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卷(知识点 复习题)--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卷(知识点 复习题)--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第三章1、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1、三角形定义: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位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三要素:边、角、顶点.ABC中的边有: ,角有: ,顶点有 ;3、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4、三角形按角分类: ;其中我们可以用“ ”表示“直角三角形ABC”,知道直角边和斜边的概念5、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 。第二课时: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 ;2、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 ,也叫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3、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第三、四课时: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有 条,它们在三角形的 部
2、,并且交于同一点;2、三角形的中线有 条,它们在三角形的 部,并且交于同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 ;3、三角形的高有 条,它们在三角形的 , (1)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 ,且 ; (2)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 ;AA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 交于 ,此点在三角形的 ;FEDFEACDDCBCBB锐角三角形的高 直角三角形的高 钝角三角形的高练一练一、 填空题1、如图1,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其中以AB为一边的三角形有 ,以C为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 。2、如图2,在ABC中,已知AE是中线,AD是角平分线,AF是高,根据已知条件填空:(1)BE= = ;(2)BAD= = ;(3)AFB
3、 = =90o3、两根木棒的长分别是7cm和10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盯成三角形,第三根木棒长的范围是 。4、判断具备下面条件的三角形是指教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1)如果A:B:C=1:3:4,那么ABC是 三角形;(2)如果A=B,C=30o,那么ABC是 三角形;(3)如果A=B=C,那么ABC是 三角形。图3B CAD EF图2B E D F CA图1A BD CE5、如图3所示,A=70o,ABE=35o,ACD=25o,则BDC= ,BEC= 。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锐角; B.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两个锐角 C.三角形
4、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直角; D.三角形的内角都大于60 2.已知ABC中,A=2(B+C),则A的度数为( ) A.100 B.120 C.140 D.160 3.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差等于第三个内角,则它是(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设,是某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则+,+,+ 中 ( )A.有两个锐角、一个钝角 B.有两个钝角、一个锐角 C.至少有两个钝角 D.三个都可能是锐角 5.在ABC中,A=B=C,则此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6.等腰三角形的底边BC=8 cm,且|ACBC|=2 cm,则腰
5、长AC的长为( ) A.10 cm或6 cm B.10 cm C.6 cm D.8 cm或6 cm 7在下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高的是( )(A) (B) (C) (D)三、解答题1.在三角形ABC中,A=60,B比A小15,C是多少度?2.在ABC中,已知B-A=5,C-B=20,求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3.如图,已知B40,C59,DEC47,求F的度数。B D CAEFDCABO1C24.已知在ABC中,A62,BO、CO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且BO、CO相交于O,求BOC的度数。FEDCBA5.已知,如图D是ABC中BC边延长线上一点,DFAB交AB于F,交AC于E,A46,D5
6、0求ACB的度数6已知,如图ABC中,B65,C45,AD是BC边上的高,AE是BAC的平分线求DAE的度数7.已知,如图ABC中,三条高AD、BE、CF相交于点O若BAC60,求BOC的度数2、图形的全等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全等图形: (1)定义:能够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2)性质:全等图形的 和 都相同.2、全等三角形: (1)概念:能够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表示方法:全等用符号“ ”来表示; (3)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 . (4)三角形具有 ,四边形不具有 3、(非常重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SSS(边边边):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7、全等;(2)ASA(角边角):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3)AAS(角角边):两角分别相等且其中一组等角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ACD F E AB=DE,BC=EF,AC=DFABCDEF(SSS)(4)SAS(边角边):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ACA=D,AB=DE,B=EABCDEF(ASA)D F E BACA=D,B=E,BC=EFABCDEF(AAS)D F E BACAB=DE,B=E,BC=EFABCDEF(SAS)D F E 注:在证明过程中,要注意对公共边和公共角的利用.练一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所列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C和DEF全等的
