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备考:顺应物性和改变物性作文导写及例文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写作备考:顺应物性和改变物性作文导写及例文评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作文写作备考:顺应物性和改变物性 作文导写及例文评析文题呈现:郭橐驼种树成功,是因为他努力不改变物性;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是因为他努力改变物性。这是否意味着今人在对待物性时做出的努力与古人相反呢?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这道作文题与上海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一致,均是考查学生对所给材料的辨识、理解、补充,甚至反驳的能力。题目中的材料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课文种树郭橐驼传的内容。原文强调之所以郭橐驼种树比别人好,主要是因为他“顺木之天”,即尊重树木生长的规律,按照适合树木生长的方法进行培育。作者柳宗元原本是要以种树之理比喻为
2、官之道,但是这则材料明显选取了故事的本义,认为郭橐驼的成功在于“不改变物性”。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材料中所说的“努力不改变物性”是指尊重事物本来的属性和自身的生长规律。第二个层次是袁隆平培育水稻。袁隆平从发现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开始,经过多年实验,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材料指出,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是因为他努力改变物性。他虽然改变了物性,但取得了巨大成功,解决了中国的粮食危机。第三个层次是点明学生写作的任务。“这是否意味着”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既可以从“意味着”的角度来写作,肯定“今人在对待物性时做出的努力与古人相反”,也可以从“不意味着”的角度否定这一看法。二是“意味着”包含了一种逻辑
3、关系,即通过郭橐驼和袁隆平两个事例能否得出“今人在对待物性时做出的努力与古人相反”这一结论。这个题目的思辨点较多。首先,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是否属于改变物性,他和郭橐驼的做法是否矛盾?其次,袁隆平的做法如果属于改变物性,那么他和郭橐驼的区别是什么,尊重物性是否只能像郭橐驼那样做?如果只能如此,那么发展现代农业科技的意义是什么?再次,郭橐驼和袁隆平能否代表古人和今人?将一则虚构的故事和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进行比较,是否能够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古人和今人做法的差异?最后,古人和今人在对待物性时哪些做法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哪些,不同的做法各有怎样的优点和缺点?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来说,这
4、样的题目值得探究之处很多,是具有挑战性的。在写作构思时,学生应该先针对题目中的问题给予明确的回答,究竟是“意味着”还是“不意味着”;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重点阐述古人和今人对待物性的态度是否不同,以及相应的原因。范文示例:温室与阳光雨露刘一蓉审题准确,观照现实,条理清晰,立意颇高。昔日郭橐驼顺应物性种树成功,今朝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古今之人对待物性所付出的努力看似相异,实则都是基于对物性的深刻认知。而今人在更进一步的利用与创造中,不仅培育了更加丰富的植株,更展现了人类的创造性与物我和谐的精神。(简要概括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古人和今人看似相异,实则相同,但也强调今人比古人在科学研究方面走得
5、更远。)物性也就是自然界中生物的天性,例如花草树木的生长规律和动物的生活习性。不改变物性,便意味着尊重自然的法则,例如郭橐驼不过分关照,让树苗自由生长为参天大树;改变物性即改变生物的天性,例如袁隆平培育水稻品种,解决了中国的粮食问题。(对两人的行为进行解释。)诚然,表面看来今人的做法与古人完全相反,但实际上两者之间隐含着内在的共性。(承上启下。)郭橐驼不改变物性,种树成功,是基于他对树木生长规律的熟知;袁隆平改变物性,培育杂交水稻成功,则是基于一代代科学家对于水稻生长规律的研究,是在顺应物性的基础上加以帮助,使改变的发生有所依托,而不至于成为空想。由此看来,古今之人在对待物性时做出的努力并非完
6、全相反。更重要的是,古今之人的努力的背后,有着相似的精神。郭橐驼种树、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都蕴含着一种关怀精神对物性的尊重和对物与人关系的思考。这种关怀精神穿越时空,为人们带来启迪、指引方向。不过,相较于郭橐驼的一味顺应自然规律,袁隆平无疑更进一步。他思考物之于人的价值,再去利用物性,乃至有所创造。在合理认识物性的前提下,人们借助现代科技建造温室、移植花木,不仅让作物茁壮成长,更使它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造福人类。这并非是对古人的否定,而是一种发展和突破。(指出两人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体现了作者较好的思辨能力。)然而现在,无论是否改变物性,都受到了一些人的质疑,这或许恰恰反映着社会上的某
