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检测卷--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检测卷--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检测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是一套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据此判断气体X和洗气瓶内溶液Y分别可能为()A B C D 2.下列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4.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硫黄发生反应,且硫做还原剂的是()A O2B FeC H2D Zn5.下列说法中正
2、确的是 ()A 硫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晶体B 硫与金属反应时作氧化剂,与非金属反应时作还原剂C 硫与铁反应时生成硫化铁D 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B 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 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D 硫在过量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7.如下为火山喷发时硫元素的转化示意图,其中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气体,丙为液体,丁为固体。下列关于甲、乙、丙、丁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 甲只具有还原性B 乙、丙均为酸性氧化物C 乙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 丁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8.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如图所示为气体扩
3、散速度的实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A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B 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C 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D 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液氨用作制冷剂发生的是化学反应B 氨气溶水得到氨水发生的只是物理变化C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氮气属于氮的固定D 氮气与氢气化合生成氨气属于人工固氮10.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 氮气跟氢气合成氨B 氨气跟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C 植物吸收硝酸铵D 氮气由气态变为固态11.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
4、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B 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C 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 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12.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是()A 硅B 二氧化硅C 硅酸钠D 硅酸钙13.硅被誉为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下列物品用到硅单质的是( )A 陶瓷餐具B 石英钟表C 计算机芯片D 光导纤维14.同类物质性质相似,SO2和CO2同属于酸性氧化物,性质类似。下列
5、说法不正确的()A S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SO3B SO2与BaO反应,生成BaSO3C 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D SO2和Na2O2反应生成Na2SO3和O215.一种盐X与烧碱混合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反应又生成X,则X是()A 硫酸铵B 硝酸铵C 氯化铵D 碳酸氢铵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查阅资料中发现,常温下氯气可以氧化氨气获得氮气。该小组由此设计出制取氮气的思路:实验室现有如下试剂及仪器:试剂: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碱石灰二氧化锰浓氨水仪器:(见下图)请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制N2的化
6、学方程式:_,反应生成0.5 mol N2,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是_ mol。(2)用以上仪器(可重复使用)连接成制纯净Cl2、NH3的装置,按照前后顺序把图中的编号填入下表中,并写出对应仪器里试剂的编号。(下列空格不一定填满)(3)当反应装置里的氨气和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_时,尾气里一定含有氨气;当反应装置里的氯气和氨气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_时,尾气里一定含有氯气。17.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
7、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若有6 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3)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B:_,D:_;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_。D:_。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有关装置,对二氧化硫的性质及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进行探究(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滴加浓硫酸之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弹簧夹,此操作的目的是:_。(3)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后取下装置B,从中分别取少量溶液于两支洁
8、净试管中。向第1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氨水出现白色沉淀_(填化学式);向第2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新制氯水,仍然出现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4)装置C中的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硫具有_性。(5)装置D的作用是_。(6)另一小组利用装置E进行实验:二氧化硫性质实验之后,用注射器对实验室内空气进行取样,并向装置E中注入V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体积)的空气,当溶液刚好褪色时,停止实验。请计算该空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_。三、计算题(共3小题) 19.将10 mL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 mL的无色气体,求原混合气体