8、是 ( )AABDE,CF,BE BABEF,BF,AECBE,AF,ACDE DBCDE,ACDF,CD2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A有三个角对应相等 B有两条边对应相等C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 D有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3如图1所示,AB=AD,AC=AE,如果想增加一个有关角相等的条件,就可以直接得到ABCADE,那么这个条件是( )AB=C BB=D CC=E DBAC=DAE4如图2所示,CAB=DBA,AC=BD,得到CABDBA所根据的理由是( )ASAS BSSS CAAS DASA5如图3所示,AB=DB,BC=BE,欲说明ABEDBC,则需增加的条件是( ) A1
9、=2 BA=D CE=C DA=C D4对6如图4所示,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那么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1对 B2对 C3对 图1 图2 图3 图47.如图5,已知ABCF,E为DF的中点,若AB=9cm,CF=5cm,则BD等于( ) A.2cm B.3cm C.4cm D.5cm8.如图6,已知ABCD,AB=CD,AE=FD,则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 )E FD A B C E FE D A B C F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图5 图6二、填空题:1在下列推理中,填写需要补充的条件,使结论成立如图572,ACBC,只要补充 ,或_,就可以证明AOCBO
10、C 2已知如图573,ABCD,ADBC,AC交BD于点O图中有_对三角形全等,要证明OAOC,只需证明_;3已知如图574,在ABC中,AD平分BAC,ADBC,则ACDABD的根据是_4已知如图575,ABEC,BFCD,要证ABFECD,只需补充条件_或_三、解答题:1如图所示,小明制作的风筝,他根据DE=DF,EH=FH,不用度量,就可知道DEH=DFH,请你用所学知识给予说明2.如图,在ABC中,BEAD于E,CFAD于F,且BE=CF,BD与DC相等吗?为什么? 3.已知:如图,AECF,ADBC,ADCB。 问:ADF与CBE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CB EFDA 2 4A BD
11、C1 34.已知:如图,。求证:AC=AD。5、如图,已知C在BD上,ACBD,AC=CD,BC=CF,A与CFD有何关系?为什么? 6、如图所示,ABC中,AD是BAC的外角的平分线,P是AD上异于点A的任意一点,试比较PB+PC与AB+AC的大小,并说明理由3、尺规作图和全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一、尺规作图:1、尺规作图的工具是 和 ;2、作图的步骤:已知;求作;作法。二、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找条件证全等!):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对应角 。2、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练一练1根据已知条件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在作图过程中主要依据是( ) A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用尺规作
12、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C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不能确定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求作这个三角形时,第一步骤应为( ) A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B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C作两条线段等于已知三角形的边,并使其夹角等于已知角 D先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或先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用尺规作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分别等于已知线段时,实际上就是已知的条件是( ) A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它们的夹角; B三角形的三条边 C三角形的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 D三角形的三个角4如图所示,已知线段a,b,求作ABC,使BC=a,AC=b,ACB=,根据作图在下面空格中填上适当的文字或字母 (
13、1)如图甲所示,作MCN=_; (2)如图乙所示,在射线CM上截取BC=_,在射线CN上截取AC=_(3)如图丙所示,连接AB,ABC即为_5如图所示,ABC中,a=5cm,b=3cm,c=3.5cm,B=36,C=44,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数据,画出与ABC全等的三角形,不写画法,但要在所画的三角形中标出用到的数据6、为在池塘两侧的A,B两处架桥,要想测量A,B两点的距离,有以下两种方法:(1)如图所示,找一处看得见A,B的点P,连接AP并延长到D,使PA=PD,连接BP并延长到C,使PC=PB测得CD=35m,就确定了AB也是35m,说明其中的理由;(2)如图所示,也可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线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你认为这种方案是否切实可行,请说出你的理由作BDAB,EDBF的目的是什么?若满足ABD=BDE90,此方案是否仍然可行?为什么?7、如图5-71所示,小王想测量小口瓶下半部的内径,他把两根长度相等的钢条AA,BB的中点连在一起,A,B两点可活动,使M,N卡在瓶口的内壁上,A,B卡在小口瓶下半部的瓶壁上,然后量出AB的长度,就可量出小口瓶下半部的内径,请说明理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