7、些弊病。有些人将“顺应”异化为放纵,忽视人作为自然界一员应该承担的责任,以“适者生存”为借口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政策予以抨击。有些人将“改变”异化为人类的绝对主导干预,因此诞生了茶杯犬、病梅等忽视生物天性的畸形品种。当这些问题屡屡出现,人们便应该思考,自己能够做些什么。(结合社会现状,思考今天人们在改变物性的问题上存在怎样的误区,而这也是写作本文的价值。)我认为,改变与否都是努力,只不过方式不同。人们应该立足于物性,在对其足够了解的前提下有所顺应、有所利用、有所发展,放下高傲的姿态,以谦恭、平和的态度呵护与创造。这样,人们不仅能够收获参天大树,更能够使人性与物性在新的时代中发光发亮。(再次强调观点
8、。)今人與古人对待物性的努力是相似的。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方法与态度对待物性,物我一定能够走向共生发展。教师点评这篇文章审题准确,开篇从概念方面界定了究竟何为物性、何为改变和不改变物性。文章层次分明,从郭橐驼和袁隆平的相同之处入手,指出两人的做法表面不同,其实都是建立在了解、尊重事物天性、规律的基础之上。进而谈到两人的差异,这既是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变化,也是对待“物”的理念的不同。最后,文章结合社会现状反思人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物性”。文章条理清晰,立意颇高,作为考场上的应试作文已经非常到位了。范文示例2:改变李佳妮由于时代的变迁,今人与古人对待众多问题的态度与做法都存在着巨大差
9、异。正如郭橐驼种树成功是因为他努力不改变物性,而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成功则是因为他努力改变物性。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今人在对待物性时做出的努力与古人相反呢?我以为不然。且不论靠一则事例无法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仅就培育作物这一个领域而言,我们也尚且不能对这一观点进行有力的论证。(引述两则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不妨先明确一番何为“物性”。所谓物性,指的是事物的本性,是其先天具有的特质。郭橐驼的做法无疑是顺应了树木的本性,为它提供适宜的条件之后,便任其自由生长,也因此得到了令人称赞的成果。他所做出的努力,即在最大限度上尊重物性、顺应物性。(界定“物性”的概念。)而袁隆平的做法也并非与之相反。诚然
10、,他改变了物性,使水稻大幅增产,而且能在盐碱地中茁壮成长,但这种改变其实也是在尊重物性、顺应物性的基础上得到的成果。他和郭橐驼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异,则是因为今人对物性的了解远在古人之上。进一步看,这正是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科学理论体系的完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得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性,并进一步发掘其培育和改良的空间。同时,我们拥有了先进的手段,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有所作为,使物性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发掘出其不为人知的潜能。(指出袁隆平與郭橐驼的做法本质上并不矛盾,都是建立在尊重物性的基础上。这部分体现了作者良好的思辨能力,既能看到两者之间的差异,又能思考差异背后的原因,寻找内在的一致性。)如果
11、袁隆平不了解各品种水稻的生长习性,不了解水稻杂交的条件和影响,那么他必然无法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因此,今人虽然改变了物性,但在对待物性时所做出的努力,本质上是与古人一致的。(从反面强调袁隆平及现代人改变物性的条件。)身处现代,我们拥有的客观条件与古代大相径庭。人口大量增加,可利用的土地急剧减少面对难以化解的种种矛盾,我们常常无法做到真正顺应事物的本性。比如水稻本应被种植在水田中,但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和人们需求的扩大,海水稻等品种被成功研发。我们凭借日益先进的技术与知识,探索物性中尚未被发掘的可能性,思考如何在尊重物性的前提下改变物性,以创造更大的价值。(放眼当下,思考今天人们改变物性的意义和应遵守的原则。)改变并不意味着颠覆,同样可以是成全、是创造、是尊重。教师点评这篇文章的层次非常清晰,体现了作者较好的思辨能力。文章开篇便从两个角度否定了材料提出的观点:一是仅从一个事例能否得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二是从郭橐驼、袁隆平的做法看似不同、实则一致的角度,阐述古人和今人在对待物性时的态度的关系。后半部分则从科技发展、时代变化、客观条件差异等角度思考今天人们改变物性的意义和应遵循的原则,并且讨论如何认识物性、利用物性。结尾紧扣题目,结构严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