,于是加强死刑覆奏,让判决更为审慎,这一举措使许多人得以活命。D. 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2020年乌市一模(晋书刘毅传)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刘毅胸怀大志,智勇兼备。刘毅年少时就立下大志,不治家族产业。后与刘裕等起义兵讨伐桓玄,在追击时,战略得当,率军争先,大败敌军。B. 刘毅重义竭忠,守礼尽孝。刘毅在国难深重时挺身而出,服丧期间为国效命,等天下安定后立即上表朝廷请求返回京口
5、终结丧礼,但朝廷未许。C. 刘毅刚愎自用,骄矜不逊。刘毅与刘裕等共同完成恢复大业,常居功自夸,不愿意推重刘裕,且口出傲慢不逊之言,认为自己可与刘、项争雄。D.刘毅记恨报复,器量狭小。刘毅在京口时,因两件事对庾悦怀恨在心,后故意剥夺其权力,解散其军府,并派卑贱之人羞辱他,使之愤惧而死。2022年乌市一模(通鉴纪事本末三家分晋)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康子听取并采纳了段章的建议,向智伯献上万家之邑。智伯贪得无厌,恃强凌弱,得地后又向魏桓子索取。B.任章抓住了智伯的弱点,借周书分析事理,向魏桓子进谏满足智伯的无理要求,成功地转移了矛盾。C.智伯没有听取絺疵防范韩
6、魏两家倒戈的警告,反而更加信任二人;且对絺疵的质问不以为意,致使其离开。D. 赵襄子派张孟谈密见韩康子、魏桓子,阐明唇亡齿寒的道理,打消其顾虑。最终三家形成合击之势,大败智伯。三、通鉴纪事本末南宋袁枢编辑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凡四十二卷。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南宋詩人、政治家杨万里具体描述了自己阅读资治通鉴时的困难:“予每读通鉴之书,见其事之肇于斯,则惜其事之不竟于斯。盖事以年隔,年以事析。遭其初,莫绎其终。揽其终,莫志其初。如山之峨,如海之茫。盖编年系日,其体然也。”纪事本末体:指以历史事件为主的史书体例。 将重要
7、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顺序编写,可补编年、纪传体之不足。四、通鉴纪事本末的叙事特点1.善剪裁。叙述历史人物、事件,留以往纪传体史书精彩文字的基础上,往往比原书写得更紧凑,更精练。(始皇)二十年,荆轲至咸阳,因王宠臣蒙嘉卑辞以求见。王大喜,朝服,设九宾而见之。 通鉴纪事本末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8、 战国策2. 善说理。通鉴纪事本末全部采用了资治通鉴的原文,并将司马光的史论“臣光曰”也抄录下来。(2021年新高考I卷)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五、 阅读步骤一、 快速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节选自”后面的文字,一般就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借用好“有关内容的概述”题四个选项的内容。对弄不懂的实词、虚词及个别句子,要敢于“跳过去”。重点阅读梳理文意,关注评价关注言行、观念、关系、因果等细节六、 练习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
9、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
10、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
11、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
12、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的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