9、中NO2和O2各多少毫升?20.用氨氧化法制硝酸时,如果氨的利用率是80%,则用3.4吨氨制得45%的硝酸多少吨?21.(1)32 g铜投入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铜完全溶解,共收集到NO和NO2的混合气体8.96 L气体(标准状况)。计算产生NO的体积(标准状况)_ L;将盛有此混合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的体积为_L。(2)向100 mL 0.8 molL1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Fe、FeO、Fe2O3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且测得溶液中铁只以Fe2形式存在,为使Fe2完全沉淀,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10、0.1 molL1的NaOH溶液_mL。四、填空题(共3小题) 22.下表中括号内物质是杂质,试将除杂试剂及分离方法填入表内。23.实验室中可用如图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氨气。(1)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U形管B中所放的药品是_。(3)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与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气体发生装置相同的是_(填字母)。A. 氢气 B氧气C氯气 D二氧化碳(4)试管C的管口处要放置一小团棉花,放置棉花的作用是_。(5)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点燃,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为验证此事实,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见D。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4.氨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1)标准状况下
11、,将500 L氨气溶于水形成1 L氨水,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 L-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工业上常用过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合成硝酸的主要途径。合成的第一步是将氨和空气的混合气通过灼热的铂铑合金网,在合金网的催化下,氨被氧化成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反应中的氨与氨氧化法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A2Na+2NH3=2NaNH2+H2 B2NH3+3CuO=3Cu+N2+3H2OC4NH3+6NO=5N2+6H2O DHNO3+NH3=NH4NO3工业中的尾气(假设只有NO和NO2)用烧碱进行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2+2OH=
12、+H2O和NO+NO2+2OH=+H2O(配平该方程式)。(3)向27.2 g 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HNO3500 mL,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只有NO。固体完全溶解后,在所得溶液(金属阳离子只有Cu2+)中加入1 L 1 molL-1的NaOH溶液使金属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此时溶液呈中性,所得沉淀质量为39.2 g。Cu与稀H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4)有H2SO4和HNO3的混合溶液20 mL,加入0.25 molL1Ba(OH)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质量w(g)和Ba(OH)2溶液的体积V(mL)的关
13、系如图所示(C 点混合液呈中性)。则原混合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1。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SO2、氯水均具有漂白性,且均与NaHCO3溶液、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A项正确。2.【答案】C【解析】破坏臭氧层的是氟氯代烃;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CH4等;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气体是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造成酸雨的主要是SO2等。3.【答案】B【解析】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项错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B项正确;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
14、3和H2O,C项错误;SO2的水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S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但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故石蕊溶液变红后不褪色,但不能说明SO2没有漂白性,D项错误。4.【答案】A【解析】硫是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硫与活泼非金属单质氧气反应时,表现出还原性;硫与金属单质、氢气等反应时,表现出氧化性;硫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金属的硫化物。5.【答案】A【解析】硫与H2反应时作氧化剂;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硫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6.【答案】D【解析】单质硫既有氧化性(与金属、氢气反应),又有还原性(与氧气反应);硫在空气或纯氧气中燃烧
15、都生成二氧化硫,硫的燃烧产物与氧气的浓度无关,氧气浓度只影响反应的剧烈程度。7.【答案】A【解析】甲、乙、丙、丁分别为H2S、SO2、SO3、S。H2S中2价的S只有还原性,但其中的H为1价,具有氧化性,如H2S与活泼金属反应可表现出氧化性,A项错误;SO2中的S为4价,处于S的中间价态,C项正确;单质S为黄色或淡黄色固体,D项正确。8.【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烟环在中点右侧,说明甲扩散得快,甲的摩尔质量小于乙,且两物质反应能产生白烟环。甲处为浓氨水,乙处为浓盐酸。9.【答案】D【解析】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固氮(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和人工固氮(合成氨)
16、。氨气溶于水,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一水合氨。10.【答案】A【解析】11.【答案】D12.【答案】A【解析】用硅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13.【答案】C【解析】陶瓷中主要包括硅酸盐;石英和光导纤维主要指二氧化硅;计算机芯片中用的是硅单质。14.【答案】D【解析】S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aSO3,A正确;SO2与BaO反应,生成BaSO3,B正确;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C正确;SO2具有还原性,Na2O2具有强氧化性,因此SO2和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2SO4,D错误。15.【答案】B【解析】铵盐与烧碱共热产生氨气,Y为氨气,NH3+O2NO+O2
17、NO2H2OHNO3+NH3NH4NO3。Z为硝酸,X为硝酸铵。16.【答案】(1)2NH33Cl2=6HClN2(或8NH33Cl2=6NH4ClN2)3(2)(3)17.【答案】(1)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来(2)3NA(3)品红褪色品红褪色褪色的品红溶液又恢复成红色无明显现象【解析】(1)A中分液漏斗的玻璃塞没有取下,漏斗内气体与空气不连通,故打开活塞后液体不能流下。(2)根据制取Cl2的反应原理可知,每生成1 mol Cl2,消耗4 mol HCl,转移2 mol电子,故有6 mol HCl参加反应,则转移3 mol电子。(3)SO2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其漂白性是可逆的。
18、加热后会恢复原来的颜色;Cl2通入品红溶液时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会把品红氧化而褪色,且该过程不可逆,故加热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18.【答案】(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排除装置中氧气对实验的干扰(3)BaSO3Ba2SO2Cl22H2O=BaSO44H2Cl(4)氧化(5)吸收二氧化硫尾气,防止污染空气(6)2.8/V【解析】(1)装置A中反应: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 。(2)氧气可氧化水溶液中二氧化硫及硫化氢,因此,制备二氧化硫之前,先通一段时间N2,把装置中的空气赶走,防止空气中的氧气
19、对实验产生干扰。(3)二氧化硫与氯化钡不反应,当加入氨水后,SO22NH3H2O=(NH4)2SO3H2O,(NH4)2SO3BaCl2=BaSO32NH4Cl,产生白色沉淀。若加入新制氯水,SO2Cl22H2O=H2SO42HCl、H2SO4BaCl2=BaSO42HCl,也产生白色沉淀。(4)SO22H2S=3S2H2O,溶液产生淡黄色浑浊,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了氧化性。(5)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最后应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吸收。(6)根据5SO22KMnO4,n(SO2)2.5n(KMnO4)2.5c(KMnO4)V(KMnO4)1.25104mol,V(SO2)2.8103L2.8 mL
20、,(SO2)2.8/V。19.【答案】若剩余的气体是NO,则NO2和O2的体积分别为9.2 mL和0.8 mL;若剩余的气体是O2,则NO2和O2的体积分别为6.4 mL和3.6 mL。【解析】剩余2 mL气体可能是NO或O2,分两种情况讨论:(1)剩余的是NO,可以看成先发生了反应:4NO2O22H2O=4HNO3剩余的NO2又与水作用,最终有2 mL NO 产生。由反应3NO2H2O=2HNO3NO得,剩余的NO2体积为2 mL36 mL。则原有O2体积为(10 mL6 mL)0.8 mL,NO2体积为10 mL0.8 mL9.2 mL。(2)剩余的是O2,则有10 mL2 mL8 mL
21、NO2和O2的混合气体按反应4NO2O22H2O=4HNO3进行。所以NO2的体积为8 mL6.4 mL,O2体积为10 mL6.4 mL3.6 mL。20.【答案】22.4吨【解析】设制得45%的硝酸x吨。1763(3.4 t80%)(xt45%)解得x22.421.【答案】(1)6.725.6(2)700【解析】(1)n(Cu)0.5 mol,设NO和NO2的体积分别为x与y,则xy8.96 L,由电子得失守恒:30.52 mol,解得:x6.72 L,y2.24 L;生成的氮氧化物又和氧气反应生成硝酸,整个反应过程中Cu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氧气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设氧气体积为VL,根据
22、转移电子守恒得n(Cu)241,解得V5.6。(2)n(HNO3)0.1 L0.8 molL10.08 mol,放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为NO,且n(NO)mol0.01 mol,反应后生成Fe(NO3)2,且n(NO)0.08 mol0.01 mol0.07 mol,加入NaOH,溶液中溶质为NaNO3,则n(NaOH)n(NO)0.07 mol,V(NaOH)0.7 L700 mL。22.【答案】【解析】SiO2(Si):Si与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SiO2而除去Si;CO2(SO2):可通入饱和NaHCO3溶液;NaHCO3(Na2SiO3):通入足量CO2气体;SiO2(NaC
23、l ):溶于水过滤。23.【答案】(1)2NH4Cl Ca(OH)2CaCl2 2H2O 2NH3(2)碱石灰(3)B(4)防止因空气对流而使氨气逸出(5)4NH33O22N26H2O【解析】实验室常用加热氢氧化钙与氯化铵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是碱性气体,常用碱石灰进行干燥;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因空气对流而使氨气逸出。实验室制取氨气、氧气都是加热固体混合物来制取,它们的发生装置相同;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都是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反应来制取,它们的发生装置相同;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为固体与液体加热制取气体装置。24.【答案】(1)22.3 SO2+2NH3H2O=(NH
24、4)2SO3+H2O或SO2+2NH3+H2O=(NH4)2SO3(2)4NH3+5O24NO+6H2O BC(3)3Cu+8H+=3Cu2+2NO+4H2O212.4(4)0.25 1【解析】(1)500 L氨气的物质的量:22.32 mol,溶于水形成1 L氨水,c=22.32 molL-1;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H3H2O=(NH4)2SO3+H2O或SO2+2NH3+H2O=(NH4)2SO3。(2)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方程式:4NH3+5O24NO+6H2O。氨的氧化法中氨气是还原剂,反应2Na+2NH3=2NaNH2+H2中,氨气
25、是氧化剂,反应2NH3+3CuO=3Cu+N2+3H2O中,氨气是还原剂,反应4NH3+6NO=5N2+6H2O中,氨气是还原剂,反应HNO3+NH3=NH4NO3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综上,选BC。由质量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配平:NO+NO2+2OH=+H2O。(3)Cu与稀HNO3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3Cu+8H+=3Cu2+2NO+4H2O。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L-1的NaOH溶液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溶液中溶质为NaNO3,n(NaNO3)=n(NaOH)=1.0 molL-11.0 L=1 mol,沉淀为Cu(OH)2,质量为3
26、9.2 g,物质的量为=0.4 mol,根据铜元素守恒有n(Cu)+2n(Cu2O)=nCu(O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nCu(NO3)2=nCu(OH)2=0.4 mol,设Cu、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解得x=0.2,y=0.1,所以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u和Cu2O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0.2 mol Cu完全反应失去0.4 mol电子,0.1 mol Cu2O完全反应失去0.2 mol电子,总共失去0.6 mol电子,由电子守恒,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0.2 mol,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 molL-1的NaOH溶液1.0 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恰
27、好完全沉淀,反应后的溶质为硝酸钠,则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n(NaOH)=1 molL-11 L=1 mol,则硝酸的总物质的量为1 mol+0.2 mol=1.2 mol,硝酸的浓度为=2.4 molL-1。(4)由图可知,020 mL Ba(OH)2溶液发生H2SO4+Ba(OH)2=BaSO4+H2O,2060 mL Ba(OH)2溶液发生发生H+OH=H2O。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硫酸钡沉淀达最大值,设硫酸的物质的量为x,则:故x=0.02 L0.25 molL1=0.005 mol,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5 molL1,由图可知,pH=7时,消耗60 mL Ba(OH)2溶液,由H+OH=H2O可知原溶液中含有的n(H+)=n(OH)=20.06 L0.25 molL1=0.03 mol,故n(HNO3)=0.03 mol-0.005 mol2=0.02 mol,故原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1 molL